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返八零 >

第327章

重返八零-第327章

小说: 重返八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么?陆怀安摸了摸脸,嗬,还真有些烫手。
  怪暖和的。
  村里人多热闹,再加上城里的房子比较小,不好放鞭炮,陆怀安索性是在村里过的年。
  前边后边都有坪,方便孩子们奔跑闹腾。
  放烟花更是方便得很,处处是平地。
  到了除夕这天,村里更是热闹得紧。
  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仿佛在竞赛一样,一直放到一两点才消停。
  还不到六点,又开始放开门红。


第471章 要啥没啥
  俩孩子白天闹得厉害了,居然这炸雷一样的响声都没能把他们给闹醒。
  陆怀安是被吵醒了,困得要死,但还是强撑着翻身起来。
  “去放开门炮啊?”沈如芸眯着眼睛坐起来。
  “嗯,你睡吧。”陆怀安半闭着眼睛,穿了衣服:“饭好了我再叫你。”
  外头天都还没亮,陆怀安呵了呵手,拿了封大大的鞭炮,在前坪铺开。
  一大卷的鞭炮,从下边滚上来,铺了好长好长,好似这好日子没个结束一般。
  终于点燃,陆怀安抱着手,微微眯着眼睛,听着这震天响。
  时光飞逝间,一眨眼,已经来到了一九八七年。
  鞭炮从头燃到尾,一个磕绊都不带的,响得痛痛快快,燃得漂漂亮亮。
  “好兆头啊!”
  陆怀安朝掌心呵了口气,高高兴兴地进了屋。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家是络绎不绝。
  全是来拜年的。
  陆怀安也去了几家,尤其是周叔那里,好好陪他喝了一杯。
  “还是你们这里热闹。”周叔都很是感慨。
  他们村里一到过年,热闹倒也是热闹的,但放电影是不可能的,村里没这闲钱。
  哪能有新安村里这般热闹。
  那肯定,陆怀安笑了笑。
  他跟周叔碰了一杯,笑着说:“不是你们这里,是我们这里。”
  周叔一愣,又很快跟着笑了起来:“对,对,是我们这里。”
  他住过来了,就是这里的人了呢。
  以后,是得说我们这里。
  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个严冬,眼看着,就到新的一年了。
  县里却打了电话上来,聂盛说,他爸死了。
  聂伯啊……
  陆怀安微一恍神,想起最初,租他的房子的时候,以及后来搬走的时候。
  那一幕幕,好似只是昨日光景。
  就连钱叔听了,都感慨万千:“怎么好端端的,就……唉!”
  不过,摊上那么个儿子,聂伯能撑到现在也不错了。
  虽然跟聂盛有过龃龉,但陆怀安和钱叔还是去了。
  聂伯一生与人为善,死后来吊唁的人不少。
  他一生所念,都是儿子孙子。
  偏偏聂盛不争气,直到他死了,也没见着个孙子。
  聂盛瘫坐在棺材前,一脸麻木地烧着纸。
  从前,他做什么都挺肆意的。
  眼高手低,看不上不赚钱的活计。
  赚不到钱也不打紧,反正有他爸撑着。
  可现在,他爸没了。
  聂盛心里忽然涌现一种恐慌。
  他没妈了,现在又没爸了。
  当陆怀安去的时候,聂盛看着他,要哭不哭的:“陆哥……我只有一个人了……”
  他妈让他听话的时候,他没有听。
  他爸让他结婚的时候,他没有结。
  现在,果然应了他爸最担心的结局:他们都走了,剩下他一个。
  陆怀安拍了拍他的肩,却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说:“节哀顺变。”
  聂盛颓然地跌坐着,一脸茫然。
  他想哭,可是哭不出来。
  心里好像缺了一大块,空落落的。
  出来后,钱叔回头望了一眼,叹了口气:“看着,倒像是长大了不少。”
  不像往日,咋咋呼呼没个定性。
  “他还是变了不少了。”
  陆怀安摇摇头,叹了口气:“这个冬天,太冷了。”
  天气一极端,老人家真的很难熬。
  聂伯的事,仿佛是开了个头。
  村里也陆续有老人死去,新安村青上村都连着做了一阵子道场。
  直到开了春,天气暖和起来了,这种情况才慢慢好转。
  结果,宋老伯又摔了一跤,摔断了腿骨。
  收到消息的时候,陆怀安正在市里头开会。
  还是钱叔让崔二过来找的他。
  “什么?”怎么好端端的,会摔跤呢?
  陆怀安都急了,宋老伯本就有些神智不清,这下又摔跤了,可真是……
  偏偏沈茂实还在外地送货,一时半会赶不回来。
  陆怀安只得匆匆道歉,临时赶过去。
  好在他到医院之后,已经抢救完毕了。
  “没什么大碍,人老了,摔跤其实是挺正常的。”
  医生迟疑了一下,陆怀安立马追问:“还有什么别的吗?”
  “就是……”医生翻看了一下病例,有些怔忡:“怎么你们家属报备说,他神智有些不清楚呢?刚才说话的时候,我感觉他头脑挺清晰的。”
  陆怀安怔住,猛然扭过头去。
  病房里,宋老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他就这么躺着,目光追随着窗外的飞鸟。
  这一幕,看得陆怀安有些眼热:“宋老伯……”
  “陆厂长,你来啦。”宋老伯回过神,拍拍床沿,让他过去。
  这一跤摔的挺值,宋老伯笑着:“没成想,一摔还把我给摔清醒了。”
  想起医生说的回光返照,陆怀安的心重重一沉。
  宋老伯倒是想得开,说自己没啥事了,不喜欢医院这味道,只想回家待着。
  回家后,他精神头也挺好的,还拄着拐,教人扶着去儿子女儿坟前转了一圈。
  只是临走的时候,他指着旁边一处,笑着看向陆怀安:“这是我替自己选好了的。”
  回去之后,他就开始发烧。
  人都烧糊涂了,却还惦记着沈茂实。
  都让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沈茂实是个心地善良,老实憨厚的人。
  自从把他接回来,那真是事无俱细,处处把他料理得妥妥当当的。
  久了,宋老伯也把沈茂实当成了自家孩子。
  说这辈子儿子孙子都有了,心里踏实,就想再见一面沈茂实。
  陆怀安听得眼热,握着他的手,给他承诺:“茂实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您再等等。”
  医生也来看过,说是大概熬不过晚上了。
  到傍晚的时候,沈茂实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
  他没有开车,他是坐火车回来的。
  一堆的货,他没有拉回来,让徒弟在那里守着,叫崔二过去换他。
  他日夜兼程,赶了回来。
  进了屋后,他扑到了床前:“师傅,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宋师傅一直昏昏沉沉的,眼睛却是渐渐睁开来了。
  他握着沈茂实的手,唇角溢出一抹浅淡的笑意:“回来了就好……茂实啊,你是个好孩子……”
  沈茂实说着安慰他的话,泣不成声。
  眼看宋师傅进气少,出气多,最后一次,竟是紧紧握住沈茂实的手,露出了一抹温软的笑容:“歧儿,爸很高兴。”
  歧儿。
  这是……宋师傅的儿子。
  沈茂实心一跳,猛然抬起头。
  却看到,宋师傅眼睛一闭,溘然长逝。
  手也渐渐松了劲,唇角那抹笑却丝毫没有消减。
  懵了两秒,沈茂实放声大哭。
  一直到送灵,沈茂实喉咙都沙哑了。
  黑山岰这,先前宋师傅看好的地,终于将他放在了这里。
  整整一长排,他一大家子人,终于团聚了。
  “莫哭了,这是喜丧。”
  “是啊,想开点吧,宋伯走的时候都是笑着的呢!”
  人老了,摔一跤就没了。
  也没受什么苦楚,没受什么罪。
  这在老人看来,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
  更何况,虽然宋伯家里人都没了,但这些年,他却享受了天伦之乐。
  于宋伯而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沈茂实颓丧了好些天,情绪才慢慢平复。
  陆怀安也很是感慨,给他放了假,让他缓和一下。
  好在天气渐渐转暖了,这些坏消息也没再出现。
  春暖花开,又是一年好春光。
  去年谈好的合同,今年就得开工了。
  酒店这边,沈斌他们下来后,初八就开了工。
  钟万则等到了十六,才搞了开工仪式。
  他们这些路,划定后便由市里头去谈了地,他们只需要按照合同上的路线施工就行。
  第一条公路,自然是从新安村修出来。
  这可是所有路里,最宽最长的一条主路。
  修建的这天,村里人都高兴极了。
  敲锣打鼓,恨不能告示天下。
  其他村的人虽然也羡慕,但更多的是高兴。
  “反正修完他们的,就轮到我们了!”
  村村有份呢!
  他们是高兴了,西区村民不乐意了。
  凭什么啊?东区已经有这么多的好处了,咋回回好事,都是他们优先的?
  尤其是听说这钱还是西区的厂长们出的以后,他们更不满了。
  跑去了厂里头闹事,被人轰了出来,又跑去市里叫骂。
  搞的西区领导心头火起,指着那正在建设中的大桥骂道:“眼睛没吃油是不是?他们修路,我们没修桥吗?这么大座桥不叫好处是吧,还要怎么样才叫好处?”
  明眼人儿都知道,这桥是通往哪的。
  他索性叫人,把施工图都给贴在了门口:“有眼睛的就都来瞧瞧,我们争取过来的项目,你们就闭着眼睛骂是吧!?”
  修路,那也得有东西修啊!
  现在没有修桥,就靠着那老桥,能运多少东西的?
  交通不便,修条路,他们西区比东区要贵上许多,划算吗?
  东区修三条,都只有他们两条路的价格,这多出来的钱不是钱吗。
  被他这么一通骂,民众反而信服了,不骂了。
  转过来又催着修桥速度快一点。
  “人家修路的多快!去年说修今年就修好了!”
  “就是,我们这呢,说了一年了,还是这个鬼样子!”
  气得搞工程的暗地里直骂娘:“人家有陆怀安做靠山,我有啥?”
  他要啥没啥!
  人钟万听说现在都并入了陆怀安名下,呼风唤雨的,项目接得手软。
  他几乎是底价入了这个工程,现在悔得肠子都悔青了!
  一点油水没得,就赚个辛苦钱,催个鬼哦催!


第472章 不够看
  有什么好催的呢?也不想想,他们配不配催。
  开始还是好的,虽然心里诸多不满,工程还是在继续干。
  但后来不满累积,加上工程遇到了关卡,进度一时慢了起来。
  原先的速度就已经让西区人们失望了,更何况现在?
  于是他们经常去工地闹事。
  这样一来,工程几乎是彻底停了。
  西区进展缓慢,钟万这里可没这回事。
  他当时报价的时候,可没心慈手软,现在预算特别充足。
  这条路,可是门面啊。
  钟万想了很久,还是找了陆怀安:“我在想,要不要再修宽一点。”
  “可以啊。”陆怀安琢磨琢磨,给他画了一下:“就做这样也行的。”
  好家伙,钟万盯着画瞧了瞧,看向陆怀安:“四车道?”
  “对。”陆怀安担心他没明白,重新画了一个,这回仔细了些:“你看,这样的话,以后跑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钟万算了算,这样虽然麻烦了点,但只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加宽一些,还是可行的。
  “好,我去打报告。”
  他兴冲冲地打了报告上去,这条路毕竟是主路,宽点也是合理的。
  这事陆怀安没有跟进,因为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他现在比较重视的,还是纺织厂和制衣厂这边。
  虽然已经出了节,但是沈如芸和丁顺利都还没有回北丰。
  因为北丰的雪下得太深了,至今未化,所以还没有通车的。
  在这边逗留的时间长了,沈如芸索性把时间利用起来。
  跟苗晴经过一番认真的讨论,最终把新店开张的时间定在了三天后。
  而这个时候,陆怀安发现了一个问题。
  纺织厂的布料,出现的层次。
  高端面料,是由诺亚制衣厂来制作的,做出来直接往诺亚送就行了,所以不愁销路。
  低端布料呢,苍岚这边做的人很多,销量也很好,所以也不用操心的。
  唯独中端,上下不靠,偏偏又有两个制衣厂,他们只得加快生产。
  速度倒是快了,质量就跟不上了。
  有客户反应说他们中端的衣裳,只是裁剪得当,面料竟是跟低端货差不多。
  这让陆怀安很是生气,做了这么多年,真是第一次因为质量问题被投诉到他这边。
  可纺织厂厂长也挺委屈:“突然加大了需求量,我们得赶工……”
  产量在那呢。
  速度快了,自然得牺牲点别的。
  “那也不能牺牲质量!”陆怀安很严肃,在厂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