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重返人生 >

第672章

我的重返人生-第672章

小说: 我的重返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方总还是个学生,经常性的会踩点到教室,早也不过三五分钟。
    方年仨还未走进前沿办公室,就听到里面的声响。
    果然,大家伙都到齐了。
    见温叶他们望过来,方年边往自己的工位走,边说:“准备准备,今天的会议比较长,也很重要,因为需要的资料多,就在这里开;
    需要用到屏幕分享,提前登录飞传。”
    “”
    大家纷纷应了下来。
    温叶跟谷雨轻车熟路的准备茶话会的必要物品,诸如瓜果零食茶。
    飞传这个目前只在前沿系和当康系内部使用的办公软件,经过不断的迭代,办公用的功能模块那是相当的完善。
    像是常用的工作群、多方网络会议、音视频会议都做得挺好,还有一些其它功能。
    一定程度上的在替代OA系统。
    其次是类似于教学使用的屏幕共享软件:局网内单点控制屏幕,多点观看,也做得比市面上的更流畅。
    但方年否决了这个软件的任何商业计划,他的目的不复杂,就只是为了尽可能的内部信息安全化。
    仅仅只提供给了当康游戏内部使用,每年授权费用500万,多少算那么个意思,毕竟也是女娲实验室内部员工努力的成果。
    不能完全对外免费。
    接过温叶递来的温茶喝了两口,方年目光扫过办公室,各人都已分别落座,平静道:“一共是两个事情要说。”
    “第一个事情是关于前沿内部发展小生态与外部大生态以及畅通产业链循环的商议工作。”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环境。”
    与往常一样,方年并不拖泥带水,直入主题。
    白粥在刚加入办公室第一天就有体会到这种作风,也就没什么不适应。
    这两天方年也是抽空对之前的一些写写画画做了整理誊写修订。
    主要是加入了一些关键词。
    譬如畅通循环这来源于方年重生之前看到已经施行的145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纲要。
    所以方年光是从这些施行的件上就能站到2035年的远景角度看待当下。
    再加上自有的商业常识基础,方年才能屡屡提出恰好领先的对外发展战略,至于对内的,经常性前瞻十数年。
    接着,方年耐心道:“6号上午,白泽实验室陈建业院士亲自跟我汇报了实验室核心工作的进展;
    神龙2号设计工作进展顺利,仅为了配合朱厌实验室稍有延缓实际流片验证时间。”
    稍顿,方年道:“其次是保密实验室的实验任务有了突破性进展,虽然是无心插柳般的研究出了仅适用于电脑级CPU的指令集架构与微架构体系;
    但这对前沿的多个领域规划有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说到这里,方年望向大家:“大家都先说一说,该如何筹备部署下一步的生态计划。”
    听方年说完后,吴伏城率先接过话头:“方总,能先说说你对生态的概念吗?”
    “是这样,我们站的角度往往没有你那么全面,很可能会有理解偏差,容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旁边温叶深以为然的点头:“对对对。”
    白粥:“对。”
    他一个经济学博士,懂得可多,连125前瞻性研究都参与过的人,本来是想多说两句,但考虑到上次会议的遭遇,违心的表示了认同。
    方年一眼就看了出来,做了个手势,笑着道:“让白粥先说说看。”
    “我”白粥几乎没迟疑,清了清嗓子,“按照通俗的理解,生态是生物学的词语;
    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放到公司发展上,应该是促进内部形成更加良性发展,比如前沿现在的六大实验室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
    方年不置可否,伸手点了下鼠标,很快各人电脑桌面上都出现了同样的桌面。
    “没做演示稿,我手打。”
    未几,方年说了句,然后点开一个空白档,双手飞快的打了几行字。
    方年不喜欢做演示稿之类的件,只是把自己手写的资料的部分重点拍了照,有云服务在,随时可以读取。
    几秒钟后,方年打完了字,抬头道:“首先呢,我分成了三个模块:内部生态、外部生态、产业链循环生态。”
    初次见识这种非人般打字速度的白粥:“!!!”
    耳边传来方年不急不缓的声音:“这三个模块的核心都把生态拆解成了两个词:标准、畅通循环。”
    “标准容易理解,前沿所有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工作就是打造一套基础信息科学的标准;
    包括操作系统、高端核心芯片、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其配套部分必要的上下游研究工作。”
    说着,方年略作停顿,加重语气道:“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一点。”
    “无论前沿的发展规划、愿景、使命又或者行事方式是怎样,前沿根本上只是一个商业公司;
    只要涉及了商业利益,外界会理所当然的把前沿所有的工作当成是利益攫取的根本,比如之前与三星电子的合作;
    我们内部从上到下都要从思想根源上认清楚,前沿打造标准的最核心目是为了超高回报的商业利益,其它所有一切都必须只是顺便的。”
    听到方年着重强调这一点,迎着方年望过来的眼神,众人认真点头。
    “明白。”
    “会在企业化深耕落实过程中着重强调这一点,尤其是针对几个实验室。”
    “”
    方年一提,大家就都明白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工作。
    对于发展愈发迅猛的前沿来说,相较于研发经费这些实质性投入,企业化愈发变得重要起来。
    人和事,终归是不可能完全分割开来的。
    底层的错误很容易挽回,但最高层哪怕一丁点错误就可能带来灾难性结果。
    所以方年才会经常性着重强调这些。
    这也是前沿在愈发波澜壮阔又诡谲多变的商业发展中,能更好的安身立命、安稳发展的必要因素。
    内部如果真都以为自己做的是至高的基础科学,甚至以为就是为国为民;
    那外部的攻击真就能特别简单的瓦解内部斗志,瓦解整个前沿。
    这就是方年当初面对苗为要那么尖锐的原因。
    有些帽子前沿但凡戴上去,外部随便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整死看起来无比强壮的它。①
    比较通俗的例子就是:好人做了一辈子好事,临了做了一件坏事,晚节不保,十恶不赦;
    坏人做了一辈子的坏事,临了做了一件好事,浪子回头,一笔勾销。
    因为道德在更通俗大众的观念里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词。
    不是每个人都是从一些较为哲学的角度去看待,会认同诸如功利主义的观点:
    “人的本性是驱乐避苦,因此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应该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道德的目标。”
    “”
    话题稍作岔开,方年又拉了回来:“再说第二个畅通循环。”
    “这要分成多个部分,比如”
    说着,方年开始飞快的打字,边打边说。
    “畅通资本金融循环、畅通产业链上下游循环、畅通产学研一体化循环、关系协调、需求供给的动态平衡等。”
    接着方年抬头望向白粥:“白粥,你来说说该怎么畅通产学研一体化循环?”
    这个算是白粥的强项,又是他进入前沿办公室主抓工作的目的,当然是当仁不让。
    “宽泛的层面来讲,就是所有成规模的企业遇到的技术需求都能轻松在相关高校找到教授做他们需要的项目。”
    白粥侃侃而谈。
    “具体到前沿,先单说前沿院的构造;
    六大前沿院规划有总计103个交叉学科研究中心,这对学科交叉融合、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学科研发布局有着强有力的聚合作用;
    努力推进前沿院完善研究中心的发展,迸发出科研作用,即为畅通前沿内部的产学研循环。”
    稍顿,白粥补充道:“实际上,我认为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推动产学研政用一体化,刚好公共及政府事务部门也组建完成了。”
    白粥说完后,不用方年点名,吴伏城便接过了话头。
    “畅通产业链上下游循环其实可以比较简单的理解为有人用。”
    “具体到前沿内部,一是加强协调各个实验室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是推动实验室优先但有限的使用内部产品;
    三是加强学院服务部门的建设推进工作。
    尤其是第三点,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推动诸如朱厌的eda软件等进入大学的教学资源领域;
    逐步改变大学教学几乎完全采用国外软件,甚至教案仅依托于如何使用这些国外软件进行教学的现状;
    最终从底层开始推动产品的广泛使用率。”
    稍作停顿,吴伏城斟酌着道:“其实更重要的前沿以外的市场产业链;
    女娲实验室的女娲MindOS是成功范例,但同架构的DeskOS就是比较典型的失败案例;
    处于有人用又没人用的状态。”
    “事实上一旦能完成畅通桌面操作系统的产业链循环,就能带动前沿目前一大部分基本只在实验室的研发工作;
    比如白泽那边成功设计出的电脑级CPU可以满足日常所需,后续的产业链循环工作就好办得多。”
    “”
    资本、关系、供需这三个方面,大家提得很少。
    也就是关秋荷提了句:“资本金融应该不需要再进行具体规划吧,方总那边应该是早就部署了一揽子计划。”
    方年也没否认,简单说了句:“有影响力俱乐部在,慢慢来就行。”
    “”
    相关内容探讨完以后,又具体到了内部生态、外部生态、畅通产业链循环的相关工作部署讨论。
    总之,虽然只有生态两个字。
    但实际落地的筹备部署工作不会太少。
    而这些,都是白泽实验室在电脑级CPU自主研发设计工作上的突破所带来的。
    换句话说,有关于生态的笼统规划,一直在方年写写画画中。
    只不过没有成果之前,拿出来就显得空泛,这是方年去年就犯过的错误。
    当时有关于前沿的长远规划,说得大家都有点茫然。
    当然
    现在不一样的原因是,白泽研发工作的突破刚好有点巧妙。
    能带动女娲实验室、朱厌实验室乃至刚刚成立的饕餮、梼杌这两个实验室的大量研发工作。
    虽然手机很快将成为人们最离不开的电子设备,没有之一的那种。
    但大量电子信息工作还是要依托于电脑。
    而在关键信息技术领域,电脑这个层面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甚至可以说这是前沿通过一己之力,即将突破西方欧美国家花了数十年构建的信息科学标准体系的征兆。
    才会对站在前沿乃至更高层面角度的方年来说,可以如此牵一发去动全身!
    ①:当初写平校苗为视察,方年的应对引发部分读者不解;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有的内容需要一层一层铺垫写下来,没办法一次性交代个一清二楚,所以写连载体系的章真的很难,多数时候受众群并无足够的耐心等待故事发展。
    PS:双倍月票最后一天,求个月票12点前应该写不出来一更了勿等

第735章 不让未来科学家们因现实困境放弃理想(求订阅)
    fd30~
    ~
    ~
    两壶茶喝完,办公室里基本商量出了规划框架。
    各人站的角度不同,但大方向上是统一的。
    商量的结果自然是求同存异。
    其中也包括刘惜站在前沿财务运营管理的角度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这种时候,刘惜从来不会吝啬表达。
    毕竟,所有要被落地的规划,起手先得花钱。
    申城似有入夏准备,气温一天高过一天。
    虫鸣声声。
    鹅厂游戏要跟贪好……当康合作的事情,方年没放在心上。
    更懒得关心公司名到底什么时候换。
    公司发展等等。
    几乎是结束通话后,方年便打了个哈欠,躺在沙发上打起了盹。
    再醒来时,黄昏的余韵正斜斜的撒进房间。
    方年美滋滋的自我感慨一句:“这小日子,就很舒服。”
    顺便拿起手机,在qq上问了问陆薇语对今天考试的自我评估结果。
    多少要说两句会不会补考。
    要不然提前准备再重修一年,学费我出等等。
    日子就这么舒舒服服的过着。
    方年每天要忙碌的事情非常少。
    每天大约是两件事情。
    上课、抬杠。
    陆薇语倒是没说过让方年同学从哲学转修土木工程一类可以上工地的专业,方年自己觉得可以试试,不能浪费这抬杠天赋;
    毕竟也是一门手艺。
    …………
    …………
    周三下午,上完当天全部课程后,方年从东门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