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398章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398章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结果上来看,华夏海军的龙旭级战列巡洋舰在此次战斗中大显神威。其堪比正规主力舰的火力,还算合格的防护,以及超高的航速让这级在英国建造的战舰一时间名扬四海!就连威廉二世都曾经在御前会议上问提尔皮茨:“我们是否也需要这样的战舰,而不仅仅是龙泰级快速战列舰和龙兴级战列舰这样的重装骑士?”
    对于这个问题。提尔皮茨心中不由的有一丝动容,龙旭级堪称世界上最快的主力舰。而且拥有犀利的火力,即使在打不过的情况下也能迅速抽身,而在占优的情况下可以追击敌舰。而龙泰级虽然披坚执锐,但是速度优势并不是很大,所以为了消灭2艘装甲巡洋舰都需要几经筹划。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在提尔皮茨心目中,德国舰队不能仅仅是一支守成舰队,为了消灭对手,在情况有利的时候必须可以追上并且摧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德国舰队在拥有了龙泰级和龙兴级这样的战舰组成的钢铁长城之后,是不是也应该有一支类似枪骑兵这种动作迅速,火力凶猛可以追杀逃敌的存在呢?
    这场战争高速德国人,主力舰只见的交战是相当漫长和激烈的。如果对方防护优良的话,在不利的情况下撤退,航速相近的战舰根本无法在对方撤出战场之前将对手消灭掉。只有冲上去然后依靠持续不断的打击才能最终摧毁对手!可是很显然,龙泰级快速战列舰的航速稍微差了一些,而龙兴级就更不用说了。除非先把对手打减速了否则的话对手想走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同时德国主力舰的稀缺性还是让提尔皮茨下不了决心。毕竟德国不是英国,在陆地上还要应对法俄这两个陆军大国的夹击。
    除了主力战舰之外,另外让提尔皮茨茅塞顿开的就是潜艇了,“三艘加在一起造价连一艘轻巡洋舰都不如的潜艇居然可以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中就把数千人送进海底,这种高效性让人赞叹不已,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这种兵器,我们要让对手知道,即使公海舰队没能打破对手的封锁,我们依然可以勒紧他们的生命线并且迫使对方屈服!”提尔皮茨在给海军造船部的训令中这样写道。
    于是德国海军开始正式展开大型远洋潜艇的研制工作,德国海军将这种新式潜艇的吨位订到了500吨以上,并且要求至少可以装载10发以上的鱼雷。同时对续航力也有了新的要求,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德国海军潜艇部队走入深海的开始!同时德国海军也在寻求和盟友的合作,在德国海军的计划中,德国潜艇的基地不能仅仅在德国本土,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掌控的地中海,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掌控的波斯湾都可以作为德国潜艇的基地,而这将彻底改变大英帝国的海上运输形势!
    就在英国人和德国人在以对方为假想敌来规划自己的海军的时候,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的美洲大陆上,美利坚合众国也一边根据这场战争的经验和所获得的数据来对自己的海军发展进行调整。美国人很现实,无论是徐杰那个位面还是这个位面,美国人清楚的意识到了自己的海军远没有达到了世界第一流水平相抗衡的程度。这不是国力的问题,而是一种自信和策略的问题。相对拮据的预算和美西战争的阴影让美国人对海洋有一种惧怕感。
    所以美国人的舰队规划相对保守,如果说英国人力求在世界范围内以绝对优势碾压对手,德国海军在尽力维持一支可以在北海内抗衡英国舰队的决战向舰队。那么美国人想的则是如何在对方打上自己家门的时候有一支铁乌龟舰队来守住自己的海岸线。追求高速战舰对于美国人来说并不实用,美国舰队在近期没有冲出美洲打向世界的意思。至于侦察?如果对方来到美国沿岸的话,美国人有充足的炮灰可以执行这个任务,所以美国人的建造主力舰只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防御一个就是火力!航程上则是第二位的,原因很简单,美国舰队调动需要通过巴拿马运河,虽然距离近了不少,但是航程也绝对算不上短,至于速度吗,则是最后一位。
    在为俄国人建造了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后,美国人便开始着手设计和建造第二级战列舰。和历史上小步快跑一样,美国人在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改进后就成了第二级战列舰,佛罗里达级战列舰横空出世。秉承着重装甲重防护的思路,美国人在结合了大量试验后对装甲布局和舱室划分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进,同时为了增强火力,美国人决定在船体舯部增加一座炮塔!而这级战列舰的施工已经接近尾声。
    而在次级主力舰方面,当美国人看到了巴扬级战列舰被秒杀,鹿特丹级装甲巡洋舰被重创后的情报后,美国国会向海军部提出了质询,华盛顿的高官们十分想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正在海军造船厂的船台上紧张施工的装甲巡洋舰到地有多大的意义?
    按照美国人原先的设定,这些装甲巡洋舰将作为舰队前卫来执行侦察任务和对付对方的轻巡洋舰。同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执行破交和游击任务,但是现在呢?造价高昂的装甲巡洋舰面对对方的快速战列舰根本不堪一击。巴扬号就是血淋淋的例子,至于鹿特丹号吗?美国国会认为鹿特丹号高昂的造价已经接近新式无畏舰了,而战斗力远远不如无畏战舰,美国人连快速战列舰都认为是性价比低劣的产物,更别说这种介于快速战列舰和装巡之间的货色了。所以美国政府要求海军对此进行调查,必要地时候停止装巡建造计划。
    “我们需要的只有两种战舰,一种是披坚执锐的无畏型战列舰,另外一种就是负责侦查和反雷击的轻型巡洋舰。”类似这种言论在美国海军部很是盛行,让不少高官不厌其烦。
    感谢书友dsbghost的打赏,以及书友青月飞鸟的月票支持。

第六百三十九章 佛罗里达级战列舰
    马吉芬最近很是郁闷,最开始是为了海军军费和国会的政客们打官司,随后就是接受质询,要求海军对旧有发展策略进行反思和检讨。这种焦头烂额的日子过了半年后,马吉芬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美国的新式无畏战列舰佛罗里达级战列舰即将服役!这艘集中了整个美国最顶尖的造船技术的战舰被称为美国海军新的希望,美国人为了建造一级世界上最顶尖的战舰已经准备了相当长的时间,而马吉芬作为美国海军的掌门人之一,其中的辛酸也不足为外人道。他就像一名父亲一般,看着自己的孩子很快就要长大成人,内心之中充满了骄傲和高兴。
    美国人之所以愿意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为俄国人建造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将其作为一个试验品和练手的产物。美国海军经费受到了国会的限制自然不能像英国或者德国那样大手大脚,所以美国海军要求自己的每一艘战舰都必须是精品力作。而精品又不是那么好弄的,所以就必须先找人练练手!就这样急需战舰的俄国人就成了美国人的练手靶子。同时也获得了和法国等国进行技术交流的机会。
    在建造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时候,美国人一直以稳为主,整个性能方面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有一些先进的设计和想法并没有采用,比如说全新的火控系统,比如说装甲带的布局。还比如说动力系统。而在博罗季诺级战列舰施工的后期,美国人感到自己的经验足够多了,所以在新的战舰设计上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和新设计。
    首先第一点就是倾斜装甲。美国人可没有徐杰这个后世穿越者。所以他们在采用这样设计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之所以发现这个设计比较好,是因为在一次火炮试射中,对同一艘靶船进行射击,他们发现同样的装甲厚度,弹药库处的防御明显要比动力舱段要强上不少,装甲是一样的装甲,甚至连后面的背板都是一样的厚度!原因何在呢?
    原来因为船型的关系战舰的弹药库部分的侧弦本身就是带有一定倾斜角的。所以即使没有刻意安装倾斜装甲,其装甲板依然呈一定角度。而发现这个现象后,美国人如获至宝。立即着手进行试验,结果美国技术人员发现,距离越远、落角越大的情况下倾斜装甲的优势越发明显!经过充分的实验,美国人决定在新式战舰上使用12寸倾斜装甲作为主装。其倾斜角度高达16。5度!整个装甲板的垂直高度达到了4米!而在船体前后。还有80mm厚的装甲带。整个主装甲带覆盖了船体65%的长度。
    而对于穹甲。美国人表示了极端的不肖。原因很简单,美国人的战舰本身航速就不咋高,你要是再灌进去几百上千吨水的话,这船的速度要降到多低?所以美国人感觉与其削弱主装然后靠铁裤衩防御倒不如直接保证主装甲的厚度和高度,再加上美国人发现了倾斜装甲的优势后,就更加笃定了这种想法。
    而在水平设计方面,美国人决定将主水平装甲与侧弦主装甲上缘相连接,是一块整体厚度达到80mm的匀质钢装甲。而在上装甲的上缘部分。美国人又焊接了一层厚度达20mm的结构钢作为辅助防御手段。在美国人看来这层装甲的作用就是防御高爆弹和小口径火炮以及各种弹片。这要是碰上战列舰级别的炮弹,还需要下层防御。
    至于说为何不把主水平提高到上层装甲带上缘。原因很简单。要是放到上面的话,先不说重心提高的问题,对方只要能打穿120mm厚的上装甲就可以把炮弹送进核心舱,这简直就等于给对方弄了个窗户,让别人打穿核心舱,这种犯二的事情美国人是绝对不会做的!而在水下防护方面;美国进一步增加了水下防雷体系的纵深。并且加厚了最后一道防雷壁的厚度,同时水下液舱部分全部填充燃油作为油库。
    至于炮塔和炮座防护,美国人秉承了他们一贯注重武器系统防护的传统,为火炮正面安装了厚达14寸的装甲!炮座处的防御也被提升到了370mm,同时为了防止炮座被击中变形后卡死炮塔这种事情的发生,炮座和炮塔系统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即使外层炮座发生变形,依然不会影响火炮的转动。至于说炮弹打中炮座后产生的崩落,美国人也考虑到了,专门在炮座内层安装了防崩落层。
    新的佛罗里达级战列舰在动力系统方面也进行了一番改进,纯燃煤锅炉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6座煤油混烧锅炉和8座燃油锅炉。其中6座煤油混烧锅炉用来维持战舰的正常巡航,燃油锅炉用来急速航行。动力系统采用了英国人的蒸汽轮机。而在燃料构成的上,燃油的比例第一次超过重油,这预示着海军燃料的一次质的飞跃,燃油在海上更易补给,燃烧值更大。所以佛罗里达级战列舰的续航力也大了不少。
    最后就是火力安排了,在火炮的布局方面,美国人可是着实挣扎了一番,是使用3联装主炮呢还是使用双联装主炮?美国人一直想模仿龙兴级战列舰的4座3联装主炮,但是对于三联主炮的散步问题还是让美国人感到不安,同时如果采用三联装主炮的话为了保证足够的水下防御的纵深,就必须扩大船体宽度,而一个过于宽大的船体在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时候显然并不是十分安全。此时的巴拿马运河虽然比历史上提前,但是毕竟才刚刚开始,所以美国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保守一些好。
    但是同时8门主炮的火力在美国人看来又实在说不过去,结果一个设计师一拍脑袋,说我们在船体舯部再加上1座双联炮塔不就行了?10门火炮而且都是双联,散步会很不错。未必就比华夏海军的龙兴级火力差。然后新的佛罗里达级战列舰就变成了5座双联12寸火炮中轴布局。其中中间的一座炮塔还是向后,炮塔后部仅靠锅炉舱,其原因在于,如果炮塔靠近蒸汽轮机舱的话,机械的震动会对火炮散步构成致命的影响。
    而且在安置炮位的时候,美国人也留了个心眼,为了更好的用好每一分的预算,同时也为了更好的让这艘战列舰有更大的升级潜力,美国人故意将炮座和炮圈弄的很大。美国人甚至准备在未来为这级战列舰换装更大口径的火炮,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主炮从上到下都留有余量。这个想法可不是美国人发明的。早在美西战争时,西班牙的国王级战列舰上的3联10寸炮炮塔其实就可以换装成双联12寸主炮,只不过当时双联12寸炮塔炮还不算很成熟,所以作罢。不过在华俄战争中,华夏的战列舰却完成了这个换装。
    除了武备上的强化和预留之外,美国人第一次将火控放到了和火炮同样的高度上去看待。为此美国人第一次从德国进口了全新的5米基线测距仪,并且一下就进口了8台。每一艘佛罗里达级战列舰上装备两台,同时在每门主炮上还有独立的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