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国学的天空 >

第32章

国学的天空-第32章

小说: 国学的天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会死,我何必忍受这些痛苦呢,晚死不如早死。所以很多人自杀,很多人杀人,战争变成普遍的现象。这时候人会问,难道人活着只是为了死吗?人生有什么意义呢?老子的思想表面上很冷静,内心却非常热忱。他担心人类陷入虚无主义的困境,他在体验到这种智慧之后,不忍独享,因此说出来希望告诉大家,不要怕,人的生命,宇宙万物的存在,虽然充满变化,有生老病死,但最后是有根源的,这个根源就是“道”。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道”做最后的基础,这一切由何而来又往何而去?这一切变化是为了什么呢?变化不会持久,但曾经存在过。在某一个时空某一种条件下,我们也曾经存在过,既然存在过,就有存在的理由和目的。所以“道”的存在太重要了。西方哲学为什么喜欢谈上帝或存在本身?因为你不能忍受只有光是变化的世界。如果我们所见的人生只是变化到最后,结束了没有了;如果万物再过一百亿年之后,整个都消失了没有了;那我们真的要问,何苦过这一生呢?这一生到底要做什么事呢?做与不做又有什么差别呢?做成了和没做成,对这个世界又有什么影响呢?如果最后是一个非常悲凉的结论,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所以“道”的存在,虽然没有人可以证明,却是非存在不可的。老子说,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再勉强称它为“大”。“大”的不是你用感觉或理性所能掌握的。《庄子》开篇就写了一个大鹏鸟的寓言,说“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为什么这样写?就是要让这只鸟“大”到你不能想象。因为人能够思考想象的东西都是有限的,“道”却是超越言说之外,超越你的思考想象之外的不可思议的东西。

老子说“道”广大无边,周流不息,伸展遥远,最后再返回根源,还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道”,也就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源。宇宙万物会消失,道永远存在。人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在你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机会,开发智慧的潜能,觉悟到什么是“道”。也就是说觉悟到我的生命不是白白来这一遭的,是有一个根源和基础的,应该设法跟“道”去结合的。“与道合一”之后,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滴水融进了大海,永远不会干涸。

4。道与自然

提起“自然”,很多人会想到“自然界”。但“自然”一词在《老子》一书出现五次,没有一次是指自然界。“自然界”老子用四个字来形容:天地万物。换句话说,天地万物就是大自然。而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自己如此的状态,自己本来的样子。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二十三章》)

少说话,才合乎自己如此的状态。所以狂风不会持续吹一个早上,暴雨不会持续下一整天。是谁造成这样的现象呢?是天地。连天地的特殊运作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希言”,是指少说话。很多话保留不说,不但对别人没有损失,说不定还可以减少困扰,说出来反而制造误会。西方有一句民谚:“话说得愈多,误会愈深。”不说话反而没有误会。最好的辩论是沉默,一句话不说,反而口才过人。口若悬河,话如流水,有时却比不上沉默的力量。有个小故事:某个老太太一天到晚都不说话,别人问她为什么,老太太回答说:“我小时候就知道一件事,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说的话有个限度,把话全部说完就死了。”

“自然”,就是自己如此的状态。后面讲“而况于人乎?”何况人呢?代表说话是人特殊的一种能力,少说话,才合乎自己如此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不会吹一个早上——老子显然没到过台湾,台湾台风来时,恐怕能吹两天;暴雨不会下一整天——其实也可能下一整天;但不管怎样,狂风不会一直吹,暴雨不会一直下,说明什么?狂风暴雨是天地造成的现象,天地是比人更高的层次,天地造成的现象都不能持久,何况是人呢?老子认为,任何现象在自然界里出现,一定是平常的、稳定的最持久,狂风暴雨是特殊现象,特殊现象都不能持久;因此人的一切也应该维持在一种平常、平淡、平凡的状态,做任何事都不要有超越常规的行为,才能够真正持久。

那么,“道”与“自然”又是什么关系呢?《老子·二十五章》有所论及,这也是全书最为关键的一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所以,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存在界有四种大,而人是其中之一。人所取法的是地,地所取法的是天,天所取法的是道。道所取法的是自己如此的状态。

这段话非常深刻。老子首先提出四种“大”,大代表人无法想象,无法用理智或感觉去把握;道是大的,没有问题;天、地很大,也没问题;但人的大在什么地方呢?顶多身长七尺,稍微胖一点而已,有什么大呢?这里的“人大”,来自于人有一种内在的潜能,可以提升到领悟“道”的程度,这种智慧的力量是大的。因此,存在界有四种大,人在其中是一样,老子对人的肯定由此可见。

接下来四句话比较难懂。首先,人法地。人活在地上,地上生长五谷蔬菜、水果等物产,人要按照“地”所提供的生存条件活下去。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住在山上,就从山里取得各种生活资源;住在海边,就从海里获得生存资源;人活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要从周围地理环境所给予的生存条件中取法,才能够活下去,这就叫“人法地”。接着,地法天。地指地理,天是指天时,也就是春夏秋冬。地上万物的生发和成长,要靠春夏秋冬来配合,靠季节及风、雨、雷、电的相互配合,风调雨顺,才能够自然生长。一个地方如果雨水多,草木就茂盛;雨水少,就变成沙漠。这叫做地理环境受到天时的影响。至于“天法道”,因为天时也有规则,天也需要来源。“道”的解释之一就是规则。天所取法的是道,最根本的规则就是要保持平衡,保持常态,保持恒久。

此三者,“人法地”可以保障人的生存,并学习合宜的生活法则;“地法天”因为地理要受到天时的影响;“天法道”等于是让天有个最后的依靠。最后,“道法自然”,问题来了。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道”所取法的是自然界。但是天和地就是自然界,人法天地,天地法道,道又回过头来法天地,这不是循环论证吗?所以道所取法的“自然”是自己如此的状态。也就是说,宇宙万物连人在内,只要维持自己如此的状态,没有任何额外的意念和欲望,连“道”也要向你取法。当然,老子这么说,并不是“道”真的要取法谁,因为“自己如此的状态”也来自于“道”——无为,什么都没做,但是无为而无不为,到最后所有该做的都做完了。任何事物若是保持“自己如此的状态”,就是与“道”同行。

5。道生万物

《老子》一书中,有六章专门谈“道”,分别为:第一、四、十四、二十一、二十五、四十二章。完全明白这六章,不仅能够掌握道家思想的核心,也可以懂得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道”展现为统一的整体,统一的整体展现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再交流形成阴、阳、和三气,这三气再产生万物。万物都是背靠阴而面向阳,由阴阳激荡而成的和谐体。

这段白话翻译,有些人觉得好像和原文有点落差。原文念起来琅琅上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翻译的那么复杂。但不要忘记底下那句话“万物负阴而抱阳”,这就给前面的“二”找到了答案,阴和阳就是“二”。道当然是“一”,因为道是统一的整体。但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生”不是产生,而是展现、形成。《易经·系辞传》里提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生”也是展现的意思。“三生万物”的“生”才是产生的意思。

“道”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它存在,“独立而不改”;其他的东西都不存在,他们需要从“道”获得“德”,才能存在。所以“道生一”等于“道”展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统一的整体展现为阴阳二气,亦即“一生二”。古人认为,万物的形成有两种力量,阳气代表主动力,阴气代表受动力,这两种气构成了“二”。“二生三”,“三”代表阴气、阳气,以及两者交流互动形成的“和”气。这个和气,不是“和气生财”的和气,而是一种和谐的状态。任何一样东西的存在,都是某种成分的阴阳配合形成的和谐体;阴性多一点的,叫做雌性;阳性多一点的,叫做雄性。譬如一座山,如果山代表阳,山谷就变成阴。宇宙万物皆分雌雄。我们可以利用阴、阳的原理来解释所有现象,但并非是纯粹的阴或纯粹的阳。俗话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一个阴,没有办法生;只有一个阳,也没有办法长。这是宇宙变化的道理。因此,阴、阳、和三气,“三”才产生了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等于阴阳两种条件都具备了,再“冲气以为和”,把阴阳二气调和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宇宙万物只要存在,一定是某种阴阳力量处于和谐的状态;否则立刻毁灭,不能存在。举例来说,一株小草,生长时是和谐体,枯萎时也是和谐体。龚自珍说:“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朵花枯萎之后化作春泥,保护下一朵花,当它化成春泥的时候,也是一个和谐体。

这几句话向来被视为老子的万物生成论,也就是从“道”这个源头讨论宇宙万物是如何生成的。这种说明在古代西方也尝试过,但是从来没有说清楚的。为什么?因为人类活在世界上的时候,这个世界早已存在不知道几十亿年了。你怎么去说清楚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呢?所谓“井蛙不知天大,夏虫难与言冰”,人类要说明“宇宙生成”或“万物生成”,只能靠推理,靠一种合理的想象。老子给出的答案是“道”,然而“道”本身又是不能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道”本身如何我们不清楚,却勉强说“道”,一说“道”就与“道”不一样了。

《老子·五十一章》也提到“道生之”的问题: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

由“道”来产生,由德来充实,由物质来赋形,由具象来完成。因此万物无不尊崇“道”而重视德。“道”受到尊崇,德受到重视,这是没有任何命令而向来自己如此的。

“道生之”,也就是宇宙万物由“道”生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德畜之”的“德”与一般所谓的“仁义道德”无关。道家的“德”是获得的“得”。也就是说,任何东西只要存在,就是获得了“道”的支持,“道”赋予它一种力量,使它可以成为这样东西,而这样东西本身具有某种本性或禀赋,譬如它作为树就是树,作为草就是草,不能随便改变;这种本性或禀赋是“道”赋予它的,亦即其“德”。

“物形之”,是指由形以见物,有物才有形;有一物之形,则不能有他物之形。“器成之”的“器”指具体的万物,也是我们感觉及思考的对象,亦即万物最后由具象来完成,因为任何一样东西呈现出来时,都是具象。“道”受到尊,“德”受到贵,正好反映了万物接受存在与肯定存在的客观事实,“自然”是指自己如此,非由外力。也就是说,宇宙万物只要存在,就是在“尊道而贵德”,无法选择要还是不要;只要存在,就表示道的力量在支持;只要存在,就表示万物的禀赋(德)在运作,这就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亦即没有任何命令,而是向来自己如此。

6。悟道之法

学习道家,一定要掌握方法。我记得我第一次到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做演讲,讲完有位穿了道士袍的先生问我,研究道家的方法是什么?我说《老子·十六章》就有标准答案。事实上,许多道教人士今天还从这一章里寻找他们修行的一些引导。

致虚静,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