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923章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923章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公海舰队。那么中东的德军就会不战自溃。伊朗战争中,德国人一线部队不超过10个师就已经让后勤有些捉襟见肘了。而如果要攻略印度的话,那么部队规模肯定会更大,即使德国人利用这段时间修筑一条横跨伊朗的铁路,那么增加的陆上运力依然不足以抵消庞大的兵力增加量。而如果德国人的南亚攻略受挫后,协约国就可以考虑如何将同盟国中那些不太坚定的国家争取过来,比如说西班牙和俄国。
    前者是墙头草谁强依靠谁,而后者则更是在德国人眼皮子底下做了很多小动作,比如说华夏那支俄裔军团就是一个例子,美国人经过多方调查后确定。这支部队的核心就是俄队!俄国站在华夏一边让美国人感到十分的不满,这也是为何最终美国在华夏和英国人之间选择了后者的原因,如果说在此之前美国只是倾向于英国,总体算中立的话,那么在确定华夏和俄国之间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关系后,美国人真正站到了英国人一边。战争从来就是为了利益而打的,如果说法国人是为了自保,英国人是为了保住摇摇欲坠的海洋权利,那么美国人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格局。一个在美国领导下的协约国可以让美国在和同盟国、华夏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而美国的小弟应该有三个强国,他们分别是英国、法国和俄国!
    在未来的国际棋局中俄国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依然有庞大的人口、广阔的领地。以及关键的地理位置。人口和领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决定着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罗斯福非常认同这一点。甚至他有些敬佩那个曾经让世界震颤的矮子所说过的话。拿破仑更早的预测到了东方这个古老帝国的崛起。当整个欧洲都在轻视或者陷入旧有的目光而盲目推崇这个古老的国家时,只有他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个国家的劣势和潜力。华夏能起来,那么俄国同样能起来。不过介于1战中受到的重创,俄国的复苏将是有限度的,而这正好符合美国人的利益,一个强大但是可以控制的盟友不是最好的吗?
    如果说俄国潜力已经让美国有了8分理由去拉拢和扶持这个国家的话,那么俄国的地理位置同样让美国志在必得。俄国人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向西可以和美英法一起形成对德国的钳状攻势,而向东,则可以威胁华夏的遥远而旷阔的西部边境,华夏虽然占领了这里,但是它们距离华夏最为核心的东部还是太过遥远。更何况俄国人有十足的理由去这样做,领土的争端从来都是引爆两国紧张关系的最好导火索。
    现在这个计划正朝着罗斯福设想的方向进行,此时英国和美国无论在欧洲还是在南亚的行动和利益可谓是高度重合,英国人需要美国强大的国力和军队。而美国人需要英国提供前沿基地,无论是英国本土还是印度都将成为对抗德国的前线!甚至美国还可以从英国人那里获得一些额外的好处,比如说用一些物资换取英国人的殖民地。当然这个计划现在还不能实施,美国需要等待,等待战争开始后,英国人会主动提出这笔交易的。
    按照罗斯福的设想,法国人应该是未来陆战的主力。罗斯福不太在意装备和资源上的损耗。但是对人员伤亡却十分敏感。或者说美国民众对人员伤亡很敏感。像凡尔登绞肉机这样的战斗在大多数美国人眼中实在是难以承受的。一战中美国最终同意和同盟国握手言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巨大的人员伤亡。1917年之后,英法两国疲态尽显。而美国自然要在关键时刻抗上去,虽然在总兵力上依然屈居三大列强的末位。但是一天几千甚至近万的伤亡还是让美国政府和民间大呼受不了!未来欧洲战场上法国将是主战场。美国需要法国陆军顶上去。除了法国拥有目前协约国3巨头中规模最大的陆军之外,减少美军伤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计划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在技术层面法国人依然我行我素的搞自己的一套东西。他们对美英两国用鲜血换来的经验不是很在意。将重点放在了防线和固定攻势上。而不是建立一支可以遏制同盟队进攻的机动兵团。虽然法国东北部并不太适合装甲部队作战,虽然防线在1战中十分管用。但是时代在变化。技术在发展啊!
    而从战略方面来说,法国人十分保守。他们不想在欧洲以外的地区部署自己的力量,而本土也主要以防御为主。他们集中力量建设自己的陆军,但是却缺乏进攻性的空军和海军。尤其是后者,在华夏帮助法国完工了三艘航空母舰之后,从最后一艘战舰服役到现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法国人居然没有开工一艘新的航空母舰!至于前者吗?法国人的飞机数量很多,但是更新速度比较慢。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轰炸机,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如果法国空军只是被动挨打的话。那么很难想象在面对国力是法国数倍的同盟国集团时,法国空军能坚持多长时间?“可能是德国人在意大利的战略轰炸把法国人吓住了,其实殊不知遏制对方战略轰炸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炸弹把他们的机场和工厂炸烂!”空军的李梅曾经这样评价法国人。并且嘲讽法国空军就像乌龟的外壳一样。
    协约国内部的关系其实很好处理。当罗斯福用干净利落的将英法两国收拾的服服帖帖之后就必须正视另外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美国和华夏之间的关系。虽然在伊朗战争中,一线部队中华夏和美国之间的合作还算顺利,在表面上更是照顾了彼此的面子。在一般人看来,华夏和美军的关系甚至比美英两队的关系更好。但是实际上罗斯福最不放心的就是华夏。双方都对中东很有想法。唯一的区别就是华夏以伊朗为跳板,而罗斯福则以英属印度为跳板。后者似乎占有更大的优势,毕竟英属印度可比伊朗强多了。而英国人也是站在美国人一边的。
    关于华夏和德国在伊朗的停战协议,罗斯福也是有所耳闻的。毕竟双方都是列强,要是不做一些彼此都能接受的让步的话,两个大国怎么可能就善罢甘休?而事实上确实如此。虽然不清楚双方的全部协议内容,但是华夏确实撤回了进入两河流域的部队,而德国人也相应的吐出来一块吃进去的土地。对此协约国三巨头很不满意。但是毕竟也没法指责华夏单方面和谈,首先。华夏并不是协约国成员,甚至双方连一个结盟的文件都没有签署。其次。英国人首先放弃的举动已经破坏了双方的合作基础,英国人做了初一,华夏自然可以做十五!
    罗斯福知道华夏也不会信任美国,至少在形势严峻到一定程度之前,双方更像是两只长满了利刺的刺猬一般,彼此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过这并不妨碍美国尽可能的利用华夏的力量。双方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军火买卖还是有必要进行的。情报交流和战术研讨也是需要的。华夏开始许诺给协约国的各种帮助最好还是要履行的,比如说当初华夏同意给英国人建造的航空母舰。当然,要想让华夏继续履行这个承诺,恐怕还需要额外付出一些代价。
    但是罗斯福必须阻止华夏对中东的渗透。到了现在,美国人希望伊朗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如果美国和英队能收复伊朗南部地区的话那么伊朗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看着自己曾经的南方成为一个新的国家。而另外一个选择就是重新站到协约国一边,无论是哪种结果对于华夏的中东战略都将是致命的打击。伊朗问题解决后然后是就是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半岛的那些小国,对于前者自然是一个打字,对于后者美国人相信通过外交手段就可以让后者屈服。
    至于说如何防止华夏在德国人快要不行的时候进来摘桃子的问题,美国人已经想好了。想要摘桃子也需要军队,伊朗北部这个跳板实在不适合大规模军力展开,伊朗北部过小的经济和物质基础让它很难负担得起大军的消耗,而如果一切都要从华夏本土运输的话,那么代价就过于巨大了,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华夏保住伊朗北部的政治利益要大于军事利益。至于说印度吗?英国人现在也不想让华夏过多的介入印度事务,所以,所有的新增军事设施和相关补给标准都是按照美英标准制定的。即使美英同意华夏部队进驻印度,那么这些不同标准的补给和后勤保障体系也能给华夏带来很大的影响。
    美国人在同时和英法拉关系,和华夏勾心斗角的同时也不忘拉拢俄国人。美国驻俄国大使已经在私下里和俄国政府代表进行了多次的接触。在接触中俄国人承认和华夏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暗示那些出现华夏军团内部的俄裔部队其实是正规的俄军。按照俄国人的说法就是:“我们现在需要找一个更好的合作伙伴,华夏和美国谁的出价更高我们就帮助谁。”虽然这句话的可信度让人怀疑,但是俄国人左右逢源的想法还是显露出来。美国人不怕俄国人有这种想法,因为在美国人看来,相对于和俄国接壤、并且从俄国占领了大片领土的华夏,美国其实更可信,而且也更希望俄国能强大起来!
    “美国人已经和俄国人联系上了,而且进展似乎颇为顺利。”在一次会议结束后,重新回到北方军区的彭毅将一份文件送到了徐杰桌面上。他的话语中透出一丝忧虑。他可不想让华夏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俄军给美国人出力。
    “是要采取一些行动,但是不要太过激烈。美国人还是太自信了,以为凭借自己和英法两国再加上一个缩小了好几倍的俄国就能解决同盟国吗?”徐杰冷笑道。“当战争真正打起来后,俄国人会意识到真正能主宰俄国命运的人会是谁!”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德玛尼、酷酷滴猪、鼠行天下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更新换代
    “各位,我现在宣布一下总参谋部下达的新命令。”彭毅走进会场之后看了一眼在伊朗战争中自己的下属后说道。“现在把你们所有的29型坦克都留在仓库,移交给新来的友军和伊朗部队,所有坦克部队人员轻装撤出。”片刻的宁静之后,人们终于反映过来,会场中顿时出现一些窃窃私语,然后是较大声音的一轮。田勇对旁边的周宣说道:“一纸命令就让我们从装甲兵变成步兵了?还是靠两条腿走的那种!”
    “别瞎想了,把这些坦克弄回去成本也挺高的。还不如移交给友军。放心吧,少不了你们的坦克。顺便,我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我国准备大量处理剩余的29型坦克了,在伊朗的不过是第一批而已。至于为什么,我想大家应该多少都能想到一些。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都要和这些老伙计说再见了。”彭毅的话语十分平淡,不过这平淡的话语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华夏准备大规模换装了!
    早在伊朗战争之前,华夏各大坦克制造厂就已经展开了新式坦克的设计和样车制造工作。早在一年前的军队高层会议上,徐杰就提出了29型坦克需要适时放弃的要求。30多吨的坦克底盘虽然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改装成坦克歼击车和突击炮,但是作为坦克本身,却没有太大的提升了。作为穿越者徐杰对历史还是有些了解的,虽然历史上的t44和t54同样是30多吨的战场,尤其是t44只有32吨不到。就拥有了车体正面上部90mm倾斜60度的防御。车首下部也有90mm倾斜45度的防御水平。侧面装甲最厚也有75mm。再加上一门100mmd10t主炮,数据简直是太出色了。以30多吨出头的坦克灭掉历史上的虎式坦克的标准啊!
    但是实际上这款坦克的产量并不大。而且开始的时候还存在各种稳定性问题,比如说因为发动机横置虽然减少了车长和重量。但是却引起散热不好的问题。这款坦克纸面性能确实不错,但是备弹量和人机功效以及开始时的稳定性实在有些差。徐杰不知道如果自己搞这款坦克的话到底能弄出个什么结果。这个位面华夏不是俄国,需要尽可能降低坦克生产难度来保证数量。所以徐杰宁可将坦克造的大一些,稳定性好一些,故障少一些。如果将目标放到2战历史上后期的重型坦克上的话,纸面性能最好的无疑是俄国人的is3型坦克,这款的正面装甲是由3块钢板拼接而成的,其中正面最大的两块是厚达110mm的装甲板。其中相对于垂直的角度为56度,水平方向还有30度的倾角。据说相当于61度的倾斜角。而侧面防护也不错。侧面上段的厚度为90mm倾斜60度。下段为60mm垂直装甲这个侧面上段防护拿出来可比历史上的豹子正面都要强不少!
    而炮塔防御也不错,炮塔底部的装甲厚度达到了240mm以上,而随着向上倾斜的角度越来越大,装甲厚度开始下降,不过也超过了120mm。这样的纸面防御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