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综合技术,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北洋舰队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徐杰用了3天时间完成了新版加里波第级的大概技术标准。第一整体设计,吨位扩大到8500吨,采用细分隔舱设计,全舰分为40个水密区,一共256个水密隔舱(参照历史上德国为日本生产的装巡八云号,稍微多了点)同时使用双层船底,用于提高抗沉性(主要为了防鱼雷和水雷),采用飞剪首,第二提高火力,即把单装10寸炮换成双联装10寸炮,同时预留足够空间以便今后的升级(历史上的加里波第并不是完全的炮塔结构,所以射速比较慢,只有40秒一发,后期英国的10寸炮能达到20秒一发)其余火力保持不变。但增大备弹量。第三强化防护,为了更好的抵御12寸级别舰炮,将新船主装强化到8寸,上部6寸不变。炮塔正面强化到10寸。炮廊全部以8寸为标准(包括120MM炮廊)。第四动力系统,原有加里波第级航速为20节,主机功率13000+马力,为了能使新船达到22节以上速度,建议将主机换成17000马力,同时配合飞剪首,战舰将有达成设计航速。本来徐杰打算参照意大利的PISA级,上8寸炮来代替6寸,毕竟6寸炮无法击穿后期装巡的非重点防护部位,但是考虑到北洋的船坞的尺寸和维修能力。PISA级的140米长度和21米的宽度(加里波第是18米)以及万吨的吨位,徐杰还是理智的放弃了这个不太切合实际的计划(从技术上来讲,这条船也是在12年以后才开工)于是乎,这条强化版加里波第的基本技术指标就在徐杰的策划中完成。
但是实现起来却相当不容易。第一,水管锅炉的供应,这东西意大利产不了。只能找法国(话说法国的动力系统相当之NB。从前无畏时期,英帝就买过法国的水管锅炉用在自己的巡洋舰上。在1战时期,法国就有8万马力的机组。而在2战期间,1940年时法国的黎塞留号战列舰就装备了过载功率达17万8千马力的机组,实验航速更是达到32。5节。而被德派推崇的俾斯麦号过载才有16万马力。差距明显啊。)第二,装甲问题,从历史来看,哈维碳硬化装甲在1890年就发明了。但是相对而言,徐杰更喜欢用克虏伯碳硬化装甲,因为后者性能更好。但是时间上是1893年。如果自己不能帮助某家工厂在92年前生产出足够量的克虏伯装甲,徐杰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哈维装甲。第三10寸火炮及炮塔,这东西目前属于超时代产物,历史上在1894年前没有。自己还要凭记忆去设计一下,然后选择一个工厂生产。至于实际产能,历史告诉徐杰,产能根本不是问题。在1880+年就可以制造万吨级战列舰的意大利。至少有4个船厂可以生产万吨级战列舰。而在他所知的历史进程里,在90年到93年间,意大利没有生产新的战列舰。也就是说,不出意外,这些工厂的船台完全可以满足徐杰的需要。当然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历史上加里波第的船体造价是50万英镑,加上武器后是60万英镑左右。(本子买的74万英镑有被敲竹杠的嫌疑)而自己这条船如果想造好,70万英镑是跑不了的!!钱从哪来?!是个问题!!!
第七章 日本海军实力分析
如果让徐杰评价一下甲午海战中中日双方海军阵容的话,只有一句:”北洋主力齐出对日本精锐舰队。“相对于北洋把几乎所用能出海远航的战舰都出动,日本仅仅是派出了其主力的2/3左右。除了大家所熟知的6条本队战舰,和4条快速巡洋舰外,日本还有2艘2等铁甲舰和5条无防护巡洋舰的兵力,其中两条2等铁甲舰(吨位为2200+吨,火力不弱于北洋的一般巡洋舰)另外5条防护巡洋舰吨位再1300吨以上,虽说无防护,但是作战性能上还是要比北洋的超勇扬威强多了(尤其是火力,例如天龙号,吨位1358吨,就有170MM克虏伯炮一门,120MM炮6门)。至于炮艇和鱼雷艇?日本海军光鱼雷艇就有23条。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北洋海军败得一点也不冤。如果当年大东沟海战日本海军倾巢而出的话,估计北洋水师就不是仅仅损失5条战舰的问题了,定镇能否回去都够呛。
而如果考虑日本的潜力,参考甲午海战当天日本就直接订购了2艘战列舰以及在甲午海战期间花高价从智利抢购和泉号这两件事。可以大概推断出日本在开战期间至少有75万英镑左右的余款可用于军购。(两条单价100万英镑左右的战列舰按首付25%计算,而和泉按25万英镑计算)这样看来,日本将有可能购买2到3条的穹甲巡洋舰的潜力。也就是说日本最后可以达到的一线主力舰数量是20艘(包括5艘无防护巡洋舰)其中快速巡洋舰7条。而且还要考虑应付俄罗斯海军的趁火打劫。
针对以上情况,徐杰对北洋海军的改造计划如下,第一给八大远换装速射炮。结合史实,定镇计划各安装6门,其它各船如果以补充4门计算的话,需要购买36门4。7寸速射炮。再加上配备的弹药以及维护战舰的其它费用,大概要需要30万英镑左右。(史实上购买16门120速射炮及其配件就预计要花61万两白银)
第二,购买3条级巡洋舰,如果以首尾各1座双联6寸炮来计算,3条战舰加上别要的配件和弹药大概要花90万英镑。同时按每条船400人来计算,至少要有1200名水兵。人员消耗另算
第三,购买2到3条加里波第改进版装巡,每条按70万英镑来计算。一共是210万英镑。每条战舰按600人计算。3条战舰一共要1800人。
综上所述,徐杰至少要花330万英镑采购武器和战舰。至于人员至少要3000人,这几乎等于重建一个北洋舰队。要知道北洋舰队一共才有4000余名官兵。加上人员的花费,没有350万两白银,徐杰根本就没有确实的把握打赢甲午海战这场至关重要的战争。而且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建立在历史估算上。看着几张写满数据的白纸,徐杰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350万英镑。整整2200多万两啊。而从历史上来看,清政府在甲午战争期间从外国银行的借债也不过2400万两。
发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徐杰现在能做到也只有先赚钱,先成名,然后想方设法为与清朝驻4国公使薛福成结交。进而想方设法进入北洋。同时还要和各国技术和政界保持一定的联系,为今后的造舰做准备。至于选择在哪造舰?徐杰还是倾向于在法国和意大利。为什么呢?第一,英国。英国为自己造战舰的船台已经不算很充裕了。还能同时给北洋下水3艘8500吨级战舰?显然不可能。而且当时英国亲日倾向已经很明显了。徐杰可不敢保证英国人不会把信息都告诉日本人。第二,德国。这么说吧,在德国生产俾斯麦号装巡之前,德国的战舰建造根本没法和英法意相比。德国给清朝造定镇的时候,意大利已经在造1万3千吨级的战列舰了(航速20。3节!!4门343主炮。但是水线装甲很薄,只有4寸。是典型的薄皮快速战列舰。)1895年德国开始建造的皇帝级战列舰也不如意大利93年开始建造的ammiragliodisaintbon级战列舰,所以,徐杰直接无视了德国。
第八章 拜会布林(一)
“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今天将去拜会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当徐杰迎来1889年第一个星期日的第一缕阳光时。委托里奥不合时宜的走进来徐杰的卧室。“这个,你看我还穿着睡衣,现在谈正事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啊。”徐杰有些难堪的说道。“没关系,我不介意。”委托里奥愣了一下然后说道。“嗯,那好吧。说说看今天去见那个重要任务?意大利国王还是西西里岛黑社会老大?”徐杰半开玩笑的说道。“哪个人和国王殿下自然要差一些,但是比西西里岛黑手党的教父可要尊贵多了。”委托里奥故作认真的说道。“这个人是谁?”徐杰突然来了兴趣,能让委托里奥如此看重的人自然不会是等闲之辈。“布林设计师,意大利号战列舰的设计者。而且据说可能当上海军部部长。
噗的一声,正在漱口的徐杰把水直接喷到了对面的镜子上。布林这个名字对于徐杰来说太震撼了也太熟悉了。要说起这位大能的舰船设计师。还要从19世纪80年代说起。意大利的2级万吨级战列舰就是他设计的。其中最大的标排1万3千多吨。几乎是定镇的两倍。火力上更是生猛,2座前后布置的431MM主炮威力可谓世界一流。而航速更是达到了17。8节!!当然防护面对于90年后服役的,装有大量速射炮的战舰有些落后,第一级没有水线装甲带只有穹甲,所以后世有人起了一个穹甲战列舰的外号。而第二级水线装甲带只有4寸。面对1895年左右的战舰上大量的6寸速射炮会被打的满身是洞,但是却符合了八十年代的需求。虽说历程相当坎坷,但是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能在80年代就造出如此巨大的战舰,本身就是水平的体现。也许因为基础工业的因素不尽如人意,但是其设计和工业还是值得称道的。而这位布林大师在90年代则更是如鱼得水官运亨通。布林同志在90年代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意大利海军部部长,这什么概念?意大利海军的一把手,而且本身又是技术人员,行政技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整个海军的发展方略和装备的采购基本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而且此人在意大利海军和国内也相当有声望。世界上只有2个设计师的名字被用做军舰名称,其中一个便是这位布林先生(另一个是一名法国人)。可以这么说。只要他决定的事情。不但意大利海军内部没有人敢反对,即使意大利国王和首相也要卖给他个面子。(布林当海军部长和以他的名字命名军舰都是史实)
“徐,你知道他?”委托里奥有些震惊的说道。“废话,我连你都知道,更何况大名鼎鼎的布林。”徐杰心中暗骂一句。“那太好了,我们一起去,布林大师对你设计的级战舰非常满意,听他的随从说,布林大师对其中的火力和航速非常赞赏,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表示会推动意大利海军部订购我们的穹甲巡洋舰,而且据说还会停下在建巡洋舰项目来优先建造我们的战舰。”委托里奥眉飞色舞的说道。“你在干什么?”说道兴起之处的委托里奥看着穿着睡衣的徐杰在书桌上一阵乱抓。“我在整理我的材料,如果不出意外,他会对我们的新船感兴趣的。”徐杰机动的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传说中的意大利海军一把手,这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如果有了布林的支持和帮助,从意大利订购军舰就有了6分胜算。“徐,你有了新型战舰图纸?你真是一个天才,让我看看。”在短暂的震惊后,委托里奥也加入了收拾桌子的行列中。
2个小时后,收拾停当的徐杰和委托里奥乘坐在私人马车上。“徐,恕我直言,你的这条新装巡可能不会得到布林先生的亲睐。你的主炮台下,而且水线防护有些太厚,至少布林先生会这样认为。你知道的,他设计的战舰都是强调航速和火力,至于水线防护,则不是很看重。”委托里奥有些为难的说道。“真的吗?”徐杰心里冷笑道。委托里奥只是片面的知道布林的过去和现在,但是徐杰可是知道真正的布林啊。说实话,布林部长绝对不是想历史上某些人相当那样无视防护,相反,在当时条件下,他是真正的实现了防护和火力的统一,不要因为意大利号没有水线装甲就认为它不堪一击,在当时的条件下,为了更好的保证火炮和机舱的防护,布林舍弃了水线装甲带,而把几乎所有的防御重量都加到动力舱和主炮部分。而且防护动力舱的穹甲与水平夹角非常小,别看只有4寸,但是在试验中居然能防御主17寸级别的主炮设计(懂战列舰火炮的朋友肯定知道,火炮穿深是有垂直和水平之分的,距离越远,水平穿深越大。垂直越小。所以在近距离炮战中,面对几乎水平布置的穹甲,当时的黑火药炮根本无力打穿!!)所以,在当时条件下,意大利级战舰的火炮和动力部分是无法被击穿的!!再配上阿姆斯特朗生产的口径高达17寸,重量100吨的主炮。试问天下战舰谁敢与其争锋?!说句不好听的话,当时北洋从德国订购的定镇,和意大利号相比只能算小弟而已。如果说意大利是1等战舰,定远顶多算2等。至于说这种80年代舍弃水线装甲带的思路。除了布林以外,英国的巴纳比也有过这种思路,只是巴纳比的在英国的地位没法和布林在意大利相比,所以才作罢。至于有人问巴纳比是谁?知道怀特和瓦茨吧?那个为英国设计了君权的威廉怀特和为日本设计了吉野和初云等一系列战舰的瓦茨都是巴纳比的徒弟!!在布林和巴纳比出来混的时候,怀特和瓦茨还不知道在哪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