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无上皇途 >

第146章

无上皇途-第146章

小说: 无上皇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我们。”
    董建明这才恍然大悟,见沈辰手腕如此,自是对这一仗充满信心。
    尔后沈辰和萧震便离开,赶到齐家军营之外的一处高地上,观察着齐家军营内的一举一动。
    待到入夜之后,军营中仍甚是繁忙,为了备战有着诸多事情要做,人来人往,出入军营者极众,而在周边早撒下大网,为的就是确认齐啸天将情报泄露出去,这一点可谓至关重要。
    毕竟,如果没有确认齐啸天泄露情报,那沈辰之前的计策就是可行的,但如果齐啸天泄露情报,那就意味着计策就要改变,弄错一点,便可能满盘皆输。
    随着时间推移,各方未有任何情报传来,在这里等待的萧家心腹们都甚有些紧张,相比之下,沈辰和萧震自然就镇定得多。
    军营在凌晨前才渐渐安静下来,这时也正是人熟睡之时,天色仍然阴暗,沈辰突然低呼一声:“来了!”
    众人连忙睁大眼睛,左看右看,却未有发现任何人员出入的迹象,倒是萧震眼力高于众人,低声说道:“鸽子!”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再一看,这才发现在主营帐的帐上豁然有着一只黑鸽,这黑鸽比一般的鸽子大上一号,色泽漆黑如墨,一看便非普通品种。它一展翅高飞而起,便好似融入了夜空中一般,消失不见。
    沈辰笑道:“看来齐家人果然多是蒙在鼓里,所以齐啸天才采用了这种方法传递情报。”
    接着,他便返回营帐,将此事禀告给董建明,董建明听得勃然大怒,也怪不得董戎败得如此惨,有齐啸天通风报信,那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眼皮底下,可恨齐啸天如此,承担后果的却是董家。
    而在齐啸天尚未警觉的情况下,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朝他张开。
    接下来的日子,白水郡开始招募新兵、工匠,按照沈辰所提议的策略加强城池防御,数以十万计的箭支从周边郡县运送过来,数以万吨的碎石运抵,在城墙之内修建起了放置碎石箭支的高台,方便在战时就近取用,而城池之外亦是进行各项加强防守的措施。
    在重金的诱惑之下,工匠和兵士们都是日以继业,短短数日时间便将白水郡外变成了一片足足十里地的陷阱圈,仅留有一条大道供人出入。
    数日之后,吉安郡传来动静,敌人增调两名校尉级武将于前线,如此一来,再加上本来就有的校尉高桂阳和朱厉峰,整个前线校尉级武增至四名,四路大军开拨,直朝白水郡而来。
    
    
    208章 制敌之策(下)(完)

第209章 临战变策

    消息传到郡城,董建明下达军令,他和董建宏带五千人马留守城池,剩余三万人分成四路,赶往四大重县。
    沈辰以司马侍身份统帅最西边的土城战事,下辖州军八千人,齐啸天和夏侯军两大校尉都在军中,这样的分派自然也合情合理,最东边的石口县则交由已经担任参薄的萧震统帅,部署兵力同样为八千人。
    同时,中间的青峰和桃林两县亦各布置八千人马,这样的目的自是显而易见,在大战开始前,敌人的探子必定会收集战场前的信息,如果看到两县防守薄弱,必定会怀疑有诈,自然也会因此而改变策略。
    只需拿捏住时机,在敌人进攻之前,将兵力从后方慢慢撤退便可以达到放弃中间两县而强化东西两县的策略目的。
    自然,董建明留守郡城,那也是背水一战,毕竟对他而言,如今这战事已关系到一生前程,要么领军在前线打仗,要么就坐镇郡城。
    这两个选择,显然后者要相对安全几分,毕竟他身为主帅,这要上了战场,那就是敌人击杀的头等目标,他本身修为又没有董建昌那么强,一个闪失那就得丢了性命。而郡城虽然只有五千人马,但是郡城经过重重加固,自然安全度要高些。
    土城县里,大部分百姓早已撤离,少数留下来的也是舍不得故土家业者,在土城城北城墙之上,沈辰举目远眺,不时有探子从城外赶回,禀告所探查到的军情。
    在沈辰背后,则是以齐啸天为首的齐家众将和以夏侯刚为首的夏侯家众将,而两大世家都和沈辰有着很深的结怨。
    当初沈辰大闹步兵三大杀阵,对夏侯军更是不战而胜,令夏侯世家颜面大失,而沈辰从齐府闯出之事虽然消息被齐家人严密的封锁了起来,未曾外传,但对齐家人而言,沈辰也是让齐府蒙羞之人。
    两大世家诸人,尤其是夏侯军和齐鸣,那可都是一心想着报仇,哪知道沈辰却得了董建明的信任,如今一跃成为司马侍,虽然从官品上来说,远不及两大校尉,但权力却涉足八部,有董建明一纸军令,便可统率全军。
    所以纵然夏侯军和齐鸣恨得牙痒痒,也唯有把气往肚子里吞,而私心里除了愤恨外,自然还有浓浓的嫉妒,这司马侍自然是个让人眼红之极的位置,却偏偏被这个毫无背景的小子给坐上去了。
    只是两大世家诸将却也都知道这一场仗事关生死存亡,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蚱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纵然要对付沈辰,也绝不是在这个时候。
    情报一波波的传来,关于四路敌军进军的消息不断更迭,而传这四路人马所行进的途径果和沈辰所勾画出来的路线大同小异,兵力也都是一万五千人左右。
    待到最西路的敌人距离八面山还有三十里地的时候,沈辰下达了行军命令,除了县兵仍然留守在城池之上,大军开拔,直线北上,前往八面山方向。
    八千大军浩浩荡荡而行,为了避免敌方探子发现迹象,因此大军偏离官道,略靠东部,也自然而然的在行军路上便更接近于在战略上放弃的青峰县。
    自然这一点众武将都未觉得有什么异常,齐啸天自也以为身份尚未被识破。
    一路行军,路上皆无行事,大战蔓延之地,百姓早已逃得远远的,而抵达十五里地,已然到达了一个分岔路口,朝西北方便是八面山方向,而朝东面则是青峰县。
    沈辰竖手令大军驻步,尔后朝着东面一指道:“朝青峰县行进!”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众将领都不由得一愣,而最受震惊的自是齐啸天,饶是他镇定,也忍不住问道:“大人若朝青峰县行进,岂非是和八面山背道而驰?”
    沈辰深邃的一笑道:“今次我们就不去八面山了。”
    “什么,不去八面山?大人你莫非把这军令当成儿戏,这八面山伏击之策可是沈大人你提出,更由代将军亲自下令。”齐啸天质问道。
    见到齐啸天发难,夏侯刚也忍不住,大叫起来道:“这大战之策重在严密,更经过数日以来的侦察和安排,沈大人你这策略说变就变,莫不是拿我手下儿郎的性命开玩笑!”
    本来夏侯家和齐家被沈辰带领,那都是憋了一肚子气,如今找到机会,哪还不发难,一人一口唾沫好似要淹死沈辰似的。
    只是沈辰神色变都不变一下,一边勒马而行,一边说道:“诸位大人跟我过来,本官有一件秘事要告诉诸位。”
    他策马朝前而行,两家武将互望了一眼,倒都跟了上去,自然,能够跟上去的都是两大世家中的嫡系一辈,非嫡系的都是有自知之名,站在原地不动,只是心里狐疑着这所谓的秘事又是什么。
    待离大军有足够的距离的时候,沈辰便停下马来,尔后说道:“诸位可知为何董戎大人在吉安郡两战中连番惨败,损失严重?”
    “这还用说,当然是董大人用兵不擅。”夏侯刚冷笑一声。
    沈辰则声音一沉道:“董大人的两次大战策略我都详细分析过,在策略上而言确实并非完美,但值得人怀疑的是,青岚国恰恰找到其最大破绽之处,尤其是那场伏击战,就好象敌人事先得到情报一般。也就是说,我们军中必有奸细!”
    “什么,奸细?”齐啸天眉头一皱,问了句。
    沈辰嘴角一勾,知道齐啸天性情老成,他主动这样问来,自是为了打听情报,他便说道:“正是,虽不知道敌人奸细究竟是谁,身份又是什么,但对方打探情报的能力非常厉害。诸位也可以想一下,这青岚国刺客能够混在那戏班中,成功刺杀董将军,这偷鸡摸狗的本事可就不能小窥。而此次计策制订之后,我便想着有情报泄露的可能,于是这几天特地派人潜伏于八面山和分水关一带,果不其然,敌人果然派了大量探子前往,一路直奔毒蛇所在区域,勘察蛇穴,一路直奔水堤附近的洞穴,若没事先得到消息,岂会如此?”
    这话说得众人大吃一惊,齐啸天更是脸色一沉。
    “这么说,今次这致敌之策早就泄露出去了?那这该如何是好?”一个武将大为不安的叫道。
    众人也直是面面相觑,此番倾巢而动,完全是建立在对沈辰策略信任的基础上,如今情报外泄,岂非是优势殆尽?
    沈辰微微一笑道:“诸位大人莫慌,早在战前的时候,为了表面情报不外泄,我和董大人便重新制订了策略。我们之前制订的策略已经被敌人所获知,并利用这情报改变了他们的行军策略,若我们还在八面山伏击,到时候遭伏击的反倒是我们。同样的,我们根据敌人新的策略再改变策略,那敌人就是瓮中之鳖,此一战当会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
    众武将这才稍稍安心,但脸上的紧张之色尚未完全消除,只因为这事情来得太过突然,究竟是否有奸细都还未有定论。
    沈辰正色说道:“事不宜迟,战机稍纵即失,诸位大人恐怕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承担不起耽误战机的后果,不过接下来探子的回禀必定会证实本官的想法。”
    两大世家的诸人心头一沉,却也知道沈辰所说的事态重大,更料不到董建明在背后来了这么一手,把所有人都蒙在鼓里。
    只是军令如山,沈辰可是手掌生杀大权,若是借口众人违背军令,那就麻烦了。四大世家都巴不得把另外三家踩下,众武将自然也不会给沈辰这样的机会,于是,便纷纷回到队伍中,大军即刻开拔。
    大军前行后不久,早得到密令的青峰县八千将士亦绕道北上汇合,大军兵力增至一万六千人。同时,前方探子回报,攻打青峰县的敌军兵力正在陆续朝着八面山方向行进。
    这消息传来,顿时让众武将一惊,这才知道沈辰所说的情报泄露之事果非空穴来风,而且青岚国大军的用意相当明显,其兵力的先锋军仍然在朝着青峰县前进,而后部分的兵力则在不断的撤退,显然是想造成进攻青峰县的假象。
    根据敌人前往八面山的路线,沈辰下令大军行进至涉水谷,尔后埋伏在了谷地两边。
    涉水谷乃是青峰县辖区内的一处险地,这谷地南北皆有弧形山体,因地势地矮,周遍河流一旦涨水,便会渗入谷中。这里是一个极好伏击的地点。
    这个地点按理说自然是青岚国大军首当放弃的行军路线,只是青岚国大军在收到情报之后,自以为在策略上占有优势,如今攻打青峰县的一万五千人,其分为两部分,后方人马陆续撤退,火速赶往八面山北面,可以和攻打土城的一万五千人汇合,而前方人马假装继续接近青峰县,而到了一定距离的时候,必定调转马头,赶往八面山南面,这样一来,便可以对本来伏击的霸州国军队形成前后夹击。
    如今,这涉水谷便是其后方八千人撤退而前往八面山的必经之地。
    
    
    209章 临战变策(完)

第210章 连番伏击

    等了约莫小半个时辰,便有探子来报,敌人八千大军已经出现在三里地外,霸州国诸将顿时精神一震,又是伏击,人马又倍于敌人,大胜可期,更暗道沈辰料事如神,没想到这改变后的策略仍然能够起到奇效。
    领着八千人马而来的乃是青岚前锋将军旗下的校尉乌元庆,其大军骑兵开道,后为步兵和弓兵,骑兵控制着脚程,并未和步兵拉出很长的距离,乌元庆骑着一头牛型凶物,格外威武。
    霸州之土虽然也不乏诸多凶物,很多边境驻守的将领都是有凶物作坐骑,但是这数量却绝对无法和蛮夷居住的大山相比,而在那里生活了数百年的青岚国人,校尉级人物人手一匹凶物也就理所当然了。
    只是,乌元庆并未对未来的状况有任何的预测,只是急于赶路,并未派探子探明谷地情况,八千人就这样直行齐齐的进了谷。
    而在就在八千人全部进入谷地,达到中央位置之时,沈辰一声大喊:“落石、放箭!”
    早在谷地上方便有着用巨网包裹起来的碎石,如今沈辰一声令下,将士斩断巨网,无数碎石便顺谷滚落下去,同时两边的弓箭手纷纷起身,箭雨漫天落下,顿时响起阵阵惨叫声,马儿失蹄乱窜,连骑手都无法控制,顿时不少士兵竟被马蹄踩中。
    青岚国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