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金庸绝学异世横行 >

第21章

金庸绝学异世横行-第21章

小说: 金庸绝学异世横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青云观未来的前景来看,这仇敌是绝不会少的,何必再填烦恼。

郑彪带来的几个家丁此时颇为惊慌失措,胡乱地动手动脚想要将自家公子带走就医。

看着青云观里的小道士走了过来,却让几个家丁大为戒备,生怕再对公子不利。

“这位小道士,你要干什么?我家少爷可是青阳镇郑家的公子,得饶人处且饶人,你可别乱来。”

还是之前讨敌骂阵的那个家丁胆子大了些,颤颤巍巍地喝道,只是声音颤抖,颇为外厉内荏。

这也不怪这些家丁,毕竟自己也是一个武者,这些没能进入武道修行行列的普通人,怎能不心怀畏惧呢。

清玄微微一笑,淡淡说道:“没关系,我看看他——”

不顾几个家丁戒备的颜神,叶清玄直接走到郑彪身边。

此时的郑彪,鼻骨塌陷,面脸是血,昏迷不醒。

叶清玄直接找了两根柳枝,塞进鼻子里一挑,却把鼻骨扶正,又从怀中取出一枚碧绿色丹药,塞入了郑彪的口中。

“这,这是——”几个家丁明显有心想阻止,却动了一下之后,没再敢上前。

“放心,是救人的丹药,可不是毒药哦……”

暗叹一声,这【草木丹】虽然只是白级丹药,功能只是有祛除内伤并少许聚气的功效,但也是自己好不容易从师父那里偷来的,自己一次没用,却都用来了救助别人,真是来得容易,去的简单啊。

在郑彪胸口缓缓一番推拿,化开药力,不消片刻,郑彪便苏醒了过来。

看了下眼前的小道士,知道是那个辈分颇高的小师叔,郑彪也不谢礼,只是叹了口气,颓颓地说道:“唉,想不到,又输给了那个傻大个——”

“郑施主说笑了——”

看着郑彪满脸的疑问,叶清玄轻轻笑道:“其实你们谁都没输,你们都赢了,你们赢了自己——这样蛮好的——毕竟你们还年轻……要输,时间还早着呢?”

拍了拍郑彪的肩膀,叶清玄微笑着走回了青云观。

是啊,都还年轻。

年轻便是资本。

做任何一件事,只要不放弃,便不是结束;没有结束,便不会失败;不会失败,又怎么会输呢?

看着飘然而去的小小道童。

郑彪一时怔怔地说不话来,虽然输了,惨败,但心中从来不曾如此敞亮过,只觉得似乎自己的人生有了什么目标了,只是,这目标是什么呢?看着远去小道士的身影,郑彪一时觉得心头有点空落落的……同时,又觉得脸上痒痒的,鼻头有点热热的,伸手一抓,却正碰到了鼻子里插着的柳枝,一瞬间疼痛得自己呲牙咧嘴。

这次看来少不得再躺两个月了。不过马云勇那个王八蛋,绝对要躺的比我时间长。

“走——我们回府——”即便输了,郑彪却从未有过这么畅快的感觉。那个小牛鼻子说得对,老子才十二岁,年轻,有时间……输给了那个禽兽,但老子赢了自己,老子不会永远输下去的。

意气风发地喊了一嗓子,却迟迟得不到家丁的反应,郑彪有些疑惑地回头一看,却只见几个家丁盯着远去小道士的背影,都是一副见了世外高人似地痴呆相。

回手给了最近的家丁一个大嘴巴,怒斥道:“混蛋,还不送少爷我回家——”

“是,是——三少爷——”

总算回过神来的几个下人,七手八脚地抬着郑彪就往山下走。

郑彪拔掉鼻子里的柳枝,擤了一手带血的鼻涕,随手撇在一旁。

回头看了眼柳荫遮蔽中的牌匾:“青云观”。

“唉——输便输了——真不明白有什么好不认账的——”郑彪口齿不清地嘟囔道,同时,一个神采俊逸的道童身影,再次浮现在脑海之中,“那个说话老气横秋的‘小师叔’——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就在众人都散了之后,观门旁不远处的山道间,转出两个身影,两个道士,一个满头白发,容颜放光,形象脱俗;另一个面容方正,颌下短须,一脸严肃……

“清正,你怎么看?”年老的道士问道。

“师尊,小师弟是不是有些过了,竟让门下弟子强行与武者争斗,还好不曾出现严重后果,不然这……”

二人却正是青云观最为重要的领袖,灵虚真人和大弟子清正道人。却不知他二人为何一同出现在此处。

听到清正的话语,灵虚真人失笑的摇了摇头,说道:“你呀,你呀——平时为人过于方正了,要知道,这其中的关隘,便是你三师弟也已想通,否则即便清玄再怎么相求,为了观中的清誉,你三师弟也不会轻易便答应清玄的,只因他也想到了其中的原因……”

“师尊,这……”陆清正一脸茫然,不知该如何回答师父。

“呵呵,清正,你也不用多想,你性格向来刚正不阿,当然不如清松这个油滑的性子想得多些,这不是你的毛病,相反,是你的优点——至于清玄,呵呵,他只是做到了我想做,却一直以来犹豫不决的事情。”

【036】清玄演剑

“呵呵,清正,你也不用多想,清玄,他只是做到了我想做,却一直以来犹豫不决的事情。”灵虚真人缓缓说道。

陆清正神色一正,默然片刻,接着便恍然大悟了起来。陆清正性格方正,为人刚正不阿,但却不代表为人鲁钝,智商低下。师尊灵虚真人想做却不做的事情,无外乎那么一件事,便是多年来一直压在他们师徒心头的师门血债而已。看来小师弟是藉由着这件事,来让观中的弟子知晓现实的残酷,同时激发弟子们同仇敌忾之心和争胜的欲望。小师弟真是好样的。想到此处,不由得露出几分与有荣焉的表情。

陆清正一经想通,不由得暗自点头,暗赞小师弟想得长远。观中戒律一直算不上严苛,同时观中弟子间的散漫情绪也有些太多了,是时候让弟子们紧张起来了。

看着首徒瞬间想通,并且露出一副佩服和骄傲的表情,灵虚真人不由得很是高兴。

对于这个首徒,灵虚真人向来满意的很,性格方正不说,心胸尤其阔达,虽然有时行事不免保守,但从来不曾记恨过任何一人。争名夺利的事情更是与其无关,对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根本不感兴趣。

灵虚真人转过身子,看着走入观中已不见身影的叶清玄,老道长轻扶长须,心下得意非常:这个最小的徒弟,不但心思缜密,天资也果然不凡,更想不到他这么快便突破了气感交集的屏障,晋升武者了,如此看来,师门后继有人啦。

※※※※

时间过去数日。

云勇大胡子的殿前一战,既胜又荣。

虽然后来惨兮兮地躺在床上,面目全非的脸孔让三师兄清松半天都没认出来。

这一战,最终被观里定性为小孩子打架事件,虽然不严重,但也算是违犯了观中的规矩。

而且大师兄陆清正表示,他实在难以相信,自己的七师弟竟然会纵容门下弟子打架,而且在实力远不及对手的时候,还不加以阻止,结果让门人弟子受了如此重的伤害,是否还有一丁点的爱护之心?

为此,叶清玄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可怜的马云勇要在床上躺上两个月,不能下地了。

经过这一战,虽然两个当事人叶清玄和马云勇都被青云观处罚,但观中弟子却难得地坚定了勤练武艺的信念。同时,马云勇的悍勇也给予观内所有弟子上了生动的一课。

每个人的心灵都被触动了。

这股子不怕死的悍勇之气,甚至在所有观内弟子的心灵中,埋下了一粒种子,一颗火一样炙烫的种子。

有了这粒种子,日后的青云观,不容轻辱。

※※※※

一截青竹权作剑,招来式往证不凡。

叶清玄要练剑。

马云勇的事件激励了叶清玄。

同时也提醒了叶清玄,不论何时,对手都不止是那些隐匿无踪的师门仇敌,有时,身边总会出现一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敌人……若只是把眼光放得太远,随时会因为脚底下的一块石头而摔得头破血流。

而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强大,随随便便一个纨绔子弟,便能将门下体质最为优秀的弟子打得全无还手之力,这让叶清玄没由来的一阵着急——着急自己的实力上升的太慢,若是此时有强敌来袭,那观中当如何抵挡?

所以,此刻,叶清玄在练剑。

剑术,可以直接转化为战斗力。

虽然自己已经把勤练内功、提升武学境界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目标,但内功可以依靠“挂机系统”来提高,这时并不妨碍自己学剑。

更何况,自己天生有着对剑法的莫名喜爱呢。

自己如今只会一套剑法,尤其这套【青云三十六剑】是师门的基础剑法,还是必须要掌握的,不单单是为了对付敌人,还是为了应付灵虚真人的考核,更是为了维护自己小师叔身份的尊贵。

要知道,自己好歹是师门的二代弟子,下边的师侄们好几十,身为人家的小师叔,要是连师门的剑法还没有那几个师侄的好,那丢人可就丢大了啊。

叶清玄是个典型的华夏族民,这面子是万万不能这么丢的。

这套【青云三十六剑】,从头到尾、只被灵虚真人指导过一遍,依靠“琅嬛灵缈阁”硬生生地把这套剑谱编录了下来。花费2个技能点,利用“武学分析系统”将这门剑法趋于完善,整理出更合理的、更标准的剑法招式,然后再花了4个技能点,用“武学传授系统”将这门剑法提升到了“臻趋大成”,最后利用“辅助修炼系统”,把最完美、最标准、最科学的剑法招式演习出来,让自己的身体熟记,日后临阵对敌,这套剑法便能如呼吸般行使自然。

一番改变之后,本来一套“绿阶中品”的剑法,成功进阶为“蓝级下品”。

这时叶清玄第一次进化改编异世武学,虽然带有一丝试验的性质,但其结果是成功的。虽然只是上升了一等级,但由绿级武学进化为蓝级武学,却是有着质的飞跃,让这门剑法威力增幅不小。

自己这套剑法,也由最初的“初学乍练”直接提高到了“臻趋大成”。

同一时间,清玄剩下的18个技能点,也变成了12个。

一个人的武功深浅,论境界有“登天九境”之分,而一套武学,论境界,也有“十二层级”之别。从“初学乍练”开始,分为“得窥门径”、“运转纯熟”、“略有小成”、“登堂入室”、“臻趋大成”、“功行圆满”、“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出神入化”、“返璞归真”、“合武入道”。一套武功,从生疏到熟练,再到掌握神髓,甚至打出武技当中蕴含的意境,最终天、地、人,三才合一,一招之间,释放出世间的法则力量,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强大威力,移山填海,状若神明。

而【琅嬛灵缈阁】只能将这套绿级剑法提升到“臻趋大成”的阶段,至于“臻趋大成”以上的程度,则需要用剑之人自己的体悟和感悟。尤其要感触到剑法与天道之间的联系,感悟出剑法当中蕴含的法则力量,并最终将这种感悟与剑法合二为一,才算是领悟了“剑意”,到此时,这套剑法才算是有了自己的生命。

只是此世武林中人士,似乎更在乎武学境界的提升,而忽视了武技等级的提高。因为一旦提升个人武学境界,便可获得更多寿元,因此忽略了对武技深入的修习。遇到比自己境界低的对手,靠着更加强大的内力,便可以力伏之;而一旦遇到境界相同的对手,便难以取胜了,往往两人都陷入比拼内力,看谁坚持得更久的尴尬之中。

有着另一个世界思维方式的清玄,自然不会犯此等错误,在努力提升境界的情况下,更是绞尽脑汁,竭力熟知手中剑术。

又由于有着之前感悟“脱胎换骨”之痛的事实,清玄猜测,便是这番对剑法的领悟过程,也会让自己的武学悟性有着不俗的进步。

何况天下剑法多有相通之处,自己对剑的领悟多上一分,日后不论对敌,还是学习更高深剑法,都会事半而功倍。

禅宗有高僧评语佛学境界曾有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的三重境界。

剑道中,亦有此类似的三重境界,那便是:有剑;无剑;万般皆可为剑。

曾记得《射雕英雄传》中独孤求败的那句:“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败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这是何等的英雄了得,又是何等的风骚无限。

偶像啊,偶像。

幻想自己有遭一日能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该是何等的气势。

天才临世,群雄皆服。靠的不仅仅是“悟性”和“根骨”,重要的更是勤学苦练。自己有了【琅嬛灵缈阁】相助,也不过是事半功倍,绝不是一步登天。

念及于此,清玄更加辍练不休。

【037】青云剑法

【青云三十六剑】乃道家武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