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

第208章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第208章

小说: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头完美的展现了精神信仰与价值坐标,更富含着对于当代人的启迪意义。
    “我们还想看你笑话,你怎么还上升高度了呢?”
    “这四句话是怎么写出来的?”
    “看似简单,辞藻也不华丽,但那种共鸣感和气魄,让人心怀激荡!”
    “是我格局小了。”
    一直以来,骆墨在文化圈里也引发过震动。
    一个是【中国风】的出现,另一个就是那首词《青玉案》。
    只不过《青玉案》走的是偏婉约的路线,那些最爱抬杠的狂士,会说出什么话来可想而知。
    但在这【横渠四句】面前,有点无从下嘴。
    甚至很多人觉得,有这四句话,他便担得起【全民阅读推广大使】的身份。
    而且先前说过,全民阅读活动会持续全国推广三年。
    每年都会选一位大使。
    这四句话,会给接下来的两位推广大使带来无穷无尽的压力吧。
    到时候别人问你这个推广大使,何为【读书人】,你又该怎么答?
    你的回答,能比得上这四句话吗?
    到时候,你们这些自诩为文化人的家伙,这可是要被人笑话的!
    “要不……。。算了吧?”很多人心想。
    人类的某项人体乐器开始敲打了起来,它叫退堂鼓。
    ……。。
    ……。。
    第一期的节目继续播出,骆椿开始登场。
    节目里,播放着大家拿到话剧剧本后的典读会。
    这个环节骆墨没有参与,因为是国家话剧院内部进行的。
    和地球上一样,主持典读会的人身份可不一般,是直接由国家话剧院的院长进行主持。
    在典读会中,话剧院的院长让骆椿等人试读了几句台词。
    这让观众们看见了老戏骨那可怕的台词功底。
    很奇怪,简单的几句话,从老戏骨的口中念出来,就是莫名带感。
    要知道,话剧和平日里剧组拍戏肯定是不一样的。
    那是直接让观众们观看现场表演的。
    这对台词功底的要求极高极高。
    毕竟拍戏的时候,都还是可以后期再配音的,很多演员甚至都不是用自己的原声台词,都是由其他专业的配音演员来帮忙配音的。
    台词功底很重要,这方面如果不过关,会让观众觉得很出戏。
    现在很多明星你看上综艺时,说话甚至有点大舌头,或者语速很奇怪,说话很黏着,让人听不真切。
    像某位知名的疯批女星,她讲的话不仅让人听不懂,也有点听不清。
    等到典读会结束,画面就切换到了换装与化妆部分。
    等到演员们大变身后,观众们只觉得绝了。
    正式的话剧内容一播出,骆椿所饰演的垂垂老矣的伏生,光是一个眼神,就让观众们看呆了。
    “这演技我吹爆!”
    “太炸裂了,这演技太炸裂了!”
    “这节目也太强了!”
    “哇,人家这才叫演员啊!”
    “爽啊,有一种看高手们飙戏的感觉!”
    “隔壁那些演员类的综艺节目进来挨打!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演员,什么才叫演技!”
    “不行不行,这节目我一定要安利给身边的人!”
    “火!这综艺给我火!”
    “打分真的只能打十分吗,为什么打分只能打十分!?”
    纵观市场,很多真正的戏骨级演员,他们没有足够的曝光,没有一个长时间供他们飙戏,展现自我的舞台。
    最开始,大家都是习惯演员有演技的,一直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垃圾演员的出现,使得大家的心态有所转变。
    就好像地球上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戏骨级演员热度逐渐开始飙升。
    以前他们不受关注,没有人气,没有热度。
    大家甚至连他们叫什么都不知道,看着他们的脸,只能喊出他们所饰演的角色的名字。
    可这几年不同了,完全大变样了。
    骆墨看得出来,这个世界,也逐渐开始有了这种趋势。
    现在需要的,其实就是一部戏骨云集,然后收视大爆的现象级作品!
    所以,《典籍里的中国》,实际上对于国家话剧院的这些“国家队”的演员来说,也是一个很棒的平台。
    有些老演员他们跟不上时代了,你让他们去其他综艺或者真人秀,他们也玩不转。
    但《典籍里的中国》不一样,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你自己的本职工作。
    你只需要——好好演戏!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人对骆墨的态度也很友善。
    不仅仅是因为欣赏他,也因为他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一个好的机会,一个他们热爱的舞台。
    一张关系网,就可以在这种共赢的情况下,完美的编织起来。
    此时,第一期的话剧内容正播放到陛下赐予伏生一柄【鸠杖】。
    “这是陛下颁赐您的一柄【鸠杖】,褒扬您岁长德高。”
    满头白发的伏生抬起头来,光是那一个眼神,就让观众们觉得无比动容,无比揪心。
    这么多年来,他为护书,付出了太多太多。
    终于在此时,得到了认可。
    他说出“愧领”二字时,观众们那叫一个难受哟。
    在伏生正式讲《书》的前一天,骆墨出现了。
    开始进行到了观众们大为期待的【古今对话】的环节。
    骆墨问伏生:“敢问前辈,【书】,好在哪里?”
    只见伏生开始从自己幼年讲起,然后又讲到了《禹贡》,讲到了大禹划分九州。
    另一个舞台上,另外一批话剧演员则开始扮演起了大禹治水和划分九州。
    九州的名字一个又一个被念了出来,弹幕里立刻就有观众们留言,说自己是哪州人,前来报道。
    在激昂雄浑的背景音乐中,伏生持杖缓缓而行,步履蹒跚,却又坚定。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伏生道。
    “《禹贡》让我从小而知,华夏九州从何而来。”
    这里便是以《禹贡》为切入点,告诉大家《书》的意义。
    伏生扭头看向骆墨,沉声问道:“晚辈,华夏为何一体?”
    骆墨站在老人身旁,抬眸环视了一遍四周。
    他看着舞台上的大禹治水,看着屏幕上的大好河山,看着历代先贤,答道:
    “自古就是一体。”
    这便是……。。典籍的意义之一。
    华夏为何一体?
    自古就是一体!
    “答得好。”伏生道。
    骆墨则答:“先生教得好。”
    伏生持杖迈步,道:“《禹贡》记载着大禹分定九州的历史。”
    骆墨道:“《尚书》记载了几千年前的中国。”
    垂垂老矣的伏生微微抬起手中之杖,用老人嘶哑的声音道:“所以我岂能不舍命护《书》!”
    观众们看着节目里的内容,心中只想着:“央台这次也太炸了吧!”
    “泪目,不知道为什么,在伏生声嘶力竭说出那句话时,我瞬间泪目。”
    “老戏骨的舞台感染力太可怕了!”
    “震惊!这到底是什么神仙节目!?”
    。。。。。。。。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逍遥叹》
    第一期时长一个半小时,观众们很连贯的就看完了。
    没人觉得枯燥乏味,相反,因为里头有不少较为新潮的设定,使得很多场景既让人觉得泪目,又让人觉得震撼。
    “仔细回忆了一下,这还是我第一次从头到尾看完央台的综艺。”
    “是啊,印象里就是小时候坐在电视机前会断断续续看一点,后来就没怎么看了。”
    “这综艺娱乐性肯定没别的综艺那么强,也不知道收视如何。”
    “口碑肯定是好的,我刚刚看了下在企鹅视频这边的评分目前是9。7!暂列今年全平台评分第一!”
    “第一期评分都是虚高的,要看能不能稳住。”
    “评分还得看那个爱挑刺的地方,在那边要是能破8,就很牛了。”
    此时,骆墨还在影视基地拍戏。
    由于档期无法协调,所以他这几天的工作安排都很满,也没来得及去蹲点收看《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
    此时已是深夜,正好把酒剑仙人前显圣的那段戏给拍完,李逍遥也成功学习到了御剑术。
    “收工收工!”骆墨高声道。
    周围立刻传来了欢呼声。
    骆墨这个时候才有时间打开手机,果然,宁丹给他发来了微信,汇报战果。
    “首播已经破亿了!”宁丹给骆墨留言道。
    看得出来,宁丹很激动。
    她做过太多首播破亿的综艺了,按理说该是家常便饭才对。
    可这是央台的综艺,这是文宣类的综艺!
    在这个世界,文宣类的综艺首播破亿,还是首例!
    毕竟在大家的观念里,文宣类的综艺是有刻板印象的,比如保守、枯燥、说教、无趣……。。
    一时之间,整个综艺圈子都看傻了眼。
    “文宣类的综艺,还能这么爆的?”
    “这比很多娱乐类的综艺还要火啊!”
    “顶流嘛,外加前期宣传也很给力。”
    “不不不,重点在于目前来看,口碑很顶啊,观众的反馈非常好!”
    “这是要在综艺领域,复刻《那兔》的成功啊!”
    润姐在做《创造偶像》时,一共打破了该领域里的七项记录,总决赛的播放量更是高出了原纪录一大截!
    可对她来说,与央台合作创纪录,和搞网综创纪录,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对她的事业来说,是迈进了一大步。
    甚至于,她在圈子里的整体地位,都会因此而水涨船高。
    这使得她对骆墨心生感谢,这对她来说有太多非凡的意义了。
    ——被他滋润回来了!
    最主要的是,网络上都在交口称赞,表示期待第二期。
    在【豆芽】这个平台上的评分,也高达9。3分!
    这说明了这档综艺还远远没到自己的上限。
    随着口碑的发酵,很多对此类综艺有着抵触的观众,可能也会加入收看的队伍!
    对此,骆墨倒是并不意外。
    “毕竟一开始,在某瓣上的评分也是破9的,只是随着《天工开物》这一期的争议,评分掉到了8。7。”骆墨心想。
    在录制这两期的时候,骆墨把一些地方进行了修改,还加入了【横渠四句】等元素,效果还是很好的。
    他打开微博看了下,发现不仅自己和《典籍里的中国》登上了热搜,连骆椿都登上了热搜前十。
    这位演技炸裂的老人,还是头回登上微博热搜前十………
    骆墨特地点进了骆椿的微博底下看了一下网友们的留言。
    “骆老师注意身体啊!这一期看着就很劳累。”
    “啊!希望市场能给这样的好演员多一点机会!”
    “太震撼了,看您的表演太震撼了!”
    “看哭了,哭到停不下来。”
    “期待骆老师以后更多的作品!”
    看着这些评论,骆墨面露微笑。
    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正确的。
    先拍《仙剑》作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然后通过《典籍里的中国》打磨演技,收获老戏骨们的信任,营造网友们对于他们同台飙戏的期待………
    紧接着,下一部剧,就可以搞那些他现在暂时不敢触碰的作品了!
    骆墨看着网友们都在说期待第二期,不由的又笑了。
    对于第二期《天工开物》,地球上播出时,他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就是宋应星与袁爷爷在杂交水稻旁,跨时代的对话与接触。
    这个环节的定位,是让古人看一眼盛世,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做之事很有意义,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与价值。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
    他到现在都还记得老年宋应星手持杂交水稻,卷着裤腿,露出黝黑的脚踝,穿着一双老旧的草鞋,一边向前走,一边笑道:
    “天下富足,禾下乘凉,了不起,了不起啊!”
    ………
    ………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大获成功,使得各大性质特殊的媒体纷纷为其造势。
    央台想在综艺领域进行突破,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很明显,这第一步迈得很踏实。
    一档文宣类综艺,其上限肯定无法和娱乐性综艺相比,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算是无比逆天了。
    这让央台的一把手刘重山心情大好,上上下下也都对于后续的突破充满信心。
    有了《典籍里的中国》作为经验,央台本身的制作团队们,或许也产生了很多灵感。
    只要路子找对了,以央台自身的能量,出精品是不难的。
    而骆墨所起的,就是这探路的作用。
    早在先前,由于《创造偶像》和《情歌王》的超高收视,就让很多综艺导演觉得——得骆墨者得天下!
    他好像就是收视保障,是综艺里的定海神针。
    可《典籍里的中国》的横空出世,让他们意识到骆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