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9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栾凤开车拉着儿子在大道上兜风,竟然还开到南湾集团来了。
万峰看着心惊胆战的,但是小家伙全没当回事儿,乐得哈哈的。
他是太小,对危险还没有什么直观的认识。
坐他妈的车可是要提前买保险的。
当栾凤听说再过两三个月会有高配版的熊猫车出现,据说有真皮座椅、车载空凋和cd唱机立刻就不淡定了。
看看自己的小车还是插录音带的,也没有车载空凋,座椅还是纺织物的,心里彻底的不平衡了。
“早告诉你晚几天再开,你个瑟腚子非得现在就开,到时候我看你把这辆车往哪儿捅咕。”
“卖给我姐怎么样?”
“呵呵!你怎么好意思要钱?”
“那有啥不好意思的,我少要一万不就行了,她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便宜事儿。”
每次换车她能找到背锅侠也是一种能耐。
车载cd和车载空调可不是南湾集团生产的,这两样东西是外购部件,而且价格不菲。
高配版熊猫贵就贵在这两样东西上,与这两样东西相比,真皮座椅倒闲的不贵。
这两样东西在将来的很长时间里都是轿车的标准配置。
车载空调就不必说了,车载cd也是直到mp3和mp4出现后才逐渐推出车辆配置的舞台的。
因此这两样东西万峰觉得还是应该拿下,这两样东西一年可是能省下数量不菲的成本的。
车载cd不是什么难事儿,主要是解决车辆行走时产生的震动问题,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就万事k。
这个问题并不好解决,一个是当时的路面还是以土路为主,再一个就是车辆的悬挂还没发展的特别柔性的阶段。
车载空调就更不好研发了,这玩意儿属于家电范畴,南湾集团也不生产家电呀!
车载cd还好说,起码华光科技还有生产vcd的。
但车载空调若是研发成功,这还的开个空调厂吗?
万峰把研发任务下达到顾红忠团队,他的团队就是专门研发各种硬件的。
若是研发成功将来怎么办等到时候再说吧。
第2005章 心更黑
熊猫轿车的面世让华国人对轿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他们的眼里见得最多的就是桑塔纳、捷达和富康那四四方方的样子,就是再能见到的皇冠什么的也是那个模样。
这款像动画片一样的熊猫汽车让很多华国人意识到,轿车原来还能做成这个样子。
而且价钱只是一款微面的钱。
与国内市场上任意一款轿车都在十几万以上相比,这就是白菜价的轿车。
而且三个缸的发动机油耗还不高,这确实是为华国先富起来的一些家庭量身打造的家庭用车。
正好国家开始鼓励个人买车,这让那些兜里有俩钱,但钱还不算太多的家庭有了一个选择的余地。
只是这个时期的华国个人除了少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外大多数并没有多少钱。
有钱人除非为了好玩会买熊猫微轿,否则是不会买这么个小车的。
那些真正的有钱人买的是国外的豪车。
国家政府机关也不会买这小车,这玩意像玩具似的,政府官员们坐这个出门这…政府的形象何在?
因此这款车面向的就是大众,它的销量在九五年左右必定不会太高。
它和皮卡与微面还有不同,那两款车是可以当货车用的,而熊猫就没这个功能。
这也是包括高配版在内的两条线都是三万辆的原因。
万峰没敢让设计部门设计产能太高的生产线,就是这样六万台的产能也不知市场能不能消化呢。
这款车虽然在上一世畅销,但那是在二零零三年,现在才九四年底,这等于提前了八年。
并不是商品超前就是战无不胜的,还要看当时的环境,如果环境不配套超前就成了负担。
能不能消化要看以后市场的反应,万峰现在没时间关心这个,他要到黑禾去坐镇了。
万峰离开将威的时候是静悄悄的。
出发的时候只有三个人,万峰、韩广家和张闲。
杨建国和韩猛沙米诺夫那里,赵刚在家里忙着管理企业,万峰以前身边的人就只有韩广家和张闲了。
这人有点少,没有前呼后拥的气势,于是到了龙江万峰后万峰又把李明斗和何啸弄来了。
这两个家伙虽然各自有各自的生意,但是万峰一招呼突突就跑来了。
跟着万峰混多轻松呀,吃穿不愁给钱还多。
到黑禾后万峰在王中海给他安排的宾馆下榻。
王中海和杨炮专心发展娱乐业,现在黑禾的娱乐业都把持在他俩的手里,两个家伙眼眶浮肿,一看就是纵欲过度的熊样。
万峰下榻的这间宾馆就是他俩的产业。
这两个家伙竟然还妄想给万峰安排点特殊节目。
“老大!俄螺丝娘们,要不要给你弄俩?反正你家里也有两个老婆,现在滚两个俄螺丝娘们也没问题。”
“张闲!踹他!”
这王八蛋这不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老子在家经常被人家包饺子,你知道老子的痛苦吗?
那玩意头一次是个新鲜,第二次算是刺激,但老那样谁受的了?
让两个女人都高兴那难度可不是普通级别,那是地狱级别的。
老子在家就怕看到两个女人同时出现,在这里你竟然要给老子弄两个老外?
不踹你踹谁?
“老大!你竟然不喜欢女人?难道你喜欢男人?”
这回不但张闲踹,韩广家还笑呵呵地踹了两脚。
“我说你们两个是不是一天到晚地和俄螺丝娘们混在一起?看看你们的精神状态,我估计你们两个活到五十岁也就差不多了。”
王中海和杨炮一点没当回事儿,人家的信条现在是及时行乐还管以后。
简直和猪是一个祖宗。
女人万峰是一个没要,他不需要那玩意儿。
这话有点吹牛的意思了。
当天下午,接到消息的杨建国就从江对岸过来,向万峰汇报了最近的工作。
“李明泽今天在接待一个俄螺丝西部来的商人,他得明天才回来。”
“你回来谁在那边保护李明泽?”
“何友良和韩猛都在。”
“这段日子要千万小心,不但要防着俄螺丝的那些黑帮什么的,对沙米诺夫也要防着点。”
杨建国点头:“我知道。”
财帛动人心,尤其是这么一大笔巨款,万峰不信沙米诺夫心里不起涟漪。
“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股票马上抛弃人回来是最重要的,记住了吗?钱没了可以再赚,命丢了却不能重来。”
“记住了。”
万峰又沉思了一下,缓缓说道:“以前每次办事儿我都不觉得有什么危险,但是这次是真的有危险,枪一定要随身带着,当然是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广家这次你也得过去了,帮着主持一下大局,威慑一下宵小,我为什么了不给你们拖后腿,这次来我就不过去了。”
韩广家无语了,你害怕就别说的这么清丽脱俗好不好!
第二天上午正好是个星期天,万峰看望了当初在黑禾的朋友,中午和这些人吃了一顿饭。
曲阳现在已经是黑禾市地位副书记了,已经属于位高权重阶层,他想让万峰在黑禾投资干点什么。
万峰现在可没这心思,等把这次事情弄完再说吧。
酒宴散后,回到他设在黑禾办事处见了李明泽。
李明泽这货倒是没啥变化,依然鼠目寸光的,一看就像奸臣。
“俄螺丝这边你都联系了谁?”
“有很多,大概有十几个,你给我留的名单上的人我都见了。”
“你觉得最有希望买我们股票是会是谁?”
李明泽想了一下:“其中那个叫博塔宁的人希望最大,不过我觉得他财力一般呀。”
博塔宁?再过两年掌握俄螺丝金融和银行业的寡头。
当初的七寡头里他是仅次于别列佐夫斯基的第二寡头。
“有些人的背景是你看不出来的,你为什么说博塔宁买的希望最大。”
“这些我接触的人里,博塔宁是想购买股票最迫切的一个了。”
“谈到具体的价钱没有?”
“我先报了一个价,但是博塔宁还没回信。”
“你报了多少价?”
“咱们手里所有的股票,一百五十亿米元。”
握草!李明泽这货心更黑,老子要一百亿都感觉胆子要插上翅膀了,他竟然要了一百五十亿,就不怕把对方吓出心脏病、胆固醇什么的?
第2006章 榛子和榛蘑
做买卖都是你开价我还价的,有来有往,李明泽要一百五十亿,对方如果真心想买就必须还价,这里像拉锯一样锯来锯去最后说不定真好是万峰心里的价位。
不过万峰感觉这个价位有点玄乎,俄螺丝的这些寡头好像真没谁能出的起这么多钱。
“这事儿有几天了?”
“大概一个星期了,从我报价完毕对方就回欧洲去了,我认为他是去筹集资金去了,感觉这几天他会有回音的。”
“你这么有信心?”
“我已经收买了他的一个手下,他的手下说博塔宁收购股票的时间较短,他的手里并没有收到多少股票,这是他急着收购股票的原因。”
在博塔宁没有回来不知道详细情况之前,万峰最好的对策就是按兵不动。
李明泽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继续和来自欧洲的俄螺丝人见面,万峰则在黑禾四处溜达。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万峰就和曲阳讨论了一下黑禾的发展。
黑禾这里地处偏僻,山多平原少,到处都是原始森林。
发展工业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唯一能发展的就是养殖业和畜牧业,再就是粮食产业了。
这大概也是数年后国家把这里定位为粮食基地的主因。
龙江和林吉被定位粮食基地这情有可原,但是北辽也被这样定位万峰就想不通了。
北辽可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之祖,最后却成了粮食基地。
万峰和曲阳站在龙江边望着不远处的大黑禾岛。
万峰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直言黑禾所处地势的利弊。
“我觉得黑禾长远的发展还是在农业上,这里发展工业的潜力真的不大。第一没有工业基础,我手里现在有摩托车生产线想外传,但是转给你们你们能生产出来吗?一辆摩托车需要上千个配套厂,黑禾能建立起这么多的配套厂吗?就算你建立起来了,但是有市场消化产品吗?没有市场消化你还得千里迢迢的把产品拉到内地去销售,这样会有多大的成本消耗?没有成本优势你怎么和内地的企业竞争?”
曲阳频频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么说我们就没有发展出路了吗?”
“有,不过不是现在,得二三十年后。”
国家其实也是看到了东北的现状,也制定了规划,就是大东北经济圈计划。
这个经济圈包括东北三省、内门、外蒙古、俄螺丝远东和巢县寒国日笨。
这个经济圈一旦建立,面积几百万平方公里,人口三亿多,正经一个大型的经济圈,东北三省瞬间就满血复活。
曲阳对万峰天外飞仙一般的想法异常震惊。
“我说小万!你是不是喝多了?”
“没喝酒,多啥!”
“那你怎么就开始胡说八道了呢?中央都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吧?”
嘿嘿!这就是中央提出来的,我不过是提前给泄露了而已。
“那是以后的事情,就说眼下的,能快速提振黑禾经济的方法。”
“没方法,如果你有能耐把东北三省组织到一起成立一个内循环圈,说不定黑禾发展一下工业还是可行的。”
“你这不是胡扯吗,我一个地委副书记哪里有那样的能量,就黑禾市有些事我都说了不算,你让我去组织东北三省循环圈?”
“哈哈!那就只能土里刨食了,像黑禾这里发展的种木耳种蘑菇就不错吗。”
前些年还是用木材种木耳,现在木材也不让伐了就用锯末子,不过栽种出的木耳味道差多了。
“可是除了这两样还能种什么?水果咱们这里气候不行,就别想了,总不能去栽山里红吧!”
“那不行,山楂现在到处都是,谁要山里红呀,栽山里红你都不如发动群众栽榛子。”
万峰之所以想到榛子是他正好揣了一布兜扒好的榛子仁,正咔咔地吃着。
这是他在江边小摊上买的,三块钱一斤呢。
“栽榛子?就你现在吃这个?”
“对呀!多好吃呀,我就挺喜欢吃这个,比嗑瓜子过瘾多了。”
瓜子嗑一下午肚子都不见饱,榛子可是能吃饱的。
“榛子这玩意儿储藏时间长,就是运到南方也不会坏,这东西现在可不便宜,市场上带壳的一块多呢,扒皮的就更贵了。”
“这玩意儿能有多大的市场?南方不也有榛子吗?”
“你是不是没听过只有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