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国学的天空 >

第9章

国学的天空-第9章

小说: 国学的天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务,而没有尊敬之心,那跟犬马又有什么差别呢?譬如我们成家立业之后,每月按时送上生活费,但心中不一定尊敬父母。我们认为父母可能念书不多,社会成就不高,却没有想到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像天地一样,因为他们我们才得以出生、成长,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终身都要尊敬父母。

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子夏,有一次也问到怎样做才算孝顺?孔子因材施教,给出另一个答案。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子夏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有事要办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让年长的人吃喝;这样就可以算是孝顺了吗?”

孔子认为,孝顺出于子女爱父母之心,这种爱心自然表现为和悦的神情与脸色。这一点确实远比为父母做事和请父母吃饭要困难多了。譬如父母年纪大了,生病需要我们照顾,这时父母就要看我们的脸色了。如果你脸色不好看,让父母觉得好像是麻烦你了,那就算你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也不算是孝顺。这时候你就要想到我们小时候生病,父母是怎么样不眠不休、衣不解带的照顾我们,从来没有抱怨。现在父母年纪大了,需要我们照顾,我们怎么可以忍心给父母脸色看呢?

二十四孝里有一个人叫老莱子,活到七十几岁,父母都还健在。他为了让父母开心,经常穿一些彩色的衣服,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唱歌跳舞给父母看,有时候还会假装摔跤,发出婴儿一样的哭声让父母开心,因为在父母眼中,孩子不管多大,永远都是孩子。我们当然不必这么夸张,但是在孝顺父母时,除了为父母做事,使他们不忧虑生活之外,同时还要注意到自己的脸色是否非常和悦,要让父母亲觉得我的孝顺是心甘情愿的。

《诗经》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亲生我养我,太辛劳了。没有父亲,有谁可以依赖呢?没有母亲,有谁可以依靠呢?出了门就感到哀伤,回家也看不到父母亲。父母生了我、怀抱我、照顾我、养育我,对我们的恩情真是无话可说。父母老了,如果我们不能孝顺他们,尊敬他们,又如何心安呢?况且,当我们壮年时,也应该想到自己年老时也会有被小孩照顾的一天,那时候子女如果对我们态度不敬,我们的心里又会作何感想呢?

所以,一个人光孝顺是不够的,还要知道为什么孝顺,怎么样做才算孝顺。你光能满足父母的生活需求是不够的,还要从心底里尊敬父母,理解父母;看父母快不快乐,想自己如何才能让父母快乐。儒家的思想,不是盲目的教条,也不是单方面的权威要求,而是希望我们透过理性的思维,从内心真诚的情感出发,去做到孝顺的要求。

3。委婉沟通

很多人听过一句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话既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是宋朝以后的学者自己归纳出来的,强调天下的父母都是关怀子女的,希望天下人都能孝顺父母。不过,今天看这句话,很容易产生误会。天下的父母都是好的,可能吗?不可能,理由很简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是人,是人都会犯错,父母也会犯错,有时是认知错误,有时是判断偏差,有时甚至是蓄意为恶呢。父母犯错时,子女应该怎么办?父母怎么说,子女怎么做,那就是孝顺吗?这不是儒家的意思。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孔子说:“服侍父母时,发现父母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劝阻;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接受,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内心忧愁但是不去抱怨。”

孔子讲得很清楚,父母也会做错事。有的父母说不定做的工作对社会来说都是不允许的,但他们也很用心地把孩子抚养长大。孩子念了书,启蒙了,知道什么是善恶是非,这时也许想来规劝父母。因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人不走上正路,终究会有问题。但是你规劝父母的方式要委婉,不能够疾言厉色,好像老师教学生一样,那样父母是不会接受的,反而会觉得这孩子忤逆不孝。如果实在行不通,孔子说做子女的仍然要谨守“不违不怨”的原则,还是很尊敬他们,不要违背他们,努力做好该做的事,不要抱怨,避免伤害亲情。

孟子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孟子·告子下》)父母犯了大的过失,子女若不去抱怨,不去劝阻,则表示关系更加疏远,那是子女不孝;父母有了微小的过失,子女若执意批评,斤斤计较,也是不孝。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如果犯了大错,你不去劝阻,让父母一路错下去,说不定最后酿成大错,成为危害社会的人,那时候就悔之已晚了;但是父母如果有了小错,你就不要劝了,人谁没有小错呢,小错也要劝,家庭就变得像学校一样了,孩子变成老师,父母整天战战兢兢的,生怕犯什么错,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相反,如果孩子有了小错,父母也像老师一样严厉对待,家就不像家了。

孟子举了一个例子,说这里有个人,如果是越国人(外国人或敌人)拿弓箭射他,他可以有说有笑地讲述这件事,因为他和越国人的关系很疏远。但如果是他的哥哥拿弓箭射他,他就会哭哭啼啼地讲述这件事了。为什么?因为哥哥是亲人,亲人对我不好,自然使我伤心痛苦了。所谓“爱之深,责之切”,父母对子女充满了期望之情。因为期许深切,所以有一点伤害,都会难过不已。但这并不是认为子女应该盲目依从父母,否认父母的一切过错,也不是盲目肯定父母的一切过错,而是随着内心的情感要求,对父母的作为表达适当的态度。这里的“适当”二字十分重要。在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样的关系,什么样的条件下,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互相对待,儒家在这方面是很用心的,非常合乎人情世故,通情达理。儒家所说的孝顺,不是愚昧的孝顺,而是你自己要能判断父母的过失,委婉地劝阻他们。因时代不同造成观念上的差异,或个性不同导致处世作风的差别,不要去刻意强求;但有些明显是违法乱纪、伤害社会公共秩序的过失,就要特别小心了。而且劝导父母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譬如父母过生日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你去劝,比较有效;真的劝不动,也不要勉强。因为父母年纪大了,性格很难改了,做子女的只有自己努力积德行善,替父母补救过错。

《易传》里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中国人认为,善与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个家庭一路下来,如果多做好事,子孙就会有一些福报;如果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子孙也会受到影响。古人这么说,正是希望子女和父母一起行善,才能“家和万事兴”,对社会起到正面影响。如果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只知道不择手段去赚钱,那么即使取得成就,也可能对社会造成伤害。所以,不管父母是好是坏,子女都要尽好自己的责任,多多积德行善,也算是孝顺了。

4。孝与健康

我们年轻的时候容易让父母操心,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经验。我们有时会想,是父母自己愿意操心的啊,我们又没做什么事情让他们担心。真是这样吗?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就算子女什么都没干,只是出了一趟远门,做父母也会担忧不已。所以孔子才会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出远门;如果出远门,就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古人出门离家大概有四种情况:一是游学,到外面去求学;二是游仕,去外面做官;三是游历,看看各地的山川风物或古迹名胜;四是游玩,到朋友家里去玩。古时候通讯不发达,不像现在人人有手机,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短信、打电话向父母汇报;在古代,子女一旦出远门,会好多天音信全无,联系不上,父母会非常地担心、挂念,不知道子女在外面会发生什么状况。所以孔子才会说,父母亲在世的时候,做子女的尽量不出远门,以免让他们挂念,这是一种孝顺。不过孔子的意思并不是不让你出门,而是你出门到什么地方去,要让父母知道,要常常想到父母在为你担心;想到我现在做这件事,到这个地方去,父母会担心吗?如果父母会担心,就不要去做。

此外,孔子认为,做子女的懂得保养身体,做到身体健康,少生病,这也是一种孝顺。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孟武伯请教什么是孝顺。孔子说:“让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忧愁。”

《论语》中,弟子与时人向孔子“问孝”的地方很多,孔子“因材施教”,每一次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孟武伯是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儿子,是贵族子弟。这一次他向孔子问孝,孔子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健康就是孝顺,让父母只为你的疾病忧愁。什么意思呢?人生病总是难免的,天气的变化,饮食的问题,都可能导致生病。除了生病,其他所有的事情,包括念书、交友、做事,都不让父母担心,那你就是非常孝顺了。这句话听起来不难,真要做到却不容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子女操劳一生。子女生病时,甚至愿以身相代。我们今天为人父母者,如果子女真能做到让我们什么都不必担心,而只担心他们有没有生病,那么我们除了庆幸自己有了孝顺的子女,还能说什么呢?

有一位学生高柴,孔子说他“柴也愚”,比较愚昧,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父母过世时,他过于悲痛,哭干了眼泪,甚至哭出血来。由此可知他不懂得适可而止地自我控制。孔子对他说,你怀念父母是对的,但是不知保重身体就是不明智了。因为你自己还有家庭子女要照顾,有社会责任要承担,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父母就算地下有知,也不会心安啊。所以,高柴虽然孝顺,但在孔子看来,伤心到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不对的。

因此,做子女的爱惜身体,保持健康,不仅是做人的责任,也是孝道的根本。儒家谈孝顺,强调“将心比心”,要替父母着想,替父母着想的方法是把自己当成父母来思考。有一句话说得好,“养儿方知父母心”。我们在做子女的时候,往往不太能够了解父母的心情;只有等到自己也做了父母,有了子女之后,才会想到父母从前是怎样替自己担心了。所以儒家说,一个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才比较可能表现出深刻的孝顺,这是人性自然的道理。

人长大成熟之后,一方面有了自己的孩子,要跟孩子一起成长。因为我们长大之后,往往会忘记自己过去的经验,忘记了父母的恩情,而孩子会提醒我们,父母也是这样辛苦地把我们养大的。另一方面,也要跟父母一起成熟。看到父母亲年纪越来越大,就要想到将来我们也会跟父母一样,衰老、生病,接近到生命的终点。所以,一个人有父母,有子女,有一个完整的家,是人生非常大的幸福。看到子女,会想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看到父母,可以去想象自己年老时的样子。一个人有过去有未来,他的现在才不至于是落空的,他的生命才有原有本,慢慢成熟。

5。法理与人情

儒家思想经常受到质疑的一个问题是:到底儒家是不是为了人情而忽略法理?或者儒家思想是不是欠缺法治的精神,不太适合现代社会?最大的争执点源于下面这段话: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叶公(楚国大夫)告诉孔子:“我们乡里有个正直的人名叫躬的,他的父亲偷了羊,他亲自去检举。”孔子说:“我们乡里正直人的做法不一样: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这里面自然就有正直了。”

照理说,“正直”的品德,要求我们举发一切不义之事。因此,父亲偷羊,儿子告发,不是标准的正直模式吗?但是孔子听了,不能接受。父亲偷羊,任何人都可以去证明,但是儿子不能去证明,直系亲属不能去证明,因为作证就违背了亲属之间的伦理道德。孔子提出“隐”,再怎么样也不能以儿子的立场去举发父亲,或者以父亲的立场去举发儿子,因为父子之前的亲情胜过法律。孔子还认为在“父子相隐”之中可以找到“直”。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