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

第865章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865章

小说: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给你们预备了,一个一个不要脸的东西,就知道要东西。”
    张璇一边笑骂一边接过韩广家递过来的背包,从里面拿出四个小盒子。
    张娟、何燕飞、王文敏、吉春接过小盒子,打开。
    每个盒子里是一台五颜六色的传呼机。
    “吴县虽然没有传呼台,不过我想很快就会有了,过两年就会派上用场了。”
    这一代,现在只有黑禾有传呼台,那是秦素珍开的。
    秦素珍夏天到洼后进货的时候来看张璇,张璇就把传呼台的事情介绍给她。
    秦素珍回到黑禾后把游戏机兑给了王中海和杨炮,着手就张罗着开了龙江哈宾北部地区第一家传呼台。
    但她的传呼台现在连黑禾都不知道覆盖全没有,当然不会覆盖到吴县来。
    不过吴县也不会出现太晚,顶多两年就会有传呼台。
    到时候这些传呼机就会派上用场。
    不错,万峰送给这些昔日朋友的礼物就是一台传呼机。
    传呼机这几个人只从电视里看到过,还真没看到实物。
    但都知道是很前卫很值钱的东西,一个个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何燕飞也算是久经商场了,眼珠一转到:“我让何啸在吴县开个传呼台怎么样?”
    “可以呀!但是前期的推广非常辛苦,若是开了,要做好半年乃至一年赚不到一分钱的准备,你能耐得住那份寂寞吗?”
    闻听这么长时间看不到利益,何燕飞也就不吱声了。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758章 有些事不能听女人的
    万峰和韩广家从张娟的服装厂出来,开车向东南方向行驶。
    从张娟的嘴里知道李友家依然还在老地方住。
    张璇没有跟着万峰而是留在服装厂。
    她预计在十五号左右回将威,此次回去张娟会跟着她到将威去,今天都五号了。
    因此接下来的几天她要帮着张娟对服装厂进行一番清点,然后作价转移给何燕飞。
    她便留在了这里。
    万峰开车到李友家门前停下。
    正在院子里抱着一捆柴禾的于连巧疑惑地看着停在自家门口的车,然后就看万峰从车上下来了。
    “师娘好!”
    于连巧眨巴了半天眼睛才认出万峰是谁,手里的柴禾哗啦一声掉在地上。
    “哎呀!这不是小万吗?我都不敢认了。”
    韩广家从皮卡的后排座上拿下了一大堆的礼物,又是烟又是酒的。
    “哎呀!来就来呗,还拿什么礼物。”
    万峰个韩广家两人往院子里搬礼物,一边搬一边问:“我师父呢?”
    “你师父和你明斗师兄去火腿厂卖猪去了,待会就回来了,快屋里坐。”
    火腿厂在大五家,万峰想想还是在这里等会儿吧。
    李友家门口还站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秀秀气气的,略显羞涩地看着万峰。
    “这是小花吗?哎呀都长成大姑娘了,还认识我不?”
    时光真是催人老,当初那个动不动就一哭二闹三打滚的小泼皮现在都开始亭亭玉立了。
    “小万哥哥!”李小花当然认识万峰了,她小时候万峰每次来都是带很多好吃的东西,可惜这几年不来了。
    “这是给你的,师娘这是给您的。”万峰一人送了一个精致的小红盒。
    送给师娘于连巧的是一枚十克左右的金戒指,送给李小花的是一付金耳环。
    女人都喜欢金玉之物,当然要投其所好了。
    “这孩子,都拿礼物来了,怎么又花钱,这得多少钱呀?”于连巧耳朵上有一付耳环,但是手上却是空的,虽然嘴里这么说但欣喜溢于言表。
    李友家就她娘俩在家。
    “师娘!你家二小子三小子呢?”
    “二小子分家另过了,三小子也跟你师父去卖猪了。”
    “啊?二小子都结婚了?那明斗呢?”
    握草!几年不见,师父家老二都结婚了。
    “明斗当然也结婚了,他在黑禾住,这几天回来帮你师父出栏。”
    李明斗结婚去黑禾住,那媳妇自然就是那小护士了,这不用问。
    当初万峰让李友养猪,也不知道养得怎么样?
    “师娘!你们家现在养了多少猪呀?”
    “今年养了六百多头吧。”
    万峰吓了一跳,真没少养呀。
    “这两年养猪养得怎么样?”
    “还行吧!从一开始的一年收入三万两万的,到现在七八万块钱。”
    在九零年,有这个收入在农村那都是上上之家了。
    万峰和于连巧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不知不觉就三点多了。
    外面响起一阵三轮车突突突的声音。
    万峰隔着窗户一看,就见李明斗戴着狗皮帽子,把一辆三轮车开进院子里。
    李家爷四个从三轮车上下来,看着停在大街上的皮卡发呆。
    李小花第一个跑了出去:“爸,哥!小万哥哥来了!”
    “谁来了?”李明斗一声吼。
    “小万哥哥。”
    这时万峰也出了门。
    李明斗上来先当胸一拳,然后哈哈大笑:“王八蛋!好几年也不来看看哥。”
    万峰和李明斗拥抱然后毕恭毕敬地走到李友面前:“师傅!”
    “别在外面站着,屋里坐。”
    在李友暖和的火炕上,万峰李友韩广家还有李友家三小子坐了一炕。
    二小子回家去了,用李明斗的话说老二有点怕老婆,没老婆批准在外面待时间长了都不行。
    在于连巧和李小花在厨房做晚饭期间,万峰和李家爷们侃大山,也就知道了李家现在的情况。
    李友当初听万峰的话后开始养猪,从第一年养了五十头猪到现在养五百头猪,中间同样听取万峰的建议开始制作饲料。
    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小型的饲料加工厂,一年能生产百八十吨饲料。
    连养猪带饲料加工李友一年的收入在十万左右。
    “明年猪我不准备养了,一个太费心不说再一个以后的销路都是问题。”
    “不是有火腿肠厂吗?”
    火腿肠厂当初也是万峰建议红色农场建起来的。
    “别提了,火腿肠厂的效益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被贪完了,谁来谁贪,当官的贪,员工就偷,你说它能有好吗?以后卖猪我都怀疑火腿肠厂都没有钱支付,所以明年我就不养猪了,卖点饲料一年划拉个三万两万得了。”
    李友这么一说万峰也就明白火腿肠厂要完的原因了。
    “明斗!你在黑禾干什么呀?”
    “开了个小商店,一年赚个几千块钱。”
    万峰摇摇头,一年赚几千块钱?
    “这点钱够干什么呀?”
    “凑合过呗,我这人也没啥野心,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行了。”
    “可你这也赚得太少了呀,就算你手里有俩钱,那也不够你维持到老的。”
    李明斗跟着万峰从君子兰开始到黑禾,前前后后大概赚了有二百几十万不到三百万的样子。
    这些钱在九十年代可以算一方富豪了,但是以后真不算什么。
    “可我也不知道干什么呀?”
    “要不你在黑禾买房子得了,把现在黑禾主要大街两边的房子全买下来。”
    “我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
    “等着将来涨价呀!到时候你卖地皮赚个百八十万都不是事儿。”
    李明斗卡巴眼睛想了半天:“要多长时间才能涨价?”
    “你要有耐心就把那些房子放十年以上,我敢保证你投一百万进去,到时候最少也给你带二百万纯利回来。”
    “这能行吗?”
    “相信我就干,当然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里。”
    “你的话我倒是信,我怕我媳妇不让。”
    “大事儿不能听老娘们的,她们头发长见识短不是随便说的,你听她们的永远别想发起来。”
    女人天生都是胆小谨慎的,听她们的就只能老实在家待着了。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759章 秦素珍的苦水
    万峰和韩广家在李友家吃了晚饭,并且还在这里住了一夜。
    第二天,万峰离开李友家后,到职高学校去了一趟。
    整个职高里学生他是没有认识的,但是老师也没几个认识的了,以前的很多老师有调离的有下海的有退休的,就没有几个他认识的了。
    在得知于国下海经商不知道搬到什么地方去了以后,万峰心有遗憾。
    高中老师里于国给他的印象是最好的了,可惜找不到,若是能找到帮他找一条致富路。
    剩下几个认识的老师万峰在小吴家一个不怎么正规的小饭店里请了一顿饭。
    这个小饭店也没有什么青菜,但肉可不少。
    那就整了一桌子肉。
    吃完午饭从小吴家出发,在经过富拉尔基的时候,又到何啸家串门。
    冬天的时候何燕飞就住在服装里,好几天才回来一次,因此何啸并不知道万峰来了。
    两人见面亲热地拥抱,万峰在何啸家吃晚饭也在这里住了一夜。
    老婆没在家何啸只好亲自下厨,生吞活剥地做了几个菜。
    “我说蹦蹦哥,老婆不在家你也放心?就不怕她给你找个拉帮套的?”
    何啸无奈地一笑:“你这货怎么说话还是这味儿?”
    说实话何啸做菜的手艺仅限于做熟了的阶段,至于味道不是淡了就是咸了。
    幸亏有咸有淡可以掺和着吃,否则就惨了。
    何啸以打鱼为幌子和对岸的苏联人依然在进行着原始的以货易货贸易。
    “两边的边防不管吗?”
    小吴家边防站离富拉尔基也就五里地,在边防站的瞭望塔上不可能看不到这些地下交易。
    “好像边防现在管的不怎么太严,就是有时候检查被抓到也就没收物品拉倒,既不拘留也不罚款。”
    怪不得何啸会干这个。
    在黑禾跟着万峰混了两年,何啸对以货易货贸易也是很熟悉的。
    “一年能划拉多少年?”
    “不多,三万四万的。”
    “还算凑合吧,何燕飞一年在服装厂再拿个两万三万回来,你们家的日子在这里也算是一流生活了。”
    何燕飞在张娟的服装厂里属于高管,同时又是对方小姨,张娟一年除工资外会额外给个一万两万的。
    “将来你还过来吗?你不是说九二年左右华苏边贸会再开吗?”何啸问。
    “来我是会来,但不一定做生意。华苏边贸是肯定会开的,等再开的时候,你们可以用我以前的通道继续和毛子做生意。”
    何啸点点头。
    万峰以前在苏联境内疏通的渠道还是很有能量的。
    这天晚上,三个人躺在何啸家的热炕上黑着灯一直聊到深夜。
    回忆在黑禾时的一点一滴,三人不时发出渗人的笑声。
    六号早晨,万峰和韩广家和何啸道别开车去黑禾,在中午十一点左右驱车进了黑禾市。
    杨建国在黑禾给车队租下的基地竟然是他们以前和苏联人做交易的基地。
    这个基地当初万峰走了以后就移交给了王中海和杨炮,这两个货也没当回事儿,出租给一些在黑禾打零工的外乡人住。
    到了冬天这些外乡人都回家了,这里又空了出来,就被杨建国租下来了。
    说是租其实就等于借助了。
    王中海和杨炮就要了十元钱,就是象征性地。
    在车队到达的时候,杨建国和赵刚已经雇到了锅炉工买来了煤,不但解决了取暖问题还雇佣了做饭做菜的人。
    可以说后勤保障做的非常不错。
    在基地里吃完午饭,万峰背着手在基地里转悠,往日的一切历历在目。
    旧地重游,万峰心里也是一番感慨。
    兔子转山坡,转来转去回老窝,自己这算是又转回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车队的实验车几乎都拉到龙江的冰面上进行了适应性的测试。
    龙江坑坑洼洼的江面非常的适合这些实验车辆驰骋。
    车队会在黑禾停留一个月的时间,等最冷的时候会启程到华国的最北端漠河进行极限测试。
    待测试完毕就打道回府。
    车队按照计划在龙江的江面上进行一项一项的测试,而万峰在到达黑禾的第二天就开始了四处寻访之旅。
    他要为车队解决后顾之忧就需要亲自出马。
    王中海和杨炮这两个没出息的家伙是打算在娱乐至死的大路上策马狂奔了。
    这两个货这些年在黑禾什么也没干,除了舞厅歌厅就是游戏厅,还各自在闹事区开了两个饭店。
    然后就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混吃等死。
    这两个货见万峰来了争先恐后地拉万峰到他们的饭店吃法,还差点打起来。
    若不是秦素珍选了王中海的饭店,这两货说不定会打个头破血流。
    秦素珍是万峰找来的。
    今天他先和这些往日的兄弟姐妹聚聚,明天在去找曲阳,然后由曲阳带着他去找郑朝阳。
    他的车队要在这里待两个月,当然要和公安的人打个招呼。
    “兄弟!你不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