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书狂 >

第299章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299章

小说: 重生之我为书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字可以是语气助词,这个词大家也可以理解成为‘啊’,但是,兮字音所产生的魅力,却远远不只是‘呀’‘啊’这一些普通的语气助词所表现出来的语感。
  加入了兮字的诗歌,他让整个诗歌充满了一种特别的味道。
  这种味道带着兮字本身以来的大气灵动潇洒。
  这种味道带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气息。
  这种味道带着‘惟楚有才’的楚国声蕴。
  这种味道,才是真正区分什么是楚辞的关键所在。”


第五百零四章 小黄,你这是要暴走的节奏呀
  一锤定因。
  真的可以说是一锤定因。
  在楚辞失传千年之后,终于有人揭开了千年以来的难题。
  第二节讲座,也在黄一凡全新解读《沧浪歌》之下,就此结束。
  只是,黄一凡的第二节讲座虽然结束,但学术界对于楚辞的议论,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
  正如新京报媒体所说:几天之前我们还在怀疑易水歌,大风歌是否是楚辞之时,而在今天,黄一凡翻译过来的沧浪歌,却是给了我们所有的人解释。兮体,或许正是失传千年以来楚辞最为明显的格律。哪怕黄一凡所写的楚辞不是真正的楚辞,但我们相信,黄一凡写的楚辞也是最为接近楚辞的楚辞。
  “怎么回事,程兄,那个黄一凡的讲座到底是怎么回事?”
  “程礼,那个兮体真是楚辞最为明显的格式?”
  “罗教授,你们听了黄一凡的讲座,难道这小子真正的解释了什么才是楚辞?”
  一石激起千层浪。
  虽然黄一凡在讲座上已经给了比较清楚的观点,但毕竟仍有许多的学术界人士没有前往。仅仅只是看媒体上的报导,并不能够打消一众学术界专家的疑虑。在黄一凡第二节讲座结束之后,各方学术界的人士或电话,或邮件,或TT信息,却是纷纷联系上了程礼等人。
  而对于这一些同行的寻问,这会儿的程礼等燕大教授却是极为的尴尬。
  他们不知道这会儿自己应该发出什么声音。
  继续否认,但第二节的讲座无疑是在打他们的脸。
  但如果相信,程礼他们又不甘心。
  如此魅力的楚辞,又怎能让一个毛头小子解释出来。
  如此辉煌灿烂的楚辞,又岂是他说说就能讲解清楚的。
  与程礼这一些教授一样,哪怕黄一凡拿出了物证,但同样有学者不相信。
  【反正我是不相信,楚辞已经失传,任何人的解释都没有用。】
  【如果兮体就是楚辞最为重要的格式,但为什么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写出几首经典的兮体诗?难道,几千年来这一些大家还比不上水木小小的一个讲师。】
  【不得不说沧浪歌翻译的很不错,翻译的也很经典,但翻译就是翻译,楚辞绝对不是翻译出来的。而所谓的铁证,我认为一切只不过是巧合。楚国山歌中的兮,并不是楚辞当中的兮。黄一凡纠缠着这一个兮字不放,根本就不配研究楚辞。】
  【除非黄一凡说他是千年转世过来的,我才相信他写的诗是楚辞。】
  【我心中的楚辞不是这样的,我不相信就是不相信,没有理由。】
  不相信就是不相信,没有理由。
  这是一位不愿意透露出名字的某高校教授所说的话。
  虽然看起来有一些可笑,虽然极度的讽刺,但是,他们就是不相信。
  “这些家伙,简直无耻。”
  看着媒体报纸上其他一些学术研究者的回应,培进骂了一声无耻:“那什么罗庆同,之前我还很喜欢他的,觉得他做学术挺好,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人。”
  “还有程礼,枉身为燕大的教授,竟然也说出了巧合二字。妈蛋,小黄讲座的时候怎么不说巧合。再说,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的巧合吗?小黄早就讲过,这个世界没有偶然,只有必然。一切的巧合,只不过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我是郁闷了,之前发誓要进入楚辞学协会,现在我对于这个协会一点兴趣也没有,还是看看九云梦协会吧,毕竟,九云梦是四大名著,有据可考,拿出了观点也不怕别人不相信。”
  一边看报,培进一边吐槽。
  “呵呵,培进,看你说的,敢情黄老师的讲座是你开的一样。”
  一边的柳叶却是笑道。
  “柳叶,这你就不对了,同是身为水木的讲师。我们虽然不能在楚辞研究上给予小黄什么建议,但是背后的支持还是要的。小黄,你怎么坐着不说话呀,你不发表一下意见?”
  培进回了柳叶,又转头看向了黄一凡。
  “老培,多谢了。”
  黄一凡笑了笑,能感觉到培进对于自己的支持。
  “嘴又不在我身上,他们不相信,我有什么办法。”
  “你就不想在媒体上谴责谴责他们?”
  “我倒是想,可是,他们不是说巧合嘛。”
  “巧合毛线呀,他们就是不想你夺了他们的身份与地位。”
  “我也这么觉得。”
  一边的柳叶也插话过来:“这一些专家爱惜的是自己的身份,你这两节讲座可是狠狠的颠覆了他们原来的观点,对于他们的身份与地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推翻了他们之前研究的楚辞学。所以,他们才会在媒体上表现出不认同。你还是在媒体上反驳反驳他们吧,哪怕不能一下子扭转整个业内的观点,但至少对于你未来的发展有好处。”
  说到这里,这时,办公室里刑艺却是走了进来。
  看到刑艺,柳叶也是说道:“刑主任,你可是我们的领导,你这个领导不能眼看着我们讲师受欺负了,什么也不管不问吧。”
  “呵呵,柳老师,别急。”
  看到柳叶问及,刑艺压了压手,叫她先不用急。
  “刑主任,还不急呀,你看看这一些专家教授说的话,简直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培进也开口说道。
  “你们放心,我这一次来就是为了这件事的。”
  说完,刑艺来到黄一凡身前,看着黄一凡说道:“黄老师,你受委屈了。”
  “没有,真的,一点也没有。”
  黄一凡摇摇头。
  看到这一些媒体专家打死也不认可的样子,黄一凡一点儿也没有生气。
  他只是感觉很好笑。
  想不到,为了自己的地位,这一些在别人眼里高高在上的专家,教授竟然有如此的一面。
  这真是让黄一凡大开眼界。
  “黄老师,你的心态很好,做学术要的就是这样的心态。不过,你也放心。你是我们水木的讲师,你的学术观点代表的也是我们水木。他们这一些专家,教授不同意是他们的事,我已经向学校申请成立一个新的楚辞学协会……”
  刑艺的话还没说完,黄一凡倒没什么反应,培进却是大叫了一句:“成立一个新的楚辞学协会,我靠,这是要玩大的呀,刑主任,您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
  刑艺点点头:“这一些老牌的专家太固执了,既然他们不想改变,我们就帮他们改变。既然他们不想承认,那我们就不需要他们的承认。黄老师,中文系与学校都很看好你,加油。”
  拍了拍黄一凡肩膀,刑艺笑呵呵的离开。
  待刑艺离开之后,培进与柳叶都是双眼通红的看着黄一凡。
  成立一个新的楚辞学协会,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两人都有一些咂舌,显得有一些不敢相信。
  没想到,此前一直不温不火的水木校方,竟然有如此魄力的一面。
  “小黄。”
  “黄老师。”
  两人同时喊着黄一凡:“你知道刚才刑主任对你说的是什么吗?”
  “你这是要暴走的节奏呀。”


第五百零五章 最后一场讲座
  水木成立“新楚辞学协会”的消息一经传播,可谓是在中文学术界炸开了锅。
  有不明真相的,不知道为什么水木突然弄出一个协会。要知道,这个协会可不是普通乱七八糟的协会,这是楚辞学协会,这难道是与正宗的楚辞学协会对着干?
  也有看热闹的,不管这个“新楚辞学协会”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希望赶紧掐架。
  不过,更多的,则是一些事关自己利益的一些学者,专家。
  第一时间,这一些学者专家便也跟着纷纷出现,表达自己的看法。
  “水木新楚辞学协会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以为楚辞学协会是斗地主协会吗,想开就开?”
  “就是,新楚辞学协会一看就是山寨货。再者说,新楚辞学协会里面有什么人,有重量级的教授吗,有影响力的大师吗,有拿得出手的研究作品吗,什么都没有,也敢推出这样的协会。”
  “说得太好了。我看水木这么搞,一定是受了最近那个叫黄一凡的讲师影响。虽然这个黄一凡的确很有才,即作得了诗也搞得了学术。但是,先不说他的新楚辞学研究正不正确,哪怕就是正确也不能乱搞呀。”
  “各位,其实水木开这个协会其实很正常。或许大家不知道,国内两大协会,一个是楚辞学协会,另一个是九云梦协会。楚辞学协会是由燕大,以及燕大系的教授学者控制。而九云梦协会,却是由复大控制。水木大学好逮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可是,在文学学术界里面,两大代表中文学术最高协会的存在,却与水木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他们暴走也算是正常。”
  “唉,要怪就怪楚隐玉大师年纪大了,不怎么管理楚辞学协会,要是有楚大师坐镇。嘿,哪怕就是水木大学,借他一个胆子,也不敢这般做。”
  ……
  水木大学筹办新楚辞学协会一事,黄一凡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他只知道,这些事情校方会去办,他只要安心上课就是了。
  不过,在黄一凡上课之前,黄一凡还有一场讲座没有讲完。
  第三场讲座。
  是的,按黄一凡之前的安排,楚辞学讲座一共有三场。
  第三场,黄一凡准备圆满收官。
  看了看时间,差不多到点了,黄一凡前往了第三场讲座的水木大礼堂。
  因为第二场的火爆,第三场讲座小小的阶梯教室已经不能容下疯狂挤进教室为睹黄一凡讲座的学子以及看客。最后水木校方只好决定,将讲座地址放到水木大礼堂。
  “楚老先生,没想到您竟然有空来我们水木。”
  “义博,我怕是再不来,楚辞学协会都要被你们水木给拆了。”
  “哪里,哪里,楚老先生,我们这也是被逼无奈。”
  “好了,义博,别这么急向我解释,我也没有怪你。学术界太死去沉觉了,是时候用这样的革新,带来更为新鲜的空气。不过,今天我来你们水木可不是找你麻烦,我倒是对你们的那位黄一凡讲师很感兴趣。”
  大礼堂坐位正中,水木中文系院长李义博与一位老者小声的交谈。
  这位老者,便是华国文学泰斗楚隐玉。
  与此同时,在两人小小交谈了几句之后,黄一凡也进入了水木大礼堂。
  “这堂讲座,我们一起来聊聊楚辞五歌。”
  楚辞五歌是代表楚辞的五首歌谣。虽然这五首歌谣都没有文字流传,但因为有楚国方言这种山歌式的传承,所以,一直以来,无数楚辞学研究者都将楚辞五歌作为研究楚辞的突破口。黄一凡的最后一场讲座,也拿这五首歌谣作为收官演讲。
  “之前我有与大家讨论过楚辞五歌当中的徐人歌,沧浪歌,现在我们来说说剩下的三首,采薇歌,楚狂接舆歌,以及最后的一首越人歌。”
  对于文坛大师楚隐玉的到来,黄一凡当然不知道,他又不认识楚隐玉,哪怕认识,大礼堂下面将近一千个观众,黄一凡又怎么知道楚隐玉来不来呢。
  “我们先来聊一聊采薇歌。”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采薇歌具体的字词,但是,我们却知道采薇歌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呢,他说的是商朝时期‘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的故事。”
  黄一凡大致的讲解了一下采薇歌的历史背景,随后说道:“只是可惜,采薇歌虽然流传了下来,但却没有文字记载。前些时候无聊,一口气给楚辞五歌填了五首词。虽然我觉得采薇歌是我填写的最烂的一首,但也拿来大家欣赏一下。”
  自己写的是不是楚辞?
  这个时候黄一凡已经不想再去理会了。
  他相信,自己昨天的第二场讲座,必然会在楚辞界留下一个难于磨灭的映像。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黄一凡轻轻唱起了这一首采薇歌。
  这一首歌谣的意思其实也简单。
  翻译过来,那就是:
  【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野豌豆聊以充饥。
  用凶暴取代凶暴啊,伐纣的武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