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打赏,以及书友njluyujiang、书友130723000242904、冬飞风、f663026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条约巡洋舰历史
条约巡洋舰作为一种次等主力舰,自从它出世就受到了条约的严格限制。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这个位面,条约巡洋舰的单舰吨位都不怎么富余。这是由他的任务来决定的。首先巡洋舰需要有较高的航速,以便在战列舰面前有机会跑掉,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战列舰的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历史上到了2战欧洲新舰的航速都是在30节上下。黎赛留号最大出力情况下甚至能跑到32节!即使速度比较慢的美国战列舰也有27节上下。所以巡洋舰的速度是必须要高的。而历史上日本海军对巡洋舰的航速要求更高,因为在日本海军的作战计划中,巡洋舰是要带领雷击队高速突击的,这时候速度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以至于日本人给巡洋舰安装了堪比战列舰的动力!一艘万吨级巡洋舰安装15万马力的动力是个什么概念?最快航速在37节左右!
其次就是防御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对高航速追求的衍生问题,想要航速高,就要马力大,马力大就要锅炉和轮机。而这些东西显然不能没有防护,然后就要求装甲带可以覆盖动力舱和武器。那么问题就来看,看看历史上2战中的巡洋舰长度吧,短点的重巡是180米。长点的甚至到200米!要知道,1战中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巴伐利亚级战列舰都不到200米的长度啊!从装甲盒长度来讲,巡洋舰居然和1战战列舰的长度一个等级。可是后者多少吨位。前者才多少吨?在万吨的限制下太难了。
而更为悲催的是,2战的火炮穿深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说日本的8寸l50主炮在15000米内可以打穿150mm的垂直装甲。而实际上这个距离对于8寸炮来说已经算比较远了,如果距离拉近的话穿深会更加恐惧。至于说垂直穿深最猛的2战8寸炮之一,欧根亲王的8寸炮更是几乎无法防御的。这就造成了,2战中几乎所有的船都无法有效抵御自己的8寸炮。
综上所述,在保证航速的前提下,条约巡洋舰的8寸火炮攻击力远大于防御力,所以历史上即使设计再好的巡洋舰也无法完全保证水线装甲能够抵挡8寸炮的攻击。什么?你问防雷如何?这东西对于绝大部分条约巡洋舰来说更多的是看运气而不是看本身的防御。一发拍上动力舱的话几乎就走不了了。但是如果炸到船首或者船尾这些地方,还能凑合着回去。所以,条约巡洋舰的一大特点即使攻击有余防御不足。都比较脆!
而这个位面。虽然吨位增加了,但是火炮口径也增加了!吨位增加了50%,但是火炮口径增加了2寸!攻强防弱的局面还是没有改变,要求较高的航速的情况依然存在。所以说这个位面的条约巡洋舰遇上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和历史上差别不大。只不过是船更大了一些而已。虽然想要设计一艘好的巡洋舰很难,但是也要做啊,历史上不少国家都对巡洋舰有自己的理解。建造了大量的条约巡洋舰。而其中自然会有一些十分有益的设计。
作为一个出身海军的穿越者,徐杰对于巡洋舰,尤其是重巡洋舰还是比较感兴趣,历史上的一些成功的设计完全可以用在这个位面,毕竟用处是相同的,只不过吨位大了一些而已。那么在设计自己的巡洋舰之前。徐杰需要对历史上各国的巡洋舰进行一下分析,并从中找到优点和不足。
先说英国人的。历史上英国巡洋舰留下了锡皮船的称谓,意思很明白,那就是防护太差。至少在改装前防护相当悲催。速度也不快,至于火炮吗,也就那样。所以总体而言英国人设计的巡洋舰性能比较平庸。而美国巡洋舰的评价也比较一般,巴尔的摩的装甲纸面数据比较好,但是装甲带还是偏窄。而且巴尔的摩的吨位也有些偏高,至于德梅因话,这货已经不算条约巡洋舰了,在吨位足够的情况下,美国人自然可以随便造,因此也不具备太多的可借鉴性。(作者对美国条约巡洋舰了解不多,所以不多说了。)
至于德国吗?首先说明一点的是德国2战重巡几乎都是超过条约吨位限制的,(其实吧条约重巡超过一点点标准的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也不能超的太多。)而且德国也没有巡洋舰吨位的限制。所以无论是西佩尔海军上将亦或者欧根亲王什么的,吨位都偏大,而且你说吨位大点也就算了,好歹战斗力高点吧,可惜的是,标准排水量14000吨起跳的西佩尔级装甲巡洋舰的防御完全对不起他的吨位,外侧装甲厚度是80mm然后后面还有50mm的穹甲。80mm是个什么概念,6寸级别火炮都可以在20000米的距离上将其洞穿,虽然后面还有穹甲,但是水线被cl的主炮打成筛子自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就算依靠穹甲,能否挡住8寸炮也是个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这货太重了!
真正能成的上比较好的条约巡洋舰有以下几级,法国的阿尔及尔级重巡洋舰,意大利的扎拉级巡洋舰和阿布鲁齐公爵级巡洋舰,日本的妙高以后建造的重巡以及由轻巡改装成重巡的最上级重巡洋舰,其中因为日本的妙高级后面的巡洋舰在防御布局上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就以最上级为例吧。
首先说重巡的水平和垂直防护,在这方面,日本和意大利可谓是各有优劣,比如说日本的最上级巡洋舰,动力舱段是100mm倾斜20度的装甲,可以用于防御6寸炮,而弹药舱段则是140mm倾斜20度的装甲,因为角度较大。所以具备了抵御8寸火炮攻击的能力。而意大利人的拉扎级巡洋舰则是整个一块150mm厚的垂直主装,轮防御力的话,应该是介于最上号的动力舱防御和弹药库防御之间。150mm垂直装甲抵御8寸炮弹还是比较勉强的。要看入射角度。至于阿尔及尔吗,这艘船的的垂直防护还真不如日本和意大利的船,而且是全面不如。不过这些要是和阿布鲁齐公爵级轻巡洋舰比的话,可能还要差一些,因为这艘战舰采用了先进的脱被帽设计理念,首先是外面的30mm装甲用来破坏穿甲弹被帽,然后是内部的100mm装甲用来辅助挡住炮弹。这样的设计和防护效果应该是高于最上的140mm倾斜装甲的效果。
然后是水平防护,在这一方面,意大利的扎拉级巡洋舰是20mm的上层水平然后是70mm的主水平。而日本的巡洋舰的水平防护就比较差了。最上号动力舱段是35mm水平装甲,弹药库上方是40mm装甲,当然上甲板还有20mm的ds钢板。和拉扎级单层就有70mm的主水平厚度一比自然是不行。而阿尔及尔的主水平防护和拉扎相当。
最后就是水下防护,水下防护就要分两种了。一种是防鱼雷。另外一种是防水中弹,在这方面的比较中,拉扎同学跪了,而最上级重巡洋舰和阿尔及尔级重巡洋舰则可以说各有千秋,日本巡洋舰非常注重水中弹的防御,最上号的主装一直延伸到船底,布置和大和类似,其防雷装甲厚度为60到30mm。这个厚度已经可以对8寸级别的水中弹构成一定的防御了,而阿尔及尔级对鱼雷的防御比较好。这级法国巡洋舰的水下防护体系的纵深居然可以达到3。5米!同样条件下论起对鱼雷的防护来说,没有那艘条约巡洋舰可以和阿尔及尔比。
总体而言,意大利人的巡洋舰在装甲总厚度方面占据明显优势,覆盖从a炮塔到d炮塔的150mm主装实在是威武霸气。同时水平装甲防护也是第一流的。而日本海军因为倾斜装甲的存在其侧弦防护和意大利的扎拉级相比各有千秋。水平防护较弱,但是水下弹防护优秀。而法国人的阿尔及尔级巡洋舰则是水平防护一流,水下防御纵深一流。(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法国人的其它重巡洋舰的防护只能用悲催来形容,真正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阿尔及尔了……!阿尔及尔的装甲总重量达到2600多吨,比上一级法国巡洋舰重了近1000吨!)
至于动力吗?没人能和日本巡洋舰彪速度,像最上这种长度超过200米,船宽才18米,长宽比超过10的船型犹如一把窄长的倭刀一般的战舰,再加上高达15万马力的动力,让这艘战舰的速度远远甩开了同级别的巡洋舰。在一次试航中,排水量高达12669吨的最上级巡洋舰居然以154000马力的输出跑出了高达35。96节的航速,虽然距离预计的37节航速有点差距,但是这个速度也足够自豪了。而相对而言,法国人的阿尔及尔,他的航速也就是在33节左右,和日本巡洋舰有3节左右的差距。
说道武器吗,其实借鉴的意义就很有限了,因为这年代轻巡洋舰的主炮是175mm封顶。而重巡洋舰则是10寸主炮封顶,8寸主炮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历史上的一些有名的8寸炮可能就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比如说德国人的8寸l60,以及德美因号上装备的被称为8寸机关枪的超高射速8寸炮。华夏海军的巡洋舰自然会以最高标准的武器来武装自己,所以华夏海军开始了175mml55主炮和10寸l50mm主炮的研究工作。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大侠0007的打赏,以及书友smyhe783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华夏重巡洋舰
知道了历史上那些的出类拔萃的巡洋舰之所以强悍的原因之后,那么徐杰就必须根据华夏海军目前的需要来设定重巡洋舰的技术标准。进而涉及到速度、防护和火力这三方面的取舍问题。
从目前的任务来看,华夏海军的巡洋舰只要能跑过战列舰就可以了,航速方面完全可以参考法意两国32节左右的速度。这个速度的巡洋舰也只有面对两级战列舰跑不掉,一级是美国的衣阿华级快速战列舰,这个历史上马力最大的战列舰,而另一个则是马力第二大的黎赛留级战列舰,后者可以跑出32节的航速,剩余的那些战列舰都跑不出32节以上的航速。考虑到目前的情况,各国原有和准备建造的战列舰都不是那么追求高速,那么32节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具体为了实现这个马力需要多大输出呢,法国的阿尔及尔号在12000吨的排水量情况下,以85190马力的出力跑出来31。71节的航速,以93230马力的出力跑出了33。2节的急速,而1小时平均最高速度是32。93节。而意大利的扎拉级巡洋舰在98000马力的时候可以跑出33。87节的速度。而同级舰中有的输出达到了10万马力以上,速度会在这个标准上上下浮动,所以根据这个数据,徐杰认为1。5万吨标排的主力舰,在1。9万吨的排水量情况下,最大输出120000马力就足够跑出32节以上的速度了。毕竟美国的德美因级巡洋舰在排水量2万吨的情况下,以12。5万马力的输出就可以跑出32。66节的速度。
所以说新船的最大输出功率被定在了120000马力,而根据经验。一般而言最大输出功率会比额定功率高上一些,也就是说额定功率定为11万马力基本上就满足需要了。现在的华夏不需要像日本海军那样非要达到35节以上的高速带着驱逐舰一起上去放鱼雷,只要能够甩开战列舰,那么目的就达到了。增加动力带来的成本上升是一个问题,但是同时更重要的是对设计上的压力,锅炉放多了会拉长装甲带,这个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具体是个什么概念呢?徐杰作为曾经在电脑桌前用尺子比划过的人,对此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同样是巡洋舰,日本的高雄级巡洋舰和利根级巡洋舰的船体长度高达200米!而意大利人的扎拉级巡洋舰才182米!而要是看看主装甲带覆盖长度的话。那么差距会更加明显,高雄级是典型的日本重巡模式,其装甲带长度为123米!(这个是出自康威剖析战舰的,可不是作者自己比划的。)而意大利的扎拉级重巡洋舰的装甲带长度大概是船体长度的一半。也就是90米!(这个是作者看着图比划的……!)也就是。扎拉级的装甲带长度比高雄级短了近30米!当然,这里有扎拉级少一座炮塔的缘故。但是由此也能看出因为动力差距而导致的装甲盒长度的问题。这也是为何扎拉级可以实现150mm装甲全覆盖,而日本巡洋舰只能用140mm倾斜装甲覆盖弹药库了。
然后就是防御标准问题,历史上日本人对于防御标准的选择是弹药库防御8寸炮,动力舱防御6寸炮。这个选择还是比较理智的。在这个位面,轻巡洋舰的火力上限是175mm火炮,而重巡洋舰的火力上限是10寸火炮,虽然吨位增加了。但是防御难度更大了,天知道这个位面的10寸炮到底会强悍到什么程度!所以徐杰认为如果想要在正常交战距离防住10寸炮的话。至少需要9寸倾斜装甲。这个防御依据是根据历史上敦刻尔克型战列巡洋舰的防御标准推断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