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传奇 >

第93章

传奇-第93章

小说: 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天来了,边境休兵垦殖,但是战争的味道却没有消淡,在这个草木蕃秀的季节里,战争也在悄悄地酝酿着。
五月,邢州又是连连发生余震。
六月无事。
七月,宰相李沆病没。皇帝提拔翰林侍读学士毕士安为吏部侍郎、参知政事,行宰辅之职。毕士安向皇帝推荐了年轻而志高的寇准,八月,皇帝正式任命寇准与毕士安并平章事,同为辅政大臣。
苏雪奇得知寇准出相后知道,该来的始终是要来的。
九月,皇帝召毕士安、寇准商议秋后亲征契丹。消息很快从内廷传了出来,老百姓也终于知道又要打仗了。

闰九月,契丹大军突至。契丹的先头部队很快被宋军击败,于是契丹国主耶律宗绪和摄政的女主太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下急攻定州,很快攻到澶州城下。
澶州与汴梁仅一河之隔,契丹铁蹄危逼京师。前线告急文书一日五至,京师大震。

这一天,苏雪奇正在永昌郡主府陪玳儿玩。马鸣面有忧色地说:“这回恐怕真的要打仗了。”
永昌郡主又有了,正在害喜,刚刚吐过,到后堂休息去了。苏雪奇看永昌郡主不在,就压低了声音说:“其实也不用过分担心,结果你我都清楚,结盟和纳币买来了长达百年的太平。”
马鸣点点头,说:“话是这样说。但现在朝中分成了两派,一派主打主战,一派主张迁都。现在两派人都在拉拢皇亲,好增加在皇上那里说话的份量。”
苏雪奇说:“这个咱们也是知道的。历史本来就是这样。”
马鸣着急地说:“问题是,我也是他们拉拢的对象。”
苏雪奇笑了笑,说:“差点不记得了,柴家在这里还是很有份量的。”
马鸣叹气说:“是啊。平时虽然只领个虚衔,朝中的事也问不到我们这些人。但是,这样的时候,又把我们这些摆设推到风口浪尖上。现在的形势,站到哪边明摆着都会得罪另外一边。”
苏雪奇说:“你怎么这么糊涂啊。大事上,当然要全大节弃小利了。不管怎么样,你当然应该支持寇准。”
马鸣说:“也只能这样了。”
苏雪奇问:“雍王那边的态度怎么样?”
马鸣说:“我前天见到王爷,王爷说寇大人已经找他谈过了,让他无论如何在皇上面前支持亲征。”
苏雪奇点点头,说:“王爷在皇上面前说话才是最有份量的,再说皇上从即位以来,一直就重用寇准,亲征的事是跑不了了,我们就等着看结果就行了。”


(七十八)天外来祸
虽然苏雪奇和马鸣都知道这件事的结局,但是,苏雪奇和马鸣的历史知识都不完整,他们都只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寇准联络了一些朝廷官员形成一股主张和契丹人决一胜负的力量,而参知政事王钦若和佥枢密院事陈尧叟也拉拢了不少官员大力主张迁都。
皇帝心里是既不想迁都,也不想和契丹人打,可是,契丹人已经来了,不打的话,一条河能拦他们多长时间呢?到时候契丹人过了河,汴梁一定会保不住,汴梁保不住,还是只好迁都;可是,迁都等于向契丹人示弱,失了地不说,丢了祖宗定下的大好基业更是大大的不孝。
皇帝心里左右为难。自从当年太宗皇帝高梁河一役惨败之后,朝中文武大臣包括皇帝自己,都对契丹大军有井绳之惧。战,虽然未必一定会败,但鉴于太宗皇帝当年之败,也许还是不战来得保险些。然而,不战,又不能屈敌之兵,以放弃京城的地盘和百姓为代价的不战,无论是不是写进史书里,都显得有些说不过去。
皇帝是真的为难了。
皇帝想听听身边人的意见,又担心身边的人不够亲近,一旦把他心里的顾虑倒出来,有损他帝王的威严,思虑再三,还是没能有所决定。刘美人这时正在皇帝身边,皇帝就问她:“你怎么看?这些日子真是愁坏我了。”
刘美人走到皇帝跟前,说:“其实依我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和契丹人打就是了。”
皇帝看看刘美人,说:“你以为我不想打吗?只要能打赢。万一打输了呢?”
刘美人说:“还没打,怎么就想着咱们会输呢?不打,才是输呢。”
皇帝叹息说:“总要有个万全之策才好最后决定。”
刘美人说:“你呀,这么多年了,什么事情都想要万全。当初要不是你求万全,咱们用得着分开那么多年吗?”
皇帝笑了笑,把刘美人拉到身边,说:“又提这档子事。乳母跑到父皇那里告状,我有什么办法。”
刘美人佯嗔道:“还不是你处处纵着秦国夫人,她才处处管束着你。”
皇帝说:“那怎么说我也是吃她的奶才长大的嘛,她也是为着我好。”
刘美人不依不饶地说:“她为你好,你为什么不听她的话,还要把我藏起来,继续和我来往。”
皇帝求饶说:“好好好,是我不好。说回正事吧,我想找人商量商量,打还是迁都,得找个信得过的人出出主意。”
刘美人轻颦一下眉头说:“我出了主意了,你又不听。那你还能去找谁?你也无非就是去问雍王。”
皇帝说:“其实我一早就想问问老四,不过,我担心连老四也劝我和契丹人打。”
刘美人说:“你呀你呀,怎么就怕了契丹人呢?打不过再迁都也不丢人哪。”
皇帝沉吟了一下,说:“我还是去问问老四再说吧。”

皇帝轻装简从,带了两个侍卫去保和宫见赵元份,却扑了个空。宫里的下人说,只要赵元份不在保和宫,那九成九是去了相国寺。皇帝觉得有些奇怪,老五已经下葬了半年多了,怎么老四还往相国寺跑。
赵元份之所以热衷去相国寺,原因其实很简单。
苏雪奇不能去保和宫,赵元杰死了,苏雪奇也再不会去景和宫;如果去蓝田郡主府或者永昌郡主府,又会被当成客人一样招待,对赵元份和苏雪奇来说都不方便;所以,相国寺是苏雪奇和赵元份见面叙旧的好选择。
赵元份已经和苏雪奇讨论过和契丹之间这场战争了。苏雪奇没什么保留,直言除了打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择。赵元份本来也倾向于和契丹人打,受到寇准的鼓动,再听了苏雪奇的意见,战意就更坚决了。赵元份对苏雪奇说:“想不到我消沉了这么多年,如今却要站出来说话。”
苏雪奇笑道:“王爷也说消沉了这么多年了,现在正是振作起来的好机会。”
赵元份点点头,说:“国家有难,我不能再因为自己的事情置朝廷的事于不顾。”
“说得好!老四,你总算又像三哥的四弟的了。”
赵元份和苏雪奇正在聊天,猛地听到有人说话,抬头一看,来的竟然是皇帝。赵元份和苏雪奇赶紧要拜,皇帝摆摆手,说:“我今天是微服出来的,就不要声张了。”说着皇帝看看苏雪奇,说:“这位姑娘看上去很眼熟。”
赵元份笑道:“三哥,这位是苏姑娘啊。三哥你几年前见过的。”
皇帝又看了看苏雪奇,说:“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很特别的姑娘啊。我差点认不出你了。我记得你的头发是有些卷的,像那些波斯人一样,怎么现在不卷了?”
苏雪奇没想到皇帝记性这么好,居然还记得她当年的烫发,笑着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离开家乡来到京师之后,常饮京师水,慢慢地头发就长得和京师的人一样了。”
皇帝哈哈大笑,说:“不错,你是那位姑娘,几年没见,说话还是这样别出心裁。”
苏雪奇笑着说:“都说贵人健忘,您还记得我,是我莫大的荣幸。”
皇帝说:“难怪老四对你放不下,你也的确是个不容易让人放下的女子。”
苏雪奇有点尴尬,就笑了笑。
皇帝说:“话说到这儿了,看样子姑娘你还是一个人吧?”
苏雪奇又笑了笑。
皇帝笑了,说:“到底是个姑娘,说起这个,就害起臊了。既然你还是一个人,老四又放不下你,不如我作个主,把你许给老四怎么样?”
苏雪奇吓了一跳,不知道该怎么拒绝皇帝。
这时赵元份反倒尴尬地说:“三哥,你说什么呢?我和苏姑娘是君子之交,只求闲来无事,聊聊天,交交心,我绝对没有亵渎苏姑娘的意思。”
皇帝听了赵元份的话,说:“你呀你,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是不是担心你家里那个会闹事,你放心,这件事只要你愿意,我去和她说。”
赵元份一听急了,说:“三哥。臣弟求你,千万别去。臣弟和苏姑娘真的只是君子之交。”
苏雪奇这时也赶紧趁机说:“民女感激您的关心,民女蒙王爷不弃,放下尊贵的身份,经常一起聊聊天,下下棋,已经是民女的荣幸,民女不敢高攀皇亲。”
赵元份正色对苏雪奇说:“姑娘此言差矣。除了身份,我还有什么呢?能和姑娘倾谈心事,倒是我的荣幸了。”
皇帝看赵元份和苏雪奇两个人让来让去,摆摆手说:“算了,当我没说过。你们两个就谁也别说谁高攀了谁了。”
苏雪奇和赵元份都笑了。赵元份这才说道:“三哥怎么突然想着来相国寺了,还是微服来的。”
皇帝听赵元份问起,看了看苏雪奇,板起脸说:“还不是为了和契丹人的战争。”
苏雪奇听皇帝这么说,赶紧说:“您和王爷要商量国家大事,民女还是先行告退了。”
皇帝又看了看苏雪奇,说:“你也不必走。我知道你不是多嘴的人,不会随便把今天听到的话说出去。你不妨也说说看,我也想知道老百姓是怎么想的。”
苏雪奇看了一眼皇帝,没想到皇帝竟然还挺民主,自己一下子成了人民代表。苏雪奇想,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纪的话,她是万万没有机会参政议政的,就是在这个时代,她这个人民代表的机会也是撞了运气得来的,既然这可能是她这辈子唯一一次发表意见的机会,她可不能轻易浪费。
想到这里,苏雪奇对皇帝说:“民女不是花木兰,民女觉得打仗的事情还是得靠身强体壮的男人。民女也不是蔡文姬,但是民女担心一旦契丹人过了河,千千万万的女子就会被胡人掳去,到时候马前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大宋子民就要受到契丹人的践踏和凌辱了。所以,您要是问民女怎么想的话,民女只想说,以我大宋国力,凭我大宋将威,这场仗一定要打。”
皇帝说:“姑娘果然有话说。老四你怎么看?”
赵元份说:“三哥,我们大宋立国以来,与契丹人的战争一直未曾断绝过。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和契丹人之间从来没有决出个胜负来。苏姑娘说得没错,我大宋自太祖立国以来,迄今四十余载,其间与民休息,国力与日俱增,兵多将广,何不趁此机会,和契丹人好好打一仗,给契丹人点颜色看看,把当年石敬塘割出去的燕云十六州打回来。”
赵元份越说越激动,脸上泛起潮红,接着说:“太平兴国四年,先皇亲自统兵攻辽,可惜功败垂成,高梁河一役,朝廷兵败。三哥,我知道你担心如果和契丹人动真格的会重蹈高梁河一役覆辙。可是,三哥,契丹人现在虽然是耶律隆绪为主,但是听说这些年来一直是耶律隆绪的母亲萧太后主事。一个女人,再有能耐也有限,现在和契丹人打,正是时候。”
苏雪奇听了赵元份的话在心里揺了揺头,赵元份竟然轻视女人,而且对象还是大名鼎鼎的萧燕燕。苏雪奇这时说:“容民女再说一句,王爷刚才说的民女都十分赞成,只是听说萧太后是个非常能干的女人,契丹这些年来一直是萧太后主事,不是耶律隆绪无能,实在是萧太后处处都比耶律隆绪还要高明一畴。这次他们母子亲自率军前来攻打我们大宋,我们大宋自然不必惧怕于他们,但是也不能轻敌。既不高估敌人,也不低估敌人,才好摆正心态,好好和他们打一仗。”
皇帝听到这里,说:“你们说这么多,无非都是希望和契丹人打。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万一,万一我们不敌契丹人,到时候契丹人渡河打到京师来,到时候该怎么办?”
赵元份说:“只要三哥亲自出征,将士们受到鼓舞,一定会奋力保家卫国。”
皇帝等赵元份说完,说:“你还没有回答我,万一呢?万一不虞,你让三哥置家国于何地?”
赵元份为难了,说:“这……”
苏雪奇看赵元份险些要被皇帝说服,赶紧说:“如果不和契丹人打,皇上真的打算迁都吗?我听说王钦若大人主张把京城迁到升州,而陈尧叟大人属意成都,不知道您是喜欢升州多一点,还是成都多一点?王大人是江南人,陈大人是蜀中人,他们都希望把京城迁到自己的家乡去。敢问您是升州人,还是蜀中人呢?”
苏雪奇说完,看了看皇帝,皇帝的脸上有些不好看。苏雪奇知道,自己的话说得太没分寸了。但是话已经说了,苏雪奇并不后悔。
皇帝脸上阴了一会儿,然后把不高兴收起来说:“有头发谁想当秃子呢。形势如此,迁都之议也是做个准备,万一前线的仗打得不顺利,好不至于临时抱佛脚。”
苏雪奇心想,反正不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