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要做港岛豪门 >

第427章

我要做港岛豪门-第427章

小说: 我要做港岛豪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玉良点点头,说道:“邱德拔是南洋巨富,而我实力不济,自然只能选择放盘!”
  这明显是假话!
  邱德拔实力虽然强大,但张玉良也一点不差,几十亿港币还是能轻松拿出来的;
  无非是有意走资,不好明说罢了!
  当然,吴光耀自然不会揭穿,直接说道:“老包,老张有意放盘,而我又无意全盘接下!不如你来做旗舰,我旗下公司来当个小兵,联手拿下会德丰集团;事成之后,我只需要中华煤气的股份、以及中环的两幢大厦;你觉得如何?”
  包宇刚想都没有想,就说道:“就这么说定了!”
  包宇刚之所以答的如此爽快,甚至是不假思索,有两个原因:
  第一,吴光耀占据主动,如果不答应,吴光耀完全可以独自一人来完成;
  第二,包宇刚需要一个响亮的公司作为旗舰,会德丰集团这个公司就足够响亮,毕竟是老牌的英资公司;所以,就算是一只壳,包宇刚也觉得可以拿下。
  张玉良也实时提出要求:“两位,我只有一个要求——两位如果加入收购,就要完全控制住会德丰,不要让邱德拔有任何反收购的空隙。”
  “绝对没有问题!”
  “放心老张,我们两人出手,对方绝不没有反击的机会!”
  。。。。。。。。
  2月1日,星期五。
  会德丰股票复牌,股票立马被太高,升至6。5港币,超出了FAL公司的收购建议价;
  做所以如此涨势如此强势,自然是因为吴光耀命令光大证券在市场横扫。
  股民纷纷猜测,是张玉良在进行反收购,因为邱德拔已经复出水面,张玉良如果不想交出公司,只能应战。
  当天,包宇刚和吴光耀并没有发布公告,而是在备战;
  吴光耀也没有直接参与这次收购,而是将吴显朋拉到了前台,以老凤祥珠宝的名义,和包氏华信地产合组收购公司。
  包宇刚聘请的财务顾问,也是吴光耀旗下的光大证券。
  。。。。。
  2月2日,星期六。
  光大证券代表包宇刚的华信地产、吴显朋的老凤祥珠宝发布了有条件全面的收购会德丰建议:A股每股6。6港币、B股每股0。66港币,AB股价格均比邱德拔的FAL的收购价高出一成,准备动用22。3亿港币现金用于收购;同时,宣布已直接间接拥有相当于34%的会德丰股权,这批股权来自会德丰大股东张玉良家族。
  股市休市,股民却已经沸腾起来,争睹坐山虎和过江龙大战,自己也欲借两强相争猛捞一把。
  股民这次虽然看见了吴光耀旗下的老凤祥珠宝也在收购队列,但一看就知道是打酱油的;
  而且股民纷纷猜测,这次吴氏家族加入收购,说不定就是吴氏‘妾生子’的个人行为。
  如果是吴氏家族主导这次收购,股民们可能会想起,吴氏家族收购擅长直接解决大股东,而不会在市场上吸纳。
  但这次主导收购的包宇刚,大家自然希望看见,毕竟还算势均力敌;
  这样,大家才能捞到好处!
  邱德拔携巨资进港,自然做好了反收购的准备,大家纷纷准备大捞一笔。
  。。。。。。。
  2月4日,星期一开市。
  会德丰股票在市场上出现6。8港币的暗盘(股票停牌,由经纪公司达成买卖协议,待复牌就交易。)
  会德丰虽然停牌,但会德丰旗下七家子公司(会德丰是英资洋行拥有最多上市公司)却无须停牌;
  而会德丰系的置业信托、联合企业两家子公司分别持有大量的会德丰股份,所以这两家公司当天股价被炒高。
  从这一点上来看,香港的证券业制度和条例,漏洞颇多。
  。。。。。。
  接下来,双方你来我往,收购再掀高潮。
  直到2月12日,包宇刚决定快刀斩乱麻,先是以11港币的价格收购联合企业,溢价30%;联合企业的资产大部分是船只,但却拥有会德丰7%的股权;
  然后,包宇刚再将会德丰收购价格提高至A股7。5港币、B股0。75港币,将动用25港币现金。
  这个价格相比会德丰一开始的4。1港币每股,已经溢价80%,足见这次收购的激烈状况。
  市场纷纷打听邱德拔再提高收购价,好将手中的股份继续抬高;
  一些股民甚至和记者联合起来,直接拨通邱德拔的财务公司罗富齐,打探消息;
  罗富齐说的不得要领,市场纷纷猜测邱德拔已经放弃收购,于是纷纷前往华信地产指定的地方,交易手中的股份。
  此次收购正是结束!
  其后,邱德拔将自己手中的股份,全部转让给包氏,获利1亿港币;
  邱德拔也打道回府,一心在南洋发展。
  香港这块地方,也并不是那么好挤进来的,因为强者太多了。
第691章 【用之不尽的现金!】
  吴光耀和儿子吴显朋在书房里,商讨这次收购的后续问题。
  吴光耀说道:“12%的中华煤气股份,就挂在老凤祥珠宝旗下,两幢中环大厦我就收下了!”
  此时,老凤祥珠宝没有上市,但和上市公司差不多,公司股份并不是集中在一人手中;
  首先,吴显朋持有最多的股份,达到45%;
  其次,吴光耀持股30%;
  最后,一些元老、合伙人(已经退休)持股10%、公司职工持股15%。
  老凤祥珠宝的业务也不仅仅是金银珠宝,其它业务还有参与地产投资(入股地产项目)、黄金现货期货买卖、证券投资等业务。
  吴显朋带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开口说道:“恩!父亲,我最近打算去沪上,看看能不能将上海的老凤祥珠宝品牌买下!”
  额!
  想当初吴光耀懒得起名,就将前世熟悉的老凤祥使用;
  当然,当初也是算定可以通过收购,来取代大陆的老凤祥。
  吴光耀沉思了一下,说道:“先不着急,此时大陆还不可能开放黄金首饰市场,所以对我们也无什么影响!你现在的任务就是,时刻和粤省政府联系,争取是最早打入内地市场的珠宝公司;只有我们可以进入内地市场,才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沪上谈收购的问题。”
  以吴光耀对粤省的贡献以及祖国的贡献,大陆要是不优先考虑老凤祥珠宝,那真是说不过去;
  至于沪上的老凤祥,吴光耀相信,比起沪上急需的大投资,一个小小的老凤祥银楼牌子,白送给自己都有可能。
  吴显朋也明白自己急躁了一点,开口说道:“父亲说的是,现在确实没有必要去收购沪上的老凤祥,时机也不成熟;不过,黄金首饰市场对一个国家相当重要,大陆也不会轻易开放。”
  吴光耀笑着说道:“那就等,你急什么!”
  吴显朋试探的说道:“父亲,如果大陆黄金首饰市场很难开放,那么合资成立加工黄金首饰公司,是不是更容易获得张旭?”
  吴光耀一愣,瞬间感觉被人提醒了一件事:
  前世,郑裕桐之所以是第一个进入内地黄金首饰市场,不就是因为他最先和内地成立黄金首饰加工厂吗?
  所谓的黄金首饰加工厂,就是由香港出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大陆出材料、人工(学习)、厂房等;
  说白了就是传授徒弟现代化的黄金首饰打造工艺,以及管理技术。
  别看这个不赚什么钱,而且还得教个徒弟;
  但这就是以后优先进入大陆黄金首饰市场的敲门砖,前世周大福可不就是第一个进入大陆市场的嘛!
  吴光耀有感于儿子肯懂脑子,起身拍拍儿子的肩膀,鼓励道:“既然想到了,就去做!我在大陆还有几分薄面,你只要抱着诚意,那么以后就能领先他人进入大陆市场。”
  吴显朋高兴的说道:“恩!”
  。。。。。。。
  长实大厦,家族办公室。
  吴光耀翻阅这家族办公室的财务报表,发现自己的现金流依旧还有360亿美元左右,仿佛用之不尽一般。
  八十年代初,吴光耀在黄金石油的现货期货上,狂赚了500亿美金;
  其后花钱如流水,在全球范围内差不多花掉了400亿美金,如今还有360亿美金的现金流;
  这就说明,在这五年里吴光耀又赚了260亿美金;
  当然,260亿美金并不全部是在金融上赚的,毕竟港岛的几家公司每年盈利可达25亿美金到30亿美金左右;所以,这5年在金融市场上,差不多赚了100多亿美金。
  吴光耀看看时间,拿着资料就朝着会议室走去。
  “BOSS”
  “老板”
  推开会议室,一众投资经理纷纷起身问好。
  光耀家族办公室的投资项目部,共有一个负责人——彼得林奇,还有十二个投资经理;
  这十二个投资经理,每一个都是世界级的投资人才,学历、资历都让人无可挑剔;
  每一个投资经理,还管理者数位投资界人才;
  整个投资项目部计有55人,占据家族办公室的四分之一人员。
  “恩,大家坐,开会!”
  这种投资级别的会议,吴氏家族只有吴光耀才会参加,其余儿子都不会参加;
  此时的家族办公室已经越发的像一个独立的运行机构,倘若吴光耀突然发生意外,那么家族办公室将代替吴光耀本人,进行吴氏家族一系列的后事安排;
  当然了,吴氏家族委员会亦有监督的作用。
  此时,吴光耀的大部分资产并没有进入信托,比如360亿美金的现金流、日本投资的地产和证券、星耀酒店管理公司,以及登记在吴光耀名下的各公司股份。
  但吴光耀已经立好了遗嘱,一旦有意外,家族办公室就会执行。
  吴光耀开口说道:“最近我通过分析——随着日本、西德、法国、英国等国家的科技崛起,美国的工业产品竞争力日益下降,造成了美国贸易逆差。美国对外贸易产生了大量赤字,而美国政府预算也产生了大量的赤字;在双赤字之下,如果你们是美国总统,你们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
  一众投资大佬都知道,吴光耀做金融从不看报表,也从不说金融知识点,只和大家讲国际形势;
  大家和吴光耀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自己的金融知识在老板的国际视野面前,如同小巫见大巫;
  当然了,大家也是有国际视野的,但那些都只是一种猜测,这种猜测他有很多种可能!
  从来没人像老板这样,可以自信的笃定国际形势发展趋势。
  会议室的人纷纷发言:
  “贸易制裁。。。。。”
  “美元贬值。。。。”
  吴光耀认真听完大家的意见之后,笑着说道:“大家都说到点子上了!美元贬值势在必行,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上面捞一笔!首先,美元日元是我们操作的主项;
  日本这几年来势汹汹,电子产品打的美国落花流水,美国一定会采取行动。
  所以,接下来我们在期货上面,要做多日元;
  同时,将手中的美元现金,大量换成日元。
  日元是我们的主战场,法郎也可以做一部分,其余不做考虑。”
  吴光耀定了调子之后,大家很快讨论起资金量、杠杆倍数、具体操作等;
  这些吴光耀都没有过度参与,因为他们都是专业的!
  这次日元期货,大家选着了5倍杠杆,也就是说如果日元兑美元下跌20%,就得爆仓;
  当然,手中还预留了资金,会及时补仓;
  而且,日元兑美元根本不可能贬值这么多,就是华尔街大佬联合起来,也很难做到;
  真那样搞了,日本的工业产品将大举占有美国的市场,那真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由于是长线投资,这次投资资金可以稍微大一些,足足50亿美元,还预留了20亿美元以备不时之需;
  吴光耀心里算了一下,两三年后,日元法郎兑美元涨幅为100%,5倍杠杆就是翻5倍;
  扣除提前出逃资金的损失,吴氏家族在这次期货中,预计可以赚150亿美元。
  时间跨度为三年左右,投资回报率可谓非常的高!
  。。。。。
第692章 【老谋深算】
  三月,香港。
  吴光耀和吴显诚父子俩,来到天水围工业园,视察小米电子的工厂;
  吴显诚是吴光耀和林月如的小儿子,今年也已经27岁了,是拉链集团和小米电子的继承人。
  走进小米电子的厂区,就能感觉迎面而来的高科技气息;
  小米电子,是吴光耀在这几年最舍得砸钱的公司之一。
  行政总裁李志强带着一众高层,迎了上来;
  “老板,吴董!”
  没有过多的客套,吴光耀点点头直接说道:“先带我们去视察半导体厂区!”
  李志强右手作邀请状,陪同吴光耀父子前往半导体厂区;
  一边走,吴光耀一边问道:“64K的DRAM现在是什么价格了?”
  李志强回答道:“40美分每片!现在我们每生产一片,就要亏80美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