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西部狂想-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梅婶子亲自上来招呼,见到任自强乐得嘴就没合拢过,纯粹是高兴的。任自强问了她家生意情况,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就是老马在外面忙的老是不着家。
这些家事任自强就懒得管了,谁不知道马所长一门心思钻进钱眼里,纯是要钱不要命的的主。
吃过午饭也不得闲,就让赵伟涛缠住了。他说在山里修水库也勘察好了,几个地方都挺合适的。那意思就是要钱呗,兑现上次任自强回来的承诺。
这个好说,这都是答应好的,开春就可以拨款建设。以后水库的管理权交给水管站,但在里面养鱼、开发旅游资源的经营权就和水管站没关系。
包括红山水库也是一样。而且要由州府做背书,经营权暂时交给张天富他们管理,任自强现在没那个人手。水库里养的也是野生冷水鱼,放养性质的。任自强以后可不想吃饲料鱼,两相比较,味道天差地别。
这些要求赵伟涛答应了,具体使用年限还要开会商议。当然,在他心里想得自然是怎么对任自强有利怎么来。任自强还有一个大计划,这也是给赵伟涛一个大政绩。任自强听说他快要调走了,去州府当教育局长,继续从事教育,干老本行。
这个计划就是把州府管辖区天山里的煤矿全部停止开采,山里开煤矿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太大了。家乡别的地区暂时是鞭长莫及,整个州府还是能说上话的。杨德清的老爹就是州府一把手,可以很方便的操作此事。
当然也不能白白停产,任自强重新选定地方搞个各县的联合煤矿。新煤矿开采就容易多了,而且是露天煤矿。煤矿的地址任自强很清楚,前世去过好多次,就是准东煤田。还是属于州府管辖的地界,就在天池北边。
准东煤田储量上千亿吨,足够全国使用一百年的。在附近建几座坑口电厂,整个北疆的电力问题就解决了,污染源也集中在戈壁上。为了美丽的天山,为了蓝蓝的家乡天空,任自强不管不顾的大开金手指。
至于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对不起无可奉告。可以让州府先期派人勘察,确定以后再实施。要不然过了二十一世纪,这些资源就不姓“新”了,全被国内的龙头企业包圆。
有那么大的露天煤矿自己不开采,非要在天山里挖,破环环境不说,开采难度也大,运输路途也很艰难危险。任自强都有些想不通,地方经济的发展吃相可以用穷凶急恶来形容。直到任自强离开的时候,山里的煤矿还在开采,真是疯了!
本身辛疆就不缺煤,可那些私人煤矿还是乐此不疲的挖着。山里的原始针叶林成片的干枯、死亡,有些地下水脉也被挖断改流。
当然,这个事操作起来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怎么也得有个三五年的缓冲期。任自强先把煤矿都买下来,然后逐步封闭,这部分买断资金可恰好以投入到露天煤矿的开发中去。
任自强不要别的,整个属于州府的关于天山的旅游资源都归自己开发。挣钱多少他不在乎,主要还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现在天山里的煤矿开采还没象二十一世纪那么疯狂,一个县也就一两个煤矿。正好早早下手,花费还不是很大。等到煤矿值钱的时候,那花的代价就很大了。
这个事就交给赵伟涛去各县合纵连横,这是天大的好事,只要有头脑的绝对不会犯傻。还有大学城和职业技术学院的绿化工作,让县里的苗圃早做准备,这次可是大量需要。还有草坪,这些都要早早培植,做好种子的收集工作。
送走了还处在呆滞状态的赵县长,任自强又连忙给张天富打电话,让他过来拿礼物。这次回来任自强不准备回村里,时间紧,有可能过不完十五就得走。再说他到回村里,无非是吃吃喝喝,太无趣,有那功夫还不如多陪陪奶奶。
老太太没几年活头了,记得是89年走的,无疾而终。主要是她身体底子就没打好,生长在人吃人的旧社会。三年灾害又饿了一把,整日蹒跚着小脚劳累,可以说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现在牙都没剩几颗,大鱼大肉根本消化不了,只能喝点汤汤水水的。
任自强问了老爹,给奶奶检查身体没有。任卫国说在县上检查了,都是进口设备,这是袁天帆过来捐助的。老年人的正常生理机能退化,无力回天,开开心心的能多活一年是一年。
他还找中医开的滋补方子,香江寄来的鱼胶之类的、还有野山参天天炖着让喝,现在精神头好多了。
………………………………
二百五十七章:合村并镇
第二天一早,张天富以电打的速度开车过来,他和任自强之间就不存在‘客气’俩字。他带着死党魏玉征一起来的,车里拉了一只刚宰的羊和几只野兔、野鸡。摆明了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两人现在是满面红光,刈哟笠拢诿奁ばM沸痛蚶淼挠凸怙粒桓鄙衔徽叩呐赏贰D袂够慌冢羧盏哪嗤茸游兜兰覆豢晌拧�
张天富见了任自强高兴的一把搂住他,直接把他抱起来转了几个圈,才有点气喘的放下来。张天富打趣道:“不行了,小强到底是长高了,真重了不少!”
“那是,天富哥,你也不看看过了几年啦,我马上十一岁好吧?”任自强得意的一笑。
魏玉征想抱任自强也抱不动,两人的个头已是差不多高。他笑得见牙不见眼,拍着任自强胳膊感慨了一番,说了了些三日不见刮目相看之类的恭维话。
两人又和任自强家人以及王艳丽她们一一寒暄问好,家里人也知道两人过来肯定和任自强有要事相商,他们倒茶递烟以后都识趣的回避,包括一家之主任卫国也不参合。这场景已是家里的常态,也没人计较,谁让小儿子太妖孽了呢?
三人落座,任自强招呼两人喝茶抽烟。他好整以暇的听张天富和魏玉征带有汇报意味的白活:去年到今年收入如何,产值翻了几番,平均下来村里每人分了多少红?
任自强津津有味的听着,虽然他们的那点成绩对自己来说都是毛毛雨,不值一提。但搁在这个特殊年代,在国内能取得如此亮眼成绩的村子也屈指可数,值得大书特书的。
魏玉征发愁道:“小强,现在村里的资金积累的太多,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投资,放在银行里吃利息可不划算呀,再指条路呗!”
“噢,有多少闲散资金?”
“一千多万呢,要是算上各家的近三千万,这都是现金。”
“霍霍,成绩不错呀!”任自强真心夸奖道。
“呵呵,和你和海哥比起来连根毛都不如!”张天富不好意思的摇摇头。
任自强没接这个话茬,两者根本没可比性。他又详细询问了村里具体的经营项目情况,以点带面的开括到哪一步,以及到吐鲁番盆地和南疆搞大棚种植基地的发展情况。了解完以后任自强心里有了数,当即做出指点。
现在他们仅仅覆盖整个镇还不够,要逐步联合全县的其他乡镇,包括外县都可以走公司加农户订单式生产方式。种植上也可以联合,他们有机械设备,有资金,可以走大农业模式。几个人就可以管理好上千亩地或者几千亩地,把剩余劳力解放出来,学好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大踏步走出去。
同时,粮油加工厂也可以在其他县全面开花,和国有企业竞争。大力发展生物肥料,就是绿肥、堆肥,引进新技术在各县建立生物肥料厂。并建议张天富抽空去意大利和法国的农村走一走,好好学学他们的农业发展模式。
更让任自强震惊的是,张天富创造性的提出,现在他们决定把整个村子迁移到镇上落户。这样一来,孩子上小学、初中离学校也近。在国道边上,东来西往的交通也方便。再说,村里离镇上也不远,也不耽误种地养殖。
“天富哥,你这主意高,实在是高!”任自强竖起大拇指真心夸奖他们,他们能有这样前瞻性的眼光可谓是神来之笔。不要小看他们此番合村并镇的无意之举,他们的目的也很单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
由于小学、初中集中在镇上办学,学校虽有宿舍便于家远的孩子上学,但距离镇上一两公里远的联丰村里的孩子不在此列。刮风下雨、凛冽寒冬,其中滋味前世的任自强都体验过,苦得一批。
这时代的孩子可没有娇生惯养一说,小到一年级,大到初中,全凭自己两条腿走路。想要父母按时按点的接送,那他们得多疼爱孩子呀!有这样行为的父母可称之为凤毛麟角。
他们可能也没意识到,此举深层次的意义重大。无意中暗合前世二十一世纪时,国家提倡的加快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等于在全国开了先河。
合村并镇亦称‘合村并点’或是‘合村并城’,此举的好处不胜枚举。在任自强看来,最大的好处莫过于无形中增加了耕地面积,更好的集约土体发展经济。众所周知,咱们国家说是地大物博,但平均到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上,那数据不说也罢。尤其是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上也属于中下。
庞大的农业人口带来的现实是国内的自然村多,相应的村落占用的宅基地面积也很大。而随着下一代成家立业,占用的土地愈来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可耕地。在地广人稀的西北看起来此举带来的好处不明显,但在地少人多的口里意义甚重。可以说利国利民,大到没边。
就拿任自强家乡的村子来说,下属五个队,一个队少则占地五六百亩,多则近千亩。张天富不经意间的举措就让村里多了近两千亩可耕地。而且做到了住宅区和养殖区分离,有利于乡亲们卫生环境的改善和畜禽的防疫。
估计张天富他们没考虑这么多,他俩还在为搬到镇上到底是住楼房还是小别墅犯愁呢!毕竟张天富去过香江,见识过楼房和别墅,可谓是各有各的好,他羡慕的紧着呢!他俩特地来请教任自强,让他帮着拿主意。
任自强看着不明就里、不知轻重的张天富和魏玉征,哭笑不得。不知道是该夸他们好呢,还是夸他们呢?
任自强道:“天富哥,玉征哥,你们这样做镇领导同意了吗?县里知道吗?”
“嗨,我们自己花钱盖房子,镇里只需要提供地皮就可以。再说我们又不要城镇户口,镇领导没意见,县里还没说。”张天富不在意道。他看到任自强露出沉思的神态,不由疑惑道:“咋了?我们这样做违反政策吗?”
“哈哈···违反毛的政策?你们知不知道,这样等于你们做了利国利民的天大好事?”任自强拍着张天富的大腿朗声大笑。
“我们做什么啦?”张天富和魏玉征大眼瞪小眼,不明所以:“小强,你好好给我们说道说道!”
“算了,我还是把赵叔喊来一起说吧,省的我还重复一遍,”任自强笑着摆摆手,没理满头雾水的两人,跑去给赵伟涛打电话。
任自强一个电话,正在开会的赵伟涛就不得不匆匆结束会议,兴冲冲而来。普天之下,一个小屁孩能对一县之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估计除了任自强也没谁了!令他颇有一种‘小母牛坐火炉,牛逼烘烘’的感觉,造化弄人,搁前世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等赵伟涛到了以后,任自强才把张天富的‘无意之举’好好的给三人掰扯掰扯,让他们明白此举带了的好处和队国家的重大意义。之所以叫赵伟涛来,是想给他一个政绩。倒不指望他下指示全县开始此举,而是想通过他明白此中三味后,整理好报告汇报给上级,乃至中央。
上级乃至中央重视不重视另说,任自强也知道其中困难重重,他是抱着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再说。凡事都有万一,万一引起中央大佬提早重视呢?晚搞不如早搞,这会儿的农民还是很听正府的话,不是很计较个人得失。等再过十几二十年,估摸里面狗屁倒灶的事令人只能呵呵了!
三人听任自强讲完,张天富和魏玉征才恍然大悟,自己误打误撞还有这么多好处,竟然上升到如此高度,实在是意外之喜。赵伟涛对他俩也极为赞赏:“天富、小魏呀,你们也算是开了先河了,我代表组织感谢你们。”
“县长,可不敢这么说,没有小强我们只想着为了孩子方便呢!”张天富和魏玉征不敢居功,忙把功劳往任自强身上推。他们嘴上虽如是说,但满满的激动和得意从骨子往外冒。
“好了,好了,咱们谁跟谁?”任自强摆摆手阻止了他们互相吹捧。
张天富他们虽然开了个好头,但要做的事还很多,这些还远远不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任自强希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