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梅说是:“你不是主张实现手机高度自产吗,我的想法是打算拉拢一批供应商,投资小部分有潜力的供应商,形成联盟,慢慢组建自己完整的供应链。”
张宣沉思几秒:“你这是看上谁了?”
李梅道:“比亚迪,一家生产电池的新企业。”
哟,原来是它,确实还算新企业,目前日子似乎不好过,遭到了日韩很多传统电池企业的围剿,不过张宣知道,由于经济危机的出现会导致电池市场的供求变化,比亚迪马上会迎来自己的第一春,正式开始腾飞之路。
张宣问:“你有把握?”
李梅说:“我没想着拿多大股份,目的是希望把比亚迪绑在自己的供应链上,以我们公司现在的巨大需求,在国际市场上被围剿的比亚迪应该拒绝不了这份香饽饽。”
想到小灵通在国内独一档的出货量,比亚迪的老王同志还真不一定拒绝的了。
毕竟现在的比亚迪还是初创公司,虽然电池技术已经有了长足进展,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也抢占了一定份额的市场,但还不是后世的庞然大物,很多东西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衡量现在的比亚迪思维,确实值得一试。
张宣问:“要不要我帮你叫个专业的人过来谈股份的事情?”
李梅说:“我跟你打这个电话,就是想把你手下的银泰资本拉过来。”
张宣瞬间明白了李梅的心思,“行,我给邓达清打个电话,让他带团队过来一趟。”
给老邓再次打完电话,张宣对旁边的杜双伶说:“明天我们改下行程,去沪市,那边手机厂有点事。你现在跟阳永健联系一下,元宵可能没法跟她过了。”
“好。”杜双伶应一声,接过手机开始给阳永健打电话。
第二天,两人几乎是掐着点醒来。
简单洗漱一番,同陶歌一起吃个便餐就去了机场,两个小时候后,张宣和杜双伶出现在了沪市机场。
刚上车,接机的裘雅就说:“张总,YP区的房子气味已经散了,经过检测,室内各项指标均已达标,现在可以入驻。”
张宣高兴说:“成,那今晚就住那吧。”
房子在五角场街道,离着黄浦江不远,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位置还是相当不错的。
下车后,裘雅带着两人走进了新居。
她介绍说:“为了让你和杜小姐方便入驻,里面的家居已经备用齐全,另外一到四楼都买了下来,为的就是在安全和生活便利上有保障。”
张宣听得暗暗点头,这裘雅是个会来事的,在打算居住的三楼走一圈,问双伶:“你觉得怎么样?”
房子装饰大方简洁,清新中透着小资气息,这明显是裘雅根据杜双伶的喜好装扮的。
果然,杜双伶一脸的明媚皓齿:“喜欢,这就是我们今后在沪市的新家吗?”
“对。”张宣说着,对裘雅示意了下。
裘雅意会,把房子钥匙递给杜双伶:“这是房子钥匙,一共三把全在这。”
杜双伶笑看一眼张宣,开心地接了。
张宣对双伶说:“你再仔细看看,家里还有什么需要买的没,趁着下午还有时间,等会我们就去买了。”
“嗯。”从小在富裕家庭中长大的杜双伶对衣食住行还是比较讲究的,顿时在四室三厅的屋子里查看了起来。
找到时机,裘雅悄然问张宣:“张总,离复旦大学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套房子比较合适,要不要买下来?”
张宣转头看着对方,一时间没做声。
裘雅吐吐舌头,退后一步,笑着偏头望向了外面的五角场。
走到窗前透透风,发问:“这里离复旦大学多远?”
裘雅对答如流:“直线距离770米左右,不超过800米。”
张宣沉默小会,说:“买下来吧,现在的房子买下就是赚,就当房产投资了。”
裘雅瞄一眼屋里窜来窜去的身影,有些愧疚地点点头。没办法,为了讨好老板也是拼了。
裘雅今天之所以说这话,那是女人的直觉告诉她,自己老板对文慧有着一种奇特的感情因素。至于她是怎么知道文慧会回复旦读研这事,那是她从中大管院一老师那里打听来的。
为了抱紧这根大腿,裘雅一直对张宣身边的红颜知己有关注,甚至她心里目前已经有了三个下注名单。
第一个是杜双伶,她标注的概率是50%。
第二个是米见,裘雅虽然没见过米见真人。
但根据京城的同事讲,米见好似画中走出来的人,美的不像话,美貌加北大学历,想来上位的概率也不低,她标注了40%。
而剩下的10%她给了文慧。
之所以给文慧这么高,那是裘雅没见到文慧之前,还对张宣隐隐有想法的。
这种想法不是说结婚生子,而是根源于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作怪,想着来一场刺激的办公室地下恋情。
但自从那次公司年会见到文慧之后,她就彻底死了心。
裘雅骨子里本就是一个叛逆的人,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喜欢在阿尔卑斯山滑雪了。而这10%给文慧,是表达她的敬意。
下午,张宣陪着杜双伶在家具市场转了一圈,重新买了床垫和沙发,随后又去挑选了床上四件套。
累死了,真他娘的逛了半天比打拳还累,张宣把账结完,问双伶:
“还有什么需要买的没?”
杜双伶一时间没搭话,而是看向了右前方。
张宣顺着视线望过去,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她,文慧。
第747章 初见文慧爷爷,短信,琴行
张宣顺着视线看过去,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她,文慧。
文慧旁边还跟着三个人,周容和文图远。
另一个是上次见过的文慧妹妹,叫啥名字不知道,好像是文慧小姑的大女儿。
张宣和杜双伶看向文慧的时候,文慧也注意到了两人。
隔空对视几秒,杜双伶和文慧几乎同时动了,高兴地向对方走了过来。
杜双伶走过去拉着文慧的手,笑语晏晏:“慧慧,你怎么在这?”
文慧温婉地回答:“我大姑的女儿要回国住一段时间,来帮她买床上用品。”
说完,文慧同张宣默默对视一眼,然后又问:“你们来这边是公司有事?”
张宣接口:“明天手机厂有个会议要开,就过来趟。”
随后两伙人开始打招呼,这时才知道文慧小姑的女儿叫林思思。
聊了半晌,周容热情地发出邀请,“张宣、双伶,你们晚上有空吗,来家里吃个晚餐。”
想到要去文慧家,张宣忽然不可抑制地想起了那个梦,那个文慧爷爷挖坑把自己活埋了的梦。
真他娘的咧!每次想起那个梦都没牛卫锼刑焯觳挥Α⒔械氐夭涣椋壅稣隹醋乓磺虑禄仆链咏鸥砗筒弊樱詈蟊宦窳耍媸强志濉�
难道这梦和现实有对应?暗示着什么?他忍不住这样碎碎念。
思绪万千,见大家都望着自己时,张宣收敛杂念,偏头看向杜双伶,让她做主。
杜双伶是去过文慧家的,还曾呆过一个月,没那么有陌生感,在文慧的期待眼神下,当即笑吟吟地说:“谢谢阿姨,等会我们把东西放回去就过来。”
文慧这时才把注意力放到两人手上,反应过来问:“你们在这边安家了?”
杜双伶说是:“就在五角场街道,很近,慧慧要不要去家里认认门?”
文慧看一眼两人,同意了。
接下来先是陪着文慧一家人买了些床上用品,离开商店时才分开,文图远和周容去了菜市场,为晚餐做准备。
而文慧和林思思则跟着张宣、杜双伶去了新家。
看着前面有说有笑的三人,一直帮着打下手的裘雅小声跟张宣说:“老板,文瑜的家离新房很近,大概100米左右。”
张宣停下脚步,侧头盯着裘雅。
裘雅摆摆手:“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是买完了才发现。”
张宣又盯着裘雅瞅了一阵,一时间也分不出好歹,临了警告道:“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别玩火自焚。”
我倒是想玩火自焚,我倒是想刺激一把,可我错过了机会,裘雅暗暗吐槽一番,心里冒出一种奇怪的感觉,就是特别想看到年轻的张总把文慧拿下的画面。
“啊?你们新家在这?”
来到新家楼下,文慧抬头打量一番一到四楼,有些惊讶。
杜双伶没去过文瑜家,没想到那些,问:“怎么了?”
文慧本想实话实说,可脑子里突然钻进来一个男人,她下意识道:“我和美国的表姐打算开琴行,以前选址时曾考察过这里。”
旁边的林思思听完这话,就知道表姐在撒谎,视线在文慧和杜双伶身上徘徊一趟,随后偏头望向了张宣,脑子里一排问号?自己表姐什么时候变得爱撒谎了?
说到开琴行,文慧再次极力邀请杜双伶加盟。
杜双伶眼里闪着火花,“我真的能行吗?”
文慧挽着她手臂说:“我们是好姐妹,自然能行,这样以后能增多我们的交流机会。”
这是文慧的初衷。
她认可的朋友不多,每个都很珍惜,不想大学毕业后就同杜双伶和邹青竹慢慢断了联系,这琴行就是一个纽带。
当然了,文慧内心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想法:有了琴行这层关系,双伶就有借口频繁来沪市,某人应该会收敛很多。
上到三楼,杜双伶陪着文慧和林思思在屋子里逛了一圈后就坐在沙发上聊了起来。
三人说的都是女性话题,老男人没去凑热闹,给她们准备些瓜果点心和茶水后,就在书房同裘雅聊起了正事。
裘雅汇报说:“这边的综合体施工顺利,预计7月份能完成第二阶段的施工任务。”
张宣点头,翻了翻资料就问起了具体情况。
中间,他接到了米见的短信。
点开:今天我们来了京城,爸妈也来了,四合院一切如旧,花草茂盛。
读完这条短信,张宣心里很是高兴,甜丝丝的。要知道以往米见都很少给他发短信,更别说聊这种家常了。
这真的是惊喜,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回短信:嗯,好好休息,过段时间我来看你。
不一会儿,进来一条短信,内容就一个字:好。
同裘雅在书房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下午5点过,张宣和杜双伶带上行李准备去文慧家做客。
下楼的时候,张宣叮嘱赵蕾和陈燕:“你们把一楼规整下,以后就住这吧。”
裘雅有心,把一小栋楼都买了下来,而通往上面三层就必须经过一楼的楼道口。让陈燕和赵蕾守着一楼,能保证绝对安全。
只是他下楼回望一番后,估计这栋楼也不能存很长时间了吧?毕竟沪市发展这么快,这里快跟不上周边的发展速度了。
思绪至此,张宣对后面的裘雅说,“你去问问,看能不能把周边这块地买下来?”
裘雅几乎没怎么思索就明白了他的心思,将来要是需要重建,年轻的张总打算自己动手。
裘雅十分有信心地表示:“应该问题不大。”
这个信心不是来源于她自己,而是来源于银泰地产,来源于张宣,这点小事想来上面领导会开方便之门。
第一次来文慧家,张宣步行到门口就愣住了,有警卫站岗?
但联想到陶歌曾跟他说过文慧父亲的职位,随即释然。不是小打小闹。
文家里没有想象中的简陋,也没有想象中的豪华。规规矩矩中透出一股别致的气息。
怎么说呢?
可能跟文慧母亲是交大教授的关系,屋里有一股书卷味。而且这股子书卷润味在周容和文慧身上都有非常好体现。
“来了,这边先坐会,菜马上好。”文图远见四人进门,迎过来对张宣和杜双伶说。
听到外面的动静,在厨房做菜的周容也系着围裙出来招呼了一番。
不一会儿后,楼上下来一个人,一个老人,戴着眼镜,一脑稀疏白发往后打理的精致,眼神像鹰隼般尖锐有神。
一句话,人虽老,精气神却很足。
见张宣出神地盯着刚出现的老人,文慧主动介绍:“这是我爷爷。”
我知道是你爷爷,他还在梦里活埋过我。只是当时梦里看不清晰面容,但头发是白的,这张宣可是印象深刻。
不会这么巧吧?
梦里是白头发,现实里也是白头发?
这就有点唬人了!
见张宣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老人收敛了目光,十分和蔼地对张宣微笑点头:“你是张宣吧?百闻不如一见,果真有风采。”
这是要先用好听的迷惑我,然后把我杀了?
张宣感觉自己想的太他妈的多了,也是笑着跟双伶喊:“爷爷好,今天冒昧登门,来打扰您老人家了。”
寒暄小会后,老人开始在单独沙发上看报纸,到新闻点时又起身打开电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