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大时代之1993 >

第492章

重生大时代之1993-第492章

小说: 重生大时代之199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这话问的……
  我这么年轻,身体这么好,还能侧重哪方面呢?
  迎着医生直直的眼神,张宣措辞:“我需求旺盛。”
  阳永健听得直冒白眼!
  医生秒懂,笑笑,其实人家已经猜测到了,开奔驰来,有钱,又有长相,看样子是个花丛中人。
  当即说:“我给你开点固本培元的药,适当吃一些,但不要经常吃,你身体正是当打之年。”
  听到“不要经常吃”这个几字眼,张宣顿时对其好感大增,这是个好医生呀。
  一般医生都是多开药多挣钱,没毛病也要说点毛病挣钱。
  老中医开了单子,然后给他捡了10副中药,嘱咐:“用陶罐煎熬,一天三次,一天一副药。”
  “谢谢。”付完钱,接过药,张宣走到一边。
  轮到老邓了。
  把完脉,看完舌苔舌根,医生说:“你身体亏空的厉害,像个筛子一样,要节制。”
  老邓汗颜。
  医生说:“你这要长期治疗才能复原。”
  听到“复原”二字,老邓眼睛一亮,“大概需要多久?”
  医生说:“一个疗程45天,吃三个疗程的药。”
  老邓的脸瞬间成了苦瓜。
  张宣:“……”
  阳永健:“……”
  医生给他开了药,最后嘱咐一句:“多吃蛇对你有好处。”
  老邓记住这话,道声谢谢走了。
  回去的路上,想起今天丢脸丢大发了,老邓叹口气,对张宣说:
  “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娶老婆一定要娶清汤寡淡的才好。”
  张宣忍不住笑出了声:“导员这……我也是真没看出来。”
  老邓摇摇头,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道:“以后不能熬夜了。”
  中餐是在商城吃的。
  老邓围着商城转一圈,满脸啧啧声:“啧啧,每次到这商场逛一圈都仿佛在做梦,你小子才屁大点年纪,就有这样的成就,老邓我都有点羡慕了哎。”
  确实恍如若梦,张宣说:“还记得当时我们第一次见面吧?
  那时候老邓你在股市里交学费,没成想,你现在掌握的公司资本都快过亿了。”
  老邓点点头,“确实,人生就是这般奇妙,想当初我失恋亏钱,感觉人生也就那样了,没啥子盼头,没想到遇到你小子就转运了。”
  张宣罕见地没嘚瑟,说:“其实你不遇到我,也会辞职离开中大的,不是么?”
  老邓没否认:“确实有过这想法。”
  说着,他忽然问:“姚玮在你们学校找了个男老师?”
  张宣回答:“好像是吧,我也不确定,但有两次遇到姚老师和一个男老师走在一起,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老邓沉默了,怔神了好久才道:“她开始是为了我才来中大的,只是没想到我和鲁妮走到了一起。”
  张宣眼里闪烁着八卦:“姐姐和未婚夫分开了,小姨子想插一手?”
  老邓尴尬一笑,手指点点张宣面门,最后实诚道:“我和姚玮两姐妹认识十多年了,当年我还是通过姚玮认识的她姐姐。”
  张宣凑头:“姚玮还喜欢你?”
  老邓嘿嘿一笑:“别看我头发容易油腻,但当年也是一俊后生来着,有个两姐妹喜欢不是很正常?
  说道这个我就不得不批评你了,到目前为止,有两姐妹同时喜欢你的没?”
  张宣脑子转了转,“我认识的好像大部分都是独生女,就算有姐妹的一般也结婚了。”
  老邓乐呵呵道:“张小子,你不如我!”
  张宣不愿意了:“我是不如你,问题是你吃了没?你吃了再来嘚瑟吧。”
  老邓指指自己鼻头:“我老邓就不是那种人,不然你以为我没机会啊,净胡咧咧。”
  吃完中餐,老邓买陶罐去了。
  张宣找到阳永健问:“你和孙俊怎么样了?”
  阳永健说:“就那样吧。”
  张宣坐下:“那样是哪样?”
  阳永健犯迷糊:“我也不知道哪样,他试着牵过我一次手,我觉得好别扭,就打开了他。”
  张宣嘴角抽抽,竖起大拇指:“你真是强悍。”
  他又问:“孙俊好像毕业了吧?在哪里工作?”
  阳永健说:“在水电站,不过他想辞职来羊城发展,但我没同意,水电站也是不错的单位,我怕他做出错误的决定。”
  张宣了然:“意思就是你还没完全接受孙俊呗?”
  阳永健不避讳:“对。”
  聊了一阵,阳永健说:“双伶保研成功了,你们今后就定居在羊城的吧?”
  张宣说是。
  阳永健说:“那我以后也定在这算了,跟你们在一个城市有个伴。”
  张宣嗯一声,很乐意看到这情况。
  阳永健很忙,张宣也没过多打扰,汇合老邓就回了中大。
  看到张宣带一些中药回来,杜双伶担心地问:“亲爱的,这是哪里不舒服吗?”
  张宣摇头:“没有,陪老邓去看中医,顺便拣一些固本培养的药回来吃。”
  杜双伶疑惑:“固本培元?”
  张宣把她拉到怀里,咬着她的耳垂说:“过几天你就知道了,医生说吃3三天就有效果。”
  杜双伶早已不是一张白纸,跟他同居这么久,哪里还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顿时脸红红地道:“我本来就奈不何你,你要是吃了这个,我不得累死嘛?”
  瞧着自家婆娘娇俏的模样,张宣忍不住伸手进去,“放心,我最疼老婆了。”
  中药有没有效果,他没太放在心上,大抵还是现在底气很足的样子。
  30岁前,莉莉丝那样的可以抽两个,所以现在他一点也不急。
  至于30岁以后,那时候的自己肯定进化到加叔级别的了,有金手指在,嗯哼……,5分钟就能凿穿一座大坝。
  教师公寓最近被一股子中药味弥漫。
  每次楼下开始煎熬中药时,张宣就在楼上同时开熬,目的就是不想让邻居发现:这个后生,年纪轻轻的吃中药。
  中药渣老邓都是光明正大地倒,张宣则是晚上偷偷摸摸倒,跟老邓倒一起。
  以至于一个早上,两个医学院的女教师指着药渣说:“这药是壮阳的,这药是补肾的,这药是生精的。
  哎,邓达清今年好像才36吧?怎么吃这种药了?而且用药的成分还这么重?”
  另一个女教师偷偷打量一番走廊上漱口的鲁妮:“可能家里女人需求旺盛吧?”
  第一个女教师同样打量一番鲁妮:“亏我当初还看上了她,想要她当我儿媳妇,现在看来是塞翁失把焉知非福了。”
  另一个女教师掩嘴直笑,“谁说不是呢?”
  两女老师走了,被莫名其妙打量一番的鲁妮径直来到里屋,逮着老邓就一顿猛批:
  “你个死人,让你把药渣倒远一点不愿意,现在好了,我被你丢脸丢大了。”
  老邓不以为意,给她支个招:“面对这种长舌妇,我有办法治。”
  鲁倪问:“怎么治?”
  老邓说:“过几天我取30万出来,到时候你故意打湿了,拿到外面石凳上去晒。”
  鲁妮:“……”
  见她还没消气,老邓说:“等治好这身体,我们再要一个。”
  鲁妮抱怨:“我名声尽被你败坏了。”
  老邓呶呶嘴:“关起门来的快乐,那些人体会不到,别理会她们。”
  鲁妮好气又好笑,直接给他来一捶。
  楼下在背黑锅,楼上睡醒的张宣直接一个翻身,又压了上去。
  杜双伶顿时怕了,急声道:“亲爱的,别这样嘛……”


第706章 人世间大结局
  1996年12月23日,北风揉进温柔的阳光里,带走了最后一丝温暖,变得更冷了。
  天气预报说,北方很多省份开始下暴雪。
  阮秀琴同志打来电话告诉他,家里断电了,很多树木被雪压断了。
  张宣给米见发个短信:天气变冷了,注意保暖。
  米见回:好。我一般都在教室、宿舍和图书馆,不是很冷。
  米见发短信问:一直没问你,双伶保研成功了没?
  张宣回:成了,你在干什么呢?
  米见:刚到图书馆,打算找找雕刻类的书籍。
  张宣明知故问:你是打算往雕刻方向深研?
  米见:我想给自己找份事做。
  张宣:我要你给我的雕像做好了没?
  米见看着短信,抿笑不语,把手机揣进了兜里。
  等了几分钟不见回复,张宣也是把手机关机,放一边,静气凝神20分钟后,拿起笔准备开始写“人世间”的大结局。
  大结局预计5000字左右。
  为了能安心写,一大清早就跟双伶说了,今天不要喊他吃饭。
  双伶为了不让人打扰他,今天哪都没去,就在外面客厅坐着看书,随时等候来自书房的呼唤声。
  这本书从开始写到现在迎来大结局,时间跨度快两年。当然了,中间穿插了写了“冰与火之歌”前面三卷。
  但饶是如此,还是他写书花时间最长的一部了,也是最用心的一部。
  甚至在他心中隐隐有个想法,等大结局后,要花一个月时间重新梳理下故事,如果有必要,可能会推到重写。
  之所以这么繁琐,之所以精益求精,就是为了把自己的金字招牌打磨地更牢靠一些。
  毕竟离开国内文学两年之久,很多人可能都已经忘记他是靠什么起家了。
  这真不是开玩笑,现在大部分人提起“三月”,代表作自发地脑补为“发条女孩”、“冰与火之歌”和“哈利波特”。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三本书给他带来了无上荣耀,为国家争了不少光,很多青年一代视他为偶像。
  而他现在想用“人世间”证明自己的传统文学并不是只会打打杀杀,不只会在题材上取巧,打算彻底封住当初那些吹毛求疵的嘴脸。
  深呼吸一口气,感觉状态不错后,钢笔尖开始接触白纸,笔走游龙,安静的书房顿时响起一片“沙沙沙”的声音。
  从上午7点到下午3点,张宣中间上了一次小厕,喝了一杯水,不敢吃东西。
  怕吃东西影响了写作状态。
  一共写了6800多字。
  但他感觉不完美,感觉有些地方繁琐多了,用的笔墨过了。
  扭扭脖子,舒缓舒缓来自脖颈间的酸疼感,随后开是检查,逐段逐句的检查,精确到每个词汇务必达意。
  就这样子……
  时间3个小时一晃儿过去了。
  字数也从6600字膨胀到6900字,后来又被压缩到5400字。
  暼一眼旁边纸上圈圈画画修改了无数次的稿子,张宣心里此刻无欲无求。
  放下笔,眼神透过窗户望向外面的枯枝树桠,透过树桠望向黑黑的天际。
  半晌过后,他打开手机给陶歌发个短信:“人世间”初步写完了。
  下一秒,陶歌立马打来电话。
  陶歌非常高兴地问:“真的写完了?”
  张宣回答:“只能算初步吧,后面还要看情况。”
  陶歌说:“我把手头的事情理顺理顺,过两天回来。”
  接着她又补充一句:“我会喊上洪总编一起过来。”
  张宣嗯一声,挂断电话。
  告诉陶歌的原因,就是想要她回来看看,叫洪总编一起过来看看,提点意见。
  毕竟人有时候很盲从自大的,有外人帮着提意见,可能更容易认识到不足。
  想了想,出于礼貌和尊重,张宣又给自己的第二个伯乐洪总编直接去了电话。
  电话一通,张宣就说:“洪总编忙不忙?”
  混职场这么多年,洪总编一下子就听出了弦外之音,期待地问:
  “不忙,你的书是不是写完了?”
  张宣说:“对,初步写完了,但可能还有提高的空间,需要你掌掌眼。”
  作为文坛的资深编辑,洪总编在这方面没有推辞,“好,我明天就过来。”
  太心急了。
  张宣无语,赶忙把陶歌要来的意思传达给对方。
  闻言,洪总编乐呵呵一笑:“那行,我等陶歌回来一起,免得你要招待两次客人。”
  聊了10来分钟双方通话才结束,张宣握着手机很想给米见打个电话。
  很想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情绪分享给她。
  陶歌和洪总编对于他来说是工作上的需要,和米见不一样。
  不过他回头望一眼书房门方向后,放弃了。
  只发了一个短信:人世间初步写完了,很想抱下你。
  宿舍刻木雕的米见拿起手机,眼带淡淡笑意地回复:恭喜你,下次见面我请你吃东西。
  下一秒,米见琢磨着问:寒假我可以看看吗?
  张宣:可以,不过可能还要修改。
  对于米见和双伶,他无条件信任,自然不会有任何拒绝。
  米见抬头望一眼外面的天色:嗯,你到现在应该还没吃晚餐吧?
  张宣:还没,需要你给动力才能吃得下饭。
  米见放下手机,继续雕刻。
  两分钟后,米见顿了顿,放下刻刀,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