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极恶嫡妇 >

第206章

极恶嫡妇-第206章

小说: 极恶嫡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过早膳,王宝林给皇后娘娘去请安。

众妃嫔陆陆续续的都到了,王宝林来的不早也不晚,这几日,皇上只要到后宫,肯定是在王宝林的寝宫,人人都在猜想,她的宝林之位,是不是应该升一升了。

皇上本来不是一个重色的人,难得几天都到一个妃嫔的宫里去。

皇后端坐宝座之上,淡淡道:“来人,把本宫赐给王宝林的补药拿来。”

补药,是一个很隐晦的词,众妃嫔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皇后现在有了小皇子,自然不希望有人来分一杯羹,众人都在想,这皇宫里,以后怕没有人再生育了。

王宝林的脸色变了变,在宫中没有皇嗣,谁都知道意味着什么,即便是有一个公主,也能保全自身,否则,后半生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

皇上虽然不是专宠皇后,但是,对皇后一向尊重,这件事,她需要徐徐图之。

王宝林谢恩之后,仰头喝下补药,皇后笑道:“王宝林,是不是很甜?”她已经连续几天在喝这种东西,鬼知道这东西有多苦,皇后自己是没有喝过的。

王宝林牵强的一笑,“很好喝,谢谢皇后娘娘关心。”

“都是自家姐妹,无须客气,王宝林,听说你向皇上提了建议,本宫虽然知道你是为了江山杜稷着想,但是,你忘了一句话,后宫不得干政!”皇后的脸色突然变冷,“王宝林,莫要仗着皇上的宠爱,就得意忘形,这宫里比你聪明,比你美貌的女子多了去了,你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地位!”

王宝林连忙跪地认错。

皇后淡淡道:“行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只是,不罚你一下,恐他人效仿之,所以,从今日开始,王宝林禁足一个月,没有本宫的旨意,不得出宫门半步。”

王宝林赶紧谢恩。

皇后扫视一圈,“行了,本宫也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众人起身告退。

昭云公主待众人走后,来到皇后面前,“母后,这个女人留不得。”

皇后道:“现在你父皇还宠着她,我们不能做的太过,否则,引起你父皇的反感,得不偿失。”

昭云公主牵了牵嘴角,“母后请放心,儿臣不会用那些别人抓得住,看得见的手段,一个没有根基的女人,能成什么大事,只是儿臣现在不住在宫中,母后可要看好了皇弟,切莫让他人钻了空子。”

提到自己的皇子,皇后笑道:“有夏侯派来的人时刻保护,母后很是放心,倒是你,一直耽误着,母后觉得很对不起你,等到你大婚的时候,母后一定会补偿你。”

昭云公主撒娇,“母后,我还以为有了皇弟,母后再也不疼女儿了呢。”

皇后一点她的额头,“你这孩子,都多大了,还撒娇。”

母女俩相视而笑。

昭云公主回到府邸第一件事就是找艾老先生。

艾老先生听到她奇怪的要求,狐疑道:“公主,这等事情,老夫做不来。”

公主并不着急,微微一笑,“艾老先生,若是那人时刻想着谋害福娘,您会同意吗?”

艾老先生一翘胡子,“那她这条命都留不得!”

昭云公主莞尔一笑,“所以,艾老先生,我们只是让她不孕,并不是什么非常过分的事情,是不是?”

艾老先生点点头,“公主且先等着,老朽这就去配药。”

公主微微一笑,“艾老先生不必着急,好生想一想,最好,没有味道,能够掺在饭菜里的。”

艾老先生人已远去,“公主放心就是。”

等了不到一炷香时间,艾老先生就回来了,手中拿了个瓷瓶,“公主,这些用上一半就可以了。”

昭云公主道谢之后,艾老先生问道:“是谁?”

昭云公主用手指了指天,并没有说出答案,艾老先生何等智谋,马上猜出那人是谁,他冷笑一声,“老朽正在配置一种药,可以加速人的衰老,不知道公主用不用得上。”

昭云公主大笑,“当然用得上,艾老先生真是当世圣手。”

“待我研究好了,一定会拿给公主。”他现在住在郡主府,可每天会来公主府,为夏侯明秦做治疗,艾老先生对昭云公主和夏侯明秦的印象十分好,皆因昭云公主没有公主的架子,且还是福娘的好姐妹。

昭云公主回到自己的房间,小心的收好了秘药,这是小事一桩,明天就可以让王宝林尝一尝这秘药的味道。

虽然她也认为福娘留在福州,要比皇上派其他皇室子弟去要稳妥,但是,朝中很多事情,更加离不开福娘,虽然说父皇正当盛年,可是,皇弟太小,若是突然出现变故,朝中定然发生分裂,她是站在母后这边的,可是,其他妃嫔的家族势力也不弱,若真是叫起真来,皇后未必有胜算。

她希望福娘和姚之麟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她不希望有朝一日,皇权落在其他皇子的身上。

明显的,皇上是同意王宝林的提议的,而且,朝中大臣也同意皇上的想法,在他们看来,无论是福州,还是小琉求,都是不值一提的蛮荒之地,纵然有贸易往来,在以农业为中心的大晋王朝来说,商业贸易,不值一提。

一个女子公然出现在朝堂之上,对男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侮辱,若是这个眼中钉去了海边,最起码,以后做起事来,不会再考虑良多了。

朝堂上下,几乎是没有反对意见。

若是反对的声音,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欧阳先生,奈何他一个人的声音太弱了,皇上当即就下旨,加封甘泉郡主为甘泉公主,并将福建一省,全都赐给她作为封地,原来福清王的王府,赏赐给甘泉公主作为公主府。

福清王的俸禄,封地,悉数归甘泉公主所有。

念及甘泉公主剿灭倭寇功劳巨大,特恩准姚之麟的嫡子姚宁为安宁郡王,由皇后亲自抚养。

福清王临阵脱逃,念及他是皇室一脉,贬为福清郡王,即日起前往封地阿瓦,没有奉诏,不准回京师。

福清郡王领旨谢恩,现在就是将他贬为庶民,他也无话可说,皇上为了保住他们夫妻二人的性命,已经罢免了四位御史,可以说仁至义尽了。

阿瓦就阿瓦吧,只要没有洪水,没有泥石流,没有暴风暴雨,怎样都行。

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皇上对于安宁郡王的决定,这个孩子,明显是作为质子了,小小年纪,父母为了大晋王朝鞠躬尽瘁,皇上终究还是留了一手,真应了那句话,最是无情皇上家。

虽然心中有异议,可没有人敢说出来,当天,文远光夫妻流着泪,领旨谢恩,眼睁睁看着宫里的嬷嬷带走了宁儿,两人俱是心中一片寒冷,他们如何向妹妹交代。

皇上命吏部桃选最得力的官员前往福州,相助甘泉公主。

皇上并没有说会将福娘的孩子带进宫中抚养,就是昭云公主,也是大吃一惊,皇上这个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们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王宝林的枕头风太厉害了。

昭云公主气势汹汹的进了宫,皇后苦笑,孩子这么小,万一有个好歹,她如何对得起福娘,说句真心话,自从昭云公主把福娘带进京城,她的好运气就一直不断,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

她也是一个母亲,自然知道,作为一个母亲,有多么难舍自己的亲生骨肉,王宝林这一招,的确狠毒。

皇后对昭云公主道:“昭云,你只管放心就是,母后一定会尽全力保护好宁儿,这孩子很招人喜欢,出奇的懂事,从他进来,就没哭一声,和福娘一样聪明。”

昭云公主也是一个心狠的,但那要分对谁,对福娘,她是百分百的放心,把福娘看做自己的亲生姐妹,即便是亲姐妹,也不可能有福娘与她之间的深情厚意。

虽然她知道父皇的用心,但还是替福娘难过,她深深知道,福娘不是一个贪恋荣华富贵的人。

看到昭云公主红了眼圈,皇后心里也不好受,“昭云,你去看看那孩子,以后,你就常进宫来看看她,母后准备了一块金牌,你带给福娘的嫂嫂,让她有时间就来看看孩子。”

昭云公主接过金牌,哽咽道:“母后,谢谢您。”

“傻孩子,母后和你是一样的心思。”她叹了一口气,“这肯定是那个贱人吹的枕头风!”

昭云公主脸色遽变,恨恨道:“我这就遂了她的愿!”

她拿出瓷瓶,交给皇后娘娘,并详细的说了用法,皇后笑道:“这件事,交给母后,你就放心吧。”

昭云公主去看宁儿们,逗了他一会儿,看着他睡着了,这才离开宫中。

而此时禁足的王宝林,也是得意的一笑,文福娘,你的福气,也该到头了。

此时,远在福州的文福娘并不知道京中发生的这一切,福娘已经忙得晕头转向。

这几天,福州城内告状的人数激增,还连续发生了三起命案,无一破获,福州城内,谣言四起,百姓纷纷传说,是潜伏在福州城内的倭寇作案。

因为这几起命案都有一个特征,现场留下一柄倭刀。

现在,还不到天黑,就已经家家关门闭户,不敢出门。

福娘心中犯愁,却苦于找不到凶手。

晚上,玉燕,玉环,玉叶,玉竹四个人睡在福娘房中的地板上,福娘和章氏睡在同一张床上。

夜里一有个风吹草动,她们就睁大了眼睛,反倒是没有练过武功的福娘,睡得安稳。

福娘也在分析,不过她不认为是倭寇所为,因为受害的这几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有钱人,男女主人虽然都被杀了,但是,孩子或者其他房间的家属都安然无恙,而且,丢失的钱财,数额很大。

这肯定不是一个人作案。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兵丁加强巡逻,因为仵作验尸之后,毫无结果,受害者都是一刀毙命,即便不是仵作,也能看得出来。

福娘迫切的想要找出真凶,而今,只有守株待兔了。

她命人把城中所有大户人家都做了详细的资料,并暗中派了兵丁去保护,若是这些人家真是有了异动,暗中蹲守的兵丁一定会知晓。

已经五天过去了,并没有人再遇害,可是,百姓们依旧人心惶惶,想着往外逃,去往内地躲避。

这是福娘不愿意看到的,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人都走了,这个城市也就完了,福娘真恨不得化身福尔摩斯,查出谁是凶手。

她觉得,凶手的意图,就是搅乱福州城,到底是谁呢?他为什么要让福州城不安宁,若真的是倭寇,他就不会留下倭刀了。

可不是倭寇.又是谁呢?

极恶嫡妇·千古江山巾帼梦 第六回 【回归】

福娘知道,若是不赶紧抓住凶手,城内的百姓定不会心安,可她真的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翌日清晨,福娘和章氏乔装上街,第一批米粮已经运来了,福娘还在几条主要街巷开始了粥棚,每天有衙役维持秩序,倒也没有出现骚乱。

福娘心中烦躁,所以,在街上漫无目的的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一座粥棚前,福娘便站在远离粥棚的巷子口冷眼旁观。

三口大锅,排了三队人,有的人端着木碗,有的人端着瓷盆,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态。

可看到一个拎着木捅的人,福娘挑起了眉毛居然拎着木桶来,这一锅起步时都要被他端走了,这个人的衣着,并不显寒酸,跟排队的人比起来,他应该算是穿的最好的。

福娘一回头,叮嘱玉燕过去看看。

玉燕不动声色的去了粥棚,轮到那人的时候,盛粥的妇人并没有感到惊讶,用葫芦瓢给他盛了多半桶,又关切的问,“唐少爷,够不够?”

那人点点头,似乎是说了一声谢谢。

他走路的时候,福娘才发现,这个人是个踱脚的。

玉燕回来,说起那个人姓唐,福娘吃了一惊,心里一沉,转身往回走。

回到衙门,福娘道:“把王府的人给我找一个过来,最好是年长的。”

玉燕吩附下去以后,很快就有人前来觐见。

福娘看向来人,是王府的一位老嬷嬷。

“古嬷嬷,我来问你,王府中有几位主人?”

古嫉姆愣了一下答道  “启禀郡主,只有我们王爷。”

“那位跋脚的唐公子,是什么人?”福娘也不和她废话,开门见山的问道。

古嬷嬷大惊失色,郡主是如何知道的。

“你先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古嬷嬷怕是皇上都不知道吧。”

古嬷嬷呐呐,良久才说道:“郡主,皇上也是知道的,唐公子是老王爷他酒后临章的一个丫鬟所生,谁知道,二岁的时候,一场高热让他变成了残疾而且,有时候脑筋不清楚,老王爷一怒之下,就把她们母子赶了出去,好在老王妃算是有情,给他们置备了一处小院子,又给了他们一笔银子,后来老王爷一去,王府中人就渐渐不大管那边了,王爷走了之后,他们就更加没人管了。

“那边有几个人?”

“只有他们母子,公子的母亲因为常年哭泣已经双目失明。古嬷嬷有些脸红,这是王府的隐秘,很丢人的事情,偏偏那位公子还到处宣扬,他也姓唐。

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