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在火力上,37mm机关炮更适合作为一款装甲车上武器而不是作为攻坚的主力,德国人在未来的战车上已经计划安装50mm加农炮,而我们的火力上不应该弱于他们。因为工业基础的问题,在同等火力和防护的条件下,我们只能做出突击炮,而德国人则可以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做成坦克,很显然。前者更倾向于防御和伏击,而后者则更适合进攻。”彭毅打断了人们的思考。继续说道,虽然感觉到什么,但是显然,在这场合不适合深究。
“我们最好限制坦克吨位,在实战中数量的优势尤为重要,唯一可以限制吨位恶性上升的方式就是增加坦克的火力,这对于技术上较弱的一方来说尤为重要。保证数量和火力,同时兼顾生产性才是最佳的出路,德国人可以搞20吨左右的坦克,但是华夏新一代坦克的重量不宜超过17吨。我们在基础工业和发动机上和德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不能搞平均主义。”彭毅补充道。
“相对于1号坦克,1号突击炮的表现可称得上相当不错,他几乎可以胜任一切任务,可以摧毁对方的重型战车,可以摧毁绝大部分掩体,甚至还可以作为野战炮用,增加口径的效率明显比过分追求身管长度要好。57m加农炮的穿深或许比75mm短炮要高一些,但是在泛用性方面显然不如后者更好。而且双方在重量上几乎没有差距,可能前者还会重一些。”
“除了装甲部队的火力之外,步兵和坦克的协调问题我们一直没有解决好,步兵跟不上坦克的冲锋速度,同时也并不会因为有坦克的阻挡就可以避免对方火力的攻击,迫击炮和机枪有太多的办法可以将坦克后面的步兵隔断,所以很容易造成我们能突破对方的阵地,但是却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巩固突破口并且影响到下一步的进攻。步兵用的战车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些战车至少要能够抵挡机枪子弹和弹片的攻击。”
“我们的支援火力还是比较欠缺,也就是面对缺乏重炮的俄军,如果是碰上装备精良的其它强国的部队的话,我们在对方优势火力的打击下损失会十分惨重。炮兵机动化是个趋势,我们需要将更重的火炮搬到战车上,同时还要有良好的通过性,卡车不适合在没有道路的战车上机动,一个泥潭或者一个浅坑都可能让一辆造价高昂的卡车失去作用。但是履带拖拉机的速度十分缓慢而耗油量又比较高,我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交通和后勤补给问题,在铁路可以抵达的地方我们的军队补给是可以满足前线需要的,而在没有铁路的地方,单纯靠马匹和少量的卡车根本不够用。即使那里有简易的公路也不行。”张天翼最后说道。
“很好,大家应该能从这些战斗中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了吧,我们打的很不错,至少在这几个月中打出了水平。但是大家要看到这背后我们付出的代价,我们整个国家为了这次战争准备了5年。5年的准备只能打5个月!前线部队已经显露出了疲敝,我们的运输单位保有量在持续下降,不过现在好了,只剩下最后一个核桃了。”徐杰严肃的说道。
“我们有许多地方要完善,经济和国力上的问题不用诸位操心了,我们需要的是将陆军整合成一个高效的整体,这场战役结束后部队必须要整编,我希望大家能有一个思想准备,新的部队将有一定量的精锐单位和一些辅助作用的二线单位构成。我们必须要减少陆军在常规情况下的消耗,但是同时要保证在战争来临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军,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在体系上和装备上同时更新我们的陆军,希望这次高层会议结束后,大家可以拿出一个方案来。”徐杰说道。
在停战期间,徐杰专门跑到了满洲里,和陆军高层进行了交流,对于这次陆军的表现,徐杰还是比较满意的,战斗的胜利固然很好,但是同时也会让人骄傲让人自大。甚至让人固步自封。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在徐杰的计划中,在十年后的那场战斗将绝对不是现在可以比拟的。所以他需要给陆军高层敲敲警钟,利用这个机会多学习一些,好好的积累经验,装甲兵的快速突击已经演练完了,那么剩下的就是看看步兵和炮兵在正面突破和攻坚方面的战力了。
当然对于前线官兵提出的一些技术问题,徐杰还是有些思量的,比如说前线的步兵战车和运输工具问题,作为穿越者的徐杰就有点想法,而这个想法就是曾经风靡二战的半履带车!
半履带车属于一种介于卡车和履带车辆之间的东东,这种东西的特点就是公路上跑的没有卡车跑得快,单比履带车要快。越野性能不如履带车,但是比卡车强多了。驱动主要有后面的履带部分,前面的两个轮子主要用来转向。从性能指标上看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但是考虑到实际性能上却又无可替代。卡车跑的再快,在泥泞没有道路的地方肯定要出事,你有一万辆卡车都不行。半履带车则是在通过性和速度上寻求了一个平衡点,绝大部分地方都能走,公路速度也说得过去,比如说2战德国的半履带车公路时速能有50km,基本上也够用了。
而且因为某些半履带车的载重量比一般卡车要大一些,所以可以加上各种其他装备,比如说加上装甲和武器后可以作为步兵战车和支援车辆,加上高炮后可以作为防空部队,必要的时候平射打坦克也是可以的。或者说做成炮弹输送车和后勤运输车辆等等。可以说在坦克和突击炮在前线拼杀的时候,半履带车就是他们忠实的小弟。
而且只要能搞出一个合适的半履带底盘的话,什么步兵战车,运输问题还有火力支援问题就全解决了,可以节省一大堆的坦克底盘。无论从军事上还是经济上来说都是比较划算的。至于说机动炮兵的建设,徐杰也有个点子,那就是参考徐杰那个位面上的自行火炮和弹药车结合的方式,比如说他那个时空的plz45榴弹炮,在通常情况下就是火炮和补给车协同作战,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接。现在徐杰搞不出这么先进的东西,但是炮车只管拉炮,补给车携带剩余的弹药和装弹设备还是可以的,毕竟以东亚人的体质,50kg左右的重炮炮弹实在是重了点。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今天本书的平均订阅终于突破700了,侧位在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下午加更一章。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一下。
第七百二十九章 斯佩舰队的意义
当德国陆军仔细分析华俄两国的陆上交战情况的时候,德国海军也没闲着,在提尔皮茨的官邸里,这位德国海军的掌门人正在和舍尔和希佩尔这两位爱将商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德国远东舰队到底还有没有重建的必要,以及在未来的战争中,远东舰队到底是一个什么定位,作用何在?
华俄战争中其实打垮了三支舰队,俄国舰队和荷兰舰队自不必说,而另外一支舰队就是悲催的德国远东舰队,在最后一场交战中,两艘只有1万5千吨左右的袖珍战列巡洋舰被杀红眼的俄国战舰追杀n条街,然后活活打死。德国远东舰队就两艘主力舰,打完之后,那是真的被打残了。
而之后,按照威廉二世的想法,为了显示德国在远东的存在,远东舰队必须要重建,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象征。也是皇帝陛下的体面。但是很显然提尔皮茨并不这样想,他想的更现实。那就是为了一点体面,将价值200多万英镑的战列舰扔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值得吗?德属远东殖民地修一个1万5千吨的战舰都十分勉强,你扔两艘无畏舰过去,那就意味着港口设施和炮台什么的都要扩建。犯不上啊,现在德国海军正忙着爆兵呢,哪有时间去开分矿?
但是德皇的命令又不能直接否决,想来想去海军大臣想到了自己应该听一听一线舰队指挥官的意思,毕竟舍尔是公海舰队司令。而希佩尔是快速舰队司令,也许在未来远东舰队的去留上他们的意见可供参考。而舍尔等人的意见多少却和提尔批次有些出入,他们不太愿意从本土再调拨新船过去了。毕竟现在德国的造船业正在开足马力,就这样还被英国人甩掉了。但是同时,他们也肯定了远东舰队存在意义,认为远东舰队应该加强。
“这个看法很矛盾。”舍尔十分坦诚的说道。“首先我们必须肯定远东战场的巨大价值,在未来的战争中,海战主要分成三个战场,首先是北海战场。公海舰队对抗英国大舰队和残存的俄国舰队,后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的最大的敌人就是实力强悍的英国大舰队。第二个战场是地中海战场。在这里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占据优势,至少在主力舰方面是有优势的。介于地中海的重要性,英国人不太可能会坐视法国舰队的败亡,可能会分出部分战舰来支援法国海军。第三个战场就是印度洋和远东战场。这里面积广袤。但是双方所部属的舰队却是最少的,和前两个战场相比地位很低。这里有我们的土耳其盟友和远东舰队,对抗英国人在印度和远东的舰队。不过我们并不能因为他地位相对较低而轻视他。”
“这里的舰队犹如一把利剑一般顶在了英国人的运输线上,印度和远东乃至大洋洲的物资和人员都需要经过这里运送到英国本土。如果以波斯湾沿岸作为基地的话来打击这些运输船队无疑会给英国人带来很大的伤害,甚至会进一步牵扯英国人的兵力,这对于公海舰队来说无疑十分重要,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只用派几艘战舰就可以。然后这些战舰在被消灭之前至少可以牵扯数倍于己的兵力,为公海舰队与大舰队的决战奠定有利条件。”舍尔补充道。
“但是战舰怎么解决?这一切不过是一个理想情况下的假设。而为了这样一个假设我们至少需要投入数百万英镑来满足这个假设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且我需要为两位透露点消息,那就是,我们的敌人可能并不仅仅是英国法国和俄国,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美国的态度也更加倾向于英法,而华夏共和国参战的可能性极小,我们的公海舰队的对手可能还要加上一个美国。”提尔皮茨有些不满的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印度洋和远东的军备就更需要加强了,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分散对方的舰队以获得胜算,至于战舰吗?我承认,公海舰队主力是不打算把新造的超无畏提供给远东舰队,但是我们可以找人帮我们建造,相对而言,德意志帝国更缺造船能力,而这一点我们可以让我们在远东的盟友来弥补,而且华夏共和国已经同意了为土耳其建造两艘新式无畏舰,既然在未来远东舰队要和土耳其人一起战斗,我们为何不能用同样的战舰呢?”希佩尔说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的意思是说在战时,远东舰队应该离开远东然后寻找机会突破到印度洋和在印度洋的土耳其人汇合并且使用位于波斯湾沿岸的基地?提尔皮茨皱了皱眉头说道。
“是这样的,如果土耳其舰队能配合远东舰队一起行动的话就更好了,在未来,我们的远东舰队的构成应该是大量的准无畏舰和少量的新锐战舰以及各种伪装袭击舰和轻巡洋舰组成的。当然如果可以我们也需要在那里部署一些潜艇。”舍尔说道。
“潜艇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在必要的时候,英国人的运输船可以选择从非洲之角绕行,而潜艇在如此广阔的海域中搜索是十分费力的,英国人的船队不管怎么走到最后都要从北大西洋通过,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在北大西洋猎杀它们的运输船,而不是以少量潜艇在广袤的印度洋寻找目标。在机动性和搜索速度以及持续作战能力上来说水面舰艇更适合在印度洋战斗。”希佩尔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你们的意思不会是把德国公海舰队中的那些老旧战舰全部送到远东和土耳其,然后以此来牵制英法的海军兵力吧?”闹了半天,提尔皮茨终于想明白了这两位将军的想法,要说让他们出多少血,给远东舰队增加额外的无畏舰,他们可不积极,但是却想通过旧船来增加远东舰队的力量以便在未来的战斗中帮助德国公海舰队分担压力。这不是让远东舰队拉仇恨吗?
不过对于这个安排来说,提尔皮茨还是很喜欢的,战争是冷酷无情的,无论德意奥三国如何暴兵,在总体上而言还是不如英法俄的。战场也被分割成了无法互相联系的三个部分。如果能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运作让印度洋远东战区的德国舰队可以牵制对手的话,这样的话对于整个德国海军战略还是十分有益的。
“不仅仅是老旧战舰,我们也认为远东舰队应该拥有无畏舰,但是这个前提是在不影响公海舰队造船进度的情况下。我们的造船厂几乎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