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 >

第215章

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第215章

小说: 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威眼珠子乱转,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这张东北摇滚既然扩大了内容要出上下集,这就需要不少于二十首的歌曲。
  最初是有十多首歌曲的,但现在显然是少了一半儿的歌曲。
  梁凉就在海运歌舞厅向连湾地区东单地区松阳地区的摇滚乐队发出了邀请,邀请它们拿出最好的作品。
  其他省份因为不清楚摇滚生存的状况,也不清楚他们的联系地址,暂时就放在一边。
  虽然打得旗号是百花齐放,但还是有底线要求的。
  要求歌词健康向上,那些歌词半死不活的,颓废消沉的,宣扬男女升殖器的有多远就滚多远。
  首先就是过歌词关,当然旋律好歌词不好的可以整改。
  连湾市现在具体有多少乐队,梁凉也不是很清楚,不过现在他清楚了。
  这从送来的歌曲数量就能判定出来了,连湾市竟然有七十八支乐队,这还一定有没送歌曲来的,如果算上没有送歌曲来的乐队,这么说来连湾市竟然有将近上百支乐队。
  这可是一个比较惊人的数字了,就是京城现在也未必能拉出这么多摇滚乐队。
  梁凉记得当初他到迷茫酒吧也不过就看到十多支乐队,怎么一年时间就多出这么多乐队?
  这些地下乐队有些是很有实力的,但苦于没有露头的机会,只能混迹在酒吧和歌舞厅里。
  连湾市开发区这些年因为有大批的外资企业入住,让娱乐业有了发展的基础,酒店歌舞厅包括现代才兴起来的迪厅如雨后春笋般林立。
  这让这些玩摇滚的还有一个栖身之地,但将来北方经济不景气后,随着歌舞厅和迪厅的散去,这些乐队没了栖身之地都注定将成为过眼云烟,他们大多数就只能解甲归田。
  混出点名气的可以教授乐器或者开琴行混碗饭吃,连这种程度都达不到的就只能转行去干别的了。
  所以,梁凉现在算是给他们提供了一条向上的通道。
  尤其有蓝鲨乐队的新歌的打头,这张专辑的销量应该是有一定保证的。
  百货迎百客,没准自己的歌就火了呢!
  所以报名的乐队如过江之鲫。
  其实在此之前,连湾市的这些没有在海运歌舞厅练习的乐队,不管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是酸的,还是真的瞧不起,打心底对蓝鲨乐队是真的有些瞧不起的。
  背后会酸溜溜地贬低蓝鲨乐队没摇滚味儿。
  就是蓝鲨乐队第二张专辑出了一张正宗的硬摇专辑这种声音也没停止。
  但是在有成名的机会面前,每个人的心都是诚实的,梁凉这边登高一呼,依然从者如云。
  这个时候,瞧不瞧起蓝鲨乐队都是次要的,就是平时万分贬低蓝鲨的人也只能面带笑容地前来。
  人!其实还是非常现实的。
  梁凉累积完这些乐队的数字后,目瞪口呆之余忍不住说了句粗口。
  握草!这规模就是举行个音乐节都够了。
  梁凉考虑要不要在连湾举办音乐节。
  要举办音乐节就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场地。
  首届音乐节可以在音校的院子里举行,但如果名声传出去了,来的乐队和观众多了,音校的院子怕是就不可观了,就需要一个大的场地,就是体育场怕都不一定行。
  音校后面是一片低洼地,面积大概有四五万多平米,要是能把这片洼地买下来填平,可就能干很多事情了。
  可惜能买卖土地还要三年后,现在谁也不敢卖给他就是了。
  办音乐节都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现在还是选歌。
  梁凉坐镇海运歌舞厅,对来自连湾市这些乐队送来的歌曲进行筛选。
  这一天下来整的头昏脑胀的。
  他当然要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筛选,这就是掌握话语权的好处。
  你可以不满可以反对,但我有权利不采用,最后逼迫你到我的标准上来。
  N年后娘炮横行,娘娘腔遍地有很大可能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你不俯首称臣就被堵死了上升的渠道,其实一人就像提线木偶一样没法为自己规划前程。
  梁凉按照自己的标准选出了三十首歌词积极向上,旋律还过得去的作品。
  第二天又从这三十首歌曲里选出了十五首歌曲。
  这十五首歌曲他是要面试的,看看这些乐队的水平和主唱的嗓音条件。
  这里有两首歌他怀疑该乐队主唱能否驾驭。
  尤其其中一首叫寒窗越多的《我心向阳》引起了梁凉的注意。
  这首歌的歌词健康向上,说得说人在逆境中应该奋发向上的意思,旋律用重金属演绎,非常对梁凉的胃口。
  梁凉把这首曲子试着唱了一下,发现高音部分如果主唱驾驭不了,无法达到那个高度就会影响整首歌的完美。
  这个他必须要面试一番。
  面试定在了八月二十六号的下午。
  十五首歌一首一首听的话中间就是不剪断也得两个小时的时间。
  这张专辑的事情先放在一边,梁凉还要操心那张陈笑旗钦点的农民乐队专辑。
  你看梁凉在别人专辑里吃点分红时满嘴流油,但筹划专辑的时候那也是废寝忘食的。
  脑细胞都不知道多死了多少个单位。


第432章 蠢蠢欲动的妖精

  农民是一个存在感非常弱的群体,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存在感更低,从歌唱这个群体的歌曲里就能得到证明。
  八十年代有众多的农民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歌曲舞蹈出现在舞台上,也涌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但是从九十年代开始,这类题材的电影电视舞蹈都开始减少,歌唱农民的歌曲更是凤毛麟角。
  梁凉想了很长时间,竟然没回忆出几首有影响的和农民有关的歌曲。
  他现在手里有《丰收》改词的《收获》,《咱们屯里的人》三首歌曲。
  还能找到的就是《红高粱模特队》里的大棉袄和二棉裤了。
  作为一个搬运工,梁凉吧自己的脑袋都想疼了。
  歌唱农民和农村的歌曲从九十年代后期往后是真的太少了,在曲库里怕是找不到了,就只能去央视的一些栏目去找了,他记得央视有些农村节目里的主题曲还是不错的。
  人走入困境的时候,有时候是因为没有选择正确对策,有时改变一些策略说不定就柳暗花明了。
  梁凉调整策略以后果然收获颇丰。
  首先他就想起一档栏目《华国农资秀》的主题曲《天下农民是一家》。
  这还是一首有摇滚风格的歌曲。
  非常好!
  确定了这首歌后,梁凉费了不少劲儿又把王二妮演唱的那版《丰收华国》找了出来。
  现在有六首了,再凑付个三四首就可以了。
  但是好像又没有了。
  算了,既然想不起来,今天就想到这里了,再想下去脑袋好裂了。
  梁凉这边刚把本子收拾起来正在考虑下一步干什么的时候,门外传来了敲门声,然后小倩和小瑶就鬼仙仙地钻进来了。
  海浪花乐队的专辑现在依然以一个很高的数字在热销,那首《不要寂寞》的歌曲更是有横扫亚洲的趋势。
  现在已经有棒棒国和东洋国和金梦公司洽谈版权引进的事情了,相信很快这首歌曲就会在棒棒国和东洋国里呼风唤雨了。
  专辑的畅销也让他们的收入水平水涨船高,看着让她们花枝招展的衣服就造价不菲。
  梁凉就低头看看自己的一身装扮。
  跨栏背心,大裤衩子,脚上一双趿拉板。
  虽然背心和裤衩上有梁凉设计的蓝鲨的商标,但并没有让这是装备提升多少档次。
  还有一件让梁凉哭笑不得的事情。
  就是他给九峰服装设计的那个蓝色鲨鱼的商标,现在已经正式有了外号,连湾市那些不正经男女已经把流氓鲨的帽子扣在这条鲨鱼的脑袋上了。
  这个商标当初画出来,肖雨就说它不正经,这回算是实至名归了。
  小倩和小瑶穿着艳丽的连衣裙,露着白胳膊白腿,而且身上弄的香喷喷的,这就是来勾引人来了。
  “这套衣服第一次看你们穿?才买的?”
  “好看吗?”
  两个小娘皮立刻就眉飞色舞了。
  “我问你们是不是才买的?你们就问我好不好看?咱能不能把这顺序捋正当了?”
  “当然才买的,这不刚买就穿来给你看了,现在可以告诉我们好不好看了吧?”
  “比狗尾的花还好看!”
  小倩对这个回答非常不满意,拿狗尾巴花做比喻这是好看呢还是不好看呢?
  “不行!这个回答不好,再回答一次!”
  女人事真多!
  “像牡丹花一样好看,这回满意了吧?”
  女人爱听奉承是她们致命的弱点,两句好话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小倩和小瑶有好几分钟时间都忘了自己姓什么。
  许梅现在在海运迪厅,晚上也不回歌舞厅,这两个家伙就蠢蠢欲动了。
  看看办公室里没人,小瑶就准备往梁凉身上爬。
  把梁凉吓了一跳:“你要是粘我身上,我就打死你!”
  小瑶撅嘴:“你可是有好长时间没慰劳我们了,而且对我们一点不温柔,从来没有亲热的暧昧动作。”
  “在人眼皮底下和你们搞暧昧玩亲热?我是活的嫌命长了?”
  “现在这里没人,我们也都回来快一个月了,也没看你干什么?”
  “这不没机会嘛!”
  “这么说你也想了?”
  这不是废话吗!他又不是和尚怎么不想?
  一看梁凉没表态,小倩和小瑶就笑了。
  “晚上陪我们去看电影好不好?今晚有一场好电影要上映,再不看电影我们就又要走了。”
  海浪花乐队有一个月的假期,然后他们还要到南方去演出。
  看个屁电影,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看什么电影?晚上不安全,这些日子有没有去给那栋房子放风?”
  秦纹菊留下的那栋房子好像好久没去看看了,屋子里估计都返潮了。
  “我们俩经常去开门开窗放风,前天还去过呢!”
  梁凉看看时间,现在是下午三点,干什么都有点晚。
  “今天算了,明天中午吧,去那栋房子看看。”
  意思也就这样了。
  “要不让小倩去看门,咱们先热乎一下好不?”小瑶又节外生枝了,她有点等不及到明天了。
  “为啥我去看门?你怎么不先去看门?”梁凉还没表态,小倩首先表示反对。
  “你那事儿反应慢!以前你不都是收尾吗?收尾就得先去看门。”
  这都什么和什么呀?这种事情怎么能拿出来说?
  “赶紧给我滚蛋!”
  两个小妖精欢天喜地的走了。
  海浪花乐队的专辑发行也有七八个月了,虽然现在还有良好的销售势头,但总有疲乏的那一天。
  也该是给他们准备下一张专辑的时候了,明天夏天好发行出去。
  梁凉也从屋子里走出来,趁吃完饭前这点闲功夫来到了琴行。
  毕胜一心两用,一边在后面梁凉新租的地方做吉他,一边负责这间琴行的工作。
  琴行里现在有两个伙计,琴行里大部分事情都是两个伙计在干,毕胜只负责大方向。
  毕胜没在琴行里,那他就一定在吉他作坊里。
  梁凉在琴行没看到毕胜,但也没看到他从崖河来时带来来的那七把电吉他。
  毫无疑问,这七把电吉他一定是出货了。
  等待会回去打个电话给秦纹菊,让她问问梁凉家里做出多少把电吉他了,如果做的多了,就全部拉到琴行来。


第433章 卖给徐威的歌

  音校左边是一片住宅区,全部是那种老式的造型一模一样的八十年代的房子。
  这些房子中有两栋挨在一起房子不知道为什么就处于闲置的状态中,梁凉联系了房主就把这房子租了下来给毕胜当吉他生产作坊用。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毕胜的作坊已经发展到二十好几人的水平了,实行流水线式作业,一天能生产出十多把低档吉他。
  一把低档木吉他的利润也就是二三十块钱,这十多把吉他产生的利润勉强能维持这些工人的工资,至于其他的费用还是赔钱的。
  不过随着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产量的加大,这一局面早晚有改观的时候。
  毕胜正在给一把吉他安装琴颈,和梁凉打个招呼就介绍了一些吉他生产的情况。
  “这些人现在技术越来越熟练,生产数量也在稳步上升,用不了多久一天就能生产出几十把吉他了,咱们琴行一天可消化不了这么多吉他,你可要找一个消化的渠道了。”
  琴行一天消化个十把八把这种学手吉他还不是问题,但是一天消化几十把,甚至上百把这就没可能了。
  “这不是问题,吉他一旦生产多了,咱们可以送到西柳和临沂市场去批发。”
  这个事情梁凉也做过考虑,如果琴行消化不了,就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