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剑桥中国史 >

第41章

剑桥中国史-第41章

小说: 剑桥中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了两翼,飞行了数百步才落地。据推测他是从御用庭园中一座高达百米的
塔上起飞的。从消极的一方面衡量,王莽是一个过分地依赖古文学派经典的
有点迂腐气的儒生。②他不喜听批评意见,并且象当时所有的皇帝那样,有迷
信思想。
难以说清王莽是哪一类人。在提倡古文学派和对待奴隶制和土地改革的
态度方面,他是改造派。在依赖国家专卖事业稳定价格和推行法律方面,他
是时新派。王莽不是革命空想家,而是一个在治理中国时其作为很象在他之
前的汉代诸帝的务实主义者。
如果士绅对王莽有任何不满,这种情绪也不是明显的。就班固所知,从
公元 10 至 20 年甚至没有一起反对他的阴谋。没有试图暗杀他的行动,可是




① 《汉书》卷九九中,第 4136、4156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333、336 页)。关于焉耆,见
何四维:《中国在中亚》,第 177 页注 588。
② 关于公元 16 至 23 年任都护的李崇,见《汉书》卷九六下,第 3927 页(何四维:《中国在中亚》,第
196 页)。
③ 《汉书》卷九九中,第 4130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3 卷,第 325 页以下)。
① 关于这些会议,见本书第 2 章《思想文化背景》和第 14 章《学派的发展和官学》及《后汉时期的官学》。
② 关于这些试验,见《汉书》卷九九中,第 4145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3 卷,第 382 页)。关
于飞行的尝试,见李约瑟:《中国科技史》第 4 卷第 2 部分,第 587—588 页。关于古文学派,见张朝孙(音):
《白虎通:白虎观中的全面讨论》(莱顿,1949、1952)第 1 卷,第 137 页以下;本书第 14 章《五经》。
 



甚至连汉武帝也几乎在公元 88 前年被人谋杀。①所有的证据证明,实际上全
体官员都支持王莽,只是在广泛的农民骚乱导致官军彻底战败时,对他的支
持才消失。如果王莽对这种骚乱负责,那将是对他统治的一个致命的控诉。
但他不负此责。王莽的垮台是由于几次黄河改道的重大积累的影响,这是非
人力所能防止的灾难。②






















































① 《汉书》卷六,第 211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2 卷,第 118 页);鲁惟一:《汉代中国的危
机和冲突》,第 48 页。
② 见毕汉斯:《汉代的中兴》第 1 卷,第 145 页以下。
 



汉代的中兴

世界上保存的最早人口数字是在公元 2 年阴历八月(9 月至 10 月)进行
统计的。③《汉书》中的地理志根据那次调查列出了每个郡和国的户口数,然
后记载了各该单位所辖的全部的县。由于汉代县的地点和大小除了少数外都
已知道,这样就有可能相当准确地绘制一张表示居住人口的圆点图。在公元
140 年进行统计的第二份保存下来的人口数字见于《后汉书》的地理志,也
可以据此绘制一张地图。两张地图经过比较产生了重要的结果,公元 2 年中
国的人口数为 5770 万,而公元 140 年只记载了 4800 万。后一个统计数中缺
三个郡的报表,因此全国的总人数略为超过 4800 万。可以说在公元 2 至 140
年期间,中国的人口减少了 800 万或 900 万人。
此外,在此期间,人口的地区分布状况发生了大变化。在公元 2 年,4400
万人生活在中国北部(可以确定为秦岭山脉、淮河诸山和长江湾以北的中
国),生活在中国南部的有 1370 万人,其比率为 7.6 比 2.4。在公元 140 年,
其相应的人口数分别为 2600 万和 2200 万,其比率为 5.4 比 4.6。中国北部
人口减少,南部则增加。在西北,人口减少 650 万。在东北,有 1150 万居民
主要在黄河故道之南的大平原上消失了。这些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因中国南部
——特别在湖南、江西和广东——的增加而得到弥补,那里的人口已增加了
三倍。
这样大的增长数字是不能用出生率的突然增加来解释的。必然的结论
是,已经出现自北往南的大规模的自动的迁移。西北的人

口转移在王莽垮台后开始;这是匈奴和羌人(西藏人)的压力造成的,将在
后面予以讨论。黄河的两次改道促使大平原人口的迁移。
到那时为止原来沿一条河道往北流向今天津入海的黄河,在平帝时决
口,淹了大平原的南部。它一分为二,一条仍是往北的旧河道,另外新的一
条则汹涌地向东南流入淮河。当公元 2 年阴历八月进行人口调查时,这场灾
难尚未发生。由于冬季河流一般

不发洪水,可以推断灾害的时间应在公元 3、4 或 5 年。第二次水灾随之在公
元 11 年发生,这时黄河永远脱离了北部旧河床而改向现在的河道流动,其河
口正在山东半岛之北。①
避免这两次自然灾害是根本不可能的。黄河携带大量淤泥顺流而下,它
就是以这种黄土淤泥而得名的。在西北,水流湍急,沿河淤泥被冲下。但黄
河一进入大平原,水流就缓慢了,淤泥沉底;经过若干世纪,河床逐渐高于
周围的农村。中央政府缺乏资源去进行规模宏大的工程建设,诸如建造和维
持足够的堤坝。日常的水利工程由地方进行,堤坝在形势需要的时候和地点
才建造。它们充其量不过是修修补补的工程。
即使有全国性的规划,黄河也不能长期地加以控制;一旦发生不可避免



③ 见毕汉斯:《公元 2 至 742 年时期的中国人口统计》,载《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19(1947),第
125—163 页。
① 《汉书》卷九九中,第 4127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3 卷,第 318 页)。
 



的灾害,政府需要下巨大力量去动员技术人员和劳工进行修理。②甚至精力充
沛的武帝直到公元前 109 年才使前 132 年的一次小决口合龙。黄河新的南河
道直到公元 70 年才被截断,那年 4 月 8 日的一道诏令还因此庆功。③公元 1194
年,黄河又转向其南河道,1853 年转而往北。在那个时候,政府的资源虽然
远远多于王莽时代,也无力对付这种自然力量。因此,他不应为给他带来的
导致内战和自己死亡的不幸受任何责难。
许多人必定在这两次水灾中死去,幸存者逃离了受灾区。在邻近地区,
供应的物资不足以供养难民。饥荒蔓延,越来越多的人成了黄河几次改道的
积累性后果的受害者。农民开始逐步地放弃大平原南部,缓慢地向南方迁移。
沿迁移的路线出现了动乱,挨饿的农民结伙抢粮。
山东的形势甚至更加危急,这个半岛也因难民而拥挤不堪,也遭到随之
而来的饥荒,但它夹在黄河两条新河道之间,没有方便的逃生之路。农民的
团伙壮大了,最后合并为一支庞大和组织甚差的、但几乎是无敌的军队,它
横行于山东,一路抢掠,杀戮和绑架。当地方官员无力对付这种危急情况时,
王莽在公元 18 年下令动员军队。这些措施未能收效。公元 22 年,王莽派大
军在冬季进入山东,这时黄河河水低浅。战斗中官军战败,指挥将领被杀。①
农民在前额抹红色,以与官军相区别,从此他们称赤眉军。赤为前汉之
色,所以农民们模糊地认为自己是捍卫先朝的战士。但是他们是单纯和无知
之民,不识字。他们没有建立军事单位,没有旗号,也不使用专门的指挥语
言。纪律的维持并不复杂,却很有效。杀死他人者偿命,伤害他人者要赔偿。
首领们用低级官员的官衔称呼自己,大概他们也只知道这些官衔。少数士绅
也参加了赤眉军,但他们没有真正的影响;权力掌握在农民自己手中。没有
证据证明赤眉军是秘密会社或宗教运动。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的共同因素是饥
饿,他们结伙流窜的直接目的是迫切要求填饱肚子。
当赤眉军已经发展得人数众多时,作为单一的部队作战对他们来说已经
不方便。王莽的军队被一支分队所败,而另一支则在围攻一个县城。第三支
分队似乎已撤出山东,因为那里可供掠夺之物已很少。这支部队后来在其他
分队的追随下,缓慢地朝富饶的南阳郡移动,汉王朝不久就是在这里中兴的。
南阳(在河南南部)有一块肥沃的农业盆地,夹在秦岭山脉和淮河诸山
的山麓之间,它们把水往南排入汉水。南阳是约 20 个有名的地方绅士氏族和
景帝(公元前 156—前 141 年在位)一系的几大支刘氏成员的故乡。①从受灾
的大平原迁移的路线之一经过此郡。一些绅士氏族在其追随者的帮助下通过
筑垒自固,度过了动乱的年代。在公元 22 年初期,南阳本身的形势相对地说
是稳定的,但是武装和胜利的农民团伙在其南方作战。这些团伙是所谓的新
市军(它因一个靠近汉水下游的乡而得名)和长江下游的部队。每个团伙由



② 关于治水,特别是治理黄河的问题,以及修理、甚至预防或进行破坏的活动,见《史记》卷二九(沙畹:
《〈史记〉译注》第 2 卷,第 520—537 页);《汉书》卷二九;鲁惟一:《汉代中国的危机和冲突》,第
154 页以下、190 页以下。
③ 《后汉书》卷二,第 116 页;毕汉斯:《汉代的中兴》第 1 卷,第 147 页。
① 《汉书》卷九九下,第 4145、4177 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 3 卷,第 379、432 页);毕汉斯:
《汉代的中兴》第 1 卷,第 152 页。
① 毕汉斯:《汉代的中兴》第 1 卷,第 92 页以下。
 



几个首领领导,其中大部分为未受教育的平民,还有少数绅士。②
公元 22 年夏,新市军转向北方,越境进入南阳。该郡南部的地方农民领
袖集结了自称为平林军的一伙人马作为响应。平林军中有南阳的刘家成员刘
玄,他因一次氏族仇杀,被迫逃避官府的追究。
南阳是公元 6 年汉皇室发动反王莽起义,因缺乏民众支持而失败的那个
郡。但这时情况不同了。公元 22 年新市军正从南面进入南阳,受到了地方平
民的欢迎,而那时所向无敌的赤眉军正从东面靠近。虽然它们都没有政治纲
领,甚至也不敌视传统形式的政府,却对土地主构成了致命的威胁,这完全
是因为它们人数众多,并且在挨饿。南阳绅士的情绪一定很高,也很担心;
这时,发动一场成功的起义的条件开始成熟了。如果与地方的绅士氏族联合
起来的南阳前皇室成员能把民众的动乱纳入反王莽的渠道,他们不但能救自
己的性命,而且能恢复已垮台的王朝。
南阳的活动分子中无可争辩的领袖为刘 ,史籍中提起他时总称他的字
——伯升。③他是景帝的第六代后裔,因此是前汉开国皇帝高帝的第八代后
裔。刘伯升与汉皇室的关系很远,他的父亲、祖父、或曾祖父都未封侯,整
个这一支无疑没有再载入皇室宗谱。他的父亲曾担任官品较低的县令。他的
母亲出身于南阳的一个有地产的富族。他有三个姐妹和两个兄弟——刘仲和
刘秀。正是这位生于公元前 5 年 1 月 13 日的刘秀,注定将开创后汉王朝,虽
然在最初他因长兄而默默无闻。
为了对南阳出现的同样压力作出反应,有势力的李族也计划起事。它捐
弃前嫌,同意与刘伯升合作。①其他几个族也参加起义,但许多氏族则宁愿等
着瞧。刘伯升甚至遭到他的至亲的反对。
造反者于公元 22 年 10 月或 11 月在农村各地起事,然后迅速会师。刘伯
升一定象原先计划好的那样,与新市军和平林军协商结盟,于是得到了南阳
几个绅士氏族的援军。②他通过南阳向北进军,初战告捷,但随之在小长安惨
败在王莽的地方军之手。刘伯升之弟刘仲战死,他还丧失了一个姐妹和几个
其他近亲。原来迟疑不决而不肯行动的地方官员这时假定起义已被镇压下
去,就开始围捕和处决造反者的亲属。
刘伯升力挽狂澜;他亲自与此时也已进入南阳郡的长江下游部队的首领
们会面,说服他们与他共举大业。这样不仅弥补了损失,而且增加了叛乱的
领导层中头目的人数,从而使力量对比不利于南阳的绅士。另外,虽然刘伯
升似乎已在全面行使指挥权,但农民军的头目依然控制着自己的在旧旗号下
作战的团伙。刘伯升与这些经过改编和扩充的军队在公元 23 年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