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九七-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1998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林氏集团取得了年度营收751亿的佳绩,同比增长近75倍,兑换成美元大约有91亿。
看到91亿美元这个数字林诚就是一阵惊喜。
去年年底,林氏集团已经通过政府提名的方式,参加了财富杂志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选拔。
如果林诚记忆无差的话,这个年收数据已经超过了本年度世界五百强倒数前三名的数据,可排在世界五百强的第497名。
林诚记得,我国进入本年度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仅仅只有工行、中行、中粮、中石化、中石油五家大型央企。
林氏集团进入世界五百强的榜单,意味着林氏集团已经杀入中国企业的前十名,名列第六位,这无疑是一个极其伟大的成就
除了年度营收外,拜这个年代各种人力、物力成本较为低廉所赐,林氏集团的净利润高达180亿,同比增长近十倍,这无疑又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根据财报显示,林氏集团旗下营收能力最强的还是作为集团主营业务的地产行业。
1998年度,大福地产集团的营收达到了308亿,净利润69亿,两项数据均名列林氏集团第一名,彻底坐实了大福地产集团身为林氏集团旗舰的无上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大福地产集团97年度营收仅仅排在第四名,但乘着去年下半年政府出台房改政策的春风,大福地产的营收在去年下半年终于迎来了大爆发。
不仅仅是在全国各地开售的楼盘销售火爆,已经攒了两年的花城清江高速路段周边别墅同样迎来了销售大爆发。
目前大福地产已经在高速路周边盖好了八千套别墅,仅仅在下半年就售出了一千套,销售堪称火爆。
当然,有朋友肯定要问了,既然销售火爆,那为什么建好的八千套别墅还仅仅售出一千套呢
还是林诚这个大资本家出的主意,为了利益最大化,林诚要求大福地产采用了限量发售的手段。
大福地产每个月只限量售出一百多套别墅,很快就造成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火爆现象,为了购得大福地产售出的别墅,顾客们不得不采取连夜排队的方式进行抢购,然而还是僧多粥少,许多人即使有钱都难以买到呢。
年收排名第二的依然是林母朱雪琴掌管下的乐万家超市集团,去年一整年,乐万家超市集团向着中国超市龙头企业华润集团发起了强烈的冲击。
除了稳定华南地区的基本盘外,乐万家超市相继在华润的优势地区江南、华北、环渤海等地发起进攻。
在林诚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下,乐万家超市集团如同充气球般一下就膨胀了起来。
截至目前,乐万家超市已经成为华南、魔都地区的零售龙头,在江南、华北、环渤海地区则仅次于华润集团,位居第二。
当然了,华润集团实力根深蒂固,是我国著名的大央企,其名下的上市企业就有七八家,同样不差钱得很,乐万家想要超越华润坐上国内零售龙头的位子,还真是任重而道远呢。
不过在去年,乐万家超市集团还是取得了115亿的年收,22亿的净利润,两项数据均名列第二位,实力和潜力均不可小觑。
大福地产集团、乐万家超市集团均采取了走出去的战略,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
至于林氏集团旗下的其他集团,基本采取的是仍然以巩固华南地区市场优势为主的发展战略,并未大张旗鼓的向全国进军,因此其他八家集团的营收并未超过一百亿,八家集团营收加起来也就是328亿。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游离在林氏集团之外的步步高集团,由于vcd市场的颓势,再加上新研制的dvd还未推出市场,今年的盈利仅仅达到十五亿元。
虽然步步高的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在全国的电子企业中也算是一流企业,但和林氏集团内部其他子集团相比,发展速度堪称吊车尾角色,排名最末。
之所以如此,其实是林诚有意为之,限制步步高的发展速度。
相比林氏集团旗下的其他子集团,步步高对林氏集团的归属感并不强,再加上林氏集团并非是步步高的全资控股母公司,以段勇平为首的步步高管理团队占据了30的股份。
所以,林诚对旗下子集团的投入当然有倾向性,对步步高集团的资金投入是最低的。
可这却不能责怪林诚,自从收购了步步高集团之后,林诚一直努力让步步高集团对林氏集团产生归属感,前年还委屈了自己全资控股的烟酒公司放弃争夺央视标王,支持步步高全力夺取央视标王,令得步步高取得巨大发展,并夺取97年度林氏集团旗下企业年收第一名的荣誉。
然而却收效甚微,也许是段勇平已经厌倦了为他人打工的生涯,他在步步高集团内部一直实行的是去林氏化的政策。
更有传闻段勇平如今正在积极联系海内外各大基金公司,积蓄资金意图回购林氏集团在步步高的70股份。
收到了安插在步步高集团内部探子的报告,林诚当时就已经产生了驱赶段勇平出局的想法,只是年关将近,他之前才刚刚在集团大会中处理了一大批人,便想再缓一缓,以观段勇平的后效。:
第七六二章 二大前瞻,总裁会议
想到要作妖造反的段勇平,林诚就不禁一阵苦笑。
重生网文中的主角们,往往能把哇哈哈宗庆前,吉利汽车李舒服、华为科技任华为等商业大拿一一收归门下,还能令他们伏首贴耳,对主角言听计从。
怎么一轮到自己,对方却要作妖造反了呢
难道自己的人格魅力就那么差吗
林诚真是想不通。
哎既然想不通林诚就懒得再多想了,林氏的二大马上就要拉开帷幕了,整个林氏集团都在为二大的召开忙碌个不停,林诚也不例外。
去年林氏集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褒扬先进肯定是应有之义。
但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林氏集团还隐隐有脱离林诚掌控的迹象,这不能不令林诚感到警醒。
警醒的同时,林诚越发感到自己能力跟学识的不足,看来上学进修也该提上日程了。
目前国内工商学院开设eba教程的貌似仅仅只有一个中欧,成立于1994年。
后世大名鼎鼎,由李超人着手创办的长江商学院,则要到2002年才成立。
想到这里,林诚眼睛骤然一亮。
尼玛既然李超人华人首富的位子都被哥们给取代了,那么自己再取代李超人商业教父的地位,由自己来组建长江商学院不就得了
不过这个商学院得改个名字,长江商学院之所以起名为长江,是因为李超人旗下的企业是长江实业之故,那么自己来取名的话,干脆直接以华夏商学院来命名吧。
华夏商学院,这个可以有,林诚打算等年后就创办起来。
想到年后要办的事儿,林诚又是一阵头疼,林氏集团刚刚达到了进入世界五百强门槛的条件,可年后便要面临拆分瘦身的命运。
乐万家超市集团、步步高电子集团、林氏食品集团、林氏副食品集团、吉玲园餐饮集团、飞翔机械公司、王老吉公司等一批潜力巨大的公司,都要脱离林氏集团的怀抱,独立走向市场,成为一家独立企业。
如此一来,明年林氏集团还能否再进入世界五百强集团之列,那就是一个未知之数了。
林诚预计,可能性并不大,一大批业绩优良的公司脱离林氏集团之后,林氏集团对于大福地产的依赖将达到空前。
可光凭一个大福地产就能把林氏集团带到世界五百强之列,难度实在太大了,希望不足一成。
林氏集团分拆瘦身的决定林诚已经乾纲独断不容更改,但此时也到了该给众位高层吹吹风、通通气的时候了,以免年后实施起来太过骤然,令得大家措手不及。
借着林氏集团的二大即将举行之机,林诚召集了林氏集团旗下各子集团及主要分公司的总经理,展开了林氏集团总裁会议。
此次会议可以说是林氏二大的前瞻,林诚将于今年定下怎样的目标,或是实施什么战略决策,均颇受集团中高层干部的重视,不少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位于林氏大厦十五层的高级会议室。
出席本次会议除了林诚一家三口外,还有集团总公司副总裁方德华,步步高集团总裁段勇平,林氏食品集团总裁张大华,林氏副食品集团总裁林福德,飞翔教育集团总裁林芳菲,王老吉公司总经理张清芳,飞翔机械公司总经理毛小利,大福地产滨河新城项目经理夏海军等。
会议一开始,林诚开门见山,直接了当的道:“我先说一件事儿,我打算对林氏集团进行拆分,乐万家超市集团、步步高电子集团、飞翔机械公司、林氏食品集团、林氏副食品集团、吉玲园餐饮集团、王老吉公司等一批潜力巨大的公司将独立出去,不再受林氏集团的管辖,成为一家独立运营的企业。”
“什么”
“这太令人震惊了”
“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我反对”
“我赞成”
林诚一宣布林氏集团分拆的决定,全场顿时哗然起来,大家很快就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批人,一批以方德华为首的总公司高层,纷纷反对林氏集团拆分,如果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独立出去,对于集团总公司的高层来说,无疑是一次权力的大滑坡。
另外一派则是林诚宣布的即将独立出去的企业老总,他们积极表态赞成林诚的分拆意见,毕竟无论是谁,都不希望自己头上有个婆婆管着。
至于林福荣和朱雪珍,在和高层通气之前,一家人已经讨论过林氏集团分拆瘦身的问题,朱雪珍不必多说,她是林诚最大的n粉,对于林诚的任何决定都格外支持。
林福荣一开始特别反对,但经过林诚分析利弊之后,还是勉强同意了林诚的决定。
“安静”眼看众人分成两派吵个不停,林诚呵斥一声,待大家渐渐安静下来后,继续说道:“大家稍安勿躁,且听我分析一番林氏集团分拆瘦身的利弊。
大家应该知道,林氏集团是在我的建议下成立起来的,为的就是林氏旗下各家企业能资源共享集中管理。
这个建议在当时无疑是明智之举,林氏旗下各家企业整合为集团公司之后,均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林氏集团目前的发展已经远超了所以人的预料之外,去年林氏集团更是取得了年收751亿的历史性佳绩,如果不出意外,林氏集团挤入本年度世界五百强之列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但此一时彼一时,世界上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法规政策,林氏集团发展至今,虽然仍然保持着超高速发展,但大企业病的臃肿症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时候。
以林氏集团如今的庞大规模,再全部集中归于林氏集团旗下已经很不适合,子集团、分公司凡事都要请示集团总公司,也很容易挫伤下属子集团、分公司领导人的积极性。
分公司、子集团上级领导太多,项目审批时间长,沉冗职员多,工作效率低下,无疑损耗了集团内部许多人力、精力、物力。
这种情况再不做出改变,即使林氏集团仍能就着发展惯性,保持三五年的高速增长期,但是我相信,林氏集团很快就会触碰到天花板,由盛转衰完全可以预见。
所以我认为,林氏集团分拆瘦身,势在必行,不容更改,大家无需再考虑赞成谁或反对,而是该怎么分拆,何时分拆。”:
第七六三章 收购健力宝,拯救民族品牌的想法
听到林诚这话,与会高层都知道林诚决心已定,林氏集团拆分的命运不可更改。
以方德华为首的总公司均面露苦色,至于集团旗下的子集团、分公司老总们,则面露喜色。
林诚接着说道:“林氏集团瘦身之后,将以大福地产集团为旗舰,集团将主要精力放在地产领域;
至于哪个企业可以分拆独立开去,具体分拆时间等等问题,大家不妨畅所欲言。”
方德华知道林诚的决定已经覆水难收,便很快就收拾好心情,把目标从阻止林氏集团分拆转为留下更多有潜力的企业。
他率先发言道:“我同意林总分拆林氏集团的决定,但我认为子集团并不需要全部分拆出去,只需要把子集团最大的分公司独立出去就行了。
比如雪城饮料集团,王老吉公司在饮料集团中一枝独秀,可王老吉的存在却明显压制了大青山矿泉水以及林氏奶制品的发展。
所以我认为王老吉独立出去是正确的,但雪城饮料集团却可以留在林氏集团,享受林氏集团的余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