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保重-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人口将近七千万,可一场乱世,中原只剩下了两三千万的人口。 这乱世便像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每天都在吞噬着无数人的性命。 诸侯相互征伐,每天都有军队战没,又有新的人被吸引到军队之中。最为激烈的时候,诸侯甚至拉上还没有修炼过血杀之气的青壮就直接投入了战场中。 要知道,这雍州这十数万军队便是已经训练过一段时间,可面对杨羡手下经历过战火的精锐时,也是一边倒的战况,更不要说连血杀之气都没有修炼过的青壮了,甚至连炮灰的不如。 而将自己的军队交到徐金这样的将领手中,诸侯们至少不用担心他会将自己的家当全部败掉。 这来自中原的十万军队,并非梁军之中的顶尖,但也不是末流,战力属于中等层次。 徐金之所以能够成为上将军,当然不止于此。一支一流的军队,在徐金的手中无法将之发挥出超一流的水平。不过一支二流的军队,在徐金手中却能够当一支一流的军队使。 这也是桓磬为什么要让徐金领军的原因,他虽然不擅长行军作战,但是却对手下的将领的能力有着足够的了解。 渭水悠悠,接连东西。 镐京乃是雍州最大的城池,也是天下除了神都之外最大的城池。最为繁盛的时候,光是镐京一座城池,其中便有百万居民,乃是大周的西都所在。 经过战乱,镐京之中居民的数量下降了不少,经过桓武的一番维持,如今依旧有着五六十万,数量是弦城的两三倍。 十万梁军从镐京出,进入扶风郡内,本来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的物资,因为唐大福率领的水军的骚扰,相当一部分不得不改走陆路。 徐金很清楚梁军这方的情势,也清楚梁廷,尤其是梁帝桓磬的心思。 便算是如今雍州近三十万军队都折掉了也无所谓,关键是尽量消耗周军的兵力。 桓武可以带着神都所有的精锐,与杨羡对峙于仓丘。而桓磬没有这种魄力,但也不能不说他的决策是错误的。 因为如果真的能够凭借这近三十万二三流的军队消磨掉周军的精锐,那么对于桓磬而言乃是最为划算的。之后神都与南阳两地的梁军便能够从两面包围,围杀周军。 但对于在这仓丘前线的十数万军队而言,未免太过残酷了。 天上一阵鹰鸣,梁军的迅鹰到了。 “上将军!” “何事?” 梁军的探校拿着讯息,急匆匆跑了过来。 “眉国那边的守军传来了消息,有一支大概六千骑的蜀军突破了我们的防线,向东而去。” “向东?” 徐金对于雍州的地势了如指掌,出了眉国便到了镐京的南郊,难道这支蜀军想要奇袭镐京? 徐金沉思之间,随又觉得不可能。杨羡手下的骑军大部分都应该是西凉铁骑,虽然精锐,可要进攻镐京,也未免痴人说梦。雍州大部分的军力在仓丘,少部分则在镐京。只要保证这两地不失,那么蜀军最多只能抄略一番,而无法占领雍州。 要是这六千骑真敢进攻镐京,徐金令后军回师,那么这六千骑再骁勇,也只会轮回梁军口下之食。 不是镐京,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杨羡出动这么多的军力? 这个问题只在徐金脑海中一转,很快便有了答案。 “商关!” 徐金惊醒过来,座下战骑一凛,鼻子里喷出了一口白气。 杨羡是想要用这六千骑,占领商关,切断南阳与雍州之间的联系。而一旦他的图谋得逞,那么在南阳的十万梁军怕是被困锁宛城,无法支援镐京。 “立刻令后军回师,支援商关。” 商关是一座纯军事用途的关隘,因为是雍州与南阳的交界,属于梁军后方,因此囤积了不少的粮草与武备。 若是被蜀军所得,如今的梁军根本没有余力再去夺取。 “可上将军。。。。。。。” 徐金身旁的将校话还没有说完,从后方便隐隐传来了号角之声。一名骑军扬蹄而来,吹着那致命的号角。 “怎么回事?” 这十万大军不可能都跟随在徐金身旁,后军是最晚出发的,还拥有着押运物资的重任,与徐金所在的中军相隔有三五十里。 这个距离不算长,寻常的百姓可能要走个一天,可对于梁军修炼过军士而言,不过是走一个时辰的距离。若是驰援,那么速度更快。 那前来报信的骑士很快接近,凑近了看,他的脸上还沾染着烟灰。 “上将军,蜀贼将秦风率领骑军攻袭了我后军的辎重队,将所有辎重尽数焚毁。” “有多少人?” “属下不清楚,铺天盖地都是蜀贼的身影。” 如果说三五十里步军要走上一个时辰,那么像是西凉铁骑这样精锐的骑军而言,不过只要一两刻钟而已。 便在这骑兵报完了信不久,马蹄声隆隆。大量的骑军从后方而来,便在梁军戒备的同时,他们停留在了徐金中军数里处的高坡之上。 而秦风,带着百名骑兵,更是突进到了离徐金本阵一百丈的距离。 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距离,秦风骑在马上,手里拿着朱梓的那把紫缨錾星枪,刚刚搅得梁军大乱的他与徐金对视一眼,留下了一声笑音,便驾马而去。
第四百二十二章 楚王之封
秋风吹拂,带着夏日的尾巴,扫遍襄水防线。 当年这道关系着楚国生死存亡的防线如今却变得有些人影寥落。 梁军趁着凉州军防御阳绝关外的魔族之时,奇袭凉州,不但夺取了武威,更是杀死了朱梓。便在天下以为梁军已经稳拿凉州的时候,周军忽然北上,不但在数日之内解决了桓子善,更是将所有梁军都赶出了凉州。 天下风雨突变,十数万周军攻入雍州,合围仓丘。而作为雍州大战的次级战场,南阳此时也相当的热闹。 “主公!” 蔡通花白的长须在风中飘扬,他缓步走在襄水岸边,周围空无一人。这里曾经是最为危险的战场,梁军攻势最为猛烈的那几年,蔡通几乎将所有的家当都押在了上面。 蔡通明白,襄水防线一破,那么等待楚国,等待他的只有一条路。 可这才几年啊!这里便成了无人问津之地,蔡通忽然有些英雄寂寥的感觉。 原本是朱梓麾下的骑将,如今是周军大将的凌川夺下了商关。鹰扬军随之北上,想要进入雍州,驻守宛城的上将军楚廉察觉到了危机,立刻出手。 楚廉自然清楚,一旦鹰扬军进入了雍州会有什么后果,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拦截。 可鹰扬军虽然只有六千之众,且战且走,南阳十万大军竟不能挡。南阳之战从一开始便进入到了相当白热化的境地。 “文卿啊!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 无论是佟鼓也好,鹰扬军也好,曾经都是范庆旧部,大部分都是荆州人。若是蔡通此时手下有这么一支强力的军队,又何至于有如此囧境。 当年桓武坑杀了五万楚军,以至于楚国元气大伤,以至于如今楚军的序列中都是水军。 这股力量,用来防御绰绰有余,可是用来北上争夺中原,却是远远不够,便是梁军之中的二流军队,也足以对付。 “主公!如今的对与错,显然不是当年可以料想到的。” 文卿的声音有些中气不足,他想要劝慰几句,可他身前那个越发瘦弱的老人却是兀自一笑。 “文卿,你还是个老实人啊!”蔡通摸了摸手背,枯瘦得可以感受到白骨,悠然说了一声,“佟鼓!” 这个当时在范庆麾下的有些滑头的楞种,蔡通与他见过几面,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却不料数十年一过,对方竟以这种面目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大宗师! 楚廉倾尽十万之众,想要围杀佟鼓。然后从前方传来的战报来看,楚廉终究还是弱了一些。 楚廉与佟鼓大小七战,无一胜战。最大的那场战役发生在鹰扬军北上进入商水流域前,被梁军主力所围攻。 那场战役,两千梁军丧命在了鹰扬军的箭矢之下,楚廉军被佟鼓军攻破了防线, 楚廉果勇,筹谋得当,大军合围,利用开阔的地势,想要围杀佟鼓,可终究被对方以力破巧。而这次战役结束之后,鹰扬军已经进入了商水流域,周围都是崇山峻岭,梁军便更没有机会了。 “吴国那边怎么样了?” “吴主侯陶拒绝了桓磬的封王诏书,但同时向桓磬索要庐阳一郡。” “都说侯家的那几个崽子是老虎,可也有如此狡猾的一面。” “主公的意思是?” “梁军在庐阳建城,已有小成。吴军自石头城出,沿水路可至庐阳城。若是这座城不拔掉,那么吴军想要北上徐州,那么随时都有可能被庐阳城中的守军截断后路。侯陶这是将桓磬当做冤大头,想要尽可能敲上一笔。” “桓磬应该不会答应。” “他是不会答应。庐阳城是桓武下令修筑,乃是梁军在吴国边境最为重要的防线。但他便是不给,侯陶也会去取。而现在,趁着蜀军与梁军在雍州大战,梁军自顾不暇,乃是最好的时机。” “可吴军并没有整军动身的迹象啊!” “侯陶不动,那是因为在防范我。侯陶害怕他夺取庐阳城时,我军沿江而下,夺了他侯家的基业。” 梁军在南阳有十万军,最为主要的防范对象还是楚国。单论南阳一地,楚军的数量要远远超过梁军。而楚军造成的威胁,绝对不是佟鼓的六千鹰扬军可比。 桓磬从中原抽调了十万梁军,将梁军在吴、楚两国的边境军力降到了一个相当低的程度,只守不攻的话,还能够勉强维持住。 可是梁军在凉州的失败,以及杨羡在夺取凉州之后,毫不犹豫地攻入雍州,所带来的后果绝对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答。 襄水之上,水流卷动。一个人影悄然地上浮,让文卿大惊失色。 “是谁?” 正当文卿想要叫来护卫的时候,那人影登上了岸,手中还提溜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堂堂楚侯,却不料如今已经成了这副模样。” 蔡通挥了挥手,一双锐利的目光瞄了一眼他手中的人头。 “宛城城守刘守杰!” 文卿有些不解,本以为蔡通说得是眼前之人,却发现蔡通的目光盯着的是那个人头。 “楚侯不愧是当世枭雄,我家主人说,值此梁蜀大战,人心浮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故而提此人头来见。” “你什么意思?” 文卿大喝一声,不明白对方拿着这位梁军之中重要角色的头颅想要做什么? 蔡通伸出了手,再度阻止了文卿。 “你家主人是谁?” 蔡通的眸光之中,闪烁着杀意。那人却是微微顿了顿,说道:“侯爷放心,我家主人并无恶意,只是想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已!” “你家主人不想要让我军进攻南阳。只是,一个刘守杰的人头,够么?” “侯爷是聪明人,自然应该知道如今的情势。以楚国之力,尚不能夺下南阳,何况天下?楚王之封,还不够么?” 眼前之人对于臣蔡通可谓傲慢,甚至丝毫没有将蔡通放在眼里。 襄水之岸,蔡通留下了一声冷笑,而那人的身影却已经没入了水流之中。 “主公,那人是。。。。。。。” 文卿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听得蔡通愤愤而道。 “常耕愚!”
第四百二十三章 仓丘之变
月色上悬,枝桠轻摇。
一阵风吹来,寒意又深了一分。大都督府中,常虞坐在书房中,忽为所扰,看向了窗外。
“今年是个丰年啊!”
明明是一个值得喜庆的事情,不过常虞说来,却是有些莫名的意味。
“主公,你”
“啊!刘守杰的人头给蔡通送过去了么?”
刘守杰是宛城城守,也是蔡通埋在南阳的一颗钉子。周军攻进了雍州,秦风的一万骑将徐金的十万大军搞得守卫不能相顾,最缓慢的时候,一日只能行进三十里。
长策军、折冲军、黑虓军三军齐发,只用了两日,便攻破了孟清在仓丘城外所有的防线,破大小营寨二十六座,会于仓丘城下。
外围防线中的十万梁军,大部分则退入了仓丘城中。周军拔除了外围所有的梁军防线,如今挡在杨羡前面的只有一座孤城。
人心浮动,不光是雍州,便是天下亦然。刘守杰投效了蔡通,作为楚军将来北上的援应。在这个时候,常虞必须要做些什么,稳住雍州的局势,同时震慑住蔡通。
“蔡通已经收到了。”
“这老狐狸,应该能安分些日子了。”
对于这位镇守楚地十数年,威震一方的诸侯,常虞说不上有多少的恭敬,语气便像是应付有些烦人的宠物一般。
常虞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失去了刘守杰这个援应,蔡通便不敢轻易北上了。
蔡通固然安稳了,可是雍州之患并没有解决。孟清并没有完成应有的任务,尽量地拖住周军,而今岁又是个丰年,那便意味着梁周之间的这场战事可以拖得很久。
凉州中部三郡产量之地,益州千里原野,如今都在杨羡手中。据探报,弦城附近的粮田都已经熟了,成船的粮食满载被运往前线。
蜀军开辟了两条粮道,益州与凉州的粮食都可以送往仓丘,大大支撑了周军进攻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