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祝你和她的暧昧
我的心在慢慢枯萎
悄悄的碎…
这首歌不错,可以算一首。
接着选,他准备今天下午把歌曲选完。
…
拥抱这片绿洲,那热烈的温柔
我放弃整个森林,留下眷恋和哀愁
像初见你眼眸,时间停止倒流
我燃烧了宇宙温度像充满了电流
在38度6…
仅仅一会儿功夫,梁凉就又选出了两首歌。
这张情歌专辑现在有五首歌了。
多年没出过情歌专辑,这张专辑梁凉准备拿出一些硬货,把它打造成华语第一畅销专辑。
专辑里的歌只要好听就行,至于是不是口水歌梁凉也没怎么在乎。
他选的第六首歌是《百花香》。
如果说哪一首歌让女音唱被糟蹋了,在梁凉的心里《百花香》这首歌当之无愧。
这首歌女音唱怎么听怎么别扭。
上一世在抖音里有一段这首歌的男版,第一次听的梁凉就被震撼了。
可惜他没找到这一段歌是谁唱的。
网络上有人说是一个叫王小帅的厕所歌手唱的。
但梁凉听完以后可以确定不是他唱的。
那个歌手的嗓音非常像大壮,绝对不是王小帅那单薄的嗓音能比的。
你就是春天里的青草
秋天里的飞鸟
爱情海汹涌的波涛
想约你一起在风中自由奔跑
面带着微微笑
把烦恼统统都甩掉…
这首歌副歌的最后一句梁凉也改了一下,尤其“都甩掉”这三个字他加了个转音。
B站有一段半分钟左右的《百花香》群星版,里面模仿林俊杰的那一句把烦恼通通都甩掉就是梁凉采用的版本。
这样这一句就不会给人一种大头朝下的感觉了。
既然刚才想到了大壮,就不能不提那首《我们不一样》。
这可是一首爆火的歌曲,可惜它是说兄弟情的和爱情没什么关系,不适合放在这张专辑里,倒是放到那张励志专辑还可以。
六首歌这才只够出半张专辑。
选歌选到这里的时候梁凉突然想到,这张专辑如果全部都用快歌人听时间长了会精神疲惫的,怎么还是要选几首慢歌的。
《离歌》算一首,《死了都要爱》算一首。
这样就有八首歌了。
《单身情歌》要不要放进来?
这首歌明年底就要发行了,还是选出来吧。
再不选就有些来不及了。
第623章 繁忙的六月
梁凉又选了一首《情罪》,最后两首随便选了两首歌进去。
可以确信,这张专辑将是一张超级大碟,怕是会创造出神话般的销量。
就这一张专辑施密特不拿五百万马克就别想拿走。
至于老外能不能接受?
它有啥不能接受的?只要不被意识形态洗脑就一定会接受。
歌曲选完,写好谱子梁凉就把它锁进了保险柜里。
这张专辑在另一张专辑之后制作,还不着急。
五月底,海韵音像出版发行了今年度海韵音乐节的专辑。
因为歌曲太多,一本一本发行太慢,这次干脆就是成套发行的,一套五本。
录音带每本市场零售价五元,光盘十元。
这是廉价版,主要就是为了对抗盗版。
虽然这一世国家对音像制品的盗版打击力度远远超过上一世,但盗版依然层出不穷。
海韵音乐节的这些曲子海韵音像买的时候每首曲子的价格也就几千块钱,因此是敢于做廉价版销售的。
五块钱的售价和盗版的售价基本上就处于一个水平线了。
现在录音带已经江河日下,销量开始和光盘齐头并进了。
在利润上来说,光盘的利润比音带要大不少,虽然录音带只剩下薄利了,但是现在光盘还没多少盗版,指着光盘也能赚回相应的利润。
海韵音像节举办了四届了,已经算是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所以,这第一套廉价版专辑上市销量还是不错的,一个星期也拿下了十几万套的销售数据。
这套专辑最终拿下五十万套是保守估计,弄不好可以试试百万门槛。
这还只是第一套音乐节专辑。
今年音乐节涌现的新歌曲超过三百首,其中海韵音像认为有商业价值买下版权的超过百首。
这第一套才用了六十首,剩下的曲子还可以出三张专辑。
在这套专辑发售的时候,梁凉送别了寒窗、蔚蓝风两支乐队,他们将到京城和夜空乐队以及黑吉两省被选出来的两只乐队汇合,然后坐飞机到得国柏林。
施密特将在柏林等着他们,然后带着他们再西欧一些国家进行十几场巡演。
前脚送走了这几只乐队,后脚迎回了《流星花园》剧组。
这部电视剧也拍摄完毕,闪光少女和艳天团回归连湾。
她们回来了,海浪花则启程去了平山影视城拍电视剧。
最不幸的是那两个男团,给闪光少女和艳天团当完背景板,还没等回连湾休息一下就接到命令原地驻扎,又给海浪花当背景板,让人疑惑的是他们还乐呵呵的。
好神奇呀!
这些男团女团培养出来可不是当花瓶的,他们是要为他赚钱的。
只是现在没有那么多的综艺节目给他们露脸,他们缺少曝光的机会。
现在卫视还没出现,他自己就是想办个综艺都难。
要不要给他们制造些绯闻让他们尽快被大众接受?
虽然这是小道,但效率也是挺有效的。
对了!自己应该办个网站了,把这些歌手发到网上让他们和歌迷进行一下互动…
可惜现在的互联网网速太慢,传给照片都得半天。
唉!
梁凉长叹一声,感觉有些无能为力。
这就需要熬时间了,等再过几年条件成熟就好了。
再过十年,他准备主办个好声音好歌曲之类的节目玩玩。
那个璨星把个黄金节目最后玩成了比形,玩成了鸡肋。
璨星公司的造星水平真的像米田共一样不可闻。
那么多好苗子那么多年竟然没培养出一个巨星来,简直是暴殄天物。
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的歌手走红还只能靠专辑说话。
这两个女团回来后,梁凉把给她们准备好的曲子分别发给她们,让她们尽快熟悉好出专辑。
这两个女团去年底曾经出过一次合集,销量没有过百万。
今年她们将各自独立做专辑,争取打造出百万级别的销量。
旗下员工的专辑要做,蓝鲨自己的专辑也要做。
他们的第五张专辑在六月初开始录制。
海韵音像原来的那间录音棚早已经被拆除,根本满足不了海韵音像的需要。
去年在海韵音像公司外面买下了一块上万平的土地,新盖了一处建筑面积在四万平左右的新院子。
虽然还没有全部竣工,但竣工的一栋大楼就是专门录音用的。
多达十几个先进的录音棚可以同时有将近二十个单位同时录音。
就这些录音棚就花了他好几千万。
蓝鲨进录音棚开始录音的时候,徐威的新专辑终于发行了。
徐威这张专辑里面没有爆款的曲子,所有曲子的水平都差不多。
梁凉想给他两首他没要,他说要看看自己的真实水平。
虽然也是张优秀的专辑,但想达到他成名的那张专辑难度不小,能达到那张专辑的零头就可以了。
他那张《心太软》的销量可以达到了两千九百多万。
他这张新专辑能达到心太软的销售零头梁凉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感觉要够呛。
徐威专辑开始销量的当天,一艘几千吨的货船停在了连湾市一座码头上。
这艘船上装满了从乡港运来的电影拷贝,足足有上万部。
当梁凉看到这么的电影胶片拷贝也是惊讶的半天没回过神来。
幸亏他们在码头临时租了一个仓库,否则这些拷贝还真不知道往哪儿放。
这玩意儿可是不怎么太好存放,热了不行,湿了不行,挺麻烦的。
这些拷贝买回来可不是当珍藏品的,它们是要发挥作用赚取经济效益的。
这些拷贝他也是花了上千万元买来的。
这些东西到达海韵音像公司后,海韵音像公司就立刻开始处理这些拷贝。
先是筛选,一些已经报废的拷贝看看有没有修理剪辑的价值,实在没有价值的就当废品处理了。
好的拷贝按照发行年份就开始进行信号转换然后压制成VCD光盘。
别看98年的影碟机已经有了几千万的装机量,但是影碟机使用的光盘还是以歌曲卡拉OK光盘为主,像故事片什么的还真不多见。
这些故事片进入市场,将对录像带出租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第624章 出尔反尔
施密特公司去年花几千万马克在海韵买的版权陆续的在欧洲出版。
这些版权一共为他们出版了十几张专辑,这些专辑合计给他们带来了二千四百万的销量,平均一张专辑的销量超过百万。
其中海浪花乐队的专辑销量最好,在欧洲各国卖出了四百六十万的成绩。
排在销量第二位的不是蓝鲨乐队,竟然是闪光少女和艳天团的那张合集,销量也达到了将近三百三十万。
可见这些女团很快就得到了西方人的认可。
再往下才是蓝鲨乐队的专辑,销量二百三十万。
除这三张专辑外,其他专辑的销量酒没有超过一百五十万的,从几万到过百万不等。
这些版权给施密特公司带来了五千万马克的利润,净利润将近三千万马克。
正是因为有高额的利润,施密特才坚持要海韵公司派乐队到欧洲演出。
老外也明白趁热打铁才能成功的道理。
出使欧洲巡演的事情,梁凉没怎么太拿当回事儿,否则也不会让寒窗、蔚蓝风这些乐队去。
这次派出的乐队在国内充其量也只是二线乐队,糊弄的意味比较严重。
施密特看到海韵派来的乐队也是一脸不高兴,他要是是那几个女子团体,主要是海浪花。
海浪花才是票房的保证。
但是对方一个也没派过来。
这货在电话里对着梁凉一顿抱怨。
国际长途的话费可是非常高的,梁凉就陪着他胡扯。
反正对方消费又不是花他的钱,他也就浪费点时间。
“我要海浪花乐队,如果她们不能来,另外两个女子乐队来也行。”
梁凉当然不能派海浪花过去,海浪花到欧洲去演出,一场不给百万出场费,他根本就不会答应。
三四十万马克的出场费,不派这些乐队去还想派谁?
要啥自行车?
“施密特先生!海浪花女团的出场费可不是你给那两个钱就能打发的,他们现在可是我公司的顶梁柱,你不给到我满意的价钱,就别指望她们能踏上欧洲的土地。”
“那你准备要多少钱?”
“要多少钱今年她们也去不了了,她们现在在拍电视剧,电视剧拍完了还要做新专辑,你觉得她们能去吗?”
“先别管能不能到欧洲来,你先把她们的加码说出来我听听。”
“绝对不能少于一百万一场,如果打包其他两只女团,二百万一场。”
对于这个价格施密特倒是没说反对的话,以海浪花乐队现在在欧洲的影响力,百万马克出场费还真不算多。
“那今年就这么办了,明年我要海浪花乐队到欧洲来巡演。”
“只要你出道前,你带他们去月球巡演我都不反对。”
海浪花女团明年去欧洲巡演的事情就这么被定下来了。
施密特也只能用梁凉派来的这几支乐队拉大旗作虎皮了。
其实梁凉派的这几个乐队去欧洲,虽然想法是糊弄洋鬼子,但若是仔细想想也不算是糊弄。
这几只乐队虽然在华国还没挤身一线,但也是有真实力的。
毕竟他们的专辑在国内也是有几十万销量的。
还有一点是在去欧洲之前,梁凉根据记忆挑选了几支几年后的欧美流行曲,一个乐队发了两首,到时候免得场面太难看。
乐队在得国柏林进行了首场演出,虽然施密特公司也做了比较周密的安排,但他的心里也没对这几支乐队抱太大希望,唯一祈祷的就是能守住收支平衡就行。
这是继三年前华国乐队在柏林演出后再一次有华国乐队在这里演出。
首场演出售出门票五千多张。
这个成绩不能说好但也不能说太孬,算是中等偏下的程度吧。
但是第二场转移到慕尼黑之后,门票的销售数字就翻了一倍,达到了万张。
这主要得益于梁凉临时一个乐队送的两首老外的曲子。
这些曲子有什么死亡金属毁灭金属的,倒是契合了得国人的嗜好,也就赢得了口碑。
有了口碑,自然也就有了市场,这几支在欧洲巡演的乐队好像捡到了财富密码,就在欧洲兴风作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