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

第72章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72章

小说: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栾凤从里屋拿出一个布包,从布包里拿出一件衣服。
    衣服做的中规中矩,前襟是那种用线编织的排扣,尽管略显粗糙了一点。
    “不错不错,衣服我拿走了,那两尺白布你也不用给我钱了,就当这件衣服的手工钱了,好了,我走了。”用一张报纸把衣服包起来走出了栾凤的屋子。
    栾凤笑意盈盈地送万峰到门外,水汪汪的眼睛一直看着万峰上了山梁,来到老梁头的瓜地。
    老梁头正在瓜地不知道瞎忙什么。
    万峰走进瓜地随手揪了一个瓜,一拳砸开咬了一口。
    “呸呸!是生的。”
    老梁头笑得嘎嘎的:“你也算卖了十多天瓜了,竟然还分不清生熟。”
    “谁说的,我是没注意。”
    老梁头扔过来一个瓜。
    一边吃瓜一边问:“老头,带板链子的马车一车能装多少香瓜?”
    老梁头似乎没听懂万峰的话:“带板链子?”
    秋天拉玉米的时候,马车都要带上板链子,板链子就是一些一米高左右的木板用废弃的自行车外带或者胶皮帆布什么的一块块连接在一起,用是时候立着放在马车上,类似于机动货车的车厢板,就是为了扩大装载面积的。
    老梁头挠头:“没实验过,怕是最少也得五六百斤吧。”
    “那就六百斤吧,你就照着十元钱的下吧,明天早晨五点半我来装货,在五点半前你得把瓜给我下出来,能做到不?”
    一分五一斤的香瓜十元钱能装六百七十斤。
    老梁头沉思了一下:“没问题,实在不行叫我儿子来帮我下瓜,但是你一下拿六七百斤你能卖完吗?”
    “那就是我的事儿了。”
    万峰一边往园子外走,一边揪了几个香瓜揣进兜里,这一园子瓜用不了几天就该下梢了,再不卖就来不及了。
    回到姥姥家正是吃完饭的时候,姥爷姥姥小舅小姨齐聚一堂。
    万峰把用报纸包着的衣服放在桌子上:“姥姥,你的新衣服做好了,等吃完饭穿上试试。”
    诸艳哪里会等到吃完饭,一把抓过报纸撕开把衣服拿出来。
    “哇!好漂亮,妈!你穿上试试。”
    “可不可惜这钱了,做什么衣服,我都多大岁数了。”
    尽管姥姥嘴里唠唠叨叨,但小姨还是三下两下就把衣服套在了姥姥的身上。
    尽管衣服的颜色不是红色的而是大酱色的,但是穿在姥姥的身上竟然给人一种红彤彤的感觉。
    衣服上那些圆形的牡丹花在灯光下清晰地显露出来似乎散发出隐隐的光芒,显然出雍容华贵的美感。
    眨眼之间,姥姥仿佛就换了一个人,仿佛一下年轻了十岁。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要下雨?
    真是人靠衣服马靠鞍,只是这么一件衣服就让年已近六十岁的姥姥焕发出了青春。
    诸艳还拿来了她那一尺多长的半截大镜子,围着姥姥左照右照。
    “死孩子,别照了,好了,我还要喂猪呢。”姥姥急急忙忙地脱下衣服然后拎着猪食桶出去了,在出屋门的时候万峰看到姥姥用手擦了一下眼窝。
    “姥爷,等过年的时候我也给你做一件新衣服。”
    姥爷只是微笑既没表示反对也没表示赞同。
    “就我什么也没有。”小舅在一旁唉声叹气。
    万峰从兜里掏出几个香瓜:“那!你有这个。”
    诸平一看是香瓜拿过一个就开始咔咔咔,你看没心没肺的人都是这味儿。
    “小姨,那些衣服你都给人家了?”
    “还用给,这些不要脸的家伙都抢了,一下工饭都不吃就跑栾凤家去了排队缝杠杠去了。”
    洼后的这些娘们如果人人都穿这种山寨的运动服势必会在将威大队形成一个冲击波,万峰不信别的队的娘们们能耐得住风光都被洼后人抢走这股潮流,她们必将也跟着凑热闹,那么栾凤就是缝杠杠也能赚一笔小钱。
    估计把缝纫机的钱赚回来不成问题。
    当这股风气再蔓延呢,蔓延到全公社乃至孤山公社黑礁公社,这是多大的一个市场呀。
    当然人家不一定都会到栾凤这里加工,毕竟各个公社都有成衣铺。
    但起码栾凤在这一带是打出名声了。
    如果有可能自己加工衣服呢?
    如果栾凤自己把衣服加工出来出去卖是不是这个市场就占领了?
    如果万峰没记错的话,八零年西柳大集的丁启山已经在做裤子上有一定的规模,西柳大集也出现了雏形。
    到八二年西柳就出现了国家正式批准的服装交易市场。
    如果洼后开办服装加工厂,产品除满足本地需求外完全还可以拿到西柳集市上去消化库存。
    一但开启不但能解决将威大队贫穷面貌,还能大大拉动当地的经济,甚至能造福一方。
    这绝对是一个可以实行的计划。
    红崖县有纺织印染厂可以供应布匹,人员方面栾凤可以培训,洼后的大姑娘小媳妇也不老少,到年底怎么也学会了,服装的样式自己的脑袋里有的是。
    唯一欠缺的就是布票了,没有布票就买不到布,买不到布这些计划就是空中阁楼。
    布票这玩意要八三年的十二月份才会全部作废,这还有两年的空窗期,到哪里去找大批量的布票呢?
    万峰想到了黑市,不知红崖县的黑市有没有这么大量的布票?
    这个问题就得夏秋隆帮着他解决了。
    …
    一大早万峰赶到瓜地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赶着马车来的是梁万。
    “梁万舅,你应该去拉砖瓦才对呀?”
    “老袁的车去拉砖瓦了,咱们轻车熟路的当然是先紧你了。”
    这老小子知道跟着万峰有便宜占,当然吵着闹着来拉瓜了,老袁傻乎乎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景儿。
    老梁头已经把瓜都下好了,昨晚动员了家里所有成员,据他自己说他半夜两点就起来带着全家人下瓜。
    半夜两点他是怎么找到瓜的?难道长了夜猫子眼?
    老梁头的老婆儿子加儿媳妇开始装车,老梁头亲自在车上把香瓜一层层地码得整整齐齐。
    半个小时后,六百多斤香瓜就装上了车。
    万峰付钱后梁万大鞭子一甩马车就离开了瓜地。
    装砖瓦的速度比装香瓜快,当梁万的马车来到崔屯大道的时候,装着砖瓦的老袁马车已经在道边等了半天了。
    “三舅,你怎么连个装卸工都没带?”
    梁万的马车在前老袁赶得马车在后,一边走一边闲扯。
    “嘿嘿,张海说了,我自己装卸额外给一份公分,所以我就自己干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都是些要钱不要命的主儿。
    万峰骑自行车从洼后到县城需要一个小时,马车走就得两个小时左右。
    “这天该下雨了,咱们今天说不定会挨雨浇。”梁万甩着鞭子信口胡柴。
    这不扯蛋吗,这晴空万里的哪里有一点下雨的迹象。
    “梁万舅,你早晨喝酒了,怎么还没到七点你就开始说胡了?”
    梁万眼睛瞪起来了:“前两天北山可是下了好一场暴雨,据说有的地方都淹了,这可是真的。”
    既然是真的怎么还有据说?
    再说这逻辑也是醉了,北山下雨关这边什么事儿,反正这天万峰不认为会下雨。
    马车到县医院门前的广场时正好是上午八点。
    夏秋隆和刘赫以及小五还有另外两个万峰认识但叫不出名字的青年已经等在这里,他们将带着老袁去一建指定的工地卸货。
    万峰给他们相互做了简单的介绍后,夏秋隆和小五就带着老袁的车走了,那两个万峰叫不出名字的青年留下来帮着万峰照看场子。
    下面就进入简单的卖瓜时间了。
    现在万峰有点怀疑老梁头的香瓜里是不是混合了一种容易让人上瘾的基因,比如含有罂粟的元素,要不怎么还有吃香瓜上瘾的?
    今天等着买瓜的队伍比以往大了不少,哩哩啦啦有三十多人。
    人都有一种盲从心理,在这里等万峰香瓜的三十多人,当万峰的马车停好这些呼啦一下围上来把马车围个水泄不通竟然造成了一种抢购的场面。
    原本逛大街看病号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就会过来凑热闹,看看究竟。
    有人看清是卖瓜的就走了,有人嘴欠就问买瓜的人这瓜怎么样。
    买瓜的人都是吃过万峰的瓜的人,自然实话实说。
    “这小孩的瓜是他自己家的,他爷爷是种瓜能手,种出的瓜老好吃了,我都买了好几天了。”
    在这种口口相传之下,马车前围着的人竟然越来越多,把万峰忙的恨不能生出三只手…
    这种场景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当九点半的时候,车上的瓜仅仅剩下了车底下的一层,估计不足百斤。
    眼前空场了,终于没人了。
    趁着空闲时候,万峰把剩余的瓜捡成一堆。

第一百四十六章 酒驾
    梁万也是忙了一身大汗,脸都兴奋的红了:“卧槽,我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卖瓜的,这简直就是抢购呀。”
    “码的,我们眼睛都累疼了。”夏秋隆留下的两个看场子的抱怨,从马车到这里时到现在他们两个自始至终就瞪着眼睛,生怕谁赶了白集。
    夏哥可是叮嘱过的一定要看住场子,一个瓜不能丢。
    万峰懒洋洋地坐在车棚上不发表意见,这情景对他来说习以为常,脑袋正在扒拉经济算盘。
    这一车瓜的本钱是十元,按照一分五的本钱计算是六百七十斤。
    现在卖出了五百斤左右的瓜,已经卖出了二十五元钱,刨除十元的本钱他已经有了十五元的利润,这是迄今为止他做买卖一次性赚到最多的利润了。
    剩下的瓜如果都卖了,还有七八元的进帐,这一次的买卖不错,只是可惜老梁头的瓜没几天卖头了。
    老梁头的瓜下梢后自己干点什么呢?
    万峰起身找到附近的副食品商店买了四包一毛三的勇士烟,给每个看场子的青年一人发了两包,然后每人给了四斤香瓜就让他们回去了。
    接下来就不需要这么多人,几分钟过来一个客户就连梁万都跑到树荫下去凉快去了,万峰自己就忙活开了。
    十点多钟的时候,车上的瓜还有三十多斤左右,这时老袁和夏秋隆回来了。
    老袁的车已经空了,砖瓦看来是安全的卸下去了。
    万峰、梁万、夏秋隆、刘赫小五还有老袁六个人蹲在路边一棵垂柳下,一边咔咔的吃瓜一边交谈。
    “一建那边情况什么样?”
    “这个工地是一建建设的水暖器材厂,面积很大的几座厂房,其中包括一栋三层的办公小楼,这里暂时大约需要三十万红砖,瓦呢除了那栋小楼不需要外,其余那几栋大小不一的厂房屋顶大约一千二百多平,这是那个检验员告诉我的,他说暂时我们的砖瓦全部拉到这里来。”
    夏秋隆详细地做了介绍。
    一千二百平,大约一万一千片瓦,按照水泥瓦车间现在的产量,那就是两个月的产量,而且还没有养护期,这是个重要的问题。
    还有三十万红砖,这几乎就是洼后砖厂半年的产量。
    红砖万峰不犯愁,反正他们生产多少就拉来多少,没有数量限制。
    但是瓦就不行了,到冬月低他们可是有十万片的任务的。
    家里的成品存瓦大约两千多块,处在养护期间的瓦大约也是这么个数,仅仅水暖器材这一个地方就还有七千块的差头。
    也不知道张海今天有没有去找肖德祥做模具?
    得马上回去监督一下张海,现在的时间非常的紧张了。
    “大哥,红崖有没有那种卖各种票的黑市?”
    夏秋隆想了一下:“有!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想看看,买点我们需要的票,知道具体的交易地点和时间吗?”
    夏秋隆摇头:“我对那个没什么兴趣,以前从没注意过,哪里会知道。”
    “帮我打听打听具体的交易地点和时间,我需要买些布票。哎,对了,你以前不是在纺织印染厂吗,你弄不到布票吗?”
    夏秋隆摇头:“厂子里的产品都是计划经济,控制的非常严,弄不到。”
    那就只能指望黑市了。
    万峰把余下的瓜分给了夏秋隆,然后急忙忙地和梁万老袁往回赶。
    “你这急急忙忙地往回赶,难道有什么急事儿?”梁万挥着鞭子问。
    “我怕张海忘了去孤山找肖德祥,现在这可是个急事儿,一天都耽误不得。”
    “嗨!你这不是瞎操心吗,张海今天早晨骑着车子去孤山比我起得还早呢,我大车还没套好他就骑车去了。”
    “你确定?”
    “我亲眼看着他往孤山方向去的,这还有假。”
    万峰大大地喘了一口气,既然张海去找肖德祥了那他就不急了,心里不急了肚子似乎就着急了,咕噜噜地响了几声。
    早晨喝的苞米粥都消化成尿了,不饿才怪。
    “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