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出发前,林泰曾等人和徐杰最后进行了一次协调。因为得知南洋舰队将参与到护送运输船的任务。并且为了防止重要物资因为俄国舰队的破交作战而损失,所以例如军队运输和补给都将由英国商船代为运输。而英国人本着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家的原则,英国远东舰队部分主力舰也移师上海。这里面的意思很明确,哥的舰队都过来了,俄国舰队要是再敢攻击挂着大英帝国国旗的商船,那可是打脸行为了。'。后果自负!虽然不知道这种恐吓对俄国人是否管用。虽然不知道一旦真打了,英国人会不会真和俄国舰队刀兵相见,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而且为了分散风险。北洋决定将一部分物资和兵员通过运河和近海运输进行输送。俄国远东舰队再狠,总不敢跑到近海去吧?先不说海况情况,就说如此远的距离足够将俄国舰队耗的七七八八。万一碰上围堵而来的北洋舰队。那就彻底完蛋了。所以,因为以上的原因,林泰曾的外洋舰队可以跑的更远一些,在东海边缘附近阻击俄国舰队。
当然,外洋舰队绝对不是在大海上漫无边际的寻找着俄国3艘装甲巡洋舰。早在北洋正式宣战前,挂着各种国旗的北洋伪装侦查舰就已经在辽阔的西太平洋上撒开了,他们并不进入俄国人划定的交战区,更不会傻呵呵的去rì本沿海,他们只是在海上游荡,然后寻找俄国破交战舰。然后通过无线电来传递情报。而现在随着一条情报显示一艘俄国亚速海型装甲巡洋舰正向冲绳方向驶去。于是整个外洋舰队的jīng锐便决定加速追击,一艘战舰最高航速和平时能达到的航速完全是两个概念,试航跑出来的速度在实战中要受到舰况和船舶所带燃料的限制。已经在远洋连续奋战了20多天的亚速海型战舰,无论是舰况和燃料都不会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林泰曾有充足的把握在冲绳附近追上对方。
而此时。俄国亚速海型装甲巡洋舰绿松石号对自己处境还一无所知,他们并不知道一支强大的舰队正在向着自己驶来。虽然他已经通过电报获知了北洋参战的情况,虽然马卡诺夫已经命令所有舰队收缩。(注意,是舰队集中而不是回撤)其中交给远洋破交舰队的命令式在冲绳附近集中,然后进行补给。伺机进入东海。为了让主力舰队拥有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前卫作为侦查力量,马卡诺夫将留里克号从破交舰队中调出。与另一艘亚速海型装甲巡洋舰作为舰队的侦查力量。这样一来埃森手中的舰队就只有3艘装巡了。其中只有一艘可用于舰队战。
接到马卡诺夫命令后的绿松石号装甲巡洋舰赶到预定集结海域后并没有发现前来汇合的战舰。原来俄罗斯号和巴扬号胆子稍微大了一点,已经深入了东海。而接到命令后,两艘装甲巡洋舰距离集结点有点远,所以赶过来需要时间。就这样,在冲绳附近只有绿松石号一艘在等待补给。而再加上法国人的补给船还没到,这就直接造成了俄国舰队的机动xìng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就这样,当历史的时钟走到了1899年4月28rì早晨7点的时候,北洋和俄国远东舰队的第一次碰撞终于开始了,当从朝霞中看到远处那艘悬挂着安德烈旗的战舰后,南洋舰队一片欢呼,在他们眼中,这艘战舰犹如一只待宰的羔羊一般。
“是老朋友了,早在4年前,我们就和他交过手,只不过当时没有摧毁它。不过今天,我们将弥补当年的遗憾!升旗,准备接战!”林泰曾兴奋的说道。
“舰长,我们跑不掉了。”绿松石号的大副惶恐的说道。
“立即向东南方向撤离,发电报给埃森将军,就说外洋舰队已经到达冲绳附近,原有补给计划无法进行,我舰队已经将对方引向东南方向,祝埃森将军好运。”绿松石号舰长倒是十分平静,他看着远处已经分出的一艘国王级装甲巡洋舰和一艘防护巡洋舰后说道。
“让台北号和国泰号去收拾那支杂鱼吧,我们需要在附近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猎物。”林泰曾看着远处正在以14节速度逃窜的俄舰说道。在2天前他就收到了绿松石号正在向冲绳附近前进,但是到现在了,这艘船还在这里!这就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对方没燃料了,等待补给。另一种可能就是等待其它俄国战舰,或者说绿松石号在这里两个方面原因都有!用整个舰队围攻对方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他需要留有一定的兵力来应对其它俄国战舰。
四艘战舰一起上和2艘战舰其实是一样的。程璧光指挥的台北号和国泰号以19节的速度展开追击,双方的距离随着时间的变化在慢慢拉近,每小时双方之间的距离就要缩短7KM左右,也就是说最多一个半小时,双方将可以直接用舰炮进行交流!
自知已经躲不过的绿松石号认命的放满了脚步,然后开始转向,将装备有大力速shè炮的侧弦亮了出来。黝黑的炮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寒光,但是面对着国王型装甲巡洋舰台北号,绿松石号上的8寸炮和6寸炮不过是挠挠痒痒罢了。
面对俄国人的挑战,程璧光命令舰队转向,与俄国战舰排成两条同向的战列线。4门威力巨大的11寸40L克虏伯火炮缓缓转动着瞄准着远处那艘形单影只的俄国巡洋舰,双方的距离不断接近,8000米,6000米,5500米!当测距仪计算出来的数据传达到炮位上,然后炮手使用望远镜式瞄准具参照炮表对远处的绿松石号进行瞄准,随后击发开炮!
“轰”伴随着霹雳一般的巨响,台北号首位瞬间被腾起的火球所笼罩,4发11寸炮弹以700多米每秒的速度飞向5500米外的俄国战舰。高速炮弹与空气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瞬间响彻整个战场。犹如催命魔音一般伴随着炮弹向俄国人飞去。几秒钟后,绿松石号周围被水柱所笼罩。
随后测距仪通过计算水柱与敌舰的距离重新进行测距。然后将修改后的距离和航向数据重新传到炮位,随后炮长解算shè击诸元进行下一轮较shè。这套由徐杰提出的炮击原理已经十分接近无畏时期的火控原理了,只不过现在的测距和测向还是比较原始,而且解算任务是交给炮塔处的炮长去解决而不是用专门的控制台去解算,总体来说无畏时代的炮术原理就是测距解算传输数据然后较shè修正。而现在北洋采取的炮术则是没有专门的解算部门,毕竟现在的shè程还不算很远,而且类似德雷克和伦坡的系统还没有搞出来,够用就行,没必要搞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而这套经过徐杰提出,北洋上下一起研究的shè控系统终于在实战中得到第一次检验,虽然这套系统不像战舰那样显而易见,但是其带来的海战革命xìng变革将一点也不亚于当年的加里波第系列装巡的诞生。今天,外洋舰队将利用全新的炮术理念和火控系统来宣誓华夏海军的强力。而绿松石号将成为这一历史xìng时刻的试验品!
这套系统的运作经过多次演习之后还算顺畅。短短3轮齐shè后,就有一发11寸炮弹在4500米的距离上准确命中了正在逃窜的绿松石号,这发11寸炮弹落在绿松石号的船体仲部,一声剧烈的爆炸后,两门6门炮被炸飞,一团明黄sè的火焰开始在船体上蔓延!
感谢书友山轻盈的打赏,以及书友dramekyo、olio的月票支持和书友wbp的评价票。话说,这几天的订阅很是让人伤心啊,才400+。这让作者情何以堪啊……!
第四百零三章 首杀
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绿松石号的4门8寸炮也开始反击,伴随着火炮轰鸣,4发8寸炮弹飞过双方之间4KM左右的距离落到了台北号的周围,不过最近的一发炮弹都距离战舰70多米。{本章节如花手。打s。h。o。u。d。a。8。c。o。m}外洋舰队并不急于靠近对手,两艘战舰只是慢慢的用11寸和6寸炮远远的开火,保持距离。在这样的距离下,两艘战舰的jīng度还算可以接受,既然对方因为各种原因已经不可能跑掉了。那么在开始的时候外洋舰队也没有必要直接在3000米的距离是上和对方拼刺刀,毕竟6寸炮的高爆弹打到身上也不好受啊。
在4000米的距离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对shè,双方发现自己的6寸炮效果很一般,除了国泰号,无论是台北号还是改进后的绿松石号,双方的装甲防护面积都不小,大量的6寸炮打到侧弦装甲上后,穿甲弹可以留下一个小小的弹坑。而苦味酸高爆弹命中后最后烧黑一块。只有少量的炮弹命中甲板上的建筑物后才可以点一把火,运气好的话还能扫掉一门12磅炮或者其它什么东西。
副炮的话,双方都没什么指望了,然后只能比拼主炮火力,而此时,作为各方折中结果的绿松石号又一次暴露出了火力不足的问题,面对高防的台北号,绿松石的8寸炮打出的100KG左右的炮弹根本无法对台北号厚重的装甲造成太大影响。甚至连震裂都做不到,弹重太轻了。而台北号的11寸40L主炮加上被帽穿甲弹的则足以对绿松石的6寸主装造成严重威胁。当然。因为技术的不成熟xìng,炮弹被帽脱落或者因为弹体强度不够产生的碎裂还是经常发生的,不过那些没有问题的炮弹所产生的巨大杀伤已经足够显示出新式被帽穿甲弹的威力了!
在第一发11寸炮成功的将2门6寸炮炸飞后,5分钟后第二发11寸炮弹狠狠的敲在了绿松石号的炮塔上,不过很悲剧的是因为角度问题,11寸炮弹的钢制被帽在撞击后脱落,随后在炮弹没有穿透硬化层的情况下。弹头直接和炮塔上哈维装甲的硬化层发生碰撞,伴随着一声巨响,碰撞产生的冲击引爆了炮弹。这发炮弹可以说是穿了一半发生了爆炸,虽然无法彻底击穿炮塔,但是因为在装甲内部产生爆炸再加上穿甲弹产生的冲击力。将装甲后面的背板震碎,四散的碎片对着炮塔内部的俄国炮手来了一次无差别扫shè。绝大多数俄国炮手在反应过来之前就被扫到在地,发出绝望的惨叫声。除了对人的杀伤,巨大的震动同样让火炮的炮鞍出现偏移,一门8寸炮暂时无法使用。
“效果不明显啊。”看着绿松石号包裹着炮塔的黑烟逐渐散去,程璧光有些不满的摇了摇头。“程军门,我舰与对方的夹角有些大,当炮弹入shè角度与受弹面垂线夹角要是太大的话,就很容易发生跳弹,如果我们现在加速。和对方正对的话,刚才那一炮应该已经够击穿亚速海型装甲巡洋舰的6寸炮塔了。”一旁的一个曾经担任过炮长的参谋说道。
程璧光虽然不是专门的火炮专家,但是基本的一些原理他还是懂的,更何况,这次战斗很大程度上就是验证新式火炮和穿甲弹的作用。所以,程璧光不介意多浪费一些时间和他的试验品进行周旋。
双方在交战中进一步靠近,此时的台北号和绿松石号基本上是正对,距离在3800米左右。正对加加上距离靠近,使得双方的命中有所升高。不过这次首先命中对手的是绿松石号的8寸炮。8寸炮更高的shè速让绿松石号更容易在较近的距离上获得命中,这发8寸炮弹砸在了台北号的船尾。在后炮塔后面点了一把火。
在这个距离上,双方中口径速shè炮终于可以凭借这较高的shè速给对方造成较大的影响了,台北号的5门6寸炮和3门105MM炮,国泰号上的3门6寸炮和4门120MM炮打出了一片片的弹雨,跳动的炮口火焰不断的闪烁着,炮弹划过天空的声音几乎连成了一片,按照北洋开始的预设战术,北洋舰队与对手交战之时应该先保持距离用大口径主炮先行削弱对手,随后在对方火力减弱和减速后,再逼近目标用绝对优势的火力去窒息对手。但是现在,程璧光有点过早的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漫天的高爆弹对双方都是公平的,在台北号和国泰号将绿松石打成一条火船的同时,绿松石号上的8寸炮和6寸炮也让国泰号领教了一下洗甲板的感觉,绿松石号的舰长想法很简单,既然台北号油盐不进,那就只能找软的掐。很快,国泰号这艘在甲午战争时都只能算2流主力舰的船终于体会到了绿松石号的怒火!船首艏楼上的6寸炮首先被一发6寸炮点成火炬,随后一发8寸高爆弹让国泰号理智的选择退出战斗灭火,这发炮弹直接在船尾开了个口子,引燃的大火不但影响了后部火炮的shè击更让船体发生倾斜。程璧光为了避免国泰号进一步受损,理智的选择了让国泰号回避。
而绿松石号上的俄国官兵还没来得及为击退对方一艘战舰欢呼的时候,绿松石自己的运气貌似也随着国泰号的退出而消散。在3500米距离上,台北号的11寸被帽穿甲弹再次命中了绿松石号的船体,这次几乎垂直入shè的炮弹一头撞在绿松石号的主装上,伴随着一声令人牙酸的金属撞击声,这发穿甲弹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