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会知道答案吧。”冯一平笑着说,傻瓜也不会回答他的这个问题啊!
哈斯廷斯自然知道,他问得这么直接,冯一平肯定不会正面回答,但是,试问一下又不用什么成本。
“我们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很多遍,始终认为,我们目前的模式,才是最先进的。”哈斯廷斯盯着冯一平说。
冯一平闻言摇头。
是啊,诺基亚同意被微软收购的时候,它的总裁还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这就是眼界的问题。”冯一平不客气的说。
“既然你觉得我们这是一个同样要过时的模式,你为什么对奈飞还这么感兴趣?”这也是哈斯廷斯想不通的一件事。
“这个问题,布坎南应该跟你说得很明白啊?”冯一平说,“我之所以想收购奈飞,主要为的就是你和你带领出来的这支团队。”
事实证明,哈斯廷斯和他的团队,在这事上确实做得不赖,那自己也没必要费力巴拉的再组一个团队。
而且,虽然他一再贬低奈飞,但是,已经习惯奈飞服务的这些订户,同样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我认为,你们能顶着压力,把奈飞做到现在规模,那么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肯定能把这项事业做得更大,更辉煌。”
“辉煌?”
“会相当辉煌,”冯一平站了起来,“哈斯廷斯先生,你对我这个人怎么看?”
对于冯一平又一次的转换话题,哈斯廷斯觉得很无语,问的还是这话,你这是几个意思?想让我夸你吗?
“不说我的其它投资,只说我收购硬币之星,你认为我收购硬币之星的目的是什么?”
“我收购硬币之星之后,是把它重组出售,还是转移了它的优质资产,亦或者是拿硬币之星融资,来进行下一项资本运作?”
“都没有吧!”
哈斯廷斯点了点头,这个他必须承认,至少从目前来看,冯一平投资硬币之星,的确不是投机。
“我不但没有削弱它,还投入了更多的财力物力去推动它更好的发展,事实证明,我确实也由这个能力把本已经陷入停滞期的硬币之星发展得更好,对不对?”
“今天的硬币之星,比我收购之前,无论是市场表现还是股东回报,是不是都有大幅提高?”
哈斯廷斯又点了点头,这事他同样也否认不了,“你的一系列运作,确实让硬币之星焕然一新。”
“所以啊,你完全不用顾虑我收购奈飞的目的,我郑重的向你重申,我之所以希望收购奈飞,就是为了能把奈飞发展得更好。”
“同时,跟我收购硬币之星一样,关于收购之后,奈飞如何发展,我现在就有非常完整的计划。”
“我这么跟你说吧,收购奈飞的准备工作,我们已经全部就绪,我们自然希望能够得到以你为首的董事的支持,我们能够和和气气的合并,一起把这项事业做大。”
“当然,如果你和董事会抵制,我们同样也有备用的方案,这一点,想必你也是清楚的。”
哈斯廷斯自然是清楚的,从他第一次明确的拒绝了布坎南之后,NEXTDOOR显然还在按计划一步步推进,就能看出来他们的企图。
“如果不是出于对你和你的团队的欣赏,你觉得,我现在上马一家类似的公司,很难吗?这一点你不否认吧,哈斯廷斯先生。”
……
“看来氧化钴的上游供应,选择很少,但是碳酸锂,”康明斯看着眼前手下递上来关于上游供应链的概略报告,“其它地区的先放到一边,重点摸清中国国内可以提供碳酸锂的那些公司。”
这不仅是因为集团目前只在中国国内生产锂电池,而是综合其它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嘉盛在中国,能够更顺利的涉足锂电池这一关键的上游产业。
“同时还要进行另两方面的分析,预测未来锂电池的发展趋势,以及同样需要用到这两样原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综合这两方面的趋势,再看我们有没有必要整合这两个上游产业。”
“在这个前提上,再核算我们投入多少资源整合这两个产业最经济。”
“好的。”手下边听边记。
“先这样吧,”康明斯点点头,又看了对面办公室一眼,不妨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嗨。”
“迈克?有事?”
迈克笑眯眯的,朝对面办公室看了看,“是好奇还是担心?”
原来说的是这个。
“兼而有之吧。”康明斯说。
他今天是有事没事就到这来转一圈看看,现在的情势,他有些看不懂,那边的两个人,这会都站在窗前,好像在看风景一样,大家又不是搞艺术的,雨打在树上,有什么好看的?
“呵呵,你放心,”迈克抱着手,“从我的经验来看,就没有冯掌控不了的会谈,来,到我办公室,他总算同意我们全面上广告,你经验丰富,看看我们的方案有什么遗漏。”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选择接受嘉盛的聘任之前,康明斯自然是深入了解了嘉盛在美国的几家公司的状况,自然看得出来,NEXTDOOR最大也是最容易赢利的方面,就是广告。
可是之前冯一平出人意料的一再把这个时机后延,很多人不解,但是康明斯恰恰很佩服他的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可预期的大笔收入前面毫不动心。
他也很理解冯一平的这个决定,他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不知道,或者是看不上这样的收益,而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以期将来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看来现在就是最合适的时机?
“我们上线的功能越来越多,几个专业的评估机构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NEXTDOOR现在大规模的上广告,是会给用户带来一些不便,但是,这点小小的不便,绝不会导致他们从此远离我们的网站。”
“既然冯都肯定了,那这个时机一定是最合适的。”康明斯又看了那边一眼,看到哈斯廷斯刚好转过身来,有些激动的对冯一平说着什么。
……
“我想我明白了。”
“明白了什么?”隔着窗子,依然能听到小雨落在树上和草丛上发出簌簌的声响,砂铫里的水又开了,这天气,还有他的这一番布置,很好的软化了今天这场唇枪舌剑,又非常重要的谈判的氛围。
“关于你为什么要坚持收购奈飞,”哈斯廷斯兴奋的说,“这其中,可能有你说的原因,我们这个团队很难得。”
“当然。”冯一平说。
“最重要的一点,”哈斯廷斯叉着腰,感觉这一刻自己终于处在上风——即使还不知道冯一平所说的是哪个方向,“你缺少时间,对不对?”
他高兴的笑了起来,“确实如你所说,NEXTDOOR上线一家类似奈飞的企业,现在很容易,但是,你的这个计划,一定有时间要求,而等你新办一家公司,再把它发展上正轨,一定超出了这个时间要求,我说得对不对?”
冯一平还真的有点错愕,这些家伙,果然没有一个是好糊弄的,结合自己的一些话,他居然这么轻松的猜出了这一点。
“你确实很敏锐,”冯一平也不掩饰,他点了点头,“你说得对,这个计划,是有时间的要求,但是,这个期限,并不像你现在想象的那么重要。”
“只因为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希望把事情能一步到位,那个期限,也是我自己定的,就是超出一段时间,其实就是后续的工作会麻烦一些,仅此而已。”
“主要的,还是我非常希望能和你的团队一起,把这项事业做大,我坚持认为,你是未来那家公司最好的负责人。”
他说这话,其实是实打实的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比哈斯廷斯高,但是后者此时并没有计较这个。
难得的抓住了冯一平的一个弱点,难得的占了一次上风,一直有些彷徨的哈斯廷斯感觉终于踏实下来,“谢谢你的认同,我自然能胜任这个行业的所有工作,只不过,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走出一条路来。”
他握住冯一平的手,“很高兴认识冯,再见。”
既然冯一平有个时间的期限,那么,在那个期限到了的时候,自己一定能发现究竟是什么事,进而就能知道他一直所说的是哪个方向。
“相信我哈斯廷斯,这是你最好的选择,对你好,对奈飞也好,”冯一平不急不躁的把他送到门口,“或者你可以选择另一条路,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和Redbox一样,你可能会给我带来一些麻烦,但也就仅此而已,最后的结局,不会有任何改变。”
“是吗?我欣赏你的自信,我得说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样自信,”哈斯廷斯笑,“再见!”
看着他一下子轻快起来的背影,冯一平叹了口气,果然,老天爷对谁都不会过分偏爱,不会让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至少现在,自己的每一项收购意愿,不可能都像硬币之星那般顺利。
但是,冯一平相信,这在将来肯定是可以实现的,等自己收购了几家公司,并且带领着那几家公司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之后,后续的收购目标,如果没有些特别坚强的理由,应该不会抗拒自己的并购。
“谈得不错吗,我看哈斯廷斯那么高兴。”还是始终关注着这边的康明斯走过来问道。
“让他高兴的事,对我们可不一定是好事,按B计划来。”
“啊?”所谓B计划,就是善意并购之外的那个计划。
第二百六十三章 方向
冯一平看了康明斯一眼,他马上说,“明白,马上按计划进行。”
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善意并购不成,对他来说,也不全是坏事。
能善意并购,那自然是最好,但是,成功的主持恶意并购,那才能更凸显他的能力不是?
“冯,关于锂电池关键原材料供应的情况分析报告,我刚发到你邮箱里。”
“哦?那一起来看看。”至少康明斯的这个新组建的部门,效率挺高。
“那边有茶,自己倒。”在自己人面前,冯一平就用不着装。
康明斯对冯一平整出来的这一套挺感兴趣,“在日本时,领略过他们的茶道,这个,和日本的茶道类似吗?”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茶艺,最初是模仿,只不过后来融入了一些他们名族的特色,要是类似,也是他们所谓茶道跟中国的茶艺类似。”
如果不是考虑到在下属面前要注意形象,冯一平都想直接说这是日本茶道的祖宗。
康明斯还是听出来了冯一平话中的那些情绪,看来自己这年轻的老板,对他们的那个近邻,很有些小意见。
冯一平在静静的看报告,康明斯步了他的后尘,装模作样的在那捣鼓功夫茶,不过,他才喝了两杯,就提不起兴趣,这茶,跟他常喝的红茶,味道差别太多。
因为是概略报告,篇幅并不长,也就几千字,冯一平很快看完,“看来,还真是有必要涉足上游原材料的供应。”
康明斯忙放下茶杯坐到办公桌前,“而且我们认为,现在是进入上游最合适的时机,也是最划算的。”
“以本就稀缺的钴为例,目前电池行业对钴的需求,虽然在上升,但还不到总用量的一成,但按照我们的预测来看,随着电池行业的发展,它对钴的需求,将大幅提升,最多在十年后,电池行业的用量,将至少会占据整个市场上钴供应量的一半以上。”
“那时我们想进入,机会少,而且成本也自然会高。”
钴目前大量用于涡轮发动机的高温合金、机械制造的硬质钢、硬质合金和钻具、催化剂、磁性材料等行业。
可以看出,以上行业对钴的总需求虽然大,但是他们只用很低数量的钴,就能生产除很高附加值的产品,其实对钴的价格并不敏感。
但是这并不适用于锂电池行业,锂电池的附加值虽然也高,但它怎么会有涡轮发动机的高温合金、硬质合金那么高的附加值?
而全球94%的钴原料供应,都来自镍矿山和铜矿山开采冶炼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仅仅只有6%的原料直接来自钴矿山。
也就是钴的供应,主要受限于镍和铜的产出,所以极不稳定,但市场对它的需求是刚性的,比如锂电池行业,对钴原料的需求会逐年增加,供需自然会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供应的短缺和价格的上涨。
要知道电池占到纯电动汽车生产成本的三到四成,说是锂电池,其实锂只占到锂电池质量的约2%,而钴这玩意在锂离子电池成本中的比重更高,甚至可以说它的价格决定了锂离子电池成本。
所以为了将来的利润的多寡,现在还真是有必要未雨而绸缪。
“钴矿山就不用考虑。”冯一平摇头,全世界六成以上的钴矿,偏偏位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