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撕开以后不代表可以继续深入,对方有数道防线,而且有大量的骑兵,他们会封堵缺口,我们最多打入一两个楔子。然后就是不断的消耗。而且这消耗的还是我们的机动兵力。步兵的数量我们足够,但是机动兵力一旦陷入泥潭后就很难抽出,这将造成全局的被动。”聂士成有些不满的说道。
“我们可以这样试试,对方把主要兵力都部署在正面相对狭窄的二线,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目标,对一线的个别堡垒实施围而不打的战略,同时机动部队迅速插入对方二线然后合力吃掉对方一部分兵力后或者选择撤退等待步兵感到,或者据守?如果机会合适我们甚至可以以机动部队为诱饵,步兵设置陷阱伏击对方的反扑兵力?而当对方兵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再整合力量贯穿对方的防线实施分割包围?”徐杰突然说道。
“一口气吃掉对方的主力显然不现实,但是如果我们能先削弱对手,尤其是削弱对方的机动兵力的话,我们就可以从这个千疮百孔的防线上横穿过去,这样的话,我们需要走的路程会大大降低,这个可行性值得论证一下,而且在打入楔子之后,我们可以用步兵将机动部队替换下来,毕竟我们的步兵数量和质量在防守时的表现会更好,而数量稀少的机动兵力则可以在补充后重新投入战场。”徐杰继续说道。
“这个办法可以试试,我们现在就筹备兵棋推演。另外我想提醒一下,当时我们初步定的将贝加尔湖变为内湖的计划可能在具体实施起来有些困难,毕竟我们还要分兵南洋,如果兵力上出现缺口的话,不知道政府会以哪方面为重?”聂士成的提问让徐杰心中很不舒服,毕竟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了海陆之争,或者说是北上和南下的路线问题,是以海军主导南下为主呢,还是以陆军主导北上为主。
徐杰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至少在这次战争中,南下将占主力,因为在十几年内,华夏只有一次南下的机会,而北上就不一样了,这次拿不到的话,等到一战后期,苏俄发生巨变后,华夏依然有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在徐杰眼中,这次战争中南下将作为比较重要的任务去抓,但是在这个陆军会议的场合,徐杰又不好直接说明,所以先搪塞过去,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在私下中和陆军的几位元老商定此事。
感谢书友飞跑的小猪,dsbghost的打赏,书友我心如凡的月票和评价票以及书友东莞光头王、松林小马的月票支持。
一大早起来发现昨天订阅居然比前两天还要低,一口老血喷在显示屏上。。。。。。。
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洋的俄国陆军
1904年10月7日。一支庞大的舰队在引导船的引导下顺着水道缓缓驶入巴达维亚港。站在彼得大帝号快速战列舰上的埃森看着后方的一艘艘钢铁巨舰心中不由的豪气万丈。“这是最美好的时代,我们掌控着运动最强大的快速舰队,他们比华夏海军的快速战列舰和巡洋舰更加强大,当然如果不是这闷热的天气和潮湿的气候的话,这一切堪称完美!”
“将军,我想说这支舰队并不完全属于俄罗斯,我们只有其中的6艘战舰的绝对控制权,另外4艘战舰归属于荷兰人。”旁边的一名军官有些无奈的说道。“战舰属于荷兰人没错,但是他们却没有足够优秀的军官去指挥这些战舰,而且控制这些战舰的手段不一定是海军,也有可能是陆军或者是金钱!”埃森有些得意的指了指排在最后面的4艘运输船。这些运输船上装载的不是海军人员和装备,而是一群货真价实的俄国陆军精锐和他们的装备!
当然了这些陆军来到远东并不是因为俄国人打算趁乱搞掂荷兰占据荷属东印度;先别说俄国人没有这个打算,就算俄国人有这个打算,无论是法国人还是英国人多不会让俄国人如意,毕竟英法两国容忍俄国的前提是对抗德国,可不是让你继续在远东折腾!更何况俄国人十分不适应热带地区的气候,再加上路途遥远,就算荷兰人让你占,俄国都占不了啊!
而这支俄国陆军的到来还是因为荷兰政府的请求。为了这场战争荷兰全国上下可谓是勒紧裤腰带全力以赴!而对殖民地的盘剥和搜刮更是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程度!当然这种搜刮主要还是对当地土著,对于富足的华人来说,荷兰人还是尽量保持克制。没办法,要是在战争开始前,荷兰人对华人盘剥过重的话,说不定华夏又会像十年前那样跨越南海堵上家门口,在战争爆发之前,荷兰人不想因小失大。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战争脚步的领进。大量的华人开始迁出荷属东印度,殖民地的经济一落千丈,荷兰政府也不敢轻举妄动啊!
有压迫就有反抗。荷兰殖民者的盘剥自然激起了当地土著的反抗,而大力建设海军和港口设施的荷兰政府又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镇压这些土著。陆军被削弱是一个方面,土著们身后也出现了一些其他人的影子,比如说土著们手中的莫辛纳干步枪。当然了。这东西绝对不是俄国人给的,但是能大量提供这种步枪的除了生产者俄国人之外,还有一家,那就是曾经大量缴获了这种步枪的华夏共和国!所以你懂的!
眼看大战在即,荷兰人实在不希望殖民地再出现什么幺蛾子了,不能前线打的你死我活,后方也战的不可开交吧?万般无奈之下,荷兰人之能求助于陆军大国俄国。期望俄国人能从庞大的陆军中分出部分兵力来维持殖民地的“治安”。当然了,荷兰人对于这支“雇佣军”还是有些担忧的。所以对这支部队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不能拥有太多的重武器,并且主要活动范围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这两个地方是殖民地的主要产煤区所以首先要保证这两个地方的安全,至于爪哇岛吗,荷兰人认为自己的军队已经足够了,所以不允许俄国人在爪哇岛布置军队,而这支跟随埃森舰队而来的俄国陆军运输船只是在此地加油然后前往加里曼丹岛进行布防。
当然了俄国人并不会白白的提荷兰人“维护治安”。在答应荷兰人要求的同时俄国人提出了舰队的指挥权问题,并以此为要挟迫使荷兰海军让步,荷兰最终同意在两国舰队联合作战时俄国少将埃森可以担任主官,而如果是其它俄国将领的话,荷兰海军有保留意见的权利,荷兰人之所以这样做,正是看重了埃森的实战经验和指挥艺术,虽然屡战屡败但是总比那些第一次上战场的荷兰将领们强多了!
而让荷兰人没想到的是,俄方居然在这个非常简单的协防协议上搞出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即在海军获得优势的情况想,从加里曼丹岛出发,在舰队的掩护下进攻华夏本土!当然这种进攻并不是以占领为目的,而是以舰队为后盾,登陆部队上岸展开劫掠!毕竟自从甲午战争结束后,华夏的工商业和工业发展迅速,北方为重工业基地,南方为造船业和轻工业基地,对着这片富饶的地方,俄国人垂涎已久,就算不能占领,能抢上一下也是不错的。当然了,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行动迫使华夏政府屈服才是最为核心的任务。
而对于这个有些异想天开的作战计划,荷兰人却并没有表示出多大的兴趣。原因很简单,荷兰人薄弱的陆军连殖民地都守不好哪有闲工夫去抢别人的?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对战争前景的堪用,在荷兰人看来,即使能够打赢华夏海军,整个俄荷舰队估计也已经是残破不堪了,受损太过严重的主力舰在巴达维亚并不能维修,所以,荷兰人对于这个计划并不欢迎。而俄国人则固执的增加了一些陆军,以便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登陆战!
就在华夏海军完成了最后的整编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最后准备的时候,俄国海军也已经基本完成了所有的战舰建造工作,以埃森将军为首的俄国快速舰队的2艘快速战列舰和4艘装甲巡洋舰在1904年10月7日全员到达巴达维亚港与荷兰方面的两艘快速战列舰和2两艘装甲巡洋舰组成的荷兰舰队胜利会师。
而在欧洲的波罗的海,由马卡诺夫率领的8艘战列舰组成的主力舰队以及12艘轻巡洋舰,30艘驱逐舰和雷击舰组成的辅助舰队,外加3艘海上维护船和8艘运输船在内的庞大舰队也已经整装待发!预计在1904年11月4日,整个俄国远征舰队将离开波罗的海前往万里之外的远东。并将在数月后抵达巴达维亚。
而此时马卡诺夫带领着部下每天在战舰上忙碌着,指挥舰队训练,查看战舰的船况,并且为随后航行中的补给问题忙碌着,“这也许将是我参加的最后一场海战了,努力奋战取得胜利或者高举战旗沉入大海!”在私下里,马卡诺夫曾经不止一次这样说道。为了俄罗斯帝国,也为了自己,马卡诺夫需要尽全力一博!
感谢书友dsbghost的打赏。这几天订阅悲剧……!作者心中郁闷,码字也没动力了今天先更2000。明天补上。
第六百二十章 阴影中的巨人
“终于要开始了!”徐杰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说道。1904年的冬季过后,伴随着1905年春天的到来,华夏和俄国之间的争霸战即将拉开序幕,而现在,华夏正在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全国上下已经转入了备战状态,所有的运输工具都在拼命的将物资和人员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尤其是华夏共和国庞大的船队,一船船来自欧洲的物资被送到沿海的各个港口,随后被装上火车沿着犹如血管一般的铁路输送到全国各地!
军队进行着最后的调整和部署,政府机关也已经转入了战备状态,政府高层和军队突然废弃了全部旧有的密码,几乎在一夜之间,各国在华的所有情报机关几乎全部陷入一团混乱之中,无线电监听和破译直接陷入了停顿,无数在他们看来没有任何意义的电码在空中飞舞,而徐杰也终于组建了华夏政府第一个战争内阁,并且全权负责对俄作战的诸多事宜,不仅仅是军事。工业、外交和经济所以的方面都被徐杰集中在这个小小的内阁之中。
“徐总理,你在看什么?”伴随着推门的声音,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徐杰耳边响起,而这个宛若乳莺初啼般美妙的声音则来自于负责信息传递的苏菁。作为新式密码机的发明者和改进者,现在的苏菁负责华夏核心机关的所有情报传输和破译,与徐杰相处的时间自然多了不少,双方也逐渐熟悉了对方。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啊!
“我在看世界。”徐杰没回头笑着说道。“世界?”苏菁看了看外面阴沉的天空有些不解的说道。“在这阴影的背后,恐怕一些国家已经等不及了吧?”徐杰若有所思的说道。任何一场战争所涉及的国家绝对不仅仅是交战双方,尤其是大国交战。整个地区的主要国家都将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较色,他们或明或暗的行动将直接决定战争的走向乃至胜负!而一个合格的战略家此时所要注意的不仅仅是战场,同时也要注意那些在阴影中行动的巨人们!
“说说吧,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消息。”徐杰转过身来问道。“在巴尔干地区好像有些不稳了,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在俄国海军主力进入印度洋后就开始在巴尔干半岛集中兵力,军情局分析可能在近期展开对希腊等国的行动。而英国已经表示了对此地形势的关注。同时还有一个让人感到意外的情况,那就是意大利突然表示了对奥匈帝国以及土耳其帝国的支持。”苏菁平静的说道。
“呵呵。欧洲那边已经等不及了啊。”徐杰笑着说道。“此战过后,恐怕英法通往俄国的道路会被彻底堵死吧?”
“难道英国就坐视希腊等国的战败?法国作为俄国的盟友,难道就无动于衷吗?”苏菁感到相当的意外。“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但是管了有没有用就是另一回事了,巴尔干地区说到底还是陆军为王,奥匈和德国距离巴尔干最近,而俄罗斯又没有精力插手巴尔干的事务。单纯凭借那支刚被布尔人弄的焦头烂额的英国陆军。英国人就算不惜打一场战舰。结果又会如何?至于法国人吗?他们的对手是德国。”徐杰耐心的解释道。
“此时的英法俄三国处于最为虚弱的时候,俄国人想在远东打开局面,没有实力顾及欧洲方面的异动。英国人的陆军已经被打上了战力低下的戳子,在大陆上发言权一降再降,拿破仑和克里米亚战争时期的英国陆军精锐之名已经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人只能待在自己的防线后面。”徐杰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
“要是这样的话,德奥意土四国会不会趁机打败俄国或者向英法发起挑战?”苏菁想了想问道。
“不会的,因为这四个国家也没有准备好,德国海军还是太弱小了。即使配合水雷阵,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