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无上皇途 >

第324章

无上皇途-第324章

小说: 无上皇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在殿内殿外,早摆设好了一桌桌酒席,所放碗碟之物皆是玉制,出自于名匠之手。
    而整个殿堂和广场也都以裹以金箔,点缀珠玉,甚至大道正中还专门铺了一条金砖大道,尽显奢华。
    尔后官员两分,品级高者入殿内,品级低者则在殿外等候,未过多久,朱天兆一行才出现在侧廊那边。
    以朱天兆为首,有列位嫔妃和皇子跟随,除此之外,自也有文太后诸人同行,沈辰穿着一身大红袍,在诸位皇子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其气质更是出众,皇子十几人,但诸臣一眼望来,第一眼必定是看到沈辰。
    本来大皇子和四皇子在资质上也是极其不俗,论武论文,各有所长,再加上自小在皇家长大,所培养起来的气质更是非凡。
    然而,和沈辰相比,他们却反倒逊色一筹。沈辰虽出生寒门,但却是带着上世宿慧而来,其眼界便非常人所能比,再加上这几年来沙场征战,一次次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死历练,和他比起来,诸皇子却不过是温室中的花朵,相差甚远。
    如此自是引得邓丞相的嫉妒,和四皇子对了一眼,目光中满是杀机,其实朱晃早就想向沈家人动手,但邓江认为时机并不成熟,而如今见到沈辰的势力不断扩张,便知道不能够任由他这样放肆下去。
    待到朱天兆一行坐好,众臣问安之后,亦都纷纷坐下,正待朱天兆准备说话的时候,突而有侍卫从殿外匆匆赶来,跪地禀告道:“禀陛下,吕大将军率吕家子弟前来,已到中城大门之外!”
    “当真?”朱天兆豁然站起身来,直是又惊又喜,而群臣皆不由得为之动容,就连霍铁亦是脸色一变。
    自六百年前,吕家归隐于恶鬼谷之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再入皇城,光是这行为便是其他朝臣敢都不敢做,更敢都不敢想的事情。
    若是一般朝臣这样做,只怕早就遭了灭门之祸,但吕家却不一样,历代皇帝仍是以包容之心,忽略了吕家的不敬,而每每边境有难,皆是吕家子弟临危受命,而每每大胜而归,正因为吕家的存在,才有了霸州国边疆之稳固。
    霍家虽然这几百年执掌大权,更接了几任镇国大将军之职,但吕家的影响力却是隐隐在其之上。
    如今,吕家家主,任定国大将军的吕建康,突然在出现,并且还领着吕家子弟前来,如此阵容,自是六百年来的首次,不免让人动容。
    待朱天兆坐下来,大手一摆道:“传令下去,让吕大将军一行入殿。”
    
    
    461章 大婚之日(完)

第462章 吕家归朝

    诸朝臣皆扭头望向外殿入口方向,只因吕家大名是何等如雷贯耳,而吕家虽也有人在朝中任职,但真正吕家嫡系的长者,却是从未见过。
    在众人期盼之中,吕建康一行人来人终于出现在了入口处。
    穿着大将军武将朝服的吕建康,虽年过七十,却宛如五旬老者,其相貌堂堂,威严毕露,一眼扫来,纵是堂中赫赫武将,竟也不敢和其直视,其一身威风,直是让人深受震慑。
    而随着吕建康而来的吕家子弟,足有三十来人,年轻者二十出头,年长者五六十岁,而每一个皆有着一身雄浑气势,宛如猛虎狂狮,往这里一站,顿时有种逼人的气势。
    在场出身皇城武将世家数量过百,而加上殿外的子弟更有数倍于此,诸家嫡系子弟也是个个皎皎之辈,但和这些吕家子弟一比,却分明有着几分差距,可谓高低立判。
    朱天兆看得直是眼前一亮,不由站起身来,朗声说道:“父皇曾说过,论武者,吕家无人能出其右,今日一见,吕家子弟果是非凡!”
    如此称赞,顿让霍铁脸色一沉,毕竟这一说,岂非意思是吕家尚在霍家之上。但饶是他,也不好在这种场合和吕家起正面冲突,毕竟吕家的影响力绝不可小窥。
    这时,吕建康微微躬身,说道:“承蒙陛下厚爱,臣等愧不敢当。今次,听闻十四皇子大婚,臣特领族中子弟前来,为殿下道贺!”
    这话一落,众臣子又顿时大吃一惊,尤其是诸位皇子脸色都骤然一变,自然,大皇子朱颢和四皇子朱晃更是心头一沉,深感威胁。
    吕家归隐深山,历代家主世袭定国大将军之位,唯有年轻一辈在危难时才会出山帮忙,这似乎成了吕家的规矩,而有好几代先帝都曾亲自去恶鬼谷,结果反倒吃了闭门羹,臣子凌驾于皇帝之上,在霸州国历史上仅次一例。
    而历代皇帝也念及吕家功绩,未在这事情上有所计较,但从心里而言,总归是不舒服的。这一点,就连朱天兆也不例外。
    但如今,吕家家主亲自携吕家子弟而来,竟是为了给沈辰大婚道贺,这是在向所有人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十四皇子赢得了吕家人的尊崇!
    谁也不知道究竟沈辰是否和吕家早先有过秘密的接触,或者说只因为沈辰攻下了苍漠国而引得吕家人低头,无论内情如何,都改变不了眼前所发生的事实。
    而吕家人首次向皇族低头,朱天兆意外之余,自也忍不住喜色油然,对这十四儿子更倍加器重,哈哈大笑道:“辰儿的面子可真够足的,吕大将军一路过来也甚是辛苦,来人,加席位!”
    吕家人入朝,乃六百年的首次,朱天兆自是欣喜过望,笑意满面。
    邓江则脸色深沉,暗道着不妙,吕家人公开支持沈辰,这也意味着沈辰在武将中获得了能够和霍家分庭抗争的势力,而只怕很多以往追随四皇子的势力都会落到沈辰手中,尤其是那些中立的武将势力,一小团一小团并不可怕,但若然汇聚在一起,却是可怕的势力。
    毕竟邓家的主要影响力是在文官这一边,而吕家横插一足,足可以将邓家在武将中的影响力大大削弱。
    众朝臣更是目光交接,敏锐察觉到吕家人重新回归皇城所带来的影响。
    在内侍们搬桌凳的时候,吕建康说道:“臣此次过来,特带了一些礼物献给陛下和十四皇子。”
    话落下,便有子弟捧着几个长盒子上来,待到盒子一一打开,却是一枚枚上等的山参,个头肥大,几成人形,上有泥土,可见是刚挖出不久,而且细看之下,似有淡淡星光环绕,非比寻常之物。
    “宝库中山参不少,但如此山参朕还是头一次见,不知是何来历?”朱天兆不无好奇的问道。
    吕建康一笑道:“如人一般,山参者,也有资质之别,最稀罕的便是这种通灵参种,其能够大量吸收天地灵气,千年而成通灵之物,三千年更可化为人形,畅游天地。这几枚山参乃是本族先辈意外所发现的通灵参种,不敢贸然使用,而留至如今,食之延年益寿,有诸多奇效。”
    朱天兆听得连连点头,含笑道:“吕大人有心了。”
    待吕家人入席,朱天兆朗声说道:“今日十四皇儿大婚,普天同庆,诸位大人也不必过度拘泥,可开怀畅饮无妨。”
    “臣遵旨。”众臣皆齐声应道。
    尔后,便是大婚典礼,一身红衣的二女在宫女引领下抵达殿内,拜天祭祖,诸多复杂的流程,沈辰平生最不喜繁文缛节,但如今轮到自己,却觉得有时候多点礼节却也并非是什么坏事。
    见到儿子终于成婚,沈秋月直是眼眶红红,文太后在一边笑意连连,沈定海和沈绪元更是唏嘘不已,孙儿成婚,竟是如此隆重场面,是以往绝对想不到的事情。
    待到一系列礼节之后,二女被送回千秋殿,司礼官便开始了典礼的最后一个步骤,即官员献礼。
    官员献礼其实是一个足能让人忽略的程序,只是司礼监的官员根据官员所送的礼物,记录在案之后在这里念一遍,以示光明正大。
    其实所谓官员献礼,并非都是某个官员自己所献的礼物,毕竟从俸禄上而言,就算一品大员一年俸禄也不过千两左右,自然他们有着皇帝逢年过节的赏赐,所以家境还是相当富裕。
    献礼者,多是皇城官员下令,由地方官员进行筹备,集合地方民力,以沈辰的威望,献上的礼物中自然不乏各种名贵珍品。尤其是很多名匠及商号,也都借着这机会来一扬名气。
    除了地方献礼之外,诸皇城机构的官员也可以联合起来,献上礼品,什么字画香炉,道珠玉器,只要来历清白,皆不无不可。
    自然,这也是考验官员的一大时刻,送礼不能价值过重而惹出贪腐之嫌,又不能毫无新意而白白浪费这机遇。而且,这并不仅仅是讨好十四皇子,若能引得皇帝感兴趣,那可是升官的大好机会。因此,不少官员都是煞费苦心。
    待司礼官念到礼品时,便有司礼监的官员在外殿查看各机构各官员所送的礼品,确认礼品无误之后,尔后经由大殿外廊送入朱天兆赏赐给沈辰的千秋殿库房中,作为其私有财产。
    当然,司礼监官员所念的礼品,自然不会夸张到说明字画来历,何人所画,如何到手之类,字画一幅就是字画一幅,不会多念。
    而诸官员自然也未曾重视,这礼物的效果如何,要待到事后十四皇子亲自查看时,才会起作用。
    如此一半阵工夫,司礼官便念到了邓夏所送的礼物。
    其礼物标明乃是户部监库使邓夏联同户部同僚所送的礼品,其礼物名称为“石雕一尊”。
    这名称自未引起诸人注意,而众官员并不知道,在外殿外检查礼物和运送礼物的司礼部官员,全都是赵中崇的手下,一个个早得了密令。
    念完礼物,一行司礼部的小吏便抬着这大箱子经由广场外廊而行,尔后在走到一半距离的时候,其中一人故意一扭脚,几个小吏顿时跌倒在地,这大箱子自也倒在地上,箱盖掉落,露出里面的石雕来。
    此时,吏部侍郎张孝祥也“恰巧”正在这广场边上和御膳房的官员确认饭菜的事宜,自然,这也是早就安排好的。
    礼物弄倒将殿内诸人的目光也吸引了过去,邓夏脸色微变,直骂那些小吏手脚不利索。
    张孝祥沉着脸走到外廊那里,低声训斥了几句,尔后目光也就自然落到箱子里,然后便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匆匆赶到了殿内,在赵中崇耳边耳语了几句。
    赵中崇自也脸色一变,仿佛听到了什么吃惊的事情,而如此明显的事情,众朝臣自也看在眼中,同时揣测发生了什么事。
    诸人皆知道邓夏乃是邓丞相侄子,同时也是邓妃亲哥哥的身份,而站在邓家立场上,应该也不会送什么贵重礼品,因此二人这表情,自更值得推敲。
    朱天兆看了赵中崇一眼,略有不悦的道:“赵大人,什么事情如何慌张?”
    赵中崇清了清嗓子,躬身回道:“请陛下恩准,容臣近身禀告。”
    朱天兆见他一脸肃然,便点了点头,待到赵中崇走到近处,低声把事情说了之后,朱天兆脸色顿时一变,尔后沉声问道:“当真有此事?”
    赵中崇一半正经的回道:“当日张侍郎在场,以他的眼力,不会看走眼!”
    二人小声低语,殿内皆静悄悄一片,谁也不知道二人在说些什么,唯有沈辰心知肚明。
    朱天兆微微蹙了眉头,摆摆手,命赵中崇退回席位,尔后略一沉吟,目落到邓江身上,微微一笑道:“听说邓妃的弟弟,邓夏在户部任职?几年前曾见过一面,不知今日可曾来了?”
    
    
    462章 吕家归朝(完)

第463章 两尊石雕

    “多谢陛下惦记,邓夏人在殿外。”邓江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无从揣测,便按实答道。
    “那就宣他上殿,让朕看一看。”朱天兆笑了笑,从表情上丝毫看不出有任何异态。
    大殿广阔,可容纳千人不止,但朱天兆说话中气十足,这话自是轻松传到殿外,邓夏见到箱子倒地,连着惊动吏部两个大员,再到朱天兆宣自己入殿,却是吃了一惊。
    赵古城早说过,十四皇子钟爱的腾龙石雕已送入宫中,连皇帝都喜欢得很,而作为皇帝近臣的吏部两位大员或是知道此物,如今见到自己送的石雕,或以为传世奇物,所以就告诉了皇帝。
    但是这样一来,大伯岂不就知道了自己送东西的事情?这胳膊望外拐,可并非一件好事。
    赵古城猜出他心思,在一边低声说道:“邓兄,事以至此,可不要乱了阵脚。若能借此物讨得陛下欢心,那升职还不是件小事?而邓兄你以自己的能耐升了职,邓丞相只怕也不好说什么。”
    邓夏想想到也是这个理,按理说,他身为邓妃的弟弟,要见皇帝一面那是轻而易举,不过,就连邓妃也知道自己这弟弟不学无术得很,因此早在父亲和大伯的干预下,未给他这个机会,那自己另寻他路,又有什么不对的?
    如此,邓夏便大步走进殿内,不由得多了三分底气,这可是全凭着自己的本事见到陛下。再说,那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