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九七-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的林诚非常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感觉,每逢除夕过年,家里总会进行写对联、写“福”字、大扫除、放鞭炮、拜祠堂、包饺子等各种活动。
接着便是全家吃团圆饭,到晚上守岁,期盼已久的“年”便来到了,心中的欢喜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小孩子们都睡不着觉,就等着大年初一给长辈、亲朋拜年和高兴的收割红包了。
年初二年初三则是回娘家,更是大肆收刮红包的时候,从亲戚手里接过的红包虽然每个都很小,一般只有一块两块钱,但拿到手里总是有着别样的满足。
当然,林诚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可以尽情的大吃大喝,每次一想到过年时候的大餐,林诚就忍不住流露出饕餮的本性。
林诚小时候正是八十年代,国内还是经济困难期,那时候的生活相比于后世餐餐有肉仿如隔世一般。
林诚记得平常的一日三餐,尽是一些番薯叶、空心菜、苦麦菜、大小白菜之类的青菜,一个月里难得见到两次荤腥,每逢家里买猪肉回来,林诚的心情就无比雀跃。
而到了过年就不一样了,年末家里会杀一头大肥猪,一半用来卖钱一半用来腌制腊肉,这些腊肉往往吃上一个月都吃不完,在过年期间天天都能吃上肉。
而到了过年头几天年味最浓的时候,鸡鸭鱼肉更是轮番着上,还有林诚小时候最爱吃的香芋扣肉、红曲猪肉、叉烧肉、烧鸭、鸡腿等等等等,对于那时候的小朋友来说,过年胖十斤绝对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第三三零章 祭祖大典
白天林振华等一大帮老头拐给林福荣一家跪拜磕头,晚上报应就来了,刚刚吃完年夜饭的林福荣一家被分派到清洗祭器的任务。
祭器就是祭祖用来盛放祭品之物,这些祭器连同祭品都是要用来祭祀祖宗的,丝毫都马虎不得。
祭祖仪式上用的祭器洗涤擦拭,都要由主脉长族来亲自备办,万不可经由他人之手,如此方能显示对祖宗的虔诚。
在古代,甚至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言简意赅,常为后人引用而成习见之语,今人一般将“祀与戎”理解为祭祀与战争,如沈玉成先生左传译文云:“国家的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
由此可见,对于国人来说,祭祀是和战争相提并论的大事。古代社会中,一般主持朝廷大祭活动的只能是一国天子,其盛况比军队出征还要隆重得多。
中国的祭祀活动主要是由周朝流传下来的,周朝时祭祀有六器,分别为壁、琮、珪、璋、琥、璜。
苍壁礼天,为蓝色的圆扁形的玉。
黄琮礼地:黄褐色方形的瓶子。
青珪礼东方:东方属木,木色青。神为苍龙,祭器用青色的长方形的圭。
赤璋礼南方:南方属火,火色赤。神为朱雀,祭器用红色的长形而半尖似刻刀形的璋。
白琥礼西方:西方属金,金色白。神是白虎,祭器用白色刻成虎形的玉。
玄璜礼北方:北方属水,水色黑。神是玄武,祭器用黑色半圆形的璜。
最开始的祭器都是古代最为金贵的青铜器,后来陶瓷盛行之后,祭器才逐渐演变成了瓷器。
原本这清洗祭器的活计一向都是由族长一支来做的,但是林福荣家族认祖归宗,居然辈分要比百岁高龄的林华生还要高一辈,没奈何,这项活计只得落到林福荣一家头上。
林氏宗族所使用的大部分祭器为陶瓷、铜器,这些祭器都已经封存一年了,一年不见天日,灰尘早已布满厚厚的一层。
把多达三四十件的祭器搬到一间房子,林诚看着这些祭器的灰尘脸色一下就耷拉下来,他一向是个大懒蛋,对于体力劳动从来都是深恶痛绝。
反观林福荣、林福源两兄弟,却对于能把清洗祭器的任务接过来感到与有荣焉,他们是怀着对林氏祖先深深的崇敬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的,所以两人清洗的分外仔细。
小希希、巧娟、巧凤年纪还小,一开始她们还抱着好玩的心态加入到清洗祭器的劳动中来,但她们年纪幼小,很快就顶不住打起瞌睡来。
老妈和二婶便带着小希希她们回老院子睡觉,为免她们在陌生环境睡不着以及担惊受怕,老妈和二婶还得待在老院子里照料着不能回来帮忙。
随着老妈和二婶这两大劳动主力的离开,清洗祭器的活计一下就慢了下来,好在巧玲和巧凤从小就吃苦耐劳,对于擦拭祭器这项活计完全不在话下,她俩分担了林诚大量的劳动。
林诚在家里因为是小辈中唯一带把的,从小就备受全家宠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形容的就是他这种人。
林福荣看着林诚一人蹲在角落里,笨手笨脚地拿着抹布擦拭祭器,擦完浅薄的一层灰就当祭器已经干净放在一边,至于祭器角落的污迹却置之不理,便忍不住过来指点一下林诚。
林诚看见大家都清洗得非常认真,尤其是两个妹妹的辛勤劳动更是让他汗颜无地,于是他也开始认真擦拭起祭器来了。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林诚等人终于才把祭器清洗干净。然而清洗完祭器之后,林诚等人还不得休息,祭品的备办仍然由他们负责,好在这些祭品都老早就准备好了,林诚他们只要把祭品盛在祭器中就能完成任务。
大年初一五更天,天色正属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可这时林家的祠堂周围却被火把照得如同白昼,林福荣一家辛辛苦苦清洗好的祭器已经装满了各种祭品。
林杨村的全部村民以及从海内外赶来的林氏族人皆已经沐浴焚香、更衣正容,涌到祠堂这边来,参加祭祖大典。
祭祖仪式由族长林华生主持,他虽然已有百岁高龄,但主持祭祖仪式已经十多年,对各种仪式早已驾轻就熟。
祭祖礼仪包括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
刚刚认祖归宗的林福荣、林福源以及林诚三人作为林氏宗族辈分最高者,分得了上头柱香的美差。当然,这也跟林诚向林氏宗族捐献了一百万元修缮祖祠有关。
自古以来但凡能上头柱香者,往往都是财富最多之人拔得头筹。
族长林华生能在八十年代就为林杨村找到祭祖大典这一生财之道,一看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拿到林诚的一百万支票后,向祖宗敬献头炷香的光荣任务就落到林福荣三人身上了。
以往上头柱香的荣耀都是由来自印尼的林少良家族包揽的,可今年他们却只分得了献胙肉的职责。
今年印尼林家前来濮阳祭祖的是林家的二公子林继凡,他向林氏宗族捐献了三十万元,却没能为家族抢到上头柱香的美差,心里感到颇为疑惑,连忙派人打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言归正传,在古典乐器奏出来的礼乐声中,族长林华生念着华夏古语,带领林氏族人完成了祝祷、献祭、辞神、叩拜等一系列仪式。
大概三刻钟后,族长又带领一批德高望重的长者进入祠堂正厅,向祖宗牌位、画像三叩九拜,并献祭三牲礼品。
祭祖仪式整个过程无比庄严,肃穆,隆重,就连那些平时活蹦乱跳的熊孩子们,都在严肃气氛的感染下,一个个难得地安静下来。
作为辈分极高的林诚,此时也有幸参加对祠堂祖先的祭拜,虽然平时他很不着调,可跪拜着对面的祖先,心中竟生出一种复杂难明的神圣感来,似乎被拉到祖宗面前寄语,要他早日完成繁衍子孙、开枝散叶的大任。:
第三三一章 举办杂技文化节?
濮阳是中国许多姓氏大族的起源之乡,在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吸引海内外的胞族前来濮阳寻根问祖,凡是大姓宗族都自发组织起大型的祭祖活动。
濮阳当地政府对此无疑是非常支持的,那些前来濮阳寻根问祖的胞族大多是散落在海内外的豪商巨富,他们来濮阳祭祖,无疑会繁荣濮阳当地的经济,傻子才会将他们往外赶呢。
听闻林氏集团的董事长林福荣、总裁林诚到濮阳林杨村寻宗问祖,濮阳县的书记张明全和县长何路雨不请自来,一下就引起了林杨村的轰动。
族长林华生再次出动,亲自宴请两位本地的父母官,对父母官十分殷勤。
林诚感觉林华生这位族长大哥就像是少林寺的释永信,商业头脑非常好,而且还很会做人,林杨村在他的带领下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万元户,经济发展比粤东的大部分农村都要好得多。
不过两位父母官并未领林华生的情,谢绝了他的宴请,却指名道姓说要见见林氏集团的总裁林诚,想邀请林诚投资濮阳。
虽然不是来找自己的,但林华生并未气馁,反而积极张罗,把林诚和两位父母官带到祖宅的会客厅详谈,他还在身边作陪,充当双方的润滑剂。
看着林华生百岁高龄还忙上忙下的,林诚心里颇有感触,这是一位被时代耽误的商业人才啊,如果再让他年轻三十岁,林杨村未来一定可以长盛不衰。
林诚在会客厅里接见了张明全和何路雨,其实像一个县区级别的投资已经不需要林诚亲自去谈了,集团总部的投资经理就可以拍板投资事宜。
只是张明全和何路雨是林氏祖地的父母官,林诚这点面子还是要给他们的,毕竟家族已经完成了认祖归宗,濮阳也可以说是林诚的第二故乡了,面对故乡的父母官,怎能随随便便就摆谱呢
张明全和何路雨对视了一眼,何路雨便率先说道:“林总,我想我们的来意你已经很清楚了,濮阳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如果你能在此地投资,回报肯定超乎想象,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林诚闻言有些挠头,濮阳不过是个农业县而已,有什么可投资的自己之前投资滨河新城项目、董家口港项目,哪个项目不是以百亿来计算
至于濮阳,自己随便在这里投资个百八十万,还要考虑濮阳县吃不吃得下呢
不过对方毕竟是自己第二故乡的父母官,又亲自来到林杨村邀请自己投资,无论如何都要给对方一个交代的。
只是林诚真的有些难为,后世濮阳著名企业都是化工、石油之类的企业,说明濮阳油矿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只可惜这些资源都被国企垄断,林氏集团即使做到全国民企第一,依然很难进入这些行业。
然而林诚过目不忘的金手指果然不是盖的,在一番绞尽脑汁之后,他还真想出了在濮阳适合投资什么项目。
林诚开口询问道:“张书记、何县长,你们濮阳好像被称作中国的杂技之乡,对吧”
张明全和何路雨再次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疑惑,濮阳是中国杂技之乡,这和你投资我们濮阳有个卵的关系
不过张明全还是点点头道:“看来林总对我们濮阳也是有所了解的。没错,我们濮阳确实是全国公认的杂技之乡,濮阳杂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东北庄杂技的萌芽可追溯到夏代,真正起源于三国时期,形成于明朝初期,盛于清朝末期。”
对于中国的杂技之乡,林诚记得最著名的就有两个,一个是荷兰濮阳东北庄,另外一个就是冀北省的吴桥,濮阳被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是2001年,而吴桥则是在2004年。
在中国杂技艺坛上,南有濮阳东北庄,北有冀北吴桥,被人们并成为中国杂技的“南北两故里”。
只是林诚的祖籍是荷兰濮阳,那就只能跟冀北吴桥说声对不起了,林诚要把濮阳发展为举世闻名的杂技之乡。
想到这里,林诚便对两位父母官道:“既然你们两位老父母邀请我对濮阳投资,所以我想投资濮阳的文化旅游产业,濮阳政府出人出地,林氏集团出资,我们共同举办一个杂技文化节,如何”
“杂技文化节”张明全和何路雨闻言都是一脸的懵逼,他们对于投资的概念还停留在拉资金、建工厂上,对于举办什么杂技文化节的项目,心里根本没有一点概念。
“对,就是办杂技文化节。”林诚点头确认道。
“可办这个杂技文化节,我们该如何盈利呢具体又是个什么章程”张明全不解的询问道。
见张明全和何路雨都是一脸懵逼的模样,林诚只好给他们科普一下何为文化旅游产业,“张书记、何县长,我们举办这个杂技文化节是为了响应党中央提出的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作为我国大力扶持发展的第三产业新模式,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升级和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至于说到杂技文化节的盈利,我们举办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