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47章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47章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局收购,但是在她看来,这个徐杰也就是个技术性人物,对政治没什么野心。而她现在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北洋购买新船增添武备的情况下,再给南洋一点好处,以便制衡北洋。
    大家多支持一下吧,加更一章!收藏推荐越多越好

第八十七章 天津机械制造局
    “后生,以前老夫只是觉得你胆大,现在恐怕要加上妄为二字了。〃WWW。23us文字阅读新体验〃”回到驿馆,李鸿章不知道是讽刺还是赞扬的说道。
    “事已至此,由不得学生不胆大。”徐杰站起来说道。“今天的情形您看到了,翁师傅怕是与我北洋彻底决裂了,皇上和太后虽然没有表态,但是从现在来看,对我北洋今后扩军能不管不问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若是我北洋下属的天津机械制造局再不改变的话,怕是我北洋连买武器的银子都不够啊。”徐杰激动的说道。
    “后生,可是你一口答应下来由我北洋独立经营天津机械制造局,并且夸下开口说4年之内提供能武装1万军队的武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说道这里,李鸿章有些惋惜的说道:“这一但无法完成,让老夫如何护住你?”
    “这4年只能制造出武装1万军队的武器其实并不是很难,如果一切配件,火药等物品都要从天津制造总局中生产的话,这其中的耗费自然十分巨大,但是如果这些配件或者原料可以由民间工厂提供的话,我北洋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就会有很大的降低。”徐杰说道。
    “看来你还是念念不忘鼓励民间兴建工厂啊。”李鸿章笑了笑说道。
    “其次,我大清武器装备实在太过混乱,仅以步枪为例,雷明顿撞针枪,毛瑟枪,马梯尼枪,甚至还有抬枪!!如此混乱的装备不仅直接导致补给困难,而起在制造方面无法形成规模,产量上不去,耗费也下不来啊。”徐杰一想起大清国五花八门的步枪就有些好笑,尤其是甲午时期的金陵机械制造局,居然还奉命造了几十把抬枪!!真是可笑之极。
    “那你认为我北洋应该装备那些枪械比较合适呢?”李鸿章不动声色的问道。
    “学生认为步枪和手枪的话,意大利生产的1889式步枪,自卫手枪和战斗手枪就很适合大清军队,1889年式步枪直拉枪机,配合10发弹夹射速更快。精度也算中上。战斗手枪配备20发大弹夹,用9MM子弹,配合枪盒可以抵肩射击,在巷战中无论是火力持续性还是威力都是相当不错的。至于自卫手枪,作为军官配枪比较好。”徐杰说道。
    “这些枪械听说也是你设计的?”李鸿章颇有深意的问道。
    “正是学生设计的。还有手榴弹和掷弹筒也是学生设计的。这些武器远近配合,直瞄火力与抛射火力相互协作,必将爆发出相当强的战斗力。”徐杰脸微微一红,虽说当年徐杰在设计这些武器的时候确实考虑了大清国庆,但是夸其自己的武器来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这当真是举贤不避亲啊。如我北洋大量装备该种武器的话,这生产设备和专利是不是可以少一些啊。还有,如果想让老夫同意你的意见,我必须看到这些武器的好处。你可明白?”李鸿章严肃的说道。
    “学生明白,学生会安排意大利卫队进行相关操练的。”徐杰低下头微微一笑,虽说意大利陆军在欧洲列强中不算啥,但是怎么着也能凑出些精锐,再加上1889年式步枪射速确实BT。而掷弹筒这种在2战中国战场上大行其道的武器放在1895年,自然是大杀器。至于徐版盒子炮,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过学生还是建议大量装备马克辛机枪。”末了,徐杰说道。
    “赛电枪吗?这武器好是好就是太重太贵了,这打的可不是子弹而是银子啊。”李鸿章脸色立马就变了。
    “如果没有此等武器,我北洋陆师如何可以抵挡3倍于己的日本陆军??”徐杰说道。形势比人强,为了胜利自然要下一些血本的!!
    “这赛电枪可以造一些,但是实际装备还要看银子是否够啊。”老李颇为郁闷的说道。
    “此外还有火炮,我北洋必须增加克虏伯野炮的数量,根据学生所知,日军一个师配备的各种野炮和山炮多达近40门(一般为野炮26门,山炮13门)。而我北洋陆师休说数量上不足以与日军争雄,在质量上,我北洋陆师多是加特林机关炮或者2磅小炮,射程很近,怕是一旦交手还未发挥威力就已经被日军的火炮所击毁了。徐杰认真的说道,其实徐杰还有层意思没好意思说,那就是北洋现在的炮兵对付太平军或者土匪还算不错,但是要对付日军,那就真是大人打小孩了。
    “没想到你还真是个能花钱的主。先一步步来吧。”老李无奈的笑道,心里想这个门生见识是有的,但就是对大清太不了解了。这些东西好是好,但就是太贵,他总是以欧罗巴列强的标准来改造北洋水陆师。却不知大清的国力根本不足以支持这个计划。不过就算摔个跟头也好,长点记性吧。
    “为了加强天津机械局的技术力量,学生计划从意大利,德国引进一批技术工人和设计师。同时学生还打算改一下生产方式。”徐杰继续说道。
    “这引进外洋技工是可以的,就是怕洋人挟技自重不好管理。”李鸿章略带不满的说道。
    “这洋人挟技自重的情况是有的,但是来的人多了,怕是就算有个别人挟技自重不能为我北洋所用辞退就可以了。学生在欧洲的关系还是有一些的,欧洲技工众多,总能找到愿意为我北洋效劳的。而且我北洋可以实现与之签订契约,薪水与工作效劳挂钩,这样一来,不怕洋人不为我北洋效力。”徐杰直接把后世的绩效工资理念用在了这上面,人都是逐利而行的,有了客观的利润,自然有动力。“而且这制造局的管理人员也许调换一下,引入一些洋员和南洋华人,这些人相对而言更懂技术,也少了些大清官场的那些陋习。”
    “你可知,这大清官场就是个大染缸,就算是块白布,进来了也会被染黑的。”老李无可奈何的说道。
    “大清官场确实糜烂,所以更需要引入一些新人,补充一些新鲜血液,此外,对于某些不知悔改的奸佞之人,学生建议用重刑!!甚至可以新提拔一批干才组成专门的督查衙门,在北洋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监督。”徐杰虽然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会如何,但是目前没有一个相对清廉的官僚体系那胜利就是一句空话。但是要根治这种痼疾又岂止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目前徐杰除了从外面引入一些人才然后进行换血,没有别的办法了。
    “此事先放放吧,你还是先从水师学堂中挑选一些得力的干才和搞好天津机械局吧。”李鸿章想了想说道。

第八十八章 徐氏步兵班(一)
    “预备”随着指挥官举起的信号旗。3名意大利士兵飞快的拿起弹夹熟练的装在步枪上。而3名北洋士兵则把弹仓打开,然后把一排5发子弹压入步枪中。
    “射击。”伴随着指挥官落下的信号旗。6名士兵举起手中的步枪开始向100米外的靶子设计。每个人都在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射速,但是无论北洋士兵如何努力,自己手中的毛瑟步枪始终要比对手慢一拍,每打一发子弹,北洋士兵需要将枪栓旋转,然后拉开到位,推弹到位,最后旋转闭锁。而4。54KG的毛瑟步枪对于相对瘦弱的大清士兵来说业稍微沉了一些。而旁边的意大利人只需要拉开枪栓,然后退回去就完成了上弹。再加上欧洲白种人的体质优势和仅仅只有3。8KG重的1889年式步枪。意大利人的射速基本达到了北洋士兵射速的2倍!伴随着枪口的火光,一个个弹壳从抛弹口跳出。远处的靶子上出现一个个的射孔。
    咔哒一声,一名意大利人和一名北洋士兵几乎同时打光枪中的弹药,意大利人麻利的推掉弹夹换上新弹夹。而北洋士兵则郁闷的捡起一排5发的子弹向固定弹仓中装填。也许是因为紧张,2次都没有压入弹仓。而在他费力的压好子弹后,那名几乎同时打过第一仓子弹的意大利大兵已经悠闲的射击了3次。
    4分钟后,伴随着咔哒一声,最后一名意大利士兵已经打光了第5个弹夹,3名意大利士兵全部打完了自己面前的5个弹夹共50发子弹。而3名北洋士兵中最快的还在前边的桌子上放着4个弹夹,这个累的冒汗的北洋士兵相对于其他2名士兵更加强壮,但是复杂的上弹过程以及重达9斤多的步枪在长时间快速射击后,他持枪的手明显已经有些颤抖,而打出的子弹也越来越飘。另外2名士兵看了看摆在自己眼前的6个5发一排的子弹,都有些无奈,动作也比刚才要慢上不少,因为结果已经,无论自己是否努力结果是一定的。但是那名健壮的北洋士兵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剩下的子弹打完,虽说因为疲劳的因素,无论是速度还是精度都有下降,但是无疑,他是认真的,努力的。
    8分钟后,最后一个北洋士兵打光了自己的子弹。随即全部参与射击的人收枪立正。负责报靶的小吏跑了过去随后一组数据传了上来,1889式步枪平均上靶38发,而毛瑟步枪上靶在32发。
    “这1889式步枪果然堪称利器,精度略高于我北洋的毛瑟步枪,而射速几乎是毛瑟步枪的两倍!”奉军统领卫汝贵颇为兴奋的拿起一支1889年式步枪仔细端详起来。
    “其实论精度,1889年式步枪与毛瑟步枪其实差不多,但是因为长时间高速射击的缘故,使用毛瑟步枪的射手更容易疲劳,所以精度会略有下降。”徐杰谦虚的说道。
    “这枪好是好,但是这一但打起来,子弹的消耗却是相当惊人的。”张文宣不由的咂咂嘴,按每人150发备弹计算,这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全打光。
    “后生,这枪的造价几何?”李鸿章没理会两人,而是直接问道。
    “不会超过我北洋自造毛瑟的价格。”徐杰现在还不清楚人工费的花销,但是参考在欧洲的售价,不会比毛瑟高。“而且这子弹尺寸和新式毛瑟步枪子弹是一样的。目前我北洋要是想生产,是完全可以的,当然发射药是无烟火药。”
    “这支步枪可是为骑兵准备的?”卫汝贵好奇的问道。
    “卫大人好眼力,这正是为骑兵准备的短管步枪。枪管更短,方便携带。但是不能安装刺刀。”徐杰恭敬的说道。
    “各位大人请看这把枪。”徐杰从一个盒子中取出一支崭新的1889你年式步枪,同时把一只类似单筒望远镜的东西按在了枪的上面。随后恭敬的送到了李鸿章手边。(大家知道这是嘛了吧?这个绝非作者杜撰,早在1840年的时候美帝就已经偶开普勒式望远镜瞄准镜了,但是分划是固定的。归零的话要通过枪体上的调节机构来归零,而且瞄准倍数是固定的,无法和现在的瞄准镜相比。)
    李鸿章好奇的抬起步枪,眼睛从“望远镜”上望去。远处的景物一下就被拉到了眼前。“这不就是个望远镜吗?”老李好奇的说道。
    “大人明鉴,这就是一个望远镜,但是可以配合抢上的瞄准具使用,对远距离射击有很大帮助,而且您再看这个位置。“说着,徐杰接过枪指着枪栓位置上刻着的A型标记。
    “这是何意?”张文宣好奇的问道。
    “每一支步枪在出厂前都要经过精度测试,其中必定有精度高的,也有精度低的。而这把枪就是精度达到较高水平后特意在枪栓处做的标记,一般每30把步枪才能出一把这样的步枪。”徐杰解释道(现在这种办法依然在用,但是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这就是从枪中选其优秀者,再配上这种望远镜用于远距离射杀?”一直沉默不语的马玉昆说道。
    “马大人说的很对,再配上专门训练的射手。完全可以在400米距离上射杀单个人。当然了,所射杀的人一般都是指挥人员或者炮手这类比较重要的目标。”徐杰尽可能的把狙击这个概念用尽可能的易懂的语言说道。
    “达维,去射击300码外的哪个人型胸靶。”徐杰取出另外一支狙击版1889式步枪,交给了一个小个子意大利人。只见哪个叫达维的意大利马力的装弹瞄准,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打出5发子弹,随后。一个士兵跑步过去把哪个人形胸靶拿到了李鸿章等人面前,只见靶子上胸部正中均匀的分布着5个弹孔。
    “这要是打你腿就绝对达不到你的胳膊啊。”马玉昆摸摸脑袋说道。
    “后生,还有什么东西都拿出来让各位大人看看。”老李满面红光的说道。
    “各位大人请看,这是1889年式战斗手枪,配有专门的20发弹夹,而且枪管比较长,枪管下游护木。这个枪盒可以装在手柄处然后抵住肩膀设计。”徐杰边说边熟练的将弹夹装上,随后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