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红袖倾天虞美人 >

第350章

红袖倾天虞美人-第350章

小说: 红袖倾天虞美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走上前来,“可是要出恭?”
    他到底从来都很聪明,半点不呆的,一下子就猜中了她的需求。只可惜他只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此时此刻倒不是出恭那么简单。她憋着一张脸,淡淡道:“快去唤丫鬟来。”
    他这才明白她有了隐秘之事,略微思索了半晌,瞧了一眼外头天色,“丫鬟们……”话音说完,还是乖乖出了门,站在门口喊了人。
    门外守着的丫鬟匆匆进门,到了她跟前来问,她小声说了情况,刻意避开刘裕。讲真,跟这厮分开住太久,又许久没睡在一处,她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在他面前也不是没暴露过那些旖旎之色,但现在却是做不到了。
    刘裕倒也不傻,避到了外间。
    等到丫鬟们收拾了妥当,她再一次舒舒服服地躺下,他才进门来。
    仍是穿着雪白的中衣,仍是黑着一双眼眶。她问,“几时了?”
    他站在床榻边,瞧着她的眉眼,“寅时了。”
    折腾了这么久,居然也才寅时。她转头去看窗外的天色,见黑暗如旧,并没要亮起来的意思。点点头,将脸颊埋进被窝里,认真道:“睡吧,我困了。”
    他听下她的话,回了墙下,躺下就不再出声。睡着没睡着倒是不知道,但她是很快就睡了过去。
    天明一切如旧,奶娘抱着小公子来看她。她还睡着,迷迷糊糊有些醒不来。众人不舍得吵醒她,匆匆又退了出去。刘裕一早不见了,她也并不知晓。
    到了天大亮,她才醒过来。这一觉睡得极好,整个人的精神都好了很多。一脚踢翻刺客,闹得大出血,索性算是止住了。她出声唤下人,众人进了门,伺候她简单梳妆。
    因是坐月子,有着许多的忌讳,她也并没有怎么打扮。自己瞧着镜子里的自己,倒是觉得比生孩子之前更虚弱了些。

第702章 有心的刘裕
    人都说生了孩子的女人,渐渐也就漂亮了,她瞧着镜子里的人却没这个感觉。
    或许,她的身体真的太弱了。太多战场上留下来的后遗症,紧接着又是生孩子难产,算是令她都摊上。总归,是没办法生龙活虎一般跳了。
    她微微一笑,转头瞧着睡在奶娘怀中的小公子,心中却没有半分的不悦。有了孩子,她的世界都已改变,即便是这些伤病缠绕着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小公子许是感受到了她的目光,睡梦中也嘟着小嘴笑起来。
    她忍不住招手唤了奶娘,俯下脑袋在小公子小小脸蛋上亲了一口,叹息道:“大夫瞧过孩子了吗?”
    奶娘温顺低头,“启禀公主,瞧过了,说是仔细喂养着,等满了百日就慢慢好了。”
    头三个月最是难熬,这是大夫的原话。生孩子之前她也看过许多产科的书籍,知道关于喂养孩子的一些知识。她点点头,“好。”轻轻拍拍小公子的襁褓,不再多言。
    房中寂静,下人们各司其职都没多话。因她坐月子是需要静养,大家也早就谨记着。锦公主需要少说话,旁人也不引她多言。
    沉默了没多久,珠帘却被掀开。莹润的珠子碰撞晃动,声音倒是不小。锦公主转头看过去,正见刘裕进门。
    他手中拿着一只酱色的瓷坛,脸上含着沉稳的笑意。
    她眸光一闪,瞧着他进门。丫鬟们已经行礼退让,奶娘也抱着小公子退后一旁。他走近了,笑着瓷坛递给丫鬟,再来问她,“好些了没?”
    她眨眨眼,“你拿得是什么?”
    他这才像是想起来似得,吩咐丫鬟,“先收起来,待得公主能吃的时候,再送到厨房里。”
    她愈发好奇,扫了一眼瓷坛。他已笑起来,“是从南边儿来的醪糟,最是正宗。等你身子好了,就能做红糖醪糟蛋。”红糖醪糟蛋本是普通的食物,也是月子里常吃的。
    她是公主,下人们早就做了准备。只是她下身还来着血,所以不能吃。他不知道她早早备下,所以竟亲自为她准备。她瞧着他含笑的脸,也不知道心中是个什么感想,但一时无言。
    他仍笑着,“早托了朋友从南边运来的,就这么一坛子,也花费了些力气。不过,听说这醪糟跟别的不同,专是给产妇吃的。”
    真真是有心了。
    她眸光闪动,听见自己温柔的嗓音,“什么时候托的人?”
    他并不迟疑,顺嘴而出,“三个月前吧。”
    三个月前,他还不知道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他的。三个月前,她见了他还不怎么搭理。两个人像是陌生人,不管他怎么走近,怎么讨好,她总是凉凉的。
    她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才像是明白过来,忽然就有些不好意思。
    这一日,他仍是陪伴着她。原本是早上才去了朝堂,下了朝便赶了回来。一起吃了早膳,坐在房间里逗弄小公子。听说下朝有人问他,她的情况,他只推说不知,又道她在养胎,大约是足不出户。
    算来,小公子本就是早产,旁人听他如此说也不计较。
    这消息传出去,建康府的各处自然都明白了。许多人大约还在等动静,可惜太守府和公主府都没有动静。
    锦公主听着他絮絮叨叨说的话,心中对朝堂的情况也有些
    ……………www。……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www。………
    了解。可惜了解归了解,她现在正是虚弱时期,断断出不得一点差错,只能隐蔽着。
    说了许久的话,锦公主累了,刘裕出了房间自去忙碌。
    她躺在床榻上,见小轩窗开了一扇,窗外是喷香的腊梅花。那淡淡的黄色映入室中,令人心情也好了起来。丫鬟春霜道:“公主可要折些梅花进来插瓶?”
    她微微一笑,“就这么瞧着也行的,真个摘了进来,香是香,倒是怕熏着小公子。”
    小公子那么小,这屋子里的东西,尽量不能妨碍着他。
    春霜忙应下,“喏。是奴糊涂了。”
    她摇摇头,也不责怪春霜。几个丫鬟退下,屋子里复又安静下来,奶娘抱小公子退出去,她出声制止,“等等。”
    奶娘忙将小公子抱到她跟前来,她瞧着孩子沉沉睡着的神态,一笑,“我的儿子真是乖。”
    “可不是,咱们家小公子打出生起,就比别家的孩子长得可爱呢。”奶娘夸赞着,看自家的孩子总是顺眼的。
    她温柔看着孩子,“驸马忙什么去了?”
    往日里她是绝对不会这么问的,那刘裕好死歹活跟她似乎都没什么关系,她总不在意。今日倒好,专程问了奶娘一句。
    奶娘也不傻,眼珠转转就笑起来,“驸马忙着公务呢。听说衙门里的公务积攒太多,都带回书房来了。不过……驸马看您和小公子最是要紧,再重要的公务也没您们重要的。不然,也不会见缝插针似得忙公务了。”
    下人大多是嘴甜,奶娘则更加希望锦公主和刘裕和好如初。说起刘裕的好话来,恨不能要搜罗一箩筐的。锦公主听下,心意难明,良久才道:“我知道了。”
    奶娘抱着小公子下去,她一个人睡在房中。约摸是很安稳的,所以一个午觉也睡得很踏实。等她醒来,刘裕已经在房间里等着了,也并没歇息,而是捧着一本书正在圈圈点点。
    见她醒来,他已搁下手中的书本,径直走到了床榻前。走得近了,半蹲在床榻前,询问,“丫头,睡得可好?”
    温柔的宠溺的眼神从他剑眉星目中迸射出来,直教人心中一突。人真是个很奇怪的生物,旁人爱不爱你,你其实能一眼分辨出来。比如现下,刘裕对她的爱意呼之欲出,她隔着空气也能感受到温暖。
    像是炙热的炭火,散发着温柔的光泽,温暖的让人心生悸动。她眸光一闪,低声道:“还好。”说着话,避开了他的视线。
    他却笑起来,“天色不早了,既然不困了,就赶紧起来用膳吧。”
    扫一眼外间风景,她大概猜出了时辰,淡淡道:“起吧。”
    他想要亲自伺候她起身,她不愿意,低垂着眼眸拒绝了。他只好退让到一旁,站在了房间外。等春霜几个人将她收拾妥当,几人这才开了房间,将刘裕迎了进门。
    菜肴传上来,都是锦公主坐月子需要吃的东西,还真就没有适合刘裕胃口的。他却并不恼怒,坐在她身旁,愉快的吃着饭菜。
    与其说是自己吃饭,不如说是看锦公主用饭。他全程都在为她添饭夹菜,点点滴滴都围着她转。别说是她,就是一屋子的丫鬟们,也都看懂了他的心思,只是抿着嘴偷偷笑着。
    他却浑然不知,仍旧温柔妥帖的照拂着她。

第703章 皇帝急召
    从广陵城一路走来,刘裕待她一直如此。从来都是温柔宠溺,让旁人羡慕。
    她是舞伶时,他是霸道温柔的山匪,她做锦公主时,他是英武俊朗的小将。后来,她做了他的妻,他的官儿越做越大,他仍数年如一日的爱着她。再后来她依旧为南朝最尊贵的公主,他成了南朝手握重权的将军,即便他们的关系已经跟从前完全不同,他们的身份角色也有了轻微的转变。
    他还是爱着她,从来没曾改变过。
    她眸光闪烁,任由他细心为她挑着鱼刺,忽然想起曾经某一刻。那时候,在梅花别院中,谢石也曾这样为他挑拣,如今慢慢成长后的刘裕,竟也渐渐成了体贴的大叔。
    她忍不住笑起来。
    他总算也有迟钝的时候,不由抬头,“笑什么呢?”语气仍旧温柔。
    她收了笑意,摇摇头,“没什么。”避开他的视线,转头瞧着夏叶,“小公子醒了吗?”
    夏叶笑嘻嘻,“启禀公主,小公子吃了奶正睡呢。”
    她点点头,“让他睡吧。”
    一顿饭吃罢,两个人的关系似乎又更近了一步。因着小公子,两个原本渐行渐远的人,竟然又奇迹般地修复了关系。锦公主心中或多或少也有了欢喜,只是不肯言明。
    下人们收拾屋子,她坐在桌前细细看一本簪花小帖。他坐在她身旁,问她看什么,她却并不多言。看了好一会儿,这才选了一张素净的棉纸,静心练字。
    她写的也是簪花小字,跟那帖上的十分相像。刘裕看出来,不由得询问,“这是谁人的字帖?”
    锦公主的身份摆在那里,能够入她眼的字帖,想必定是名家大作。她微微一笑,“只是个普通人。”也不再回答他的话,依旧默默地写着。
    见她不愿多言,他也不再多问,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她写了满满一张纸,这才搁下狼毫,将写好的字拿到窗下细看。细细看去,果然和字帖上的十分相似,若是外人来看,只恐要以为那是同一人所做。她温柔一笑,“怎么样?”
    自从孙恩一战,她已经很少这样和他说话,他神色一怔,走到窗前。
    她将小字拿给他看,他看了一会儿,点点头,“像极了。”
    她秀眉微微挑起,“你不觉得这就是我的字吗?”她试着引导,“比如,从前我写的。”
    被她这么一问,他不好再胡乱说,又认认真真看了一会儿。良久,才摇摇头,“我看着不是。你虽然临摹地很像,我却觉得那字帖上的字绝不是出自你手。”
    她疑惑,“是吗?”
    刘裕的文化底蕴自然不如谢琰,从前要讨论诗词歌舞,琴棋书画,她是绝对不会找他的。但今日,她显然跟从前不同。她这样的不同,刘裕自然能感觉到。是以,刘裕回答起来似乎愈发的用心。
    “依我看,写那本字帖的人比你的心性更平和,你……倒比写字帖的人急躁了些。”
    她是出了名的温婉,要论急躁二字,绝然不会轮到她的头上。但刘裕却的确是这么说的,尽管他看她细细临摹了大半个时辰,却还是的出了她写字时偏了急躁的结论。
    一时无言。
    刘裕目光一闪,却也并不改口。
    她却忽然笑起来。
    温温柔柔的笑,跟从前并没什么两样。素来便是娇蕊一般的人物,即便是还在坐月子,也遮掩不住她绝代的光华。刘裕一怔,定睛瞧着她。
    “你说的一点不错。母亲……的确比我更平和。”她眸光中有一丝黯然,也有一丝感叹,却并不更多的表露什么。
    没错,她说的母亲,而不是母后,也不是母妃。
    刘裕道:“原来如此。”
    两个人不再继续讨论字帖,转而将她写好的字晒在窗下。这一头刚刚晒好,那一头便有人进门。
    进门的是朱瑾。
    朱瑾仍穿着鹅黄的襦裙,看上去年轻娇嫩。本就是十八九岁的姑娘,当然比花儿还鲜嫩。可她脸上却没有往日温和的笑容,而是急切道:“公主,皇上急召。”
    她一怔,不解,“皇上知道我在安胎,急召我做什么?”
    这一回生孩子,虽然用着皇宫里的太医,虽然用的时候,还曾跟皇帝说过她要生孩子的事情。但真到了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