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忠武公传奇 >

第10章

忠武公传奇-第10章

小说: 忠武公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年,那个摇鹅毛扇子的领导玩了一把“草船借箭”的把戏,实际上就是忠武公这项发明的翻版。

关于木质甲盾,忠武公后来在他的军衔晋级论文《木质甲盾论》中有更为详实的说道。这篇论文详细地阐述了木质甲盾的好处和弊端。所有的大小将军在学习这篇论文的过程中,从字里行间还读到了一个更为重大的优点,那就是用买铁甲铜盔的钱去买木甲木盾大为节省,而且木质易损,更换频率高,军费开支大,回扣自然多。于是,大家便异口同声,盛赞木质甲盾是大汉军事兵器史上的伟大创举。忠武公因此顺利晋级。《木质甲盾论》也在这一年度的军事论文评选中荣获特等奖。兵部除了一版再版《木质甲盾论》外,第二年就在全军更换了这种新型装备。忠武公得了许多专利费和稿费,但是兵部和各军兵种的首长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若干年后,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还说,两千年前的忠武公能用木甲木盾打败铁甲铜盔,我们就一定能用梭镖鸟铳打败飞机大炮!后来,他的豪言壮语果然得到了实现。可见,忠武公留给后人的不仅仅只是一项兵器的革新,而且还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遗憾的是,在这次兵器革新运动中,许多人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在木质甲盾的采购中不把质量关。一些兵器供应商更是利令智昏,用泡桐制作甲胄和盾牌,葬送了许多无辜士兵的性命。

章节十三

忠武公十分清楚,为大汉天朝在此开疆拓土,就他这百十号人马要想依靠武力收服,那只会成为人家的下酒小菜。于是,他用石头刻了许多“余最抚西,当归大汉”的符谶,同时和秘书苦思冥想,拟写了一份《大汉天朝抚西大将军示》。文曰:

昔西域地处蛮荒,法理不达。弱肉强食,匈奴称霸。幸高祖仁德,遣张骞抚西,解民倒悬。至宣帝设置都护府于轮台,凡十九任而八十三载。中,遇莽逆篡汉,无暇西顾。今,光武衔天命而遂民意,带甲百万,跨州据县。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匡扶汉室,天下归心。中原甫定,帝常念西域臣民,闻匈奴二度肆虐,帝心如焚。特遣抚西大将军余最宣抚西域诸国:敦邻睦里,相安无眦。逞强作势,一经指禀,尽法惩治。泾外来贼,掠夺牲畜,肆害地方,定当拿究。众宜遵禀毋违。特示。

忠武公在追捉白狐的过程中已经知道,由于他们的定向设备出了故障,他的队伍行进的方向向南偏移,结果从敦煌郡的南边进入了西域诸国的腹地。如果不是罗布泊西侧塔里木河上游的那片绿洲,他们早就枉送了性命。而正是这个致命的错误最终成就了忠武公的伟业。

一切准备就绪后,雄心勃勃的忠武公带着他的甲仗,踏上了宣抚西域各国的征程。经过了冬春两季的休整,他的队伍甲仗威武。他的兵士个个精神抖擞。长长的驼队一路走过且末、小宛、精绝、扦弥、于阗、皮山、莎车、蒲犁、天雷、疏勒、尉头、温宿、姑墨、龟兹、轮台、尉犁、焉耆、危须、鄯善诸国。每到一国,他都安排打前站的将刻好的符谶广布民间,再到处张贴盖着两枚大印的《大汉天朝抚西大将军示》,西域各国奔走相告。这大汉天朝的使者就是不一样,甲仗威严,还有美女作陪。于是,每到一国都得到了国宾级的接待。到了后来,各国迎来送往都到了边界,警车开道。他们纷纷表示臣服,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早就是大汉天朝的子民,只是不知近年来天朝也遭磨难,至使我们孤悬大漠,象没爹没娘的孩子。说完还都掩面而泣,十分伤感。此后,西域各国的一切事务都要向忠武公汇报,抚西大将军府扩建得更加雄伟。在忠武公的号召下,各国除留下治安警察外,军队统一编入抚西大将军府,实行联防。忠武公成了真正的“带甲三万”的抚西大将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汉天朝抚西大将军示》,这份文告后来也被陈列在大汉军事博物馆里,而且还成了后世所有政权解放一个新地方安民告示的范本。但也有人把它作为忠武公“另立中央”的罪证。这些人不辞辛苦,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查出了大汉王朝在西域共任命了二十三任西域都护,第十九任西域都护是李崇,任职时间是新莽始建国五年至地皇四年。第二十任西域都护是陈睦,任职时间是明帝永平十七年至十八年。中间的五十一年间并未派任西域都护,所谓西域郡太守和抚西大将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职。他们还查遍了礼部的所有档案资料,那两枚官印也是礼部铸印局从来就没有备案的。为此,在历次运动中,忠武公也是写了许多交待材料,就设置伪政权自封伪职的动机、过程及愚弄残害西域人民的罪责作反反复复的交待。

自封的西域郡太守和抚西大将军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伪太守伪将军,所以为人处事十分低调。各国向他晋献的美女侍妾他一个也不敢要,从而赢得了生活作风严谨的美誉;因为他在长安城里的愤青岁月养成的冶游恶习,加上西域风情民俗的引诱,他常常深入基层,从而赢得了平易近人爱民如子的美誉;也因为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农业牧业双丰收,农牧民对他更是爱戴有加。忠武公十分称心。之间,他不断地派出使者前往洛阳联络中央汇报工作,其中也不乏媚上邀功之嫌,但这时那个西州大将军正如秀哥所预言,果然做了大汉的叛徒,占着天水、陇西两郡,扼守要冲,所有使者便都无功而返。直到建武十年,叛徒西州大将军的儿子降汉,忠武公的使者才得以到达洛阳,向中央做了详细汇报。秀哥听完汇报后心潮起伏慨叹不已,立即下诏宣忠武公入朝。到这时,离忠武公离开洛阳已有六年之久了。

章节十四

六年前的深秋,忠武公只带着一名秘书、一名副官、两个警卫和一个侍妾,一行六人离开洛阳。六年后,也是深秋时节,忠武公载誉而归,声势浩大,西域三十六国均有使团随行。光是忠武公的卫队就有两千人。一千人骑马。一千人骑驼。而且是清一色的黄头发蓝眼睛的蕃兵。还有庞大的驼队驮着西域的奇珍异宝,搞得洛阳城是万人空巷。中央的欢迎仪式也搞得相当的隆重,自西门而入,街两边满是洛阳城的各界代表,他们挥舞着丝帛的彩旗,“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人人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热情。这种场面在此后的两千年间,只有大唐圣僧唐三藏西天取经回到洛阳的场面堪与之比。教坊的歌女献花,群众代表献酒。群众队伍后面是各军兵种的仪仗队和将军们,再后面是三公九卿,欢迎队伍一直排到了德阳殿的大门口,在欢迎队伍的尽头,秀哥、禹哥、键哥、华哥站立一排,依次与他热烈地拥抱和长时间地握手,令忠武公感动万分。

之后,秀哥宣布闭朝三天。在这三天里,忠武公与秀哥执手促膝共述别离之情。忠武公向秀哥就六年来的工作情况作了详细的汇报,特别是西赴敦煌一路上的千辛万苦,说到了吃鼠吃蛇喝马尿,说到了杀马解困,说到了大漠迷路误入西域,说到了白狐引路走出困境和叶茂莲的死。说到叶茂莲的时候,秀哥当即表示要封叶茂莲为节妇,后来也确实兑了现。在一年后叶茂莲迁葬洛阳公墓的时候,秀哥亲自参加了追悼会,并亲书“节义双馨”一匾相赠。在说到自封西域郡太守和抚西大将军,宣抚西域各国的时候,秀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特别是当秀哥看了那张用狼皮绘制的《大汉天朝西域郡全图》时,爱不释手,立即传旨,将西域并入大汉天朝版图,着工部测绘局连夜绘制付印,通告全国。鉴于忠武公的盖世奇功,也是为了提高忠武公的知名度,以便于给这位小老弟一个合适的位子,秀哥决定专门成立一个讲师团,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讲忠武公的先进事迹。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大汉天朝已初显中兴之迹,但也是这个时候,干部队伍出现了不少问题。武官们认为大汉天朝军威无比,对敌势力会望风而靡,因而许多将领治军不严,热衷的是武装走私中饱私囊。没有本事的武将则整天赖在洛阳城里搂着女人睡觉,不愿意到自己的部队去。而这时,盘居蜀地的头号阶级敌人公孙述还不肯降服,且亡我之心不死。文官们也不再克尽职守任劳任怨,而热衷于高谈阔论迎来送往,比吃喝比穿着比玩乐。虽然此前秀哥在高层专门搞了一次“比学习看能力,做行业标兵;比素质看品行,做服务先锋;比工作看效率,做兴汉模范”的“三比三看三做”活动,但效果甚微不尽人意。

为了使这次宣讲活动收到教育干部、转变作风的良好效果,秀哥特别安排当朝国师任讲师团的特别顾问。老国师不敢懈怠,亲自捉刀为忠武公写报告会的讲用稿。除了前面说到的那些千辛万苦之外,又放大了许多细枝末节,还虚构了许多并不存在的情节。说忠武公在胡杨林里为了解决部队吃盐的问题,到处寻找盐碱土,看见灰白的东西就塞到嘴里尝,结果把野狼屎也当着盐碱土吞了,弄得十几天里恶心无比。在与忠武公的交谈中,忠武公只说了一句有一次不小心被红柳林中的马蜂螫了一下。老国师如获至宝,便无限放大成忠武公为营救士兵大战群蜂,结果被马蜂蜇得头大如斗,浑身肿胀皮肤透亮。卫士们在他身上光是拔蜂螫就拔了几个时辰。而昏迷中的忠武公还总是梦呓般地高喊:敦煌,敦煌!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连忠武公自己都感到脸红。他嚅嚅地对老国师说,国师,不是那么回事。但老国师立刻满面通红无比激动地说,你现在不是你自己。你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需要在大汉天朝发扬光大的精神。看样子老国师也是一个典型的高血压加甲亢型,面对无比激动的老国师忠武公无言以对。

讲用稿写好后,由于存在许多不实的地方,尽管忠武公在老国师的指导下作了无数次的演习,但总是感到心虚,心一虚就说不顺溜,好不容易说顺溜了又跟做贼一样只求说完了好解脱,没有一点感情色彩。老国师便又不费千辛万苦,在讲用稿中加了许多注脚。为了使大家对老国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有所了解,我不妨摘录一段老国师亲撰的讲用稿予以佐证,原文如下:

马无草料人无粮,我和侍卫们已经三天滴水未进了(声音暗哑的、沉默十秒钟),但是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为了大汉伟业,就是爬,也要爬到敦煌!这天傍晚,如血的夕阳下,那匹疲惫的老马使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倒在了驾辕下(沉默五秒钟)。我搂着它,看见两行混浊的老泪挂在它枯瘦的面颊上。我在心里对它说:老马呀老马,你也是大汉天朝的功臣啊!(用悲怆的哭腔、沉默)

就是作了这样充分的准备,忠武公还是心惊胆战,象被剥光了衣服一样无地自容。首场报告会是在洛阳大会堂里举行的,在京的八百石以上的官员都参加了,把洛阳大会堂坐得满满实实。本来,由于忠武公的心虚,那天的报告会是不会有什么感染力的。三公九卿和与会的全体官员们虽然貌似认真但实际上都在闭目养神。巧的是那天皇上有点小感冒,忍不住嗦了一下鼻子,谁也不知道皇上嗦了一下鼻子是因为染有小恙。大家还以为是受了演讲的感动,情不自禁。三公九卿们幡然而醒,立马有人哽咽起来,少顷唏嘘一片,接着就有一个鲁莽的武将振臂高呼:向余最同志学习!向余最同志致敬!赫得忠武公差点就要逃走。如此一来,会场气氛十分热烈,忠武公后面的演讲时时被大家的掌声打断。

当然,在后来的巡回讲演中,忠武公的演讲水平越来越高以至炉火纯青。他的脸皮也越来越厚,仿佛那些子虚乌有的事都是自己的亲历亲为。演讲过程中他的语气精准,情绪把握恰到好处,每到一处都令听者倾倒。特别是在国子监和教坊的演讲,让那些少男少女们生出无限敬仰和怨恨。一时间,洛阳城里到处都是他的粉丝。太学生们咬破手指写血书表决心,毕业后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教坊的那些女人们则是个个痛哭流涕。媳妇恨嫁早,姑娘悔生迟。人人都向他投以抱怨的秋波。他的讲用稿还专门由洛阳书局印了单行本在全国公开发行。

这个单行本的原创书名是《余最抚西》,后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风化特色和政治需要再版时多有更换。晋朝的时候叫着《信马由缰走西域》,隋唐时叫《忠武公演义》,到了大明又改为《丰功伟绩说白狐》,后来还叫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天山剿匪记》、《挥戈直指罗布泊》、《太阳照在塔里木河上》等等,最后一次的书名就叫《余最同志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