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完美生活-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貌凰底约阂彩歉鲂以硕
不过老太太接下来的话,才无疑是给沐清扔了个炸弹。
“那你是不是该告诉太婆婆,你为什么太婆婆、伯娘、婶婶们给你的小物件都换成通宝交给猗兰?你准备让她在外面帮你做什么?”
老太君双眼已经笑着眯成了一条线。沐清暗想,没发现啊,原来太婆婆是个腹黑的老太太。
第一卷 归江南 第七十三章 诸事
沐清的那点小金库对于陈家的生意来说,就是千分之一个芝麻对一个大西瓜,不值一提。可换做普通人家和小贩,已经够本钱开家小铺子了,所以沐清早早就开始盘算,只是没有合适的人在外面打理。刚好碰到了猗兰这档子事,就选了她。说实话,她虽然将找铺面的一些杂事交给猗兰,其实是在赌猗兰顾念姐妹情谊,不会夹带私逃。
每次东西都是假意赏给小白,然后由他亲自去典当或是兑成铜钱、银票,再交给外面的猗兰。
到底哪里出了岔子?难不成有人跟踪小白?
沐清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做得还算隐秘,可还是没瞒住在陈家“手眼通天”的老太君。
“小脑瓜子想什么呢?想怎么会被我老婆子发现?想怎么蒙混过关?你三哥身边有个叫小白的孩子吧?好像自从他来以后,你就成日里没事就往南院里钻,而那小子又经常出入府门……呵呵——这下你怎么说啊?”老太君眼睛斜睨着沐清已经皱成包子的脸,忍不住笑道。
唉,自己还是不够小心谨慎,日后定要吸取教训。
沐清叹了口气,小大人似地说道:“什么事都瞒不住太婆婆的眼,清儿说就是了。不过太婆婆得答应我,听了清儿的话,不能责罚清儿。”
老太君点头应下。沐清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只是希望老太君不要惊讶地以为自己鬼上身才是。
人生就是在不断赌博中前进!
抓住机会就要争取!
沐清将自己打算开小食铺子的打算一五一十地告诉老太君,从吃了老李头的鹌鹑馉饳说起,到放了猗兰出府去打理开张事宜,以及最后再遇李黑父子招来当厨子等等诸事。说完后,她便忐忑不安地低头等着老太君发话。
半响,等不到老太君说话,沐清才扮小心地抬起头,看见老太君正盯着自己若有所思,隐隐能感觉到那目光里的几分震惊。
沐清试探地猫哼哼了一声:“太婆婆。”
没想到老太君突然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太婆婆还以为你见多了你爹盘账,所以才玩心大起。没想到,没想到我家清儿好生厉害,年纪这么小就想着要做生意了,难得还想得这么周到。你年岁还小,须知看人不易。依太婆婆的意思,还是莫闹抬了……”
沐清自然不愿:“太婆婆,清儿是认真的。不如这样好了,请太婆婆允了清儿半年时间,若清儿能把铺面开起来,太婆婆就莫再阻止清儿。若开不起来,那清儿就暂时不再做了,直到太婆婆觉得清儿可以时再来。”
老太君不置可否,只觉得自己这曾孙女年岁太小,哪里懂得经营之道。可又见沐清倔强地站在面前,那种气势颇有自己当年的风范,还有那坚持的神情……老太君只觉眼前一晃,与懋儿小时候何其相象。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胆识,不愧是懋儿的孩子!
六郎陈懋是她一手带大的,感情自然比别人深。所以老太君对沐清表现出的,跟年龄不相称的与众不同不以为怪,反以为荣。
面对小曾孙女乞求的目光,老太君心中一软,暗想开间小铺子也花不了几个钱,不如让孩子试试。可万一做不成,她还这般小,心理怕受了挫,以后低迷就麻烦了。于是老太君答应了沐清的要求。当然由于她对沐清的溺爱,背后自然少不了派人查探一番。
九月初一。
陈家祠堂备下三牲祭品,在族长的主持下,行三叩九拜之礼,沐清正式以陈家第九代第十二孙陈愈嫡女的身份进入陈家族谱。她也是族谱里陈栋家第四代中到目前为止的唯一一个嫡出女孙。
那日,陈愈与钱氏看着沐清上前叩拜,激动地热泪盈眶。沐清也知道,他们在为自己高兴的同时,也在为死去兄弟的血脉能认祖归宗而高兴。
事后,在老太君高压手段下,陈园里再没听到关于沐清不是四郎陈愈亲生女儿的传言。
沐清终于不用偷鸡摸狗地暗中行事,虽然还是瞒着众人,只不过有了老太君的首肯和暗中贴补,很多事情好办好了。
沐清每十日也被允许出府一次,查看铺子的进度。不过每次身边都有张妈陪着,一来监督沐清如何运作,二来也是老太君怕人家看她年小可欺,糊弄过去,让张妈在旁见机给沐清提点几句。
就这样沐清的小食铺子,在老太君明里暗里的帮助扶持下,筹备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
沐清给铺子的定位就是卖如馉饳、蒸包、煎饺一样的小点。这些小吃的共同点都是以馅料提味的,所以省了很多麻烦。
要想在喜欢吃米的南方立足,馅料要更加考究、花样翻新才行。
沐清选的主料包括鸡、鸭、鱼、肉、野味和酱肉,辅料除了青葱,还有咸蛋黄、各种蔬菜,沐清还让小白去找了如马齿苋、荠菜那样能吃的野菜,互相搭配,大约弄出 了近二十来种不同口味的馅料。做法有清汤、煎炸和涮锅三种。
另外,为了迎合南方人的口味,沐清还在铺子里经营米粉、米线,分别弄了两种吃饭,一种就是沙锅米线,另一种就是她前世最爱的过桥米线。而过桥米线出自云南,做法都相对简单,她口传给小白找厨房里的妈妈试做,老太君尝过后也赞不绝口,才让小白转教给“厨子”老李头。
铺子一共四个人。掌柜兼帐房是猗兰,对外称是老李头的外甥女儿,便宜跑堂李黑,主厨老李头,另外猗兰还雇了个白日帮着杂扫洗碗的伙计。门面背后带了个两进的小院,猗兰一人住。铺子准备开张前,李黑父子也搬到了隔壁租住,相互有个照应。
九月十五,沐清的小食铺子“糖心食铺”在东瓦开张了。为了缅怀过去,沐清取了这个在街坊们看来很是别扭的名字,不过反倒与张家、李记这类的名字区别开来,引来了不少好奇的路人。
糖心食铺的门脸不大,门楣上支起的竹竿上挂着五面三角旗,上面四面写着糖心食铺,最后那一面上画了只筒笔卡通大馄饨,招手迎客。
里面摆设干净清爽。门口柜台前立着摆放食谱的木台,内里摆了六张四方桌,配着同色靠背木椅。桌上放着沐清设计的简易的自动筷子木盒,酱、醋等白瓷小瓶,墙上挂了两幅沐清从陈徇那里求来的画,一副紫玉葡萄图,一副石榴图,至于用途沐清没有告诉陈徇。
随着鞭炮声响起,沐清老远坐在马车里,看着街坊邻里来道贺,脸上喜悦难抑,她终于开始在宋朝赚她的第一桶金了。
而与此同时,老太君坐在陈园里,笑道:“明月啊,清儿的铺子这时辰开张吧,没想到真给她弄成了。看来是小瞧了她,呵呵!”
张妈看见老太君满脸喜色,也笑答道:“还不是您老人家暗中扶持,不然哪里能开得起来。”
“还是我家清儿聪颖,像懋儿……懋儿也在天上看见了吧……”
老太君望着窗外,神思飘远了。
……
……
沐清入了宗祠,陈行也出发去了眉州。日子似乎平静了下来。
不想,九月二十五,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睡梦中陈府的众人。
京里来信说,八月,永兴军路都巡检使朱能密结内侍周怀政,假造天书,伪降乾佑山。被刚判永兴的寇准上奏给了朝廷,朝廷派中使前来查问,不想朱能直接斩杀中使叛乱。
后叛军被朝廷连番追击,溃不成军,内部离心,朱能见大势已去,自杀了。而此后凡是与朱能有交者都被朝廷一一查办。而在永兴军路做官的三郎陈意也被殃及了池鱼。
幸得已嫁于大将张美之子的大姑娘陈霞托丈夫从中周旋,虽说没有入狱,但也被罢职免官,归家待用。
老太君听陈启正念过信,只道阿弥陀佛,命保住了就 好,其他日后再求也不迟。大家虽然惋惜,可好歹没牵累性命,拖累整个陈家,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虽说如此,但陈意罢官,意味着要举家迁回杭州。二房开始忙活着收拾院子,迎接这个被罢黜的陈家唯一的官老爷回家。
院子里众人各有各的心思,陈意虽然被罢,可旨意上说的可不是永不录用,说不定过上一年半载,等事情淡了,使点银钱便又能谋个官位,而老太君也特别看重这个做官的孙子,所以家里人也不敢怠慢。而其妻李氏也做了这么多年官太太,等回到这院里,会不会摆架子?后院两权分立的局面是不是又要变了?
不过,等到陈意与李氏回来,有心人才发现自己真是杞人忧天。
除了刚进门见老太君时,陈意露过笑容,自此就很少见这位三爷笑过,成日郁郁寡欢,每日除了请安之外,便是在书房读书。而李氏是个信佛之人,常常与老太君一起礼佛。不好争权夺利,倒是对了老太君的脾性。
日子相安无事中迎来了天禧五年的春节。
在爆竹声中,沐清终于长大了一岁。守岁那夜,她不禁想,不愁吃穿,顺便赚点外快,有压岁钱拿,这样做小孩的日子要是能平静地过下去也不错。
第二卷 初长成 第一章 再遇故人
岁月匆匆,转眼到了天圣三年冬,仁宗赵祯即位已经三年多了。
陈家平静了多年,不过今年年节似乎有了些变化。
老太君还算健朗,只是秋里大病了一场,身子已经大不如前了,大概是老太太觉得自己活不了多少日子,所以更想看着儿孙满堂热热闹闹过个年,于是动了心思,招了所有在外的子嗣回家过年。
陈家的曾孙们也都大了,陈彻中了举人,陈徇也是秀才了。去年,陈彻已经娶妻,是扬州富商万家的孙女。本来这辈里陈徥为长,该先娶妻才是,奈何他志在四方,常年云游在外,不曾娶亲,谁说都不顶事,所以陈彻只好走在哥哥前面先娶了。
因常年服用舒泓的药调理之故,五娘秦氏前年生了个儿子,取名陈徉。而腊月里钱氏呕吐恶心,大夫诊脉后恭喜说有喜了。陈愈听说钱氏怀孕后乐不可支,兴奋地在屋里团团转,好像那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一样。
沐清站在旁边偷笑,心里却十分开心,养父养母终于能有自己的孩子。
张氏得知此事也是高兴,多年来不知谋算了几次要给陈愈房里送丫鬟,都被沐清和陈愈暗中破坏,不是拉出去配人,就是挑刺送走了。这下钱氏有孕,这类事件终于可以打住了。
这些年来,陈愈除了忙活家里的生意,也因陈意的事情多往京里走动,与马家交情日深。去年,陈意在马家和陈霞的帮助下起复了,从个七品县令升职到户部当了个六品的员外郎,一家也都搬到了京城。今年冬里,得了老太君的信儿,陈意一家也准备回杭州过年。
同时,远在眉州的二郎陈恕与儿子陈行也要回来了。眉州的生意不如以前,老太君只觉得发家之地,不好轻易弃去,招呼了陈恕父子回来,另外打发个可靠的掌柜去镇守,维持现状就好。
到了腊月二十,陈意一家与陈恕父子先后回到了陈府。
一家人总算都齐了,陈府也比往年更加热闹。
……
“小娘子,今儿是小年。天寒地冻的,不宜外出贺岁。您这身打扮……等会儿老太君差人过来找您,您叫奴婢怎么说才好啊?”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丫鬟拉着一少年的衣袖,双眼红红的像只小兔子,牙齿紧咬着嘴唇泫然欲泣,巴巴地望着少年。
那少年穿着一身蓝绸棉服,外面罩了件青缎福字绣纹的棉褙子,褙子边上镶着圈白兔毛边。面容生得清秀可爱,白皙的脸庞,双颊泛着淡粉,眸色黝黑,纯净不染杂色。唇不大不小,肉厚色嫩,这会儿正撅着歪在一边。一双杏眼颇有些为难地看着樱宁。
这少年正是男装打扮的沐清。
如今沐清也快十二岁了,当年的小豁牙抽条成了大姑娘了。沐清对着木柱子比划过,自己的个头大概有一米六左右。老太君养得好,吃得好,身材发育比同龄小丫鬟们要早,胸前已开始鼓起小笼包了。沐清暗自庆幸,幸好这会儿是冬天还可以穿穿男装,估计到了明年夏天,包子还会长,再穿男装铁定不行。
宋代“男不圆月,女不祭灶”,沐清今日想趁着父兄们祭灶的当口溜出去看看铺子里她那几个老熟人,还有离开陈家多年的小白。小白当初为了她的铺子多留了一年才离开,到现在已经三年没回杭州了。
沐清常常感叹,从开第一家铺子到今天已经五年了,糖心食铺在杭州城里也开了两家。自己的小金库也日渐充盈,下一步得把眼光放得更远些。
因沐清往来铺子与陈府,每次都有丹枝陪着,后来不知怎得这小妮子和李黑竟然看对眼了,早先两年沐清便把她放出府和李黑成了亲,夫妻两个负责糖心食铺在城北的分店。猗兰认了老李头做义父,一起管着东瓦的总店。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