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第6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书友我杀杀我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支持。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预备航母计划
“在未来,我们的任务会非常的艰巨,我们不仅仅需要将军队运送到欧洲帮助英法抵御邪恶的同盟国部队,同时也要保证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航行安全,英法两国需要散布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生产出来的物资,没有这些东西,我们支持不下去。马吉芬上将您看呢?”威尔逊总统说完后问道。
“很难,我们的力量很难实现这个目标,尤其是在条约期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总体吨位上来看,协约国占据的优势很小。而从战力上来看,我们的实际战斗力也就和同盟国处于伯仲之间。我一直认为将两艘列克星敦级快速战列舰改装成航母是我们这次军备谈判中最大的败笔,因为这会造成航母吨位的极大浪费,也许在积累了足够经验后,华夏或者德国用远小于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的吨位就可以实现同等的战力,为快速战列舰准备的装甲和船体并不适合航空母舰。”马吉芬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后说道。
“这是国会的决定,他们为了节省更多的开支所以提出了这种想法,毕竟为了建造这些船体,我们花了几千万美元,不能就这样轻易的扔了。”威尔逊总统有些无奈的说道。
“其实可以改成邮轮,这将是这个世界上吨位最大,同时也是最为坚固的豪华邮轮。我想那些一掷千金的富豪和喜欢出风头的人一定会喜欢这艘用美国最为强大的军舰改成的邮轮。”西姆斯开了个小玩笑。在坐的人听后哄堂大笑。
“好了好了,我们不过是活跃一下气氛。我们正在讨论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威尔逊总统忍着笑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就是条约的限制情况下来提高美国海军的战斗力,不要再抱怨了,没有任何意义。”
“西姆斯的想法其实很不错。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就在这个时候。马吉芬突然冒出的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的震惊,就连始作俑者西姆斯都感到莫名惊诧,自己不过是活跃一下气氛而已。
“想想看。航母不需要战列舰装备的重炮,因为他不是靠火炮来打击对手的,因此省掉了沉重的炮塔和各种伺服,同样不需要厚重的装甲,因为飞机给予了航母超长的打击距离。而且航母是编队作战,炮战任务可以交给其它战舰,如果一艘超级邮轮建造的足够大。而且水密舱等设计按照战舰标准来进行规划,同时在舱室方面进行预留的话,那么它在战时是不是可以改装成一艘航母呢?虽然我们目前不知道一艘优秀的航母如何去建造,但是我认为。等我们弄清楚之后。我们完全可以这样造邮轮,然后在战争之前或者战争爆发后迅速将其改造成航空母舰。”马吉芬说出了这个被后世成为“预备航母”的设想。
“那要看哪个航运公司愿意将大把的金钱来扔到与盈利毫不相关的水密隔舱、装甲和tds上了。”本森有些犯难的说道。“不过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如果这个计划得以进行的话,我们倒是可以通过改装某些优质民船来增强舰队力量。”本森本来对这个计划不是很上心,不过考虑到马吉芬的面子,本森只能说出这个模棱两可的回复。
“这是个不错的办法,建造费用问题我们可以以国家出资的方式来对船舶拥有者进行补偿,而且我们还可以将这个思路扩大化。比如说护航用的驱逐舰或者反潜船,都可以用民用船舶来改造。甚至在建造的时候就用民用标准就可以。反正他们也只不过是对付一下潜艇,而不是参加真正激烈的海上大战,英国人不是在1战中建造了很多辅助巡洋舰吗?”作为政治家,威尔逊总统终于明白了,军事问题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比较好,而作为美国海军中水平最高经验最为丰富的将领,马吉芬的想法无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且这仅仅是个想法,还没弄成正式的草案,更别提要求国会拨款实施了,等到海军搞出完整的方案的时候,自己恐怕已经卸任,到时候让下任总统决定是否实施吧。而自己卖给马吉芬一个人情不是很好吗?所以威尔逊总统对马吉芬的想法表示了口头支持。
马吉芬不是第一个想到这种办法的,作为穿越者的徐杰早在条约签署之前就已经考虑了商船该航母的问题,历史上2战中美英日三国海军都装备过商船航母,不过美英是用商船改的护航航母,主要执行反潜和火力支援任务。这些航母几乎就是民用船体,甚至于有些在用完之后还可以再改回来接着当民船用。而日本人则专业多了,日本有的改造航母比如大鹰和隼鹰就是拿豪华邮轮改的,在轮船建造的时候就考虑到以后要做航母。一些设计完全是参照军舰标准实施的,甚至于日本政府还出资高达6成,以便完成这些战舰,其中最为先进的改造航母其战斗力和日本的中型航母几乎都是一个档次的,当然航速是慢了一些。只有25节。不过载机量和甲板面积还是可以的。论战斗力比美英那些只能用于护航的航母要强上很多。当然有一个问题是,建成后无法再复原成商船。
虽然从历史上来看,美帝的护航航母们很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将纳粹的海浪一只只从海底揪出来。而在太平洋上也为陆军提供了足够的支援火力,而日本海军的航母因为舰队反潜不给力,以及缺乏飞机等因素,表现的非常悲催,但是对于徐杰来说,在这个位面里,在和平时期积攒足够多的优秀航母预备船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个位面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其海上实力都不容小视。更何况航空母舰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资源,而可以用于海战的航空母舰数量又实在有限,日本就不说了,美国到后期的航母舰队核心也就是十几艘埃塞克斯。而英国到后期真正能战的只有6艘装甲航母。
“其实海军方面也是可以做生意的啊。我们可以指定一个优秀民用船只资助计划,在战时,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设计优秀的船舶改装成可以伴随舰队行动的高速补给舰、甚至是航空母舰,这将是一支十分重要的潜在力量。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准备。下一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可不能光作为旁观者了。”在一次海军会议上,徐杰这样给下面的人吹风。
在这次会议结束后不久,华夏航运局就成立了一个优秀民用船舶管理机构,其中不仅仅是对优秀的高速民船提供一定的补贴,同时还对全国所有大中型民船进行了普查和等级,从中选取优秀的船进行编号和定期检测,然后再将相关数据交给军方进行评估,和平时期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了,而到了战争时期这些优秀的民船将按照一定程序征召改造。
“等我们的航母建造经验积累的差不多了,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建造几艘3万5千吨级的大型邮轮用来跑远洋航线,不过记住了,这些船只能雇佣本国可靠的船员,外国人是不行的,无论是同盟国的还是协约国的都不行。”徐杰在私下里对杨用霖说道。
“您跟我说这个干嘛?”杨用霖明知故问。
“必要的时候这就是你手里得到船了,你不管谁管?我打算把他们的航速弄到29节以上,这里面需要你掏钱的,否则谁造这种船啊!”徐杰白了杨用霖一眼。“想让别人给你出钱,每门!”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大家谁都不比谁聪明多少,就在美国和华夏展开航母预备船的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德国人也在考虑未来的航母预备船准备工作,不过人家不仅仅把主意打到了民船上,而且还把目光投向了巡洋舰,一种装备了中口径火炮,同时拥有一定的发机能力的战舰出现在了德国人的作图板上。虽然双方规定了各种战舰的规格和吨位,但是没说巡洋舰不能装飞机啊,也没说装几架飞机,这就是个缺口啊!德国人感觉自己的巡洋舰吨位有点多了,地中海是同盟国自家后院,印度洋和东大西洋面积又有限。感觉用不了那么多巡洋舰的。但是对于航母吨位来说,德国人感觉远远不够。毕竟未来德国海军将在南亚次大陆海域作战,英国人可以获得陆基飞机的支援,德国怎么办?
虽然经过初步论证,德国海军感觉到了现实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本着能放飞机就是好船的想法,德国人还是继续了这个航空巡洋舰的设计思路。毕竟这是占的不值钱的巡洋舰吨位,而不是宝贵的航母吨位。当然这一切都是前期准备工作,毕竟谁都没有开工建造真正的航母,对于航母到底需要什么,怎么造都没有经验!甚至指导思想都在摸索之中。
感谢书友原味酸梅汤、zhouyu1976、hukaikaka、书友140831115058933的打赏,以及书友f663026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航母到底怎么造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类就是一种思想丰富的生物,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而对于一个第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新事物自然会有更多的看法。所以说,当各国海军看着手中的航母配额的时候,都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航母到底怎么造才好!
航母是什么?航空母舰就是一个可以搭载飞机作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战舰,说白了就是一个海上的活动机场。首先它是一艘船,其次他要为上面的飞机提供全套的服务并且有能力将这些飞机发出去,就这么简单。但是如果想要建造一艘各国心目中堪称完美的航空母舰的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航空母舰的飞机就是战列舰的主炮!作为一种偏向攻击的舰种,美国人认为首先要保证的就是航空母舰的攻击力!也就是说一艘航母在规定的时间里到底能发出多少架飞机!这其中涉及到了航空母舰的整备工作以及可以布放的飞机数量!尤其是后者,美国人更加关注,原因很简单,飞机整备工作可以在战前完成,慢点就慢点了,忍了。但是一旦开战,能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发出尽可能多的飞机就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此外,美国人强调攻击力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他们认为航空母舰之间的攻击想要完全防住是不可能的,如果假定双方的侦察机同时发现了对方,那么不出意外的话。当一方攻击机群抵达对方舰队上空的时候,对抗的机群也将对你展开攻击了。而且这种攻击是很难防御和预警的!按照现在的警戒范围,舰队最多发现几十公里外来袭的敌机。而对方来临的时候航空母舰是躲不开的。因为飞机速度太快了,而且按照目前的趋势,飞机的速度会更快!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对方打烂我们的屁股之前,把他们的屁股打烂!而且航母要分开布置,不能被对手一波全端掉!”根据美国人的推演和设想,最后马吉芬给未来美国航母定下了这样一个基调,那就是攻击第一!第一波攻击将尽可能的全力以赴。以及航母分散布置的原则。后者套用华夏的一句古话,那即使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根据这个原则,美国的航母必须拥有一个足够大的甲板同时能够携带足够多的飞机!甲板大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安排更多的飞机起飞,同时也可以让飞机在甲板上进行整备。至于说如何携带更多的飞机,美国人也是绞尽脑汁。美国人想法比较直接,那即是把所有能放飞机的地方都利用起来。机库自然是必须放飞机的。而飞行甲板平时也可以系留一部分飞机,这些飞机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紧急起飞,不过光这些还不够,美国人觉得自己需要再多想想办法。
人们都知道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取一个有盖的箱子,箱子中可以容纳的沙子重量永远比可以容纳的石子重量要多,原因很简单,石块之间总是有空隙的。在密度一样的情况下,石子装的肯定少。而沙子则可以充满整个箱子的所有空间。这个道理美国人懂,所以美国人想了想,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航母上储存一些拆成几大部件状态的飞机作为预备机。
到目前为止,美国人的想法很不错,但是到了实际设计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那就是机库怎么设置的问题,是弄开放式机库呢,还是弄封闭是机库?是弄一层呢,还是弄两层?对于前一个问题,美国人经过论证和实验后决定弄开放式机库,他们有如下的原因,首先,开放式机库结构简单,说白了就是弄一堆架子然后在上面放上甲板,在侧面装上隔壁。这些结构不算进船体结构的。其次,开放式机库可以在机库中暖机,打开隔壁就可以有足够的进气量来供应飞机暖机的需求,节省了甲板面积。第三,那就是即使被炸了,想要修复也比较容易,而且爆炸的部分能量会通过侧面的缺口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