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丞相保重 >

第123章

丞相保重-第123章

小说: 丞相保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军败象已露,可怕没有回天之力了。
    梁军大营之中,郑大正全力与廖成对战。刀芒碰撞,流光四溢,无论是梁军的兵士还是夷兵,一时都不敢接近。
    郑大与廖成暂时分了开来。双方大战了足有数个时辰,此时都有些疲累。
    郑大吐出了一口粗气,注意力被营外那条血龙所吸引。
    “西凉骠骑!”
    郑大的面色一变,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看向了廖成,声音中带着怒音。
    “以我大营为诱饵,使我军返回,再中途截杀。好手段!”
    廖成一笑,他此时也是不好过,不过整个人的状态却比郑大要轻松了许多。
    “郑大兄,多年不见,本事见长啊!”
    “你也一样!”
    郑大挥刀再战,他此时早已经没有了选择。杀意凝聚,刀芒如月,郑大决死一击,誓要与廖成分出个高下。
    只是,让郑大失望的是,廖成却没有接他这一刀,而是躲避开来。
    郑大失望地看向了廖成,将偃月长刀收在身后。
    “你怕了!”
    “我很想接你这一刀,不过我们此时不是在比试,而是在打仗。我奉少主之命,便是为了将你拖在这里。”
    “什么?难道!”
    一股血杀之气自西北方向而起,直冲天域。
    “那是武平郡的方向,是杨贵率领的长策军。”
    五千多长策军并没有前往武平驻地,而是秘密隐伏在山林之中。如今,见这梁军大营战火正酣,冲击而来。
    郑大面色徒然大变,他终于看破了杨羡的用意。
    三万黑虓军,七千夷兵,千余铁骑,在加上五千长策军。蜀军的人数要远远少于梁军,可是这一点一点的加入战场,不断地消磨着梁军的士气与战意。
    “杨羡竟想要让我七万大军尽丧于此么?那就要看他牙口好不好了!”
    郑大此时,已经出离愤怒了。廖成刀芒袭来,他的应对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刚猛。郑大此时的心思已经不在与廖成的争斗之上。
    甚至,这座大营郑大也准备舍弃。他此刻所想,是怎么尽可能的保全梁军的兵力。
    杨羡不想要给这七万梁军留活路,那么他也要闯出一条路。
    前营已经发来沦陷的信号,梁军开始向郑大本阵退去。此时的郑大再死守着这后营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一旦本阵被破,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
    郑大一刀逼退了廖成,身形向后远遁。
    一道红色的焰火冲向了高空之中,那是郑大发给桓子陆等人的信息,代表只有一个意思。
    放弃营地,撤军!
    廖成眼见郑大远去,并么有追上去,他看了看周围的夷兵,大多疲累不堪。
    夷军短时间内能够拥有很强的战力,可是此刻却是不堪再战。

第二百四十三章 效命麾下
    梁军营地已成灰烬,不少蜀军的军士在打扫着战场。
    杨羡握着白羽扇,在这座战场上巡视着,身后带着娄敬和几名随行的兵士。廖成迎面走来,拱手而道。
    “少主,郑大带着残兵向着散水关退去。此刻靳信和秦风、杨富三人正在率军追杀。”
    蜀军的兵士数量要少于梁军,对之形成不了绝对的优势,虽然将之击败,却无法将之尽数歼灭。
    “郑大带着多少人远去了?”
    “粗略估算,应该有五万余。”
    杨羡一笑,微微一叹。
    “郑大不愧是梁军上将,见败象已露,早做决断,弃了这大营,意图保存兵力。”
    “少主,此地离散水关足有数百里,梁军撤退仓促,怕是没有带多少军粮。此刻三位将军率军追击,一定会有不少的缴获。”
    杨羡点了点头,继续向前行进。这营地废墟之中,除了战死的双方将士,还有着不少的伤员和俘虏。
    梁军的兵士蹲在地上,神情萎靡,只是看见杨羡的时候,脸上还有着一丝的傲气。
    “我们抓获的梁军俘虏有三、四千人。其中郎将两人,校尉十五人。而其中最大的一条鱼则是梁军大将,狄生。”
    地上早已经没有了路,杨羡在枯黑的焦木废墟之中穿行着,表情有些惊讶,却听得廖成解释着。
    “郑大发信号撤退的时候,狄生断后,抵住了秦风将军的追击,可是终究是寡不敌众,被我军擒拿住了。”
    “听闻这个狄生年纪轻轻,却是卓具将略,为桓武所重。今日看来,到是有几分肝胆。”
    娄敬跟随在杨羡的身后,赞叹道。
    众人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却见那狄生坐在地上,大腿被长槊刺了一个大洞,形容凄惨。周围的蜀军的兵士在看管着,可他们对于狄生,除了戒备便没有别的了。
    杨羡走了过去,随手取出了一瓶丹药,抛给了狄生。
    “一半内服,一半外敷。你的腿要是再不治,怕是废了。”
    狄生看了一眼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虽然他是第一次见到杨羡,可也猜得出他的身份。
    对于敌人的施舍,狄生并没有抗拒,他也不怀疑杨羡会在这药中动手脚,当即打开了药瓶,将里面黑乎乎的药涂在了腿上。
    狄生对着一旁的蜀军军士说道:“能给我些接骨用的棉带和木板么?”
    狄生的态度,很是平静,没有一丝的不安与被败俘虏之后的羞辱感。
    杨羡看着眼前的狄生,挥了挥扇子,示意一旁的军士去拿。
    “你应该知道,与一般的士卒不同,你身为梁军大将,被俘虏之后,要么降,要么死,不会有别的选择了。”
    狄生的目光十分坚定,乌黑的眼眸光芒闪烁。
    “我不想死,可现在也不想降。”
    杨羡一路走来,听到太多梁军将官的求饶声与辱骂声。前者求生,而后者求死。而狄生却是不一样,他话语很轻,却像是理所当然一般。
    “你不想死,是因为身负大才,不甘心就此埋没。你不想投降,是因为你看不出此战我与桓武究竟谁会胜,所以不想要押错筹码?”
    “丞相说得不错。”
    娄敬被狄生的态度逗乐了。
    “老夫听闻,他独自断后之时,秦风与杨富联手,也拿之不下。看这小子油滑的样子,倒是丝毫不见那为战友谋得生路的勇悍。”
    “我之所以为其断后,那是因为我承过桓子陆的恩情,这番便算还了回去。”
    杨羡挥了挥羽扇,说道:“那么你又为什么要借机杀死一名桓氏将领?”
    那桓氏将领此时便躺在尸堆之中,因为身上的甲饰,被单独清理出来。这笔账算在了蜀军的头上,可其实是狄生趁乱动得手。
    狄生看向了杨羡,没有隐瞒,拱手而道:“梁侯于我有提拔之恩,不过这些年来,我随他东征西讨,该还的也都还了。我也清楚,在梁侯麾下,我不可能更进一步。因为桓氏诸人不会让年轻一辈的将领之中,有外姓人超过桓氏子弟。那名桓氏子弟,曾经多次辱我,故而杀之。”
    这是一个睚眦必报却又恩怨分明的人。
    “丞相乃是我平生所见,唯一一个能够与梁侯完全抗衡的诸侯。若是此战丞相能赢,可否让我效命麾下?”
    杨羡大笑,说道:“你倒是实诚,不过并不让人讨厌。如此,你便在这宝成关中,坐观成败吧!”
    “多谢丞相!”
    米仓道中。
    “此地离散水关还有一百五十余里。”
    荣灿抹了抹额间的汗,刚刚通过了一条窄窄的栈道的他们,此时正在一片空地上休息。
    缺粮少药,后有追兵,他们还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
    桓子陆便在一旁,此刻围拢在他们身边的还有不少桓氏子弟。蜀军攻进大营之时,他们便跟随着桓子陆,一起撤了出来。
    “也不知道郑大将军如今怎么样了,听闻他为了掩护兵士撤退,受了不轻的伤。”桓子陆说到这里,不觉得用手捶打着身前的石壁,“狄生将军也为了救我,独自拦截蜀军,此刻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狄生那个怪人,除了桓有济那种大大咧咧的家伙,谁能够跟他处得来?不过这次我倒是没有想到,他会独自留下,拦截秦风的西凉骠骑,掩护我们撤退。”
    “狄生一向贪功,估计是打算着,主公打下益州之后,好多给他些封赏。”
    桓子陆身旁的桓氏将校,说起狄生来,语气之中没有丝毫的感激,反而有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这样的态度不仅让周围的兵士不忿,更是让荣灿皱眉。毕竟,因为狄生的原因,他们才能顺利撤退,没有被蜀军围杀。
    “闭嘴!”
    桓子陆大吼了一生。在他怒目注视之下,一干桓氏将校闭上了嘴巴。桓子陆没有理会那些桓氏将校,反而将目光放在了荣灿身上。
    “荣灿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这一段山路险要,秦风与杨富不可能追上来,靳信的黑虓军也早已经退去。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通知散水关的守将,让他加紧运送粮草、药物和军资。我们好建立临时的营地,收拢败兵。”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下第一
    星眸点点,闪耀天外。
    南中城阙,杨纯负手而观,只觉得夜露星寒,万物寂然。
    长寒将尽,永和七年的冬日终究过去了。便在这个寒冬之中,梁蜀之战拉开了帷幕。
    而这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一场大战,天下瞩目。这不仅是桓武与杨羡之间的纷争,更是两国国力的较量。
    桓武手握中原七州,所掌握的财力要远远强于蜀军。
    这场大战打下去,时间拖得越长,对于蜀国便越不利。不过,这场战争的掌握权不在杨羡手中,而在桓武手上。
    前方传来情报,桓彪的先锋在与从长策军激战了将近月余之后,终于获得了鹊谷道的掌控权。不过,梁军并没有立刻攻击,而是很稳妥地在七水西岸建立起了大片的前进基地。
    桓彪根本不计死伤,便是五换一的伤损比例,他也照打不误。
    梁军家大业大,可蜀军却无法这么打。最终,长策军还是退出了鹊谷,在济水南岸建立了防守营地。
    宝成关外,七万梁军的惨败,让桓武变得更谨慎。他便是用最为愚蠢的办法,一点点耗国力,最终受损的也只是蜀国。
    毕竟,在这场大战之中,蜀军就算打得拥有七州之力的梁军和自己到了同一个水平线,蜀国也很难说是胜利。
    因为就算两者在同一水平线,桓武手握中原七州,国力恢复也远远比只拥有一州之地的蜀国要快得多。
    杨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有些忧虑。杨纯不怕桓武使奸耍诈,就怕他老老实实。
    一阵寒风吹来,杨纯开始剧烈地咳嗽。他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等到身体气息平稳,他摊开手一看,手掌之上一片殷红。
    “终于还是到了么?”
    杨纯身为大宗师,本不会像寻常的老者一样,受冷风一吹,便是头疼脑热。可军中一脉与其他三脉不同,专注杀伐。
    便是其中修士成就了大宗师,也不可能像其余三脉的大宗师一样,长生久视。军中一脉的大宗师寿数要远远低其余三脉。不过,活个一百多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杨纯这数十年来,为了保护杨氏两代,杀戮过重,终究是天命难挡。
    可杨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屋中传来了一阵药香,杨纯身后,那温润的女子缓缓走来,手中还端着一碗药。
    “小花,这是什么?”
    “给你调理身体的。”
    杨纯点了点头,并没有伸手去接。
    “小花,你先放在桌上吧!我等会就去喝。我想起了一件事情,少主要筹建千机阁,收拢炼器师与炼药师,还需要劳烦你跑一趟,镇镇场子。”
    牛小花看了一眼杨纯,脸上很是不满。
    “你自己都这个样子了,还有心思。。。。。。。”牛小花的话说到一半,终究还是没有说下去,“行,我去。”
    牛小花看着杨纯,这位名震天下的大宗师,须发皆白的老头子,就像是对待一小孩子一样。
    牛小花低沉着声音,眸光有些暗淡,一双素白的手伸了出来,握住杨纯了杨纯的手。
    “有一件事情我想要问你!你一定要老实告诉我?”
    “什么?”
    “你还有多少时光?”
    牛小花握着杨纯一直紧握着的手,将他的手掌摊了开来,看着上面的血迹,一行清泪留了下来。
    “我修为精深,最少还能支撑十年。”
    “十年么?”牛小花悠悠一叹,“有我帮你,你延寿五年并不难。好,我等你!”
    杨纯看着牛小花远去的背影,脸上的微笑渐渐消失。
    “杨纯一生从无虚言,今日却撒了谎了么?”
    “钟步七!你来了么?”
    一道人影出现在了城阙角落暗影之中,模糊不清,杨纯只隐隐可觉那凌厉的剑意。
    “十年前,我来蜀地找你,想要与你比试,看看谁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你说主公遗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