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传奇 >

第19章

传奇-第19章

小说: 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远山道:“妹子的主意不错。如果契丹人也能表演皮影戏,相信大王和草原上的兄弟们一定都会非常高兴的。”
苏雪奇听耶律远山说起契丹的大王,就接着说:“相信一定是这样的。听说皮影儿戏从汉代就有了。汉代你知道吗?大约是一千一百多年前的时候,那时的皇帝是汉武帝,他有一个最喜欢的女人李夫人,李夫人死的非常早,汉武帝非常思念她,常常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有一个人知道汉武帝是因为想念李夫人所以才彻夜难免,他就花了几天几夜的时间,用牛皮雕刻了一个和真人一样大的李夫人,在上面涂上颜色,学着李夫人生前的动作,在屋里挂起一块白色的锦布,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在锦布外面观看,而这个做皮影儿的人则贴着锦布在后面操纵着皮人,那皮人的影子就隔着锦布像真正的李夫人一样动了起来。所以说,皮影戏原本就是宫廷戏,唐代的时候在宫廷中达到了全盛,到了近代才流入民间,老百姓也可以大饱眼福,观看欣赏了。二哥你说把皮影戏带到契丹去,相信契丹的上上下下一定会喜欢的!”
耶律远山听苏雪奇这样说,高兴地说:“妹子知道的真多,妹子也觉得契丹也可以有自己的皮影戏。太好了!我要好好想一想,看看能不能这次走的时候就带几个皮影艺人回去。”
苏雪奇又说:“不过……我们中原人对你们契丹的了解还不多,而且说起去北方心里还是很害怕的,如果二哥真想带我们中原的皮影艺人回去,除了多给他们钱之外,最好还能在安全上给他们保证。”
耶律远山笑着说:“妹子说得对。钱不是问题,安全更不是问题!两个我都能保证。”
苏雪奇听耶律远山这样有把握,就说:“既然二哥这样有把握,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愿意和你回契丹的皮影艺人的。”

苏雪奇陪耶律远山看了一会皮影戏,台上演的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艺人闪转腾挪,口中唱的是赵匡胤如何仁义如何深谋远虑,不杀一人而解决了唐末五代以来将军拥兵自重,政权不稳定的弊端。苏雪奇笑笑,心想这也算是为本朝歌功颂德的正剧了。
看完皮影戏,苏雪奇和耶律远山付了钱,从这家皮影勾栏里出来,又去看了杂技表演。杂技表演虽然精采,但在苏雪奇看来还是太小儿科了,尤其让苏雪奇难过的是一个小男孩在顶碗的时候,不小心失手把碗掉在了地上,他的爸爸马上跑上去拿鞭子狠狠抽了他三鞭子。小男孩看上去也就八九岁年纪,挨了鞭子,扁着小嘴,眼角挂着泪,把台上的碗捡起来,重新放在脚上顶了起来。苏雪奇一时气愤,真想上前去拦住孩子的爸爸,训斥他几句,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她知道在过去,这些表演节目的艺人,社会地位都很低,很多手艺或者技艺一代代地传下去,靠的就是苦练和棍棒,哪个身怀绝技的艺人身后不是一把血泪史呢!就像小的时候在大街上看到耍猴的,猴子表演的稍有懈怠,耍猴人的鞭子就招呼上了。人虽然不是猴子,但是……但是……
苏雪奇觉得无法说服自己,又无法改变什么,就站起身,拉着耶律远山离开了表演杂技的勾栏。
两个又去听说书人说评话。勾栏里说得正热闹,听众很多。说书人讲到精采处眉飞色舞,听书人则是张着嘴听得目瞪口呆,正应了那句话,演戏的人是疯子,看戏的人是傻子。苏雪奇坐在那儿听了一会儿,好像讲的是瓦岗寨,但是因为说书人用了太多了土话,再加上古代的河南话和今天语音语调多少还是有些不一样,她也不能听得太明白,就更不用说是耶律远山了。两个人坐在那里听了一会儿,都觉得有些索然无趣,于是离开了说书的勾栏。
苏雪奇和耶律远山在瓦子里的各个勾栏中流连,发现瓦子里除了那些演剧说书讲史做傀儡戏的,还有很多卖药的、算卦的、卖旧衣服的、开赌摊的、卖吃喝的、唱小曲儿的……行行色色,什么都有。瓦子里每处勾栏都有很多观众在看表演,就是那些卖药算卦唱曲儿的也被路过的人围得满满的。有时候哪个地方里三层外三层全是黑鸦鸦的人,旁边路过的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拼了命地想要挤进去看个究竟。
苏雪奇心中感叹,这宋代人真是会享受!就是在现代,还没有哪个地方的娱乐可以像宋代的瓦子一样,将本时代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融于一体,为其提供一个表演的场地和舞台呢。更何况这瓦子里不但是娱乐,还有其他商业活动在活跃地进行着。

苏雪奇自从前日和马鸣去了御街,见识了宋代的夜市,这几日又和耶律远山在酒店、茶馆、瓦子、大街小巷、坊坊厢厢相间各处流连,见识了宋代的各行各业,开始逐渐了解了一些宋代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也知道了一些宋人的行事作风,她不禁要感慨:到底是经历了一千多年之后的现代更进步一些呢,还是一千年前的宋代,已经很文明很进步了呢?
拿酒店来说,宋代的酒店餐具基本上都是银的,小二见客人来了,就过来摆上银碗筷,然后写了菜单就放心地走了。有时候在小店里吃的那点东西只不过十几二十文钱,但是用的餐具却值几两银子,但是店家从来不担心客人会在离开的时候偷偷裹带了店里的银器而去。再比如茶博士点茶的时候,就当着客人的面,细细地将茶饼或者茶粉倒入茶钵内,一招一式都在客人的面前,手法利落,充满生活气息和市井特色。
关于这宋代的“点茶”,让苏雪奇想到了现代的所谓“茶艺”,喝茶本是人们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对现代人来说,这简单的事情竟然也成了一门特别的手艺,不知道到底是西方文明为代表的咖啡魅力实在太大,还是东方文明为特色的茶的魅力实在太小了呢?亦或者是中国人在近代被失败打击得失去了自信,所以祖祖辈辈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遭到了质疑而发生了改变呢?
苏雪奇本来是不习惯宋代的“马桶”的。这宋人的马桶是名副其实的“马桶”,用的时候需要扎个马步,将溲溺之物排在大木桶里,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没有冲水设备,家里放着个便桶,你说恶心不恶心?但是,苏雪奇最近有了新想法。这马桶虽然恶心,但是宋代人却很勤快,每天早晨都有沿坊挨厢逐门逐户收便溺的人,这些人叫做“倾脚头”。这些倾脚头每个人各有一片长期的商铺、住家主顾,互相之间不能越界到别人的地盘上去收便溺。这让苏雪奇想起法国的凡尔赛宫。苏雪奇记得在文章中看过,说是以前凡尔赛宫没有厕所,王公大臣们可以随地大小便,然后待从们再将其打扫干净。凡尔赛宫建于17世纪,也就是中国的明末清初时期,比宋代晚了整整六百年,随地便溺现象却依然在上流社会的宫廷存在甚至盛行。那么宋代时候的百姓们已经家家户户都使用马桶,并且每天有人定时来收走桶内之物,与法国相比不知道要进步多少。还有就是宋代的香水行也令苏雪奇非常惊讶。她记得以前看过一个香港电视剧,里面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故事里的几个主人公喜欢去泡澡堂。当时看电视剧的时候,苏雪奇还觉得编剧胡闹,现在想来可能是真的,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突如其来的,像这种袒身露体的事情更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出现。当初她以为古人不可能聚众洗澡,如今看来只不过是她的井底之见,孤陋寡闻罢了。苏雪奇还是想到了法国。法王亨利四世时期,上至国王下至百姓还都不愿意洗澡,后来他的儿子路易十三倾国之力将意大利的香水和香皂制造高手请到法国来,从那以后法国人才开始从“臭人”变成了“香人”。
让苏雪奇感慨的地方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她最近以来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她知道这些还都太表面化,没有真正触及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深层次的东西。但是,仅就这些表面化、浅层次的观察所得,已经足以令她对时代和文明进行思考和反思。她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回到现代,回到北京,但是她想,如果能够回到现代的话,她一定要做点什么,写点什么,让现代人真正去认识古代、了解古人,进而真正的认识现代,了解自己。

回到宋代这段时间,苏雪奇的生活完全变了。北京的生活节奏是现代的,是快的。北京太大了,而且在越变越大,每天睁开眼睛如果想做点什么事情,计划得好,也只能做三件,再了一件也不行。但是,现在在宋代,苏雪奇没了工作,不用上班,汴梁城又没那么大,所以一天时间里如果她愿意可以做上个五六七八件事,时间也绰绰有余。刚开始的时候,苏雪奇有点不适应,觉得生活一下子慢了下来,好像连人生也变成了慢动作,悠悠地让人着急。她已经习惯了大步走路,快步赶车,风风火火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乍来到一千多年前的宋代,眼看着人们慢慢地在街上踱着步子,慢腾腾地吃着饭,再慢慢地走回家里,她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才能打发那么长的一个又一个白天,一个又一个黑夜。但是,现在,苏雪奇开始渐渐习惯了慢下来的生活。现在的她在想,生活本来就应该是慢的,尤其是在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让节奏慢下来,你才有心情享受生活,你才有时间看路边的树的叶子今天比昨天又长大了多少,变绿了几分,你才有足够的耐心去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现代人喝喝咖啡,听听音乐,插上蜡烛吃个晚饭,买几件名牌的衣服,再赶几个饭局,就觉得生活仿佛很惬意很享受了,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喝完咖啡之后还要工作,听完音乐之后还要想想老板的脸色,就着烛光吃完晚饭之后还得点亮电灯,名牌的衣服过几天就又有了新款新样,饭局赶多了喝出了胃下垂、肝硬化……如果再上有老、下有小,再怎么仿佛很惬意也都只是一时的快乐,回到现实之后落差反而更大了。
苏雪奇现在白天的时候有时间就练练字,帮马鸣做一些繁简字对照的笔记;然后再看几页《左传》,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下去,仔细研究品味其中的历史和各代的注笺;或者和耶律远山约好了到街上走一走,去河边转一转,饿了进酒店,渴了进茶坊,去处多得是。
苏雪奇和耶律远山的交往兄妹相称。耶律远山一派爽直豪气万丈,苏雪奇谦逊有礼不拘小节,两个人出入酒店客栈茶馆瓦子,一男一女,一个体格雄壮,一个身材苗条,一个声音洪亮,一个朗声轻语,一个皮肤粗砺,一个白晰明丽,一个金冠紫衣腰挂豹尾,一个绿衣蓝裙不施粉黛,他二人每日走在汴梁城里,都是这街上的一道风景,来来往往的人免不了要看上他们几眼。说也奇怪,耶律远山行事磊落,心无旁鹜,而苏雪奇一样落落大方,心无杂念,两个人虽然出入坊厢街市,俨然便是兄妹,而绝无其他。有了耶律远山这位“二哥”,苏雪奇觉得在古代交了第一位可以不必顾忌的朋友。


(十六)一箱子衣服
这天下午,苏雪奇正在房间里看书,唐进进来说袁杰派人送来一箱衣服还有一页小笺。苏雪奇接过笺纸,打开看是一张鱼子笺,上面写的是:雪奇姑娘妆鉴,惟日前小聚,见姑娘春衫依旧,袁杰不才,特治各式衫、襦、袄、裙、袍、褂、背子、深衣,与雪奇姑娘度夏。姑娘才思敏特,袁杰生平仅见。衣衫虽私昵之物,袁某冒昧,,聊表一番心意,望姑娘勿拒。苏雪奇看了袁杰的短笺,问唐进:“衣服在哪里?”
唐进回答说:“正在往院子里抬,苏姑娘去看看?”
苏雪奇没有答话,跟着唐进来到院中,只见两个人从外面正抬着一个红漆的箱子进到院子里来。苏雪奇赶忙让他们把箱子放下,走过去打开箱子看时,只见里面青、绿、蓝、粉、黑各色的衣、裳、裙、袄,也不知道有几套,有纱的、有麻的、有罗的、有丝的、也有锦缎的,一层一层叠放在箱子里。苏雪奇随便拿起一条裙子比了比,不大不小,正合适。苏雪奇没有想到会收到这样一箱子夏衣,而且这些衣服是袁杰送来的。虽然袁杰在字条上说她“才思敏特……生平仅见”,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籍口,苏雪奇看着箱子里做工考究的衣服,心里隐隐觉得虽然自己不应该多想,但是不多想不代表着揣着明白装糊涂。苏雪奇迅速在心里下了一个结论:这箱衣服不能留下。于是她叫唐进请送衣服的人去喝茶,她回到屋里,铺开一张花笺,研好墨,提笔写道:“袁公子台鉴,公子抬爱,着人相赠衣裙衫袄,雪奇心领。然雪奇之于公子,属意君子之交也。惟其如此,公子盛情,雪奇不敢领受。所有衣裙衫袄,烦请来人带回,伏惟谅宥。苏雪奇拜上。”
苏雪奇拿着写好的字条去找来送衣服的人。来人正在唐进的房间喝茶闲聊,见苏雪奇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