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传奇 >

第79章

传奇-第79章

小说: 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三郎年纪最大,说:“我娘说,这么近,你自己去吧。我就自己来了。”
董三郎说完,朱大郎说:“我们也是。”
苏雪奇笑了。是啊,这么近,又都是穷人家的孩子,难不成真像二十一世纪的小孩子,每天上学放学一定要有家长接送吗?
过了好一会儿,剩下的孩子才陆续到齐。
九个孩子看见院子里什么东西都新鲜,自顾东走走、西看看,玩了起来。
苏雪奇看着这些孩子,他们的眼睛里都是光芒,不禁激动地想:“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吴秀数数人都到齐了,就对苏雪奇说:“姑娘,今天是咱们义塾开学的第一天,你讲两句吧。”
苏雪奇点点头,拍了拍手,说:“孩子们,大家都过来。”
小孩子们又是过了好一会儿才三五不齐地凑到苏雪奇身边。
苏雪奇看看这九个孩子,他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年纪小的只有四岁,还拖着一条鼻涕呢,就是年纪大的,也只有十二岁。孩子们乱七八糟地站了一地,虽然凑到了苏雪奇身边,但是说的说、笑的笑,根本没有要听苏雪奇说话的意思。
苏雪奇知道,教育小孩子,除了循循善诱外,早期定立规范也非常重要。苏雪奇脸上带着一点笑容,严肃地说:“同学们不要说话了,现在都听我说。”
孩子们依然有说有笑,你推我一下,我踩你一脚,不肯理会苏雪奇。
苏雪奇决定化整为零,于是她说:“孙大秀,你和尹大郎、陈十五,你们三个站成一排。”
然而孙大秀、尹大郎和陈十五并没有站成一排,他们根本没有听懂苏雪奇的话。
苏雪奇只好把三个人拉到一边,按大小个儿一个个排好,说:“你们三个就这样站成一排,不要动。”说完对吴秀说:“你帮我看着他们。”跟着又把剩下那六个也按大小个儿排成两排。
排好队之后,苏雪奇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在这里学习了。学习是什么,你们现在还不懂。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学习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但是,它需要你们每天都去找,才能找到。”
小孩子们听苏雪奇说有秘密,还很好玩,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施五仰着小脸儿说:“那我们现在就开始玩学习吧。”
苏雪奇笑了,说:“现在还不能开始。”
黄二问:“为什么?”
苏雪奇说:“因为学习是个怪老头,他只跟那些听话又聪明的小孩子一起玩。”
朱大郎一听学习是个老头,马上没了兴趣,说:“我才不跟怪老头一起玩呢,没意思。”
苏雪奇忙说:“学习这个怪老头可不一样,他可有意思了,他能告诉你很多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
董三郎马上问:“那他知道为什么太阳在早上和晚上的时候看起来很大,可是在中午的时候看起来却很小吗?”
苏雪奇笑了。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列子》中虽然借两小儿之口早就进行了论辩分析,但是古代的人并没有给出一个真正科学的解释。可是苏雪奇还是说:“你想知道为什么吗?怪老头说你得自己去找答案。”
董三郎眨眨眼睛说:“真的能找到答案吗?我问过我娘、我爹、我祖父、我外叔公,他们全都说不知道,还说再问就打我。”
苏雪奇笑着对董三郎说:“三郎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哦。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答案的,只要你每天来这里,好好和学习一起玩。”
董三郎若有所思地看着苏雪奇,不再说话。
苏雪奇趁着孩子们的兴趣被提起来,赶忙说:“要想和学习玩,有几件事情大家一定要记住。第一件事情是:我们和学习一起玩的时候,叫上课。上课的时候,我就是你们的苏老师,老师说话的时候你们不能说话,有问题,要等老师说完之后再问。记住了吗?”
孩子们不说话。
苏雪奇又把刚刚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问:“记住了吗?如果记住了,大家一起说‘记住了’。”
孩子们这才参差不齐地说:“记住了——”

苏雪奇觉得这个开头很好,虽然这些孩子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训练,但是只要假以时日,她有信心可以让他们行止坐卧都呈现另一番气象。
苏雪奇等孩子们答完,说:“大家知不知道,这里叫什么名字啊?”
孩子们摇摇头。
苏雪奇看着孙陈十五问:“你叫什么名字?”
陈十五憋了半天,说:“陈十五。”
苏雪奇又看看尹三郞,问:“你呢?叫什么名字?”
尹三郎看看他哥哥尹大郎,怯怯地说:“我叫三郎。”
苏雪奇摸摸尹三郎的头,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名字,这里也有名字,这里叫知不足义塾。大家要记住这里的名字,就像记住自己的名字一样。知道吗?”
孩子们有了上次的经验,于是又参差不齐地回答说:“知道了——”
苏雪奇很满意,她逐一向孩子们问了一遍学校的名字,确认每一个孩子都记住了之后,说:“大家想不想听爆竹声啊?”
小孩子们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来的时候就看到了门外的爆竹,进了院子后玩了一会儿就把这事忘到了脑后,苏雪奇这时问起他们,他们才又想起门口的爆竹来。
苏雪奇冲吴秀说:“你去把爆竹点着吧。”
吴秀看看太阳说:“时辰还早呢,再等一会儿吧。”
苏雪奇说:“还等什么呢?孩子们都等着听响呢,你刚才也听到了,我已经向孩子们许了诺了。”
吴秀拿出火镰,点着事先准备好的一根树枝,然后走到了大门口。
孩子们都高兴地往门口挤,苏雪奇赶忙把几个小的拉住,然后对几个大的说:“不要靠太近,往后面站一点。”
吴秀举着点着的树枝把爆竹点着,立刻,耳边劈历啪拉地响了起来。
小孩子们又笑又跳,高兴得像过节一样。
苏雪奇也很高兴,她的眼睛有些湿润了,今天她的学校正式开学了!
苏雪奇领着孩子们回到院子中,带着孩子们来到正堂的教室,对孩子们说:“你们认识墙上挂的这个人吗?”
孩子们说:“不认识——”
苏雪奇说:“从今天开始,大家要记住,他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说完,苏雪奇带头跪在了地上。
孩子们不知道苏雪奇为什么要冲着墙上的一幅画下跪,孙大秀说:“今天也不过年,也没有大官路过,为什么要跪下呢?”
苏雪奇回过头,笑着对孙大秀说:“因为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是和学习一起玩了。一会儿,我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苏雪奇成功地把孩子们都哄得跪到了地上,领着孩子们拜了孔圣人。苏雪奇想,这就行了,古人的其他繁文缛节能省就省了。
(六十六)行有余力
苏雪奇给每一个孩子都重新取了名字。陈十五往后就叫陈启智,朱大郎、朱二郎改名朱伯礼、朱仲礼,董三郎的新名字是董丙仁,黄二改了新名黄润之,尹大郎、尹三郎也有了新名字尹亥义、尹辰义,施五的新名字是施长信,孙大秀的名字则只改动了一个字变成孙继秀。
苏雪奇好不容易才让孩子们接受他们的新名字。苏雪奇告诉孩子们,大郎、二郎这样的名字便算是他们的乳名,给爹娘亲近的人叫的,在学堂里,彼此要称呼对方学名。
苏雪奇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给孩子们设置了七门功课:识字、算术、音乐、体育、历史、科学和劳动。知不足义塾的老师只有苏雪奇一个人,但是却要开设七门功课之多,为了不至于有心无力,苏雪奇在家里熬了几个晚上,才排出一个比较从容的课程表。
当务之急是让孩子们尽快认得几个字,可以写出几个字,所以苏雪奇将每一天都排上了识字课;会计算数字,做简单的统计也很重要,苏雪奇得抓紧时间,趁孩子们还小把他们的思维能力开发出来,所以苏雪奇在每一天的课程表里也都排上了算术课;至于其他五门课,每天排两种,使孩子们不但能够增加见识,更能陶冶情操、锻炼身体。
苏雪奇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每天不是去知不足给孩子们上课,就是回家编写教材,批改孩子们的大字作业。对苏雪奇来说,最辛苦的倒不是每天要给孩子们上课和批发大字作业,而是每天都要绞尽脑汁地给孩子们编写适合他们使用的教材。
苏雪奇开办义塾并不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经世之学,然后去考科举,所以四书五经并不适合知不足的孩子们。可是,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这个时代又没有什么好的教材可拿来作启蒙之用。
苏雪奇自己背不下来《三字经》所以就问赵元杰借,谁知一问之下,赵元杰说从来没听过有这样一部作品。苏雪奇尽她最大的可能背了七八十句之后,再也背不下去了。赵元杰的丧女之痛还没过劲,虽然觉得苏雪奇所背诵的句子精悍警世,但也没有兴趣追问下去。
还好苏雪奇在相国寺书肆居然发现一本《百家姓》,苏雪奇高兴极了,立刻花一百文钱把书买了下来。苏雪奇暗暗高兴,多亏这个时代已经有了411字本的《百家姓》了。
《百家姓》、《千字文》,再加上《唐诗三百首》,苏雪奇手头已经有了几本现成可用的教材。当然这还远远不够,苏雪奇想要一些更轻松活泼有趣的,所以她只好自己动手编写。苏雪奇从先秦至唐代典籍中找出一些小故事,汇编成册,作为识字课上孩子们累了烦了倦了时的调剂。
上体育课的时候,苏雪奇会带着孩子们离开知不足,沿着蔡河跑出很远,然后喘着粗气,大家一起坐在河边的草地上休息、唱音乐课上学的歌。
吴秀每天帮苏雪奇打扫校舍,揺上下课的铃铎,没事的时候也坐在门口听苏雪奇给孩子们讲故事。

知不足渐渐步上了正轨。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后,这些穷街坊的孩子们慢慢可以写出自己的名字,也懂得了很多生活以外的知识和道理。又何止是孩子们呢,教学相长,苏雪奇为了教授孩子们知识和道理,为了让知识和道理更直观、更有趣,她每天每天翻阅大量的典籍,为了备课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同时也获益良多。
有一天苏雪奇正在给孩子们上算术课,课上学的是十以内的加减法,这时赵元份不声不响地走了进来。
苏雪奇看到赵元份走进教室,就冲赵元份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给孩子们上课。
这是赵元份第一次来知不足。
赵元份看到教室里竟然有一块很大的黑色的板子,而苏雪奇手里拿着一块白色的东西,在那块黑色的板子上写了很多奇怪的笔划。
赵元份听苏雪奇一边写,一边给学生讲三加六等于九,知道这堂是算术课,可是那块黑色的板子上写的却分明又不认识。赵元份听苏雪奇讲了一会儿,慢慢把十个数字和苏雪奇在黑板上写的符号一一对应了起来,再看苏雪奇所列的算式,其法简便高明,似乎不在算筹之下。
下课以后,赵元份问苏雪奇:“姑娘刚刚上课时写字的东西是……”
苏雪奇知道赵元份问的是黑板。当初苏雪奇让吴秀把磨好的墨刷到板子上的时候,吴秀也很吃惊。苏雪奇向赵元份解释说:“那个是黑板。是我在家乡的时候,我的老师上课的时候使用之物。在黑板上写字,需要用到粉笔,刚开始我叫吴秀找的粉刷匠,向他们买了石灰,回来自己用水勾兑制成粉笔,后来吴秀明白了我的用途之后,就直接到药铺里买了很多没有烧制之前的生白恶回来。可是白恶用着究竟没有我们自己做的粉笔好用,所以现在还是自己制粉笔。”
赵元份起身拿起苏雪奇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果然黑底白字,字字清晰。赵元份不禁赞道:“自古以来,教学常用沙盘,没想到姑娘奇思妙想,居然想到以墨涂板,以石灰代笔书写之法,当真是高明之至。”
苏雪奇不好意思地说:“王爷过奖了,雪奇不敢专美。以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并不是我的发明,我也不过是从我的老师那里学来的罢了。”
赵元份背手而立,说:“看姑娘的言行,每每出人意表。我想姑娘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前辈高人。”
苏雪奇心想,如果说自己真的有什么地方比这个时代的人看起来略高明一点的话,也绝不是因为自己真的够聪明,真的与众不同,这一切一切都只是因为她和这个时代的人中间隔着一千年的文明与进步而已,正如牛顿所说的,自己是站在历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啊。
苏雪奇想了想,说:“王爷猜的正是。家师学贯古今,说来惭愧,我连家师的皮毛也没有学到一二,真是悔于书到用时方恨少。”
赵元份啧啧称道:“姑娘这么说,真是使我对尊师产生滔滔不尽的景仰之心,不知道尊师名讳要怎么称呼呢?”
苏雪奇心想,自己只是随口胡谄,你让我上哪儿找个前辈高人出来,罢罢罢,就一谄到底吧。于是苏雪奇说:“家师常常说自己无所不知,《庄子•;养生主》曰‘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家师反其意而用之,自号无涯子。”
赵元份拍手说道:“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