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九七-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诚点点头道:“我们此次俄罗斯之行,就是雪中送炭之旅。如今俄罗斯股价暴跌、汇市崩塌,物价飞涨,用一句民不聊生来形容也不为过。
在这个时候我们给俄罗斯带来了资金,带来了面包,他们必定会如同楚人感念楚怀王一般感念我们的好,当俄罗斯经济好转,国家有支付能力的时候,那就是我们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第六六五章 入住大使馆,游览莫斯科
这个时候来到俄罗斯,确实是一件需要莫大勇气的事情,毕竟其他人不是林诚这种开了作弊器的重生者。
对于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全世界都普遍带着一丝敬畏情绪,毕竟俄罗斯人一旦混不吝起来,连美帝都怕,担心把毛子给惹毛了说不定哪天核弹就会从天而降。
战斗民族这种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秉性,虽然真的很令人讨厌,但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巨大的威慑。
即使西方再怎么妖魔化俄罗斯,甚至封锁和制裁俄罗斯经济,都不得不承认俄罗斯自始至终是欧美国家最畏惧的国家,即使新世纪崛起的中国都要靠边站。
只有林诚知道,这个时候的俄罗斯治安正在好转,市场也在恢复正常秩序,故此他并没有任何的担忧,反而脸上始终带着一丝轻松的表情。
看着林诚一副愉快加轻松的模样,林氏高管们的心态终于不再紧绷着了,难得聚在一起的他们开始有说有笑起来。
飞机降落在莫斯科谢诺梅杰沃国际机场,非常平稳,俄罗斯飞机驾驶员技术还是很过硬的。
至于后世为什么发生那么多俄罗斯飞机坠毁事故也许正是因为驾驶员技术太好了,把飞机当成战斗机来开吧。
林诚出发之前就回忆了一遍俄罗斯飞机的失事时间,发现近期没有失事事故这才放心的飞来莫斯科。
如今的林诚可不是什么小人物,得知林诚亲自赴俄罗斯投资的意图后,升任祖国常驻俄罗斯大使才一个多月的武略大使居然亲自前来迎接林诚一行。
不仅如此,连莫斯科副市长柳文科夫听闻世界华人首富林诚要来俄罗斯投资之后,也跟着武略大使一起来迎接林诚。
如此鼎盛的接待阵容,令得林诚不禁有些飘飘然,感觉自己就像个国家元首到外国访问,受到了外国元首的热情接待。
下机之后,当莫斯科副市长听到林诚用一口流利的俄语和他交谈,下巴都差点惊得掉下来,随后柳文科夫对林诚表现得非常热情,几乎把林诚当成了好基友。
武略大使同样感到非常诧异,这林诚居然还会俄语,真是奇哉怪也。不过想到林诚小小年纪就成为了世界华人首富,倒也释然了,毕竟天才总是不可以常人来揣度的。
柳文科夫和武略大使对林诚都非常热情,柳文科夫邀请林诚到莫斯科政府接待酒店居住,武略大使则邀请林诚入住大使馆。
权衡一番后,为安全考虑,林诚谢绝了柳文科夫的美意,跟着武略大使来到了祖国常驻俄罗斯的大使馆。
祖国大使馆位于莫斯科西区,距离红场仅为八公里,使馆正前方是莫斯科大学,使馆后方的近邻有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德国大使馆、塞尔维亚大使馆、瑞典大使馆、朝鲜大使馆。
祖国和俄罗斯前身苏帝曾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头两号大国,其相互重视程度自然是一等一的,因此祖国大使馆非常的庞大,使馆面积超过十一万九百平方米。
来到了祖国的大使馆,入眼之人全是祖国的同胞,林氏的高管们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很有终于回到家的感觉。
武略大使对林诚敢于在这个时候来俄罗斯投资感到非常的佩服及欢迎,林诚的到来,无疑会赢得俄罗斯人的好感和友谊,这对于祖国大使馆的处境和待遇都是非常有益的,毕竟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在俄罗斯工作生活,爱屋及乌下,俄罗斯人对中国人肯定会更为友好。
把林氏高层安顿好之后,林诚便要求到莫斯科市区去转一转,好了解俄罗斯的经济状况,这个要求武略大使并不赞成,毕竟林诚如今是世界华人首富,如果他在莫斯科出了什么事故,作为大使的他也要吃挂落。
只是林诚的身份太高了,武略大使限制不住林诚,无奈之下只好派遣了两位武官以及一名翻译随行,保障林诚的安全。
莫斯科的冬天有半年之久,从十月中就开始漫长的冬季,今天是十月二十一日,莫斯科市区已经飘起了一朵朵雪花,令得在南方几乎没怎么见到雪的林诚感到心旷神怡。
可很快林诚就心旷神怡不起来了,莫斯科一旦下雪,室外温度就会一下骤降至零度,林诚只能赶紧坐上车子,开足暖气,这才让身体暖和过来。
跟随林诚出行的高管有乐万家副总朱子清,华龙石化副总温宝仁,林氏银行副行长周启德等六位高管。
除了六名高管之外,林诚还带着四个保镖随行,再加上两位武官一位翻译,林诚一行共有十四人,分别坐上三部车子,开往莫斯科市区。
莫斯科街道上的行人非常稀少,很有冷冷清清的意味,朱子清见此情形,感叹道:“看来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打击非常大啊,连莫斯科这么一个人口将近一千万的大城市都如此萧条”
不料翻译刘文倩反驳道:“莫斯科市区的面积比京城大两倍,这么大的市区,它的地铁像毛细血管也像蜘蛛网似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地铁在市中心有三层交错,总长度近400公里。
平日里莫斯科街道上是见不到什么人的,莫斯科人出行要么开车要么坐地铁,如果你下到地铁站,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国际大都市了。”
此时京城还没有像后来那样频频扩建,面积相对莫斯科还显得太小。
不过二十年后,莫斯科再跟京城比,那也只能自叹不如了。
莫斯科街道给人印象极深的不仅仅是它的长度,更是它的宏伟壮观。
每条街道几乎都有教堂,数不清的建筑物宛如一座座精美的艺术品,让人留连忘返。
只是林诚对这些充斥着文化艺术的建筑物并不感兴趣,反而催促司机到,莫斯科的大市场去看看。
刘文倩反对道:“最近一年俄罗斯经济下行、物价飞涨,莫斯科市场非常混乱,抢劫情况时有发生,最好不要到这些不稳定地区闲逛。”
林诚却道:“如果我们不深入俄罗斯的市场去观察,又如何了解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呢而且我们还带着那么多保镖,安全问题应该不大。”
随着林诚的坚持,汽车只好向莫斯科的大市场开去。:
第六六六章 莫斯科的“中国大市场”
莫斯科著名的市场有好几个,比如莲花市场,卢日尼基市场,柳布利诺市场,萨德沃市场,切尔基佐夫市场等等。
林成一行前往的是有“中国大市场”之称的切尔基佐夫市场,切尔基佐夫市场位于莫斯科东北区的伊兹麦伊洛瓦庄园区,因此又被中国人称为“一只蚂蚁市场”伊兹麦伊洛瓦谐音。
切尔基佐夫市场据莫斯科当地人称这是欧洲最大的批发市场,市场有近10万个摊位,工作人员超过10万人,光在该市场经商的中国人就有几万人,另外还有越南,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外国经商者。
切尔基佐夫市场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大市场,该市场商品主要为中国商品,所占比例在90左右。
切尔基佐夫市场占地面积200公顷,最早建成于1990年,是在一大片空地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市场。
这个市场之所以兴起完全是时代背景的产物,1990年苏帝已经开始有解体的征兆了,苏帝人民民不聊生,老百姓有钱都买不到生活用品。
这个时候头铁而又胆大的中国商人却拉着一车车的货物来到莫斯科,给莫斯科人民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
最早该市场只是从事中国小商品和服装等商品的批发,经过七八年的发展,已经变为如今莫斯科最大的综合性市场,其摊位已经侵入到莫斯科体育大学宿舍楼及教学区。
来到切尔基佐夫市场,林诚感觉莫斯科人一下就从地上钻了出来,放眼望去均是连绵无际的小商铺,熙熙攘攘的街边地摊,操着各种语言尤其是中文的小贩,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莫斯科市民,心想这才是国际大都市该有的气象呀。
市场虽然人声鼎沸,似乎无比的混乱,但林诚一行看上去就非常不凡,倒也没人敢来招惹,反而不少街边小贩用各种语言招呼着他们,期盼林诚一行能驻足购买他们的商品,毕竟林诚等人一看就是大主顾啊。
林诚随意的在一家小商铺驻足停留下来,商铺老板是一位操着东北话的同胞,商铺里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厚皮大衣、羽绒服、毛衣、秋裤,倒是非常符合莫斯科的天气情况,毕竟莫斯科的冬季可是有半年之久呢。
话说林诚还真想买些冬衣冬裤,他没料到莫斯科的冬天来得这般早,十月份他在东南亚的时候可是还经常裸着上身,只穿着一条沙滩裤的。
朱子清、周启德等高管同样没料到莫斯科天气的寒冷,他们带来的衣服不够保暖。
众人不用林诚吩咐,纷纷开展扫货大收购。
林诚随便指着一条军大衣问道:“这件大衣多少钱”
东北老板充分发挥着中国商人的特点越是自己同胞宰得越狠。
他狮子大开口道:“1100元,如果老板有美元的话就便宜一点,只收你一百。”
在莫斯科,美元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莫斯科百姓抢兑美元都快抢疯了,从而导致所有人都对美元趋之若鹜,这位东北摊贩显然也不例外。
林诚并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欲望,点点头就掏出钱包准备付钱,可刘文倩却钻了出来,逮着老板就是一顿神侃,然后对林诚说道:“你给他100就行了,美元只要十元。”
妈蛋老子这是脱离人民群众太久了,差点就挨宰了呀
林诚看着开价1100元的军大衣在刘文倩的一顿神侃后缩水成了零头100元,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林诚钱包里大多数是美元,便付给东北老板十美元,老板忙不迭的接过来,用手指用力的弹了几下,当美钞发出清脆的响声之后,老板才美滋滋的拿起袋子把军大衣往里面随便一塞,递给林诚。
从东北老板的这番表现来看,这件军大衣能卖到十美元,显然他也很有赚头嘛
刘文倩在旁提醒道:“莫斯科人抢兑美元都快抢疯了,只要他一转手兑换给莫斯科人,十美元就能兑出价值几十美元的卢布来。
只是卢布一天一个价,美元反倒在莫斯科购买力非常强劲,老板一般会拿美元来进货,比如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这类大块头商品,用美元购买的话要比国内便宜好几倍,倒腾回国内又大赚一笔。”
林诚点点头道:“我明白了,俄罗斯重工业非常发达,汽车、拖拉机这类重工业商品生产过剩,可是生产生活用品的轻工业却无比欠缺,如此一来就跟中国的工业发展情况形成了有机互补。”
接着林诚转头对朱子清道:“看来乐万家超市进军俄罗斯市场很有必要,俄罗斯的生活用品太欠缺了,乐万家超市进驻俄罗斯的话,肯定能大火特火的。”
刘文倩附和道:“确实如此,莫斯科超市的生活用品实在是太欠缺了,我们在莫斯科生活很不方便。如果乐万家超市能开在大使馆附近,那我们可就求之不得呢。”
朱子清点点头,可接着又摇摇头道:“如今莫斯科经济崩溃,卢布已经不值钱了,我看莫斯科老百姓的购买力很成问题啊。”
林诚却摆摆手,不以为意道:“这就是我要带着林氏银行前来莫斯科的原因了,他们购买力不足,那我们可以贷款给他们嘛。”
刘文倩对此倒是颇为支持,兴奋的建议道:“如果林生只贷款给莫斯科老百姓人民币,那肯定能让人民币在俄罗斯更加坚挺的,这可是既能赚钱又能帮助到祖国的大好事呀”
林诚点点头道:“我正有此意,凭什么美元就能在全世界大行其道,我们人民币却只能在国内流通,这不科学嘛”
刘文倩闻言大喜,连忙伸出两根大拇指,大赞林诚不愧是爱国企业家。
朱子清却担忧的道:“苏帝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就越来越不行了,万一我们贷款给他们,他们几十年都还不起,那林氏银行可不就亏大发了吗”
林诚却毫不在意道:“放心吧,俄罗斯的冬天已经到来了,春天还会远么相信我,俄罗斯老百姓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来了。”
俄罗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