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翅膀下的阴影 >

第26章

翅膀下的阴影-第26章

小说: 翅膀下的阴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檎馔嬉舛阋蚕嘈牛磕闾岫急绿帷T偎担桓鑫训氖焙颍课易约合衷诙际悄嗥腥阌心汛匚移ㄊ卵剑慷圆欢裕�

不好意思,刚才有点走神了,各位就当没听见没看见。咱们回到正题,接着说周雄主持的这场饭局。

周雄刚才说了两件事情,原本是为了助兴,动机是好的,想让在座各位多喝两杯,最好来个一醉方休,他自己也确实认为这是两件可以助兴的事。

没想到个别同志的承受能力比他想像的差,后一件事将陈老六咣咣给砸得失神了,一声不吭地坐在那儿,谁喊都不应。其他人也就没了闹酒的兴致,简单地又喝了几口,吃了个面条,左搀右扶地站起身来,走人。

于飞向周雄告了个假,待他的奔驰车先走了之后,将陈老六踹进那辆奥迪车里,义务给他当回司机,开车往陆离酒吧而去。

这个陈老六,看样子被刺激得不轻呀。真不知道待会儿等他清醒后,会做出什么样的过激举动来。

第四十三章——反偷渡宣传

第四十三章 反偷渡宣传

协查通报发出去十天左右,云南边防部门有了回应,发现一辆受损严重,但各方面特征与通报中所描述极其相符的旅游大巴车,到底是不是,还得滨州方面派人前往核实。

经联系,滨州外事旅游公司派出分管车辆调度的张经理来到边防支队,协助前往云南确认车辆情况。考虑到这位张经理是个女同志,滨州边防支队委派夏晨和任晓雯一起同赴云南。

自那次任晓雯化装配合夏晨出色完成与丁彪的接触后,在她的极力要求下,支队将她正式调整到侦查队工作。好些战友不理解,认为档案案工作清闲舒适,挺适合女孩子的,劝她不调的好。夏晨却看得清楚,任晓雯的意决,与李一鸣出事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密切相关,于飞也难逃其咎。她内心的伤痛使她根本就闲不下来,当初选择填报刑侦专业志愿时的激情再次复苏了。

女性队员的加入,给侦查队的各方面工作都增添了活力,效率明显提高。也是,侦查工作本身就是个特殊行业,经常需要采取某些非常规手段对案件进行勘破,有了女性队员的参与,许多问题都会好办得多。这个话题我就不多说了,读者应该想像得到。

反正自从这个任晓雯调到侦查队后,队里的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干活都更加有劲了,脸上的阳光多了不少。任晓雯也积极参与到各种案件的侦查处理中去,每日价忙忙碌碌,生活充实了很多,阴郁的心情渐渐平静,与队友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

现在不都讲究个生态平衡嘛?谁不愿意无论是坐在办公室里,还是外出办事的时候,身边都能有个靓女陪着呀?军人也不例外,那些小伙子都血气方刚,他们不是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大男人,内心里有这个念头很正常。这不是赶时髦,也没其他什么龌龊想法,就图个心情好,再苦再累俺也甘愿。况且这纯属组织安排,工作需要,名正言顺,不用担心什么花边新闻。

三个人在云南的调查挺顺利,待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回来了。那辆大巴车是在云南北部远离边境的一个近二十米的山崖脚下找到的,显然是出了一次车祸,车子在空中翻了好几个滚,然后起火燃烧。但因为那天正下着大雨,大火很快被浇灭了,因此损毁得不是很严重。

经核查,车子的牌号是假的,发动机型号与旅游公司丢失的那辆完全一致。

据交警部门对现场的分析,这辆车是在盘山公路的一个急转弯处,因天雨路滑或其他原因,驾驶员未及刹车,车子快速冲出车道,撞毁了路旁的护栏,一跃而下的。

如果按照这个分析,驾驶员及车里的其他人在毫无意料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逃出生天的可能。可奇怪的是,车身内及出事点的周围包括翻滚的沿途都没有发现人的踪迹。现场旁边就有树,焚烧的痕迹不是很厉害,这说明燃烧的时间并不长。车身里又都是水渍,烧情也不严重,如果里面有人,不可能烧得一点都不剩。

那么,人呢?

只有一种可能,那辆大巴车在冲出车道跃向山崖时,实际上只是一辆空车,里面没有一个人!

大火加大雨,虽然都不厉害,却已足够抹掉车辆最后一次使用过的所有痕迹。

任晓雯举着照相机,从各个角度给大巴车咔嚓咔嚓地拍着照,顺便给在现场勘查的夏晨和在一旁任务完成显得无所事事的张经理拍了几张单人照。

再没有其他的线索,多留无益,三人打道回府。跟支队领导汇报后,他们也没有太多的表态。

案件真的陷入了僵局,再往什么方向查下去,夏晨的心里没底了,他甚至都有点害怕见到肖震那双深邃的眼睛。

奇怪的是,自他从云南回来后,关于此案的侦破进度,总队再没有催过,几位支队领导也很少谈及。

那五十个偷渡人员经过治疗后,身体相继康复,除少数几个因伤势过重留下残疾或轻微后遗症外,其余的都能正常生活了。鉴于他们均为初犯,又是被骗出境,边防拘留审查所按照规定对他们从轻处理。拘留期间,主要是组织他们开展系列关于偷渡的普法教育,叫他们写思想认识。然后做了罚款处理,再遣返回原籍。

为达到教育大众的目的,拘留所还给他们每人分发了一张由边防总队统一制作的反偷渡宣传教育光盘,让他们带回家去和亲朋好友们一起观看的。

光盘里面的内容包括国家关于偷渡的界定和反偷渡的相关法律条文、对初犯和重犯的偷渡人员的不同处理方式等基本法律知识;偷渡组织者的惯用伎俩、如何有效预防被骗等生活常识;几个阐述偷渡活动对国家和个人造成严重危害的典型案例;以及曾经在新闻媒体上报道过的一些偷渡人员讲述偷渡过程悲惨经历的忏悔录式电视访谈。

这种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对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来说,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偷渡是怎么一回事,基本上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平时也经常能通过本地新闻媒体看见或听见有关边防部门查处偷渡案件并对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理的消息,有些案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也就格外关注。

对他们的宣传教育,主要以边防派出所在集市、社区、学校等地方举办巡回图片展、散发宣传单,或到各村开展普法知识讲座等形式为主,效果就会比较明显。

而对于广大内地群众来说,偷渡、反偷渡离他们的生活相对来说会遥远一些,因而并不是很关注,有时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了,也是一扫而过,不会有太多的印象。大部分人对反偷渡的相关法律知识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也缺乏必要的防范心理。

现在人口流动频繁,内地一些外出务工的人员,其专业技能、经验积累或文化程度等方面在短时间内比较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形势。尤其到沿海地区之后,往往就业率不是很高,因而容易急躁,容易轻信别人关于国外遍地黄金好发财,偷渡出境小成本、高薪工作大回报的鼓吹,导致上当受骗。

很多人是满怀希望而来、满身债务而归。这还是好的,有些如阿芳者,钱没赚到,反落个终身伤残;或者被境外黑社会组织扣押,成为他们的拳击袋、提款机,甚至沦为娼妓,受尽;更有甚者因伤势过重或意外染病,被弃之荒野,孤死他乡,家人却连个讯儿都无法知晓……

对内地群众的宣传,目前仍只能主要依靠新闻媒体,经常性地宣讲反偷渡的相关法律知识,报道一些典型案例。只是由于偷渡活动从大处讲还事涉国家国际交往关系,题材相对敏感,这方面的报道有着严格的新闻规范,所以涉足范围终究有限。

但与以前的一无所知相比,普及率已经算是相当高了。其实发放教育光盘给那些曾经上当受骗的人,影响范围也是相当窄的,不过有总比没有好,以点带面,积少成多,也算是普法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形式。

夏晨没想那么多,他的考虑是,五十个人被送回原籍,这起偷渡案的侦破就更加显得遥遥无期了。他坐在办公室里,仔细地翻看着那卷厚厚的询问笔录,希望能再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仍然徒劳无功。

他有些心烦意乱,一把将案卷扔在桌上,甩手走出门去,却与门口急匆匆往里走的一个人撞了个满怀。

这个人给他带来的消息让他喜出望外,心中的希望重新燃起。

第四十四章——令人费解的暗示

第四十四章 令人费解的暗示

夏晨心烦意乱地往外走,却在门口与急匆匆往里走的一个人撞了个正着。他正想发脾气,发现来人是任晓雯,满腔怒火顷刻间烟消云散。

对谁发脾气,他也不敢跟任晓雯瞪半个眼呀!

任晓雯是谁?各位看官比我清楚。她是比夏晨低两届同一专业的校友,在学校你我他文学社里因朗诵出色而争得一席席位的文学青年,现在同处一条战壕的亲密战友,也是自己曾经砰然意动芳心暗许的那个人呀。他敢跟她发脾气吗?

当然,准确的身份,应该是亲密战友加好朋友于飞的比肩女友。虽然任晓雯已经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夏晨不能不承认。他十分清楚于飞在任晓雯心目中的份量,也知道于飞的秘密,误会是暂时的。等到于飞任务完成胜利归来,根本不用去刻意解释什么,属于他的都会一样样原封不动地还回去。所不同的只是,原本发亮的会变得更加耀眼,原本深情的会变得更加浓郁,而原本隐藏的则必须藏得更深。

任晓雯根本就没理会夏晨情绪的变化,她揉了揉被撞痛的肩膀,说了句:“你瞎跑啥呀?”然后不等夏晨回过神来,就一把将他扯到办公桌前,面色兴奋地说:“有好戏了。”

“什么好戏?一惊一乍,看把你兴奋的。彩票中大奖了?”夏晨有些莫名其妙。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肖支他们几个正在商量,准备来个大行动。”任晓雯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神秘地说。肖支是属下人对肖震支队长的简称,跟李局、王总差不多。

“大行动?对谁?你怎么知道的?”夏晨也兴奋起来。

“好像跟这起偷渡案有关,又好像说到走私呀、贩毒什么的,看样子计划了很久似的,有名堂。”

“你怎么老是好像好像的,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呀?谁告诉你的?”夏晨有些不满意。

“唉呀,我也是刚才到司令部办公室去取个呈批文件,指挥中心的人偷偷告诉我的,你就别问是谁说的,有这回事就行了。”任晓雯没好气地说。

“好好,我不问。你说说,他们是怎么商量的?”夏晨无可奈何地笑了笑问。

“他们好像说,不是,他们说,这起案件要跟以前的几起案件并案调查,分析都是同一个团伙做的。现在正是关键时期,证据正在收集中,现在不好动手是要等什么头号人物出现。说是安排了什么人在收集证据,已经有些眉目了,只要过硬的证据一到手,那个人发出预警,就可以收网了。这些情况怎么都没听你这个侦查队长提起过呀?”任晓雯狐疑地问夏晨,生怕他又有什么事情瞒着她。

“我们的外围调查你不是都知道吗?要么是死胡同查到没路走了,要么是一团雾水无从查起,现在派出去的人就那么几个,翻来覆去也没什么新线索。你刚才讲的这些情况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夏晨辩白说。

“不是你这边,那他们说得满有把握,一副胸有茅竹的样子,难道他们另外派了个什么小组出去?不可能呀,如果有的话,不可能连我们具体经办人员都不通报。听他们的口气,好像是在那个团伙内部安插了什么人,而且是自己人,你说这会是谁呢?总队派人参与了?”任晓雯饶有兴趣地猜测着。

“不可能,总队这次肯定没有派人参与这起案件的侦破。以前的案件也都是我们经手的,案卷都在这,总队更不可能插手。”夏晨说得很肯定。

“那你说说这人是谁?总队没派人,支队也没派人,天上掉下来的?对了,你说有没有可能是谁发展的特情?”任晓雯又想出了一种可能。“特情”是特别情报人员的简称,相当于高层次线人,埋藏得深,能接触到核心机密,非重大事情不会轻易露面,一出手就会给予毁灭性打击。但一般口头上称呼时,仅指被策反过来为我所用的地方违法犯罪组织内部人员,无所谓高低,统而称之,跟普通线人没有太大的差别。

夏晨摇摇头,没有出声。他隐约地意识到,这件事应该跟于飞有关,他成天跟周雄陈老六他们混在一起,又进入了大鹏公司,肯定有他的用意与目的。难道是案情取得突破性进展,于飞掌握了某些关键性证据,准备出手了?

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就说明,案件的侦破已经指日可待,离于飞胜利归来、功成名就恢复正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