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214章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214章

小说: 重生之实业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安安则开口说道;“想不到你还知道这个中野株式会社啊,你说的没错,这边资料上写的,他们是做机械设备的,主要产品是水稻生产机械和块茎类蔬菜种植机器。”
  “是做农机的!”李卫东没想到还遇到个老本行。
  随后李卫东接着问道:“农机和家电,八竿子打不着,这做农机的,怎么还有微波炉生产线啊?”
  “这我就不知道了。”何安安回答道。
  李卫东思考了片刻,开口说道:“这样吧,我先给日本的朋友打个电话,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这条微波炉生产线能用的话,我就想办法引进过来。”
  “那到时候是不是要去日本?”何安安有些兴奋的问。
  “如果真的要引进生产线的话,肯定要亲自跑一趟日本的!”李卫东笑着接着问:“要不要一起去?”
  “那要看本姑娘有没有时间了!”何安安开口说道。
  李卫东却知道,何安安这等于是变相答应下来。
  “那姑娘多大了?”一个声音突然从李卫东身后响起,李卫东这才发现,周云秀又悄悄的走了过来。
  “妈,你吓我一跳!”李卫东开口说。
  周云秀则接着问道:“姑娘是哪里的?家里几口人?长的漂亮不?比你大还是比你小,其实大点也无所谓,女大三宝抱金砖!高矮胖瘦也无所谓,只要屁股大就好,能给我生个胖孙子……”
  周云秀大概是在家里闲得无聊,想当奶奶了。
  ……
  李卫东找到了系川胜也的联系方式,他决定找系川胜也帮忙打听一下中野株式会社,以及微波炉生产线的事情。
  系川胜也所在的樱田株式会社,也是做机械的,跟中野株式会社在业务上虽然不重叠,可好歹也算是半个同行,打听这样的情报,应该是轻而易举。
  当时普通的座机是无法拨打国际长途的,李卫东想要联系系川胜也,还得专门去一趟电话局。
  12块钱一分钟的国际长途电话费,在当时来说绝对算得上是天价通讯费了,普通工人辛辛苦苦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够打十几分钟的国际长途电话。
  李卫东有很多国际业务,他也不是第一次去打国际长途了,轻车熟路的就拨通了系川胜也的电话号码。
  很快的,系川胜也的声音响起,音质还算清晰:“莫西莫西,我是系川胜也!请问你找谁?”
  “系川先生,我是李卫东。”李卫东立刻自报家门。
  “原来是李先生,你又来日本了么?”系川胜也开口问。
  “不,我现在还在中国。”李卫东回答道。
  随后两人寒暄了36块钱的,李卫东这才开口问道:“系川先生,你知道中野株式会社这个企业么?”
  “中野啊,他们是做农机的,是隶属于久保田的!”系川胜也回答道。
  “久保田?日本最大的农机制造企业?”李卫东开口问。
  “是的,像是久保田这样的大型农机企业,会收购很多的小企业,中野株式会社就是其中之一。”系川胜也开口说道。
  “那中野株式会社除了做农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业务,比如家电?”李卫东接着问。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前些年,很多日本企业都采取了业务多样化的战略,试图在其他行业的市场上,也分一杯羹!有很多企业取得了成功,当然也有很多企业最终失败。”系川胜也开口说道。
  七八十年代是日本企业的黄金时代,当时很多日本企业手里有多余资金,但是企业自身的业务却陷入了瓶颈,这时候企业当然要寻找新的投资途径。
  于是很多企业选择投资海外,在全世界购买了大量的资产;有些企业则选择了房地产,也就造成了日本房地产泡沫;也有很大一部分日本企业将资金投入到了其他行业,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策略。
  所以中野株式会社这个搞农机的,弄一条微波炉生产线,进军家用厨房电器市场,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听系川胜也话音一转开口问道:“李先生,你向我打听这个做什么?是不是中野株式会社的产品质量有问题?”
  樱田株式会社的液压油箱偷工减料,结果被李卫东抓住了小辫子。所以系川胜也自然而然的认为,中野株式会社的产品也有问题,小辫子也被李卫东给抓住了。
  李卫东并没有隐瞒,他直接回答道:“我听说,中野株式会社有一条微波炉生产线想要出售,我想买下来,所以现打听一下情况。”
  “我明白了!”系川胜也呵呵一笑,开口说道:“中野株式会社是一个做农机的企业,所以你担心中野株式会社的微波炉生产线有问题,对吗?”
  “被你猜中了,我的确有这方面的担心,毕竟中野株式会社的主要业务不是厨房家电!”李卫东开口说道。
  “李先生,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日本人最重视质量,我们日本人的生产线,品质是绝对有保障的!”系川胜也颇为自信的说道。
  “你还有脸跟我谈质量?你自己的液压油箱就是偷工减料的!”李卫东心中不由得吐槽起来。
  系川胜也则接着说道:“中野株式会社的主要业务虽然不是厨房家电,但他们的微波炉生产线,使用的应该是日立电器的技术!”
  “哦?系川先生是如何得知的?”李卫东开口问。
  “我之前说过,中野株式会社是久保田旗下的公司,而久保田又隶属于富士财团。日立电器也是隶属于富士财团的,所以中野株式会社如果要采购微波炉生产线的话,应该会使用日立电器的技术。”
  “也就是说,中野株式会社要卖的生产线,实际上是日立电器的生产线?”李卫东心中一喜。
  “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系川胜也接着说道;“李先生,如果你信不过中野株式会社的话,总该信得过日立电器吧?日立电器可是我们日本七大电器品牌之一呢!”
  “信得过,我当然信得过日立电器!”李卫东脸色浮现出一缕笑容。
  日立电器的微波炉技术绝对不会很差,看来这微波炉生产线,是值得一买的!
  ……
  在未来,微波炉已经被中国企业做成了白菜价,美的卖一台微波炉的利润只有两块多钱。LG的中国工厂每年还要亏损一千多万美金。
  而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说起利润比较大的家用电器,微波炉绝对算得上其中一号。
  当时一台微波炉要卖两三千块钱,利润足足有好几倍。
  这样暴利的产品,李卫东当然是非常向往的。
  不过微波炉的生产与小家电不同,小家电的结构简单,技术要求低,制作并不困难,所以小家电生产用的都是普通的装配生产线,只需要一些会拧螺丝焊电线工人就可以。
  微波炉的生产则比较偏向于大家电,不仅需要专门的生产线,更需要技术支持。
  只是单村买一套生产线,而没有技术支持的话,是做不出来微波炉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格兰仕,当年格兰仕就是从日本引进了一条微波炉生产线,然而由于没有技术支持,生产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无法解决,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微波炉,20%是不能用的,另外80%,不是火力过猛,就是启动太慢,合格率几乎为零。
  如今李卫东要买微波炉生产线,自然不能只要一套生产设备,他还要连微波炉的生产技术一并买来,这将直接关系到李卫东能不能把微波炉生产出来。
  得知中野株式会社使用的是日立电器的技术,李卫东顿时放下心来。
  日立电器毕竟是日本七大家电品牌,而且排名还比较靠前,日立电器的技术,是完全不用怀疑的。
  ……
  为了一套微波炉的生产线,绝对值得李卫东亲自去一趟日本。
  于是第二天,李卫东就驱车前往省外贸厅。
  李卫东去找省外贸厅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去日本要办理签证,虽然李卫东也可以让西芝电器帮忙给发个邀请函,但走外贸厅的途径,要快捷和简单许多。
  第二个原因就是,购买微波炉生产线的话,是需要外汇的,这得经过外贸部门的批准,才能在外汇局那里换到外汇。
  上一次买注塑机,李卫东纯属是空手套白狼,一分钱没花,可空手套白狼的机会不是每次都有的,如今李卫东要真金白银花钱买东西了。
  李卫东在港岛东南专利公司那边,也有不少的美金存款,可能从国家的正规渠道获得外汇的话,没有必要动用自己的钱。
  更何况九零年的时候,外汇已经不像两年前那么紧张,企业申请外汇也容易了许多。
  抵达省外贸厅后,李卫东直接去找马德兴,说明了微波炉生产线的事情。
  “引进微波炉生产线,这是好事情啊!咱们国家好像还造不了微波炉这种东西吧?对于这种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行为,我们厅里肯定是全力支持的!”
  马德兴话音顿了顿,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你估计这一套微波炉生产线,得花多少钱?”
  李卫东想了想,开口答道:“单纯一套生产线的话,可能要一百万美金左右,不过生产线只是其中一部分,关键是技术。想要生产出合格的微波炉,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指导才行,这会有一些额外的费用。”
  马德兴点了点头,却没有答话,仿佛是在考虑其中的利害得失。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马处长,其实我引进微波炉生产线,并不是只是为了国内市场。”
  “你还打算卖到外国去?”马德兴顿时来了兴趣,毕竟产品卖到外国,是能够创造外汇的。
  “没错,微波炉这东西,两三千块钱一台,咱们中国人有几个能买得起的?所以还是得卖给外国人!”李卫东立刻说道。
  “恩,如果是能出口创汇的话,那花一百万美金,采购一套微波炉生产线,倒也是值得的。”马德兴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李厂长,你找到外国的销路了么?”
  “现在连生产线还没弄到呢,哪里去找外国销路!最起码得把生产线买来,安装调试好,再把产品生产出来,才能去找客户吧!”李卫东笑着说道。
  “说的也是,是我太心急了。”马德兴开口说。
  李卫东则接着道:“马处长,要不然这样吧,你们厅里也派几个人,跟我一起去如本,咱们去考察一下这条微波炉生产线,如果确实能够引进的话,咱们再谈批外汇的事情!”
  “也行!那咱们就临时组个商贸考察团!”马德兴点头答应下来。
  ……
  上一次商贸团,黄海石化是金主爸爸,而这一次,金主爸爸成了李卫东。
  李卫东可不像黄海石化那么财大气粗,所以考察团的人数也要少很多,李卫东这边去五个人,给外贸厅三个名额,一共是八个人。
  出国这事情,可以看做是一种福利,所以李卫东决定把王凯平和马忠义都带上,让他们也出去玩一圈,至于电炉厂,就暂时交给憨憨王京看着了。
  另外李卫东还想把农机厂的杜家海也带上。一来借机笼络杜家海,二来则是因为,中野株式会社毕竟是个农机生产企业,带着杜家海的话,说不定有机会从中偷个师。
  最后一个名额给谁,李卫东还在犹豫。
  就在此时,电话声响起,李卫东接起电话,里面传来了何安安的声音。
  “你这个骗子,说话不算话!”何安安开口说道。
  “哎呦,我的大小姐,我怎么成骗子了?”李卫东笑着说道。
  “你说带我去日本的!结果这次去日本的名单里,根本没我!”何安安语气中充满了不满。
  李卫东愣了愣,马上明白过来:“是外贸厅的出国人员名单上没有你吧!”
  “恩。他们说我已经去过一次日本了,这次不让我去了。”何安安开口说道。
  “那都有谁去?”李卫东开口问道。
  何安安回答说:“三个人,一个是带队的王兆安处长,另外就是张姐和王姐。”
  “王兆安我知道,是流通发展处的处长,那个张姐和王姐,是什么来历?”李卫东下意识的问。
  “张姐是综合处的,王姐是人事处的。他们又不是业务部门的,出国根本没用处嘛!”何安安不满的说。
  “那这张姐和王姐的对象,也都是在机关单位上班吧?”李卫东继续问。
  “恩,好像是的。”何安安开口答道。
  “那这就对上了!出国可是好差事,一般人的话也轮不上。”李卫东回答说。
  李卫东这边,王凯平和马忠义,相当于是福利名额,至于杜家海,也算是半个福利名额;而对面呢,张姐和王姐是福利名额。
  “看来这次去日本,真正是去办事的,就是我跟那个王兆安处长了!”李卫东心中叹道。
  此时,电话另一头的何安安半撒娇的说道:“李卫东,名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