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深海渔场 >

第400章

我的深海渔场-第400章

小说: 我的深海渔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都有一个大海梦,对于内陆的人更是如此。
  常年不见大海的人对海的渴望更加强烈。
  但有些神奇的海域,明明拥有非常最清澈的海水,却没有船敢靠近。
  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地处北大西洋环流中心的北美东部海区,宽一千海里,长两千海里。
  一般情况下热带海域中的海水透明度只有五十米,而马尾藻海的透明度则能达到六七十米。
  这相当于站在二十多层楼的高度,还能看到清晰的地面,是非常神奇的。
  马尾藻海之所以会如此清澈,那是因为这片海域常年都没有风,整个海水内部都极为平静,没有风的吹动,海水中的那些悬浮物质下降的速度很快,并且能保持很长时间。
  再加上水中的营养物质更新极其慢,那些浮游生物基本活不下去,这才有了这么高的透明度。
  这么美的一片区域,每年旅游的人一定很多吧?
  结果却恰恰相反,非但没有人愿意去马尾藻海旅游,甚至没有船敢踏进那片海域。
  马尾藻海有着一系列恐怖的名字如海洋的坟地、魔藻之海等。
  那这些名字其实都和一种叫做马尾藻的海藻有关。
  温带海洋很适合马尾藻这种藻类生长。
  因此,马尾藻只要出现,就会迅速繁殖。
  项阳看着水面上,海面上肉眼可见的这些藻类,正是传说中的马尾藻,这些马尾藻类以大型木筏的形式就这么霸道地漂浮在青龙弯中。
  “这确实是马尾藻,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它们就会肆意地从海水中索取它所需的养分,并通过不断分裂不断蔓延,最终在海水上形成一种厚厚的海藻层,变得跟马尾藻海一样。”项阳轻声道。
  一旦要是让马尾藻连成大片的海藻片,很多青龙弯海域内部的船基本都会被这些海藻困住。
  当然,这些马尾藻就算再怎么生长,也是困不住项阳那艘远洋渔船的,在钢铁洪流面前,植物再怎么强大也有一个限度。
  但马尾藻最令人神奇的是,它们并不是一直呆在原地不动的。
  曾经就有人在海上碰到一大片的马尾藻,但过了不久,那些马尾藻就踪迹全无。
  能随意漂浮的海藻,想想也是很神奇的。
  “这些东西的出现,应该跟青龙弯的渔业资源枯竭有关,在过去,青龙弯渔业资源丰富的时候,这些马尾藻就是很多小型鱼类以及浮游生物最喜欢的食物,但现在渔业资源不丰富了,没有了海洋生物的消耗,它们的数量就变得越来越多。”张启程说道。
  项阳点点头,“张总说得没错。”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青龙弯的渔业资源虽然一天比一天少,但总体来说,受困与捕捞的难度,青龙弯海底的鱼类资源其实并没有明显变少。
  海鱼虽然都被青龙弯的渔民给捕捞走了,但海底生活的那些螃蟹,大龙虾之类的,它们才是最爱吃藻类的海洋生物。
  而现在,随着潜水设备的普及,村民们大量捕捞海底的螃蟹,龙虾之类的海洋生物,这些马尾藻,才真正像是解除了封印一般,大量丰富生长起来。
  “马尾藻的大量繁殖,对青龙弯而言其实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但是也不能够完全放任不管。”项阳说道。


第836章 潜水
  张启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是准备人工放养一些喜欢吃马尾藻的海洋生物,还是想派人把这些马尾藻从海里捞上来?”
  项阳笑着道:“其实不需要我做什么,只要禁渔一段时间,这片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就能够恢复过来。”
  海绵上成团成片的马尾藻,虽然会缠住轮船的尾舵,使船没法前进,给正常的航运带来麻烦。
  呆马尾藻本身,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海洋生物,都是没有任何危害的。
  相反,马尾藻还是很多海洋生物重要的食物来源。
  马尾藻的已知种类超过两百种,大多数都是暖水性种类,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暖水和温水海域,我国也是马尾藻的主要产地之一,全国海域内共有六十多种,盛产于东南沿海,尤其是涠洲岛。
  “有点儿可惜了,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青龙弯已经不可能再发展成一片渔场了,就算是它的海洋生态环境恢复过来,也不可能得到长久的保持。”张启程摇摇头说道。
  青龙弯目前已经确定了发展方向,那就是要搞旅游区。
  虽然目前世界上的各处濒海生态旅游区都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跟可持续发展,可是,伴随着游客的大量涌进,还想要鱼群在海洋内自由生长,这有些不显示。
  “这些马尾藻要是捞上来,还可以赚一笔,它的药用价值是很高的。”张启程说道。
  项阳不可置否地点了点头,张启程说得不错,马尾藻确实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在中医体系里,马尾藻可以用来治疗瘰疠,散颈下硬核痛,脚气浮肿和水肿等病症,而且治疗效果十分好。
  而且,马尾藻的农用价值同样不低。
  利用海藻做肥料在国外已经有悠久的历史。
  野生马尾藻作为在我国南海海域大范围生长的褐藻,其在我国的农业领域有着巨大的价值。
  1998年我国就有农用化学公司从马尾藻中提取多种有效物质用于海藻肥的生产加工,开创了我国海藻肥的先河,也将马尾藻的农用价值正式体现出来。
  如今,那所利用马尾藻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的公司,已经成为了行业内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生产商和供应商。
  据研究现发现,马尾藻提取物中富含的多糖类物质、细胞激动素、嘌呤类物质等对植物的生殖生长可以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植物的抗逆抗病能力,同时还对于部分虫害可以起到趋避作用。
  “虽然马尾藻的价格不菲,但还是不值得打捞,靠人工打捞的话,效率太低了,还不如找个电子厂上班,如果用机器打捞的话,成本太好了,就这么一点马尾藻,最后是肯定回不了本的。”项阳说道。
  张启程盯着那些马尾藻看了看,眼睛内闪过一抹光芒,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其实,对于马尾藻这种东西,张启程知道得更多。
  马尾藻这种植物除了可以作为药材来使用外,还是日常生活里面非常不错的食材,受到很多人喜欢,而且经常食用可以起到的好处和作用也非常多。
  马尾藻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特别容易被身体吸收,而且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不容易氧化变质,动物摄食后的消化吸收强度比无机矿物质好,用海藻粉作碘剂既稳定又易吸收,利用率较高,而无机碘则相反。
  此外,马尾藻还可以当做保健品使用,研究表明马尾藻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以及纤维素,这种营养素对水产动物的繁殖以及生产都有很好的促进效果,如海藻中的维生素E可提高动物的怀卵量、受精率。
  最重要的是马尾藻里面的副生长因子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让人类营养的均衡得到调节,经常食用是可以达到清燥热作用的,并且利尿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马尾藻里面含有的碘、褐藻酸、甘露醇等,食用后有抗凝血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抗菌作用,对流感病害有抑制作用。
  不过张启程仔细想了想后,觉得项阳说得也没错。
  这片海域的马尾藻数量说少不少,达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
  可要是说多的话,绝对不多,根本就不值得机械化大面积采集,所以张启程决定再观察观察再做处决定。
  游轮继续往前航行,海面上漂浮的马尾藻数量越来越少。
  十几分钟后,海面上就彻底失去了马尾藻的身影。
  张启程见此,这才彻底打消了要大规模采集这些马尾藻的想法,数量太少了,就这么一点,还不够一台采集设备的钱呢。
  项阳倒没想这么多,他对这些马尾藻本来就没抱有什么想法。
  见身后已经看不到海岸了,项阳抬眼看了看四周,然后又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扭头跟张启程说道:“张总,要不我们返航算了吧。”
  “可以,反正两个人出来也没什么好玩的。”张启程无所谓道。
  “不过既然已经出来了,那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再说回去也没事没事,晚饭时间还早,要不我们到海底下去看看?”张启程说道。
  项阳疑惑道:“船上有潜水设备?”
  张启程笑着点点头,“当然是有的,毕竟不多搞点项目,游艇其实也就那么好玩,很难吸引回头客,船上的潜水设备都是一流的设备,虽然比不上你船上用的那些,但也要上万块钱一套,安全还算是有保障的。”
  “那行,下去看看,说真的,我在南极那边虽然也到水下去,但那边冰天雪地一片,海底的景色也很单调。”项阳笑着说道。
  两人一拍即合,然后在乘务的帮助下,穿好潜水服,就朝着海水中跳去。
  因为项阳跟张启程都不指望这次下去能捞到多是好东西,他们都不是缺这一点小钱的人,所以也没刻意选择鱼群多的位置。
  下到海底后,项阳发现,这片海域海底居然非常陡峭,而且四周林立着各种各样的礁石。


第837章 鳗鲶鱼
  项阳暗自估计了下,心底颇为诧异,目前他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大陆坡吧。
  大陆坡介于大陆架和大洋底之间,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大洋底是真正的海底,因而大陆坡是联系海陆的桥梁,它一头连接着陆地的边缘,一头连接着海洋,正常来说是整个海洋坡度最陡的地方。
  不过这里海底地形虽然陡峭,但项阳下水的地方水却不是很深,也就那么六七十米的样子,相当于二三十层的大楼。
  这点深度对项阳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张启程也正好能够潜下来。
  两人落底后,张启程拨开周围茂盛的海藻,然后朝着项阳打了一个询问是否要往陡坡上边爬的手势。
  项阳摇摇头,游艇并非真正的渔船,乘坐游艇的人大都也不是真正的捕捞从业者。
  虽然项阳在渔船上,船上的船员下水后,项阳是随便他们在海底游多远的,但游艇上的业余人士,下水后还是不太随处乱跑的好,免得出水之后找不到停在海面上的游艇。
  在一块嶙峋的礁石上,项阳发现了大量的海冻菜,红丹丹的,十分漂亮。
  以前在外捕捞时,项阳也发现过大量的海冻菜,不过海冻菜并不值钱,只是做成凉拌菜味道很好,而渔船上又没有足够多的做凉拌的佐料,所以项阳并没有大量采集过。
  现在在青龙弯,各种做凉拌的佐料都可以买得到,所以项阳也就不客气了,顺手就撤了两棵卖相好的,然后塞进腰间的网兜里。
  一旁的张启程本来是不想采这玩意的,他是做海产生意的,别说这种不值钱的海冻菜了,就是那些比较值钱的海鲜,他也吃腻了,他本人目前是不怎么爱吃这些普通海产的。
  但看到项阳一连摘了两棵,张启程也挑了一颗卖相不错的,然后塞入网兜内。
  这时候,项阳看到一群觅食的梭子蟹,领头的那只有一个半巴掌大。
  项阳推了推张启程的肩膀,然后指向那只领头的梭子蟹,示意张启程朝那看过去。
  张启程朝着那边看去,他本身就有一点点近视,加上海底漆黑的环境,起初一开始张启程并没有看清。
  过了好一会而,张启程才看到那群梭子蟹。
  张启程被吓了一跳,这群梭子蟹有大几十只吧,其中个头最大的那只,绝对超过了半斤一只,其中还有不少是接近半斤一只的。
  张启程连忙将网兜里的那株海冻菜扯出来丢掉,然后快速朝着那群梭子蟹游去,其样子有一点像看见西瓜丢掉玉米的猴子。
  但项阳没有笑话张启程,不谈价格,这种野生大个头的梭子蟹,论味道确实远远好过于海冻菜。
  很快,两人就各自抓了满满一大网兜的梭子蟹。
  项阳满意地笑了笑,就想返回船上。
  但一旁的张启程一把拉住项阳的手腕,示意项阳晚一会儿再上去。
  项阳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并不是在渔船上干捕捞,而是在游轮上潜水玩耍的。
  两人散步在海底,向四周随意逛着。
  突然,项阳浑身汗毛倒立,猛地一把拉住张启程。
  正在享受海底漫步这种神奇的感觉的张启程有些疑惑地看向项阳。
  项阳手指往一个方向指去。
  张启程顺着项阳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条外型类似土虱,身体细长,头部有些平扁,腹部圆圆的,身体后半部像长大饼一般的奇怪海洋生物,正怕在一处礁石底下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张启程一惊,浑身汗毛倒立,这是海蛇?
  但很快,张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