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了食堂门,小十一打开伞,“醋放太多了,有些酸。”
谢艺开心笑了:“既然这样,等会我们去吃鱼,听说这是碱性食物。”
接着又补充道:“还有海带。”
第353章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
书房。
张宣静静坐着,书桌上摆着一沓钱,不多不少,刚好4000块。
眼神停留在钱上,他在思虑,杜钰20岁生日,希捷会不会来参加?
如果希捷在,要不要趁机把过往4本书中的4000块钱还给她?
要是还给她,希捷心里会怎么想?
希捷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说句实在话,要是其她人,张宣可能懒得站在对方立场去思考,直接按自己的意志行动就算个事。
只是希捷……
怎么说呢?
虽然两人没有深交,也算不上多么熟悉。但他本能地不想做的太过残忍。
哎!
想到此处,张宣就忍不住拍拍自己额头!
自己是真的是蠢得够了!
为什么要去揭破呢?
不拆穿,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太阳照常升起,月亮自然落下,你好我好大家好。
哪还有这么多烦恼?
把钱收到抽屉中,张宣直接出门上了三楼。
敲门,杜双伶开的门。
张宣对她说:“你还记得杜钰么?我高中同桌,如今在中大医学院。”
杜双伶凝视着他,轻轻点头。
张宣说:“今晚她20岁生日,在路上碰到了,邀请们去吃饭。
走,我们去买点生日礼物吧,快到时间了。”
“好。”杜双伶换鞋,跟着出了门。
路上,杜双伶柔声问:“你平时跟杜钰联系多吗?”
张宣摇摇头:“不多。过去一年偶遇过两次,平时不联系,你呢?”
杜双伶告诉他:“我们在食堂和图书馆碰到过很多次。还一起吃过几次饭,关系还算可以。”
张宣开口道:“既然这样,等会你挑一份好点的礼物。”
“嗯,听你的。”杜双伶笑意盈盈地答应了。
……
选好生日礼物,两人赶到饭店的时候,希捷果然在。
包间不大,人倒是不少。
有杜钰女生宿舍6人。
还有杜钰暗恋的学长两口子。
再加上希捷,包厢足足有9人。
“老同学,生日快乐。”杜双伶进门就笑吟吟地道喜,走过去把礼物送上,随即跟杜钰还有希捷聊成了一团。
“生日快乐。”张宣跟着道声喜,找个位置坐下不着痕迹看一眼希捷。
见希捷把注意力放在跟双伶同志聊天时,闲得蛋疼的张宣也开始观察众人。
女生宿舍6人,上次那个红衣服女孩颜值最高,不比董子喻差多少。
其次是一个灰衣服女生和杜钰还过得去。
另外三个就有点勉勉强强了。
视线掠过6个女生,张宣最后把目光定在了传说中的学长身上。
虽然从杜钰口里听过好几次了,但还是第一次见到真人。
个蛮高,有点瘦削,长相算不上好看,可也不丑。
不过总体来说,给人的观感还是非常不错的。难怪杜钰喜欢。
学长看了,再看其女朋友。
哦哟,怪不得杜钰说自己看不上人家。
心里悄悄说句不谦虚地话,这还真不是自己的菜啊。
就算她开拖拉机,宁愿走路也不想搭顺风车那种。
外形比杜钰差远了。
不过接下来一顿饭,张宣对这学长的女朋友有了很大改观。
虽然人家长相不咋地。
但很开朗,说话很有水平,而且普通话带着粤语腔调,有一股奇特的韵律,关键是人家还是羊城本地人。
张宣忽然觉得,这学长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却有点道行。
要是真成了,估计能少奋斗10年不止。
这般想着,张宣再次看向杜钰的眼神里,同情变成了哀悼,好想给她上三炷香。
说一句节哀顺变。
中间张宣上了次厕所,出来的时候在过道里遇到了杜钰。
看她靠在墙壁上,枕戈以待地瞧着自己。
心有所感,张宣走过去问:“你这是在等我?”
“对。”
杜钰认真问:“张宣,你是不是私下见过我姐了?”
张宣明悟:“你知道你姐的事情,她告诉你的?”
杜钰摇摇头:“我姐没跟我说,也隐藏的很好。”
张宣蹙眉:“那你为何这么问??”
杜钰沉默几秒,抬头看着他说:“我虽然没希捷聪明,但也不是傻子。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莫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天下就没有不漏风的墙。
她再怎么谨慎,她再怎么防范,几年下来,总有一两次会露出马脚的。你说对不对?”
张宣:“……”
话到这,杜钰前顷着身子,非常好奇:“我姐怎么向你表白的?
说实话,我怎么想都想不通。总觉得不应该,我姐那性子我太了解了。
以前你还没处女朋友的时候吧,她偶尔会从我这里旁敲侧击问你几句。
但自从知道你和杜双伶在一起后,就再也没有向我询问过有关你的任何事情了。
连拐弯抹角都没了。”
张宣诧异:“她隐晦地打探过我?”
“打探过,不止一次。”
“怎么问的?”
杜钰说:“还能怎么问,通过聊天问呗。
我们放月假的时候经常在家里一起学习,累了的时候就会闲聊会。
你也知道,我们读书那会儿聊的最多的就是成绩、以及成绩好的人。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问我们班的米见情况,问魏仁杰学习情况,问杜双伶,然后顺带连你一起问了。很隐秘吧?”
张宣不解,觉得这一招无懈可击:“那你是怎么发现的?”
杜钰说:“我也是偶然发现的,而且发现后还蛮吃惊。
那是高三下学期,有一次我兴致勃勃地跟她分享八卦,说我们班上有一对狗胆包天的人谈恋爱了。
你别用这种眼神看我,学校三令五申不许谈恋爱。可你们俩把当耳边风,胆子还不大么?
我记得当时是中午时分,外面下好大的雨。
希捷听了我的八卦后,就看向窗外,问我是不是张宣和杜双伶谈恋爱了?
我说是。我说除了张宣和杜双伶,谁还有那胆?
然后我问她怎么知道的,又不在一个班,也不在一层楼。
她说猜的,她说经常看到你们在操场上形影不离。
然后她当天下午都坐在那里发呆,三个小时才翻了17页书。”
张宣默然。
见他不说话,杜钰问:“你是不是知道我姐暗恋你的事了?”
张宣直勾勾地瞅着她没说话。
杜钰又问:“我姐向你表白了吗?”
张宣这次说话了,回答她:“她没有向我表白。”
杜钰问:“那你怎么知道的?”
张宣用手指指着自己的脸,玩笑说:“我这脸开过光,优秀的女人都往我身边凑。”
杜钰瘪嘴揶揄:“难怪魏薇老师对你特别赏心悦目。”
张宣说:“……”
张宣想到什么,问:“你有亲戚在长市的出版社工作吗?”
杜钰说:“有,我小姨就是。你问这个干什么?”
“没有,就随便问问。”
“我不信。”
“进去吧。”张宣没再多说,率先进了包厢。
吃完饭,回去的路上,杜双伶挽着他胳膊说:“没想到希捷也在这,听说她妈妈住院了,要不要去探望一下?”
张宣拒绝了:“你想去就带着邹青竹她们去吧。我就不去了,我要抓紧时间把科幻小说写完才行。”
“嗯。”
……
机不可失,时不待我。
面对挣钱建商城,张宣总有一种紧迫感。
下午四节满课,上完课回来,他就直接钻进了书房。
还有4万多字,今晚热血沸腾,目标是8000字。
接下来几天,白天上课,一有时间他就在埋头创作。
悄悄地,时间不知不觉走到了10月14号。
清晨,张宣洗个澡,跑到校外吃了个又香又辣的牛肉粉。
然后就在校园里闲逛,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心情大好。
就在今天清晨,“发条女孩”终于写完了。
还系统的检查了一遍。
现在无事一身轻,闭上眼睛就是解脱,飘飘欲仙很有一种满足感和喜悦感。
“唔,不要,这是白天,别个看到不好……”一个女声。
“没事,现在是大早上,大家不会来这里的。”一个男生。
嗯?
大早上的有人在背诵“咏鹅”?
真是勤奋好学呀。
走在草地上的张宣愣了下,随即停下脚步,悄悄看了过去,透过缝隙往灌木丛里偷瞄。
哎呦……
张宣看一眼就把眼睛抬起来了。
两个初学者在接吻。
男生虽然很有勇气,但看得牙酸、牙疼。
就在这时,张宣肩膀被人拍了下,回头一望,发现是李正和董子喻散步过来了。
此时董子喻正一脸怪异地打量张宣。
张宣没理会董子喻的表情,而是看李正表演。
只见李正猫过去,探头探脑一番,随后小声嘀咕:“我觉得你们应该去街边录像厅学学技术。”
啥子?!!!
隔着灌木丛,骤然听到声音,那边的两人惊呆了!
啪!
女生逮着男生就是一巴掌,然后掩面逃了。
男生有点懵,下意识起身往这边看,刚好跟李正来个面面相觑。
李正右手捂脸,关心问:“疼吗?”
男生气得,好想动手,但看看李正人高马大的块头,又放弃了,最后也是尴尬走了。
张宣批判道:“老李,这就是你不对了。你看看就得了,干嘛打扰人家。”
李正摊摊手,表示很无辜:“宣哥,我是真的忍不住啊,看到他们我就找到了小时候放牛的感觉。”
张宣问:“放牛是什么感觉?”
李正瞄一眼董子喻,挤挤眉毛,表示晚上回宿舍说。
张宣再次看一眼灌木丛,心道罪过罪过。
同时又在埋怨,做这种事,怎么不选个更隐蔽的地方呢?
没经验,差评!
第354章 确定能挣来美元英镑?
陶歌来了。
坐桑塔纳来的,车子是陶显的专属车,司机也是陶显的专属司机。
陶歌把行李箱交给张宣,就问:“姐有点饿了,家里饭菜好了没?”
张宣热情道:“放心吧,知道你要来,早做好准备了。”
陶歌问:“文慧做的菜?”
张宣说:“当然,你指名道姓要吃,我肯定要满足你愿望。”
陶歌一脸期待:“你还别说,上次回京城后,我还特意找了几家淮扬菜馆吃,味道是不错。
但没有文慧给我的那个感觉。”
张宣想了想说:“听说是家传的手艺,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味道确实好。”
“双伶呢,双伶怎么没来接我?”
“亏你还是职场摸爬打滚这么多年的人,双伶来了就不像话了。
难道还真把文慧和邹青竹留在厨房当丫鬟使啊?”
陶歌意外地看了看他,啧啧地出声:“你有才华,书写得好,姐知道。
没想到你年纪轻轻,为人处世的能力也这么有手段啊,真是不错。”
张宣一副为难样子地说:“你知道就好,为了满足你的口欲,我可是舍了老脸的,不然以文慧那大家闺秀的样子,怎么轻易下厨。”
陶歌笑了,哪里还不知道他心里打得什么小九九。
陶歌是真饿了。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饭,那松鼠鳜鱼一大半进了她的肚子。
临了临了,陶歌伸个懒腰夸赞文慧:“手艺真好,好吃,谢谢你,我吃的很满足。”
文慧温婉笑笑,端起茶几上的热茶,小口喝了起来。
书房。
望着铺满左、中、右三个抽屉的稿子。
陶歌问:“新书叫什么?”
张宣回答:“发条女孩。”
陶歌随意拿起其中一本稿子,翻了翻:“这本书一共有多少万字?”
张宣说:“30万字左右。”
陶歌听了没做声。放下手中的本子,然后找到定稿的第一本,坐在椅子上开始看了起来。
这次不同以往的严肃、期待、忐忑和紧张,陶歌翘起二郎腿,把书搁在膝盖上,显得很放松。
见状,张宣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虽说这娘们和自己以姐弟相称,其实内心还是蛮倨傲的。
她显然不是很看好科幻小说。
想通过这种方式无声无息告诉自己,希望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传统严肃文学上。
不过对这种情况,张宣也是心里有数,能理解。
毕竟三体没轰动世界之前,科幻小说在国内的地位是非常有待提高的。
甚至过分一点讲,在一些固守传统的知识分子眼里,这类小说和武侠没甚大区别。
可能因为金庸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