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当项羽遇到刘邦 >

第3章

当项羽遇到刘邦-第3章

小说: 当项羽遇到刘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打败项羽并不是偶然的,那四百余年的汉室基业得来并不轻松,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很复杂,但有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就是知识储备。

这里说的知识,并不单就那些书本而言。知识涵盖的范围是广阔的、深邃的,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经验积累、经历积淀,都属于知识的范畴。项羽和刘邦二人都没有什么学历,书本知识都不多,一个是不好好学,一个是没机会学。但刘邦却掌握了另外一门知识:社会学。相比之下,项羽在这方面就欠缺了很多。

【2。项羽是个什么样的学生】

项羽小时候读书,很快便对那些枯燥的文字心不在焉了,于是“学书不成,去学剑”,弃文从武,结果学剑“又不成”。文也不成武也不就,他的监护人项梁就生气了。项梁是项羽的叔父,项羽十岁那年父母亡故,自此便跟着叔父过活。面对叔父的震怒,项羽的一番解释是:“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学那么多课本知识没用,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武功再好,也是单打独斗,战场上派不上用场。要学我就学万人敌的兵法,学指挥打仗的能力。

从《史记》的这个记载中,我们对项羽在学生阶段的学习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它至少传递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往好了说,项羽在学习上有激情。

不管学得怎样,学生时代的项羽,无论对文还是对武,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他最后还确定了自己最终的选学项目:万人敌。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选择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始终求知的过程。激情伴随,无言放弃,最多相当于现在大学生从文学系转到了体育系,最后选修了国防科技和现代化教育。

第二,往坏了说,项羽学习没有持久性。

这个不用多说,项羽对学习兴趣是有,激情也有,就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他的兴趣总会发生转移。最后项羽要学万人敌,叔父项梁长舒一口气,以为他这次的专业终于固定下来,很高兴,就给他花钱请来先生授业,以期培养出个孙子、吴子出来,结果项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和前两门学科一样,又半途而废了。

第三,项羽有个性、有主见。

项羽的这种做法不管对不对,最起码他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他也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了。他毫无顾忌地张扬着他的个性,凭感觉作判断,完全不受外界影响。项羽关于学文与学武的那段表述是有一定道理的。最起码说明他不迷信书本,也不迷信什么盖世神功,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他的思维是独特而超脱的。

关于不识字当官,民国时期有个小故事很有意思,说张作霖下令:帅府重地,午夜一过,任何人不准出入。某夜张作霖本人晚归,门房以过了时间为由拒绝开门。张大帅无法,只得绕到后门进入。第二天,张作霖召见门房,破格升他去当看守所所长。门房表示自己不识字,做不来官。张大帅不以为然,说:“那好办,给你找个识字的当秘书。”

由此看来,当时项羽年纪虽小,却志存高远:他想做的是领导而不是秘书。。电子书下载

还有学武。你说你是练家子吧,在街上不一定打得过地痞流氓,那些花架子锻炼的都是基本功,为的是让身体更协调,反应更灵敏,真打起来谁也不按套路拆招,和武侠片不是一回事。武侠片中的对打和游戏差不多,一招一式都是排练好的,我打你脑袋,你就招架脑袋,下面不用管。真打架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打急了眼,那才叫变化莫测、防不胜防。那些古惑仔们的王八拳简单实用,招呼起来又快又狠,拳拳到肉,招招都奔要害,你根本顾不上拉开架势,也没时间想你在后花园葡萄架底下学的那些三脚猫功夫。程咬金不是就会三板斧吗?可一般人你还真不是他的对手。

项羽看不上单打独斗的功夫,这个也无可厚非。说明他的思路还是很开阔的,站位比一般人要高。

第四,真实的项羽武功并不高。

因为西楚霸王的名头,因为破釜沉舟的气概,人们心目中的项羽是一个武功盖世的高手,但根据《史记》中的这段记载,基本可以断定:项羽的武功并不高。项羽对武功有过一段时间的兴趣,但时间并不长。功夫,功夫,那是由时间和汗水凝聚起来的,没有速成的道理,所以真实的项羽并没有什么过高的武功修为,绝不是飞檐走壁、出手如风、认穴极准的武林大腕。

项羽后来“力拔山兮气盖世”、两军阵前无人敌,其实靠的不是什么武功,而是他的天生神力和霸蛮的气势。项羽身体素质那是没得说,“长八尺余,力能扛鼎”,身高体壮,力大无穷,身上都是硬邦邦的腱子肉。俗话说,身大力不亏,你练多少年功夫,也不一定能有项羽这身体条件。要不现在拳击散打比赛都分公斤级呢,百十来斤一瘦弱汉子对付泰森,他站着不动你也打不倒他呀。

除了天生神力之外,项羽和那些街头古惑仔一样,没少进行实战演练。项羽叔父二人本生活在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后来项梁杀了人,便带着项羽一起逃到吴中避难,没多久,“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籍就是项羽,项羽本名项籍,字羽。)所谓“吴中子弟”,肯定不是什么等闲之辈,老百姓家的孩子不叫子弟,都叫狗剩、臭蛋的,没那资格,“子弟”一定是有权有势人家的孩子,穷文富武,都练过几下子,有事没事都要惹个事或者上街调戏个妇女啥的。这样的人能害怕项羽,估计没少和他交手,而且有聚众斗殴的可能。所以项羽没少进行实战操练,出拳快、准、狠,抄砖头、抡板凳,戳眼、踢裆、掐脖子,这样练出来的都是实用的功夫。项羽“才气过人”、天赋异禀,身体素质杠杠的,没法不成为老大。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学生时代的项羽:他是一个充满热情,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的人。他求知欲极强,渴望拥有真本领;他的好胜心也很强,有着超人一等的愿望;他活泼好动、生性豪爽,不会在小事小节上过多纠结;他有自己的主见、思维灵活,对事物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认识,而且这个认识别人很难改变。

同时,项羽又是一个叛逆的人。他不愿意循规蹈矩,不愿意按照前人的老路子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他总是试图找到一条便利的捷径,但他又脱离不开传统的框架;他做事没有恒心,毅力也不是很坚定。项羽总是在这两者之间徘徊,既想有所突破却又往往囿于困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两者的冲突不断闪现,所以他可以破釜沉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会在火烧咸阳后选择衣锦还乡,向家乡父老炫耀他的风光。

总之,项羽不能算是个好学生,但可以勉强算作一个有个性的学生。

【3。刘邦的知识来自哪里】

刘邦没有项羽的条件,项羽毕竟曾是楚国的贵族,世代为将军,虽说后来没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邦依然不能望其项背,他就是个普通的庄户人家的孩子,而且家境贫寒,连吃饭都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自然没有项羽学文、学武、学万人敌的资本,更没有项羽挑肥拣瘦、挑三拣四的资本。不过这样也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邦因此得以过早地走向了社会。

尽管项羽在学习上有些随意、乖张,过于自我,但他仍属于接受正统教育的范畴。相比之下,刘邦则更像一个社会油子,他身体力行着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社会大熔炉中百炼成钢。如果说项羽不是个好学生,那么刘邦根本就可以归类为社会青年了。

刘邦虽没机会上学,却不等于他没有学到知识,他和伟大的高尔基先生一样,上的是社会大学。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可能脱离开社会,即便你学习完书本知识,也终究还是要走向社会的。而过早地步入社会也让刘邦获益匪浅,他很快学会了为人处事、投机钻营,学会了夸夸其谈、拉帮结派,也学会了蝇营狗苟、尔虞我诈。

人总是要做事的,绝不会吃饱了没事傻等到天黑睡觉,只是每个人做的事不同、做事的方式不同而已。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做了这个,就做不了那个,你把精力专注于此事,你就会做好此事,在这个领域上有所建树,但在没有涉足的领域,你就不一定出类拔萃。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又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人的智力差别本不大,谁也不是先天生而知之、后天无所不知的神仙,只是对某件事物的专注程度和用功程度的不同。任何人,只要在某个领域浸染久了,都会成为出色的行家里手。其实这也就是学历代替不了能力的关键所在。

刘邦没机会读书,却有机会在社会中摸爬滚打,进而增加了他对人的了解。社会学就是人学,整天青灯相伴,在之乎者也的四书五经中是找不到社会学的,就是找到了,它也是死板的,是被拔高了的、抽象了的理论,实际应用起来不一定好使。刘邦步入社会获取的知识,犹如项羽在打架中的招式一样:简单、直接、实用。

《史记》中对刘邦混社会的生活有段记载:“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简单几句话,却也说明了五方面的问题:

首先,刘邦这人喜欢交朋友。

“仁而爱人”,说的是他为人仁义厚道,能够与人为善。刘邦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喜欢与人交往接触,喜欢主动与人亲近。这样的人自然也容易被别人接受,朋友自然也就多。

而且刘邦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在做泗水亭长时,“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同僚中人常被他调笑轻侮。这点经常被人误解,其实这不是说刘邦说话尖酸刻薄,喜欢搞人身攻击,它应该是一种幽默的打趣和善意的调笑。这在我们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朋友或同事之间,关系亲近到一定程度,不可能总是刻板地交流。远的不说,比如《非诚勿扰》中的孟非对乐嘉说,你本事大,你把头发长出来给我看看。当然人家孟非没这么说,说的别的,我没记住,临时杜撰一个,就是想说明一个意思:乐嘉本人对此是绝不会在意的。不但不介意,相反,他还会赏识孟非的幽默风趣,回以开心的一笑,因为他们是朋友,是一起搭档了很长时间的同事。刘邦有没有孟非的幽默咱不知道,但他开玩笑肯定也会掌握分寸的,否则都别上班了,还不天天打嘴架玩啊。喜欢开别人玩笑的人,也一定允许别人开他的玩笑,比如乐嘉也会时不时反击孟非一下,在孟非的学历或身材上幽默一番,孟非也是哈哈一笑。二人都是有涵养的人,没那么小气,如此才有气场,气氛才会活跃。刘邦就是这么一个大大咧咧的人。

刘邦还有两个爱好,“好酒及色”。这并不能说明刘邦人品就差,处在他的位置,不好这玩意儿的男人还真不多,就像现在请客,下馆子、洗澡、按摩,一条龙走完,原本两人松垮的关系,定然会像人民币一样,变得光辉和坚挺了。刘邦以此为糖衣炮弹,定会拉近他和许多人之间的距离。

其次,刘邦这人不小气。

“喜施”二字足以说明一切问题。一个人的大方程度和他的自身条件有关。一个腰缠万贯的富豪,偶尔拿出一点钱来布施,或者给基金会捐款(比如中国红十字会),并不十分稀奇。而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在街上看到行乞的老人时,能够竭尽所能、慷慨解囊,这就十分难得了。刘邦出身低微,家境条件并不好,虽不至于到了囊中羞涩、兜比脸还干净的地步,手中也绝不会太宽绰,然而他却能做到时常周济别人,而且以此为乐事,说明他这个行为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受潜意识支配的,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上面说到刘邦“好酒及色”,估计这哥们儿请客洗澡按摩时,和那些找人办事的大款们一样,每次都是抢着付钱。

第三,刘邦心里能装事。

刘邦“意豁如也,常有大度”,是个意志豁达、胸襟开阔、不拘小节的人,这也注定了他与人交往的情感基调,会和别人相处融洽,将来也会和他的那些追随者们打成一片。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会在周边人群中形成一个好的共识。这种好印象,就是一个人亲和力的体现。

刘邦的大度在当地是很有影响的,后来陈胜起事,天下纷纷效仿,沛县县令也想举旗响应,萧何、曹参却看中了刘邦,要沛县令招刘邦来坐镇,后来干脆杀了沛县令,推举刘邦为沛公。刘邦成为这些人的领袖,从此开始了他争夺天下的政治生涯。刘邦能成事,其实也正是他人格魅力长期积淀的一个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