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9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峰陪同乌传和信息产业部的人出老厂进新厂。
一进新厂大门左边就是华光科技生产传呼机和手机的车间,右边是学习机和生产电脑的地方。
手机传呼机楼里,一楼是生产传呼机的车间,手机生产车间在二楼。
万峰带着乌传等人爬楼梯上了二楼。
一进车间,乌传就叹为观止。
车间里干净的一尘不染,所有的员工都穿着白色大褂带着帽子,一个个都在流水线上专心地工作。
这些人要进车间也是要换白大褂换鞋子然后才能进车间。
“华光科技最初是从做传呼机开始的,去年开始生产这种手机,最初就是仿制摩托拉的移动电话,后期我们对摩托拉的电话进行了改良,包括设计和线路什么的,我们还取得了八十多项专利,现在我们生产的移动电话有一半左右的技术是自己的。”
万峰一边带着乌传在车间里参观一边介绍手机的制造过程。
乌传对华光手机有一半多技术是有自己专利的表示赞赏。
在封装部门,乌传拿起一台红色的成品手机,不断地看着。
“这部手机的所有部件都是你们自己生产的?”
万峰摇头“我们是主厂生产核心部件,非核心部件由配套厂生产,这款手机上的外壳天线都是配套厂生产,像小喇叭是外购件。”
乌传不住地点头“你们现在一天能生产出多少部手机?”
“三千多部吧。”
“这么多!一年二十多万台,全部都能销售出去吗?”乌传惊喜地问。
国内竟然藏着这么一个大鳄。
“光指望国内还不行,有湘港贸易公司有我们的手机的海外代理权,港台能消化掉三分之一左右,其余才在国内销售。”
“了不起,都卖到港台了。”
说话的功夫,万峰已经带着这一干人在手机车间里转了个遍,花去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手机车间参观完毕,又下楼又在一楼传呼机生产车间待了半个多小时。
万峰又把传呼机做了一些介绍,自始至终,乌传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当乌传得知市面上的汉字传呼机是华光最先推出的又是一番惊讶。
“咱们国家要运行的网络是2g网,也就是数字信号的手机,你们现在这大哥大是模拟信号的,这个不行呀,不知你们能不能研发生产出数字手机。”
这个问题就需要于正东来回答了,万峰不能乱忽悠,他不能逮谁就忽悠谁吧。
万峰带着乌传等人进了科研大楼,在四楼进了手机部门的研发室。
万峰把于正东介绍给乌传“乌部长,关于手机的事情您就得问他了。”
于正东虽然不太善于言辞,但在乌传提问了几个问题后,就开始滔滔不绝了。
这货尽管有些话牛头不对马嘴,在说了很多废话后还是把意思表达明白了。
于正东的意思是数字信号的手机已经攻克了核心问题,剩下的问题就是一些边边角角的问题,到明年这个时候保证能研发成功,手机面世的时间也不会低于明年的八九月份,保证没问题。
万峰在一边听着冷汗都出来了。
上一世爱丽新接过华国这个大蛋糕也是九五年的一月才推出了gh337,于正东这货竟然说明年八九月就能推进市场?
他要是弄不出来,万峰就把他当手机推出去!
扯到这个时候这天也就晌午了,万峰把乌传带到饭店吃了顿饭。
吃饭期间乌传说过几天会有一个工作组下来再做一次评估,然后就准备和万峰签订一份协议。
华国2g手机供应商的香饽饽就会落到万峰的头上。
这可是一笔巨大无比的钱财呀,这个不是十亿二十亿的市场,弄好了这就是几百亿乃至千亿流水的市场。
到时候仅仅手机这一项一年说不定就是一个几十亿利润的市场。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953章 天下大势
万峰只是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到底有多大他也不是太清楚。
上一世爱丽新赚钱赚的都引起了挪鸡鸭和摩托拉的疯狂嫉妒,这两个家伙千方百计、急不可待地冲了进来和爱丽新撕比,最后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这三家足足霸占了华国寻呼机可行性报告,但没有找到投资者,直到九五年才在宁波找到投资成立的波导,开发出了寻呼机。
但在这一世,同样因为万峰这只蝴蝶的出现,中文寻呼机现在都满天下了,有没有后来的波导也是两说两讲。
华章就是个异类,这货从来不接受采访,媒体上几乎看不到他的点滴新闻,唯一知道是就是他是东广梅州人,高中肄业,喜欢电子再就没了。
还有一点信息就是2002年底他离开一家叫珠海爱琴的公司创立了魅族。
当然在九三年这货是不是还在进行没毕业的高中就不知道了。
至于卢永告…算了,这个人屁股有问题,还是不提为好。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万峰也不会用这种精太阳分子。
这些人因为自己的出现,现在怕是都在无所事事,万峰是非常想把他们都划拉来的。
但是在通讯并不发达的今天,想把这些人都找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根本不知道他们猫在什么地方。
华国这么大,在没有具体坐标的情况下,找一个人那就是大海捞针。
因此万峰的想法也就是想想而已,基本没实现的可能。
除非他们能自己过来。
既然这些人有几个和vcd有关,那就不能说说华光的步步高vcd了。
从去年三月上市到现在,步步高vcd也是面世一年零一个多月了,虽然销量始终不温不心就该有得忙了。
其实国内厂家要生产vcd可以光明正大地到华光取得授权,只要获得华光的授权就可以生产影碟机了。
当然一些霸王条款还是必须的,其实也没啥,你只要交一笔授权费生产机器的时候必须用我的机芯就可以了,余下的你爱怎么倒腾都和华光无关。
万峰可不是当初的万燕,自己花巨资研究出的东西给别人做了嫁衣。
想吃白食?凭啥呀?我又不认识你。
认识的人我让你做了,起码你还担我个人情,这些不认识的说不定这边做了背后还骂你沙比呢。
华光也不是做出vcd就万事大吉了,顾红忠则在不断地升级改良,目标只有两个:一是进一步压低它的制造成本,二是增强它的纠错能力。
vcd机最大的问题就是纠错问题,碟片那玩意毕竟是塑料的,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划痕,有了划痕就会影响播放,因此增强纠错能力势在必行。
纠错能力现在进展不大,但是压低成本顾红忠已经做到了。
通过置换精简性价比更高的元器件,改良设计线路等方面的操作,vcd的成本已经从一千四百元下降到了一千一百元。
这也就是个极限了,如果还想再压低成本就得等着电子元器件的下一次革命了。
这个时间不会太长,电子元器件这玩意儿的周期现在也就在八九个月的时间,一款新的元器件出来半年以后就差不多被后来者淘汰了。
所以,到年底电子元器件还有一次新陈代谢,到时候vcd的成本自己就下来了。
第1954章 想起来了
乌传的动作还是相当快的,他离开南湾后的第四天,一支信息产业部由专家学者们组成的队伍就入住了南湾集团,用两天的时间对华光科技的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和考核。
评估和考核的结果非常的好,信息产业部的人笑逐颜开地和华国草签了2g手机的供应协议。
陈文心被万峰从尚海招了回来,仔细地把协议重点培养,留有选择余地。”
于正东听不下去了,这老总一肚子歪理,如果听他的非被他领沟里去不可。
“万总!你的走了,我要是天天陪你扯蛋,明年十月一你真的把我当手机推出去了。”
说完,于正东干脆直接把某人推出了办公室。
我这是为你好懂不懂?咋就不识好人心呢?
万峰的不满整整坚持了十秒钟,等他走到程功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意气风发了。
程功正在办公室的电脑里看一份文档,万峰进来的时候他只是扫了一眼也没出声。
对这些知识分子的怪毛病万峰通常选择直接忽视,而是态度和蔼地凑到程功的办公桌前。
“程功!这么认真看啥呢?”
“看奔腾处理器的分析资料。”
“你不会还在和英特耳较劲吧?那我哪天那顿酒不白喝了吗?”
“没有,我总得分析一下对方的长处和短处吧,这样也便于咱们找到差距追赶,再者我看看能不能找到对方的漏洞什么的。”
当听到漏洞这句话,万峰的脑袋里像有闪电划过一般。
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但是又没有印象。
“万总…”
“别打扰我,我想点事儿。”
万峰在程功的对面坐下,开始回忆。
上一世一开始接触电脑的那段时间,他主要接触的都是游戏和电影以及花边新闻什么的,几乎从没接触时事和科学政治那一类的讯息。
当时觉得这些东西和他一个小老百姓没啥联系,看那些东西还不如看明星绯闻,最多看看军事方面的消息。
但打从中星被米国制裁以后,他才觉悟有些事情他是应该去了解一下,就算对本人没啥大用,但是大是大非是一定要弄明白的。
起码个人的立场不能有问题。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看了很多时事和科学方面的文章。
尤其是电脑方面的文章他怕是看了有几千篇,这也是他现在能记住很多半导体方面知识的原因。
许多半导体领域一些比较冷门的知识他看的格外多。
刚才程功的一句话让他想起了什么,是关于奔腾处理器的,一定是的。
万峰手支在桌子上捧着脑袋做沉思状,开始回忆关于奔腾处理器方面的记忆。
用了大约有十多分钟的时间,万峰猛地一拍桌子。
这一巴掌拍的面前的水杯都跳起来了。
他这一拍桌子吓了程功一跳。
“万总!你别一惊一乍地好不好,这样会吓死人的。”
“我想起来了。”
“啊?想起啥了?”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955章 奔腾的BUG
万峰想起的是奔腾处理器发售的时候,其实是带着bug发售的。
在奔腾一代推出的前几天,英特耳的程序员在做测试时发现,奔腾芯片的除法运算会发生某种偏差,据他们自己的说法是这个问题在90亿次除法运算中才可能出现1次错误。
英特尔的主管人员认为会被这种运算错误影响的人很少,决定按原计划推出奔腾芯片。
以为等人们发觉之前英特耳可以修复这个问题。
上一世首先发现这个漏洞的是纽约一家银行和一家多媒体开发公司,在使用装有奔腾微处理器的电脑时出现了误算。
接着纽约长岛的一家米国试验机构,在计算亚原子碰撞效应时,也发现了误算。
这个**就被爆出来了。
据说这个问题爆出当年,英特耳的估价应声下跌百分之八。
当时的时间是一九九五年的二月,距离奔腾处理器的发售已经快两年了。
这个缺陷源自奔腾芯片内置的浮点运算器,英特耳以为它能在人们发现前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直到问题暴露也没解决的了。
不但是奔腾,接下来的裤锐和其它的芯片也一直存在这个问题,也一直无法解决。
问题爆发后,英特耳的辩解是九十亿次的运算才出现一次错误,换算到个人电脑上要要两万七千年才会出现一次,不耽误使用。
ibm这个时候跑出来打脸,该公司一位专家认为,奔腾微处理器的出错率,要比英特耳公司自己所说的要高得多。对每个使用者来说,平均每24天便会有一次错误出现。
对普通人确实没多大影响,就是一天出现一次错误也没多大的后果,但是对一些高科技企业和单位来说这就是大问题。
失之毫厘则谬之千里,如果米国的导弹用奔腾电脑也出现错误,这导弹说不定就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没奈何英特耳下令召回这些芯片。
这导致英特耳宣布召回受影响的cpu,英特耳本次召回的成本高达4。75亿米元,再算上通货膨胀,英特耳的损失达八亿米元。
这些芯片收回后,其中一些存在缺陷的cpu还被官方做成了钥匙扣。
万峰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噱头,虽然凭此让英特耳一蹶不振不太可能,但是给它添堵影响它的声誉是能做到的,这是万峰乐见其成的。
不过他也不希望英特耳这一下就死翘翘了,如果它真的死了,那amd就活了,它也是一家米国公司。
还是让它们互相撕比比较好,其它企业躲在后面偷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