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头条-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简单说下我的感受,阿甘出道以来的片子我都有看过,不只一遍的看过,我觉得他在演绎角色上能是划出来三个阶段。
刚开始时能明显看出他和角色的剥离,像《梅兰芳》里他的出演就不够圆润,到了中期之后,阿甘不仅没有圆润反而是有点剑走偏锋的意味,这个阶段就要以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作为代表作了。
那个能够让他获得奥斯卡影帝的一幕表演是偏锋到了极致的演绎,也是现在盘点影史经典镜头常用的画面。
剑走偏锋也是疯,阿甘这个阶段的作品隐约就有着疯魔成活的意味,只是因为他自己经常变幻题材、合作导演也不同就不是很明显,当然,效果那是极好的。
现在呢,我终于在这部片子里找到了那种朴实圆润的感觉,大家都还记得他前不久的片子《杀人者的记忆法》吧?
那一部和现在这部都是悬疑片,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做出对比了。
《杀人者的记忆法》虽然偏悬疑、这部偏剧情,但前者里阿甘的镜头就是那种他穿着西服静静看着你的感觉,后者呢,阿甘就好像脱掉了西服,里面的白衬衫却更随意好看了(天呐,我用的是什么比喻说法)。
这部戏里阿甘主要的对手戏就是邓超。
邓超是毫无疑问的实力派演员,只是限于电影资源一直不怎么好,所以有些被耽误。
电影里,阿甘和邓超有段办公室里的对戏,单纯镜头绝壁可以看出邓超演戏的功力,可是稍后一想,邓超站着不同,阿甘或走或坐或伸手点烟或吐气叹息,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真有那么一个刑警在活着。
细节啊细节,筒子们,阿甘身上的细节太有张力了。
因为是立马写出来的影评,我不是太想多透漏情节,免得大家被剧透之后减少了去电影院欣赏的心情。
我就小小的举例一下,阿甘有段戏是在家里和家人吃饭,他把邓超自演男同的事说给妹妹周咚雨听,就这里,举手投足、言语试探简直是绝了。
阿甘的角色是什么人?洞察细微的老刑警!他能不知道自家妹妹在听到这个消息的反应?可是,他还是这样做了,若无其事的把事情作为饭桌言笑谈资,然后他在周咚雨离桌后看她背影的那一眼。
哎呀,阿甘的眼神一定是上帝亲吻过的!
那种对妹妹有点愧疚,对刑警职业的坚持,对嫌疑犯身份的怀疑,全部揉杂在眼神里面了。
很多时候,演员的台词其实是在帮助演员构造场景、传达信息,而一个无声的画面则是倍显演员的功力。
之前《Padana》这部没在国内上映的片子,阿甘最后死去的一幕和艾玛跳舞的一幕也是没有台词,但是那种营造出来的作品张力真的太绝了。
听说现在影院上映的版本是削减了一些镜头,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有完整版的版本放出来,不多说了,等我二刷三刷之后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再写详细分析情节的影评。
咦,我好像又写成了阿甘吹。
咦,我为什么要用一个‘又’字?”
作为坚信“阿甘出品、必属精品”影评人唐菲的首屏因为在评论里公布了婚讯的消息被各种点赞到最高。
唐菲渐成一名有影响力的资深影评人,她对于影片的推敲和追求在坚持更新的影评中为影迷观众所承认,已经是属于那种可以被影视公关塞钱的存在。
不过嘛,唐菲的独立性一直保持的比较高,一直没怎么被公关过。
只是,她略微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对于阿甘的吹捧。
当然,这样的吹捧看在当事人眼里就是在描述事实了。
甘敬在搞定了因为劫角色而引起的演员委屈后就很认真看网上对于电影的评论,一部作品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是他早就知道的,但任何一个人都是想让更多的人满意。
“哎,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着一个完全理解自己思想的人,这个唐菲啊,要不是订婚了,我都要嫁给她了。”甘敬摇头晃脑的坐在客厅里对着笔记本。
嫁,那是不可能嫁的,他也就是比划比划感慨一下。
中午草草的吃了一顿,这一天的手机电话仍然不少,不过甘敬都是很简单的给予处理,他是有在等待首日票房的出炉。
11月份的竞争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国外一部《奇异博士》是在4号上映的,迄今为止的半个月时间已经取得了5。3亿的好成绩。
另外,国内还有一部宣发阵势很强由冯晓刚执导的《我不是潘金莲》,它的主角是范兵兵,上映时间是在后面两天。
毫无疑问,这是由华谊出品的电影。
只是,甘敬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来的勇气和自己打擂,是冯晓刚给了范兵兵勇气,还是范兵兵给了冯晓刚勇气?
嗯,也许是知道要扑街,存了输在我手里不丢人的心思?
甘敬无所谓的猜测着,这个11月份基本上也就是这两部电影值得重视一下了,之前国庆上映由周咚雨主演的《闹海》到现在一个半月的时间拿到了9。5亿的一个可以宣称10亿的票房成绩。
如果不是《奇异博士》的冲击,《闹海》一定是实打实的十亿级别电影,可是,现在又有自己要跟着冲击一波,这个5000千万的缺口还真不是那么好拿的。
坐在庭院里晒着太阳,甘敬偷得浮生半日闲。
嗡嗡嗡嗡。
手机震动。
票房成绩出来了,1。87亿。
“嗯,还可以的成绩。”甘敬的手机一下子就变得繁忙起来,拿到这个首日成绩的话就基本意味着这部《烈日灼心》是口碑票房双丰收了,只要后面不是太崩,很可能是能冲到10亿。
甘敬心中有些小小的喜悦,可也算不上太大的波动,这些年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好片子拿好票房,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么?
甘敬仰面躺在躺椅上处理着不同方面的祝贺,虽然现在的票房都比较实时统计了,但很多人都还是习惯等着官宣首日票房后再发恭贺。
一条条,一个个。
“阿甘啊,恭喜恭喜,又创佳绩了。什么时候去你酒吧喝酒。”
甘敬手上的回复顿了顿,收到了来自范兵兵的消息。
“那得你票房出来了再去喝啊,要么给我庆功,要么给你庆功。”甘敬回了一句。
“别别,我这看是冲奖作品,不看重票房的,你总不能和我抢最佳女主角吧。”
“……有道理,很难反驳。”
“这片子我就没拿片酬,要是没成功,阿甘你可得拉我一把,也就你这个金字招牌能给我信心了。”范兵兵忽然换了个口风。
甘敬换了个侧身的姿势,打了个哈欠,回了一条:“有机会怕你拿不住角色啊,演技可得好好整。”
“……”
微信交流止步于此,按理说对面可能会继续开着玩笑的,但可能是有事要忙,这个时间点,她应该还是在忙宣发。
据说,这是一部冯晓刚采用不同镜头的作品,甘敬没有详细了解,他和华谊闹翻之后对他们几乎就是无视了,做好自己的片子,谁来撞档期也不怕。
一直窝在躺椅上到了天黑,晚饭又是草草解决。
正襟危坐在沙发上,晚饭过后的视频会议连续开了数个,甘敬一面听着恭喜,一面听着分析,《烈日灼心》百日红投资的份额不多,大家也有些习以为常了老板的好成绩。
反而,对于《闹海》的成功普遍都很开心。
这一点让甘敬有点愤愤不平,自己虽然是老板,可也是公司的一员啊,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就这样被忽视了。
“神话电影是有足够受众的,这一点咱们都不用担心了,到年底,胡戈的《通天》也要杀青了,现在各大公司的春节档还没完全出来,咱们还可以视情况调整。”老陈做着总结,又询问道,“《我要打官司》是星爷那边在剪,初剪没出来,差不多得春节前出来了,我上次问了一次,那它的上映就还远。”
“老板,有什么额外指示和建设性意见么?”老陈在一通安排之后询问淡定坐在沙发上的阿甘,看这货的眼神和表情,又是在神游天外呢。
甘敬回神:“京剧的公关活动掏钱了吗?杨爱严呢?他怎么没视频?”他这会才瞧见没有杨爱严。
“据说是连续工作了两个通宵,怕他猝死就没喊着。”老陈了如指掌,“那边是安迪在负责着,资金已经转过去了。嗯,之前的上映票房不是太好。”
“多少?”甘敬问了一句。
老陈“咳”了一声,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千万?”甘敬盘算了一下,这个成绩确实不算多。
“三百四十万。”老陈给了一个缩水的数字。
只是,这个缩水的比例有点大,直接把阿甘给惊住了。
“纪录片走的是文艺院线?”甘敬先喝了一口水润嗓。
“就正常的上映。”老陈尽量简短回答问题,免得刺激到自家老板。
甘敬揉了下自己脑门,一下子竟然是乐了出来,340万,340万……
“我特么的340万,这特么要是不拿奖真是对不住快猝死的杨爱严啊。”甘敬感叹了一声,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340万的数字远比1。87亿给他带来的情绪波动大。
嗯?不对!这是美元,换成华夏币的话,那就有个两千万出头了。
呵呵,这个听起来似乎就还不错。
甘敬自我调节了下心情,还是觉得有些滑稽,340万的票房啊,花费不少精力打磨的纪录片真是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老外果然看不懂咱们的京剧,正常,这是正常的。等到能提名了,在国内再来一波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获奖的话,那就更行了。”甘敬似笑非笑的表情让视频会议的其他人都没怎么想要发言的欲望。
“这个事就这么着吧,没其他事都挂了,都好好休息,票房出来就不用守着了。”甘敬发号施令,不过在挂掉视频的时候又想起了一个其他的事情忘了问,第二季的神话电视剧出售进度是怎么样的。
呃,也许刚才他们说了,自己没注意听?
甘敬伸了个懒腰,有心想给杨爱严打个电话,他知道自己这个实习导演的心还不够大,这个成绩说不准让他心里啥感觉呢。
人家导演一出手那是千万成亿的,这家伙一出手弄了个340万,而且,还是在美国的环境,保不齐还受到什么歧视呢。
甘敬想着想着,记起年轻导演的苦瓜脸,不知怎地突然就是笑出了声。
嗡嗡嗡,电话又震,这次是陌生号码。
甘敬带着奇怪的笑意拿过电话按了接通。
“阿甘晚上好啊,出来喝酒,带你见个朋友。”黄渤不知道用谁的手机打来的电话。
“我要一个人在家体会票房的喜悦,说是谁吧,看看有没有空。”甘敬懒洋洋地说道。
“给个面子,来,吴京。”黄渤一点都不客气。
“噢?我看着他电影长大的啊……”
甘敬其实可以对很多人说这话,不过吴京《小李飞刀》里的阿飞确实让他印象挺深的,那会就喜欢窝起来看电视上的重播。
第九百章 身体力行
干杯酒吧,一家明星酒吧。
因为有黄渤时不时的带人来玩,这家酒吧的生意越来越好,也因为在这边出现的次数多了,客人们对于这里出现的演员明星们都有些习以为常、不轻易打扰了。
吴京是头一回来这边,他心里是有点忐忑和郁闷的,毕竟,已经辗转那么多家了。
“黄渤啊,这阿甘到底好说话不?”吴京一口就是一杯,心情有点躁。
“好说好说,他就是地主家的傻儿子。”黄渤笑眯眯的,“不过要不是我这实在没有流动资金,我就直接投了。这事,找他靠谱。”
吴京默默点头,他在开拍自编自导自演的《战狼2》之前就已经是好不容易拉了各家投资,不曾想用到一半钱不够了,这才无奈出来继续找钱。
像黄渤刚才的话他知道不是托词,演员明星的钱要么是入了楼市,要么就是去玩了金融,很少能有大把流动资金的。
即便是影视公司,现在的玩法也是出个前期,拉几家一起玩。
可是,像这样一下子拿钱出来一个正在中期拍摄的剧组,影视公司就很谨慎了,同样也是有个短期资金流的问题。
阿甘应该是个例外。
他钱富余的都去盖什么园子去了啊!
“哎,这家伙来了。”黄渤的声音打断了吴京的思绪,让他的表情情不自禁的紧了下。
“哟,渤哥,一段时间不见你又老了两岁啊。”甘敬轻轻松松的走进酒吧,对周围注目礼回以微笑,“嗨,京哥,头回见面,真像是你从电视里走出来了似得。”
吴京起身哈哈一笑,双手就是握了过去:“那我看你就是从大屏幕里走出来了,还是手拿奖杯走下来的。”
什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