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516章

重生之实业大亨-第516章

小说: 重生之实业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来国家会整治中小煤矿,到时候采煤设备的需求量会进一步的减少。而这个领域的门槛比较低,以后会有很多企业进入到这个领域。
  采煤设备盘子不断变小,生产企业却越来越多,最终的结果就是更加激烈的竞争,或许会是一场惨烈打价格战,到时候根本就没有多少利润。
  所以我们富康工程不算进入到这个领域,让其他企业去厮杀吧,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做我们的工程机械!”
  采煤设备的技术含量其实并不算高,只要是解决了材料和整装,大部分的工程机械企业都能生产采矿设备。
  因此未来采煤设备市场是供大于求的,国内大大小小很多企业都会生产采煤设备。
  而国内采煤设备的年产量,大概是年需求量的一倍,这还是经过激烈竞争后,淘汰掉了一部分企业的结果。
  国内市场饱和以后,多出来的一倍产能,只能通过海外市场来消化,于是中国企业纷纷走向海外。由于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第三世界国家的采煤设备,几乎被中国企业所垄断。
  所以生产采煤设备,大概只能在未来三五年里赚一些钱,等煤炭价格开始提升以后,煤炭行业的崛起,也带动采煤设备制造业也迅速发展,到时候很多企业都会进入到这个领域,随之而来的便是激烈的市场竞争。
  李卫东可不想去蹚这一摊浑水,所以并不打算让富康工程生产采煤设备。
  几人又来到下一个仓库,李卫东一眼就看到的四台大家伙。
  “这是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啊!”李卫东说着走上前去,一看矿用自卸车的标识,顿时露出了笑容。
  “别拉斯的7547!好东西呀!”李卫东开口说道。
  “好东西?那这车应该值钱吧?”赵金山赶紧凑了过来,他关心的就是东西运回国内,能不能多卖但钱。
  这一次,李卫东终于点了点头:“值钱!这是别拉斯的7547矿用自卸车,最大载重量是45吨。”
  “45吨?也不算太多嘛!”赵金山看了看几辆矿用自卸车,接着说道:“这么大一个大家伙,只拉45吨,是不是太少了?”
  当时国内运输行业超载严重,很多货运车辆都超载好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跑,45吨的载重量,在国内那些超载大货车面前,根本算不上什么。
  李卫东却开口解释道;“这个是自卸车,采用的是液力机械传动装置,跟路上拉货的大卡车是不一样的。能够自卸45吨,就很不错的。
  这种矿用自卸车工作效率很高,国内的采矿行业是比较缺的这种车的,运回国内卖人民币的话,会是抢手货,别拉斯品牌很硬,说不定还得加价提车。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车存放的时间有些太久了,轮胎已经颗粒化了,得换一套新轮胎才行。这个轮胎采用的是工程轮胎,回头我让富康工程给你定几套!”
  别拉斯是世界顶级的矿用企业生产商,大概占据了世界三分一的矿用汽车市场。
  这家企业位于白俄罗斯境内,前身是苏联泥炭机械厂,也是苏联最大的矿用运输车辆制造企业。苏联解体后,别拉斯便成为了白俄罗斯企业,也是苏联留给白俄罗斯的一份大遗产。
  未来世界上最大的矿用自卸车,也正是别拉斯生产的,整车重达800吨,载重量450吨,一台就要卖4000万人民币,而且还供不应求。
  在1999年的时候,别拉斯已经开始生产载重130吨的7513车型,这也是当时最大的矿用自卸车。
  只不过这种顶级车型,往往都是产量小,卖的也少,所以当时别拉斯的主力车型,仍然是载重55吨的7555车型,以及李卫东面前这种载重45吨的7547车型。
  其中7547还是前苏联时代的产品,所以才会存放在俄罗斯的仓库里。
  几人又来到了下一个仓库,映入李卫东眼帘的,是一个生锈的巨大风扇。
  “这风扇好大呀!应该能把人吹起来吧?”赵金山开口叹道。
  李卫东却面色凝重的走上前去,仔细的观察了一番。
  随后李卫东开口说道:“这东西我们得要!”
  “这个大风扇?都生锈了。”赵金山很嫌弃的说。
  “不是风扇,而是风扇后面那个机器。”李卫东压低了声音,接着说道:“那是一台超大功率的轴流式压缩机。”
  “轴流式压缩机?是干什么的?”赵金山开口问道。
  “风洞的核心部分。”李卫东接着道;“把这玩意运回去,能造出一个风洞!”


第五百五十九章 自不量力?
  听到“风洞”两个字,赵金山表情也发生了变化。
  “风洞?就是造飞机导弹时,做实验用的那种东西?”赵金山开口问道。
  “对,就是那种东西。”李卫东点了点头。
  “我又不造飞机造导弹,要这玩意干什么?”赵金山皱着眉头说。
  “飞机和导弹是军用,除此之外,风洞在民用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李卫东接着说道:“就比如建筑行业,如果要建造一栋大厦,怎么知道大厦能扛得住多大的风,这时候就可以用一个大厦模型,进行风洞试验。”
  “可我又不是开建筑公司的,用不着建高楼大厦啊!”赵金山接着说道。
  “另外像是风力发电机的研发,也需要用得上风洞的模拟试验。”李卫东接着补充道。
  “我也不研发风力发电机。”赵金山撇了撇嘴。
  “你是不研发,可国家电力公司是要研发风力发电的。”李卫东接着说道。
  赵金山微微一愣,随后猛然脱口问道:“你是说泰丰矿和泰盛矿?”
  李卫东露出了“你总算开窍了”的表情,接着说道:“国内可没有几个风洞实验室,有的话也主要是集中在国防军工的科研部门。
  这东西与军事沾边,想要从国外进口这么大功率的轴流式压缩机肯定会受到管控。外国人不卖给咱们,咱们自主研发的话,投入成本又太高。
  这台轴流式压缩机虽然有些旧了,而且还是个二手货,真要是拿到市场上出售的话,其实是卖不了多少钱的。最关键的是,这东西花钱也买不到的。
  我猜即便是国家电力公司,也没有自己的风洞实验室。但是他们要研究风力发电设备,就必须得用到风洞。
  如果咱们能够吧这台轴流式压缩机运回去的话,可以当做是谈判的筹码,去谈泰丰矿和泰盛矿,说不定国家电力公司为了建风洞,会把泰丰矿和泰盛矿卖给咱们。”
  赵金山点了点头:“有道理,为了泰丰矿和泰盛矿,值得去赌一把!”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如果国家电力公司不要这台轴流式压缩机的话,你把这东西卖给我,我可以捐给大学搞科研。”
  “捐出去?那你不是亏了?”赵金山开口说道。
  李卫东微微一笑:“肯定不能白捐啊,我的富康工程和富康农机,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底子还比较薄弱,如果能够得到国内顶级院校的技术支持,对于我们而言也会是一大助力。”
  这台大功率轴流式压缩机以及那个大风扇,是一定要拿下的。
  大风扇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了,但也是针对风洞专门设计的,风扇的尺寸、叶片的角度,都经过精密的计算,能够直接拿来主义,总比自己再重新计算强。
  后面已经没有几个仓库了,但弗拉西耶维奇依旧是热情如斯,1000美元的效果仍在。
  弗拉西耶维奇又打开了一个新的仓库大门,李卫东走进去,望着面前的东西,瞬间吓了一跳!
  “怎么还有这么东西,应该是没使用过的,要不然小命就搭在这里了!”李卫东心中暗道。
  李卫东面前有两件东西,左边但是一个大的圆柱形的金属物体,里面是空的,右边则是一个圆盘装物体,上面插着一根根独立的金属圆棒。
  很明显,这个大圆柱和圆盘是一套,需要将圆盘插入到大圆柱里使用。
  “这是什么东西?”赵金山开口问道。
  “这个是堆芯。”李卫东回答的说。
  “堆芯?什么是堆芯?干什么用的?”赵金山接着问。
  “就是反应堆的堆芯。核电站里面的反应堆,用的就是这个。”李卫东指了指那几个金属圆棒,接着说道:“看到那个了么,就是放核燃料棒的地方。”
  听到“反应堆”三个字,赵金山吓得一哆嗦,猛的向门口退去。
  李卫东则接着道:“放心,这个应该是没用过的,上面没有辐射,里面也没有核燃料棒。如果这是已经使用过的堆芯,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吐血了。”
  听说是没用过的,赵金山这才走了回来,然后心有余悸的望着这一套堆芯设备,然后开口说道:“吓我一跳,这东西怎么会在这里?”
  “这我哪知道!你得问俄罗斯人?”李卫东摇了摇头。
  “这东西能弄回去么?”赵金山接着问。
  “不知道。”李卫东再次摇了摇头:“关键是俄罗斯人肯给么?”
  “问题应该不大,毕竟俄罗斯人连武器都舍得给。”赵金山接着问道:“这东西运回去有用么?”
  “你有没有用,我不知道。但中科院核研究所那边,肯定有用,说不定还有大用!”
  李卫东接着说道;“每一个核反应堆的堆芯,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有研究的价值。
  俄罗斯的核电技术可比咱们国家先进的多,如果把这个堆芯运回去,必然是大功一件,核研究所那些研究核动力的科学家们,恐怕要乐得找不到北了!”
  “大功一件?”赵金山顿时来了精神,随后他悄声说道:“那咱们就把这东西运回去!”
  李卫东知道,赵金山要把这一套堆芯运回去,大概是为了讨家里老爷子欢心。
  ……
  俄罗斯的核电技术的确要比中国强的多,即便是后世中国核电奋起直追,极力的缩小差距,但是在核电海外出口方面,依旧要落后于俄罗斯。
  苏联时代对于核物理方面的研究是要领先于美国的,不仅仅是核武器,还包括核应用。
  核动力方面,苏联建造的“深海巨无霸”核潜艇,排水量跟中型航母差不多,制造难度也要超过航空母舰,而且性能远超美国最强的俄亥俄级核潜艇。
  核能应用方面,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电站,就是前苏联建造的。虽然后来出了一个切尔诺贝利的事故,但不能否认的是,苏联的核电技术,是世界顶级的。
  即便是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靠着吃苏联老本,其核电技术依旧是世界领先水平,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核电站,基本都是买俄罗斯的。
  中国第一个核电站是大亚湾核电站,1994年投入运行,当时引进的是法国技术。
  在九十年代末,中国的核电技术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堆芯这种东西,是核反应堆的核心部件,肯定不会轻易示人的。一个没使用过的反应堆的堆芯,对于国内的核电研究人员而言,绝对是一件难得的研究对象。
  运输设备回国的事情,不用李卫东去操心,赵金山自然能找到门路。
  李卫东回国以后,泰丰矿和泰盛矿这两块大肥肉,终于要开始招标了。
  ……
  晋山煤业的会议室中,总经理周向阳显得有些亢奋。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煤炭价格跌得厉害,但是泰丰和泰盛这两个矿可是难得的优质资产,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到这种大矿了。
  这种大矿轻易是不会出售的,如果不是国家电力公司优化产业结构的话,别说是二十个亿,就是三十个亿也未必能买得到。
  如果能够拿下这两个大矿,我们晋山煤业未来十年,不,是未来二十年的效益都有保障,所以这两个大矿,咱们是势在必得!”
  “周总,泰丰矿和泰盛矿是很值,可据我了解,其他企业对这两个矿也很有兴趣,我们想要拿下这两个矿,还需要击败不少的竞争对手。”旁边有人开口说道。
  周向阳则开口说道:“下周二,国家电力公司就会召开泰丰矿和泰盛矿的招标说明会,参与竞标的企业都会参加,到时候我们就知道,究竟有哪些竞争对手了!”
  ……
  到了周二,周向阳提前半个小时,便来到了招标说明会的现场。
  然而会议室内却已经坐了近三十个人,周向阳显然不是最积极的那一个。
  环顾四周,周向阳立刻发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中煤矿公司,龙城矿业集团、平煤能源集团,还有中晋煤炭化工公司,全都派人来了!”
  看到这些熟人,周向阳并不觉得意外,泰丰和泰盛这块大肥肉,是个煤炭企业都想过来咬一口。
  周向阳反而开始查看起,有那些自己熟悉的煤炭企业没有来。
  面对这么大一块肥肉都不来掺合一脚的话,那么这个企业的经营肯定出现了问题。
  此时,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