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755年:中国盛衰之交 >

第55章

755年:中国盛衰之交-第55章

小说: 755年:中国盛衰之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适还有更显赫身份——即是与岑参齐名的边塞诗人,那句广为人知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便是他的名句。高适,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他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高适性情狂放不羁,好交结游,但也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开元中他曾入长安求仕,又北游燕赵,希望能从军立功边塞,但却毫无结果。不过,就是在这次边塞经历后,他写出了极负盛名的边塞诗力作《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首诗表达出诗人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男儿自当横行天下的英雄气概的赞颂,也有对战争给征人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切同情;一方面是对战士浴血奋战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则是对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不满。此诗文采并不华丽,却纵横豪放,雄浑有力。之后,高适寓居宋中近十年,贫困落拓,以耕钓为业。他与大诗人李白、杜甫都是很好的诗友,三人曾相与唱和,成为盛唐诗坛一段佳话。天宝八载(749年),高适因宋州刺史张九皋的举荐,试举“有道科”中举,授封丘尉。三年后,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安史乱起后,他跟随玄宗入蜀,拜谏议大夫。此后官运亨通,做过淮南节度使和蜀、彭二州刺史。代宗即位后,他入朝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在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做到高官并且封侯者。《旧唐书》本传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永王李璘以平乱为号召,擅自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起兵,引军东下,军容威盛。吴郡太守兼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派人诘问永王李璘,问其擅自引兵东下到底是何用意。永王李璘大怒,派大将浑惟明进攻李希言,李希言则派大将元景曜和丹徒太守阎敬之抵挡。结果李希言军大败,阎敬之被杀,元景曜投降了永王李璘。永王李璘又派大将季广琛攻击广陵长史、淮南采访使李成式,李成式派大将李承庆抵挡,李成式军也大败,李承庆投降了永王李璘。江淮为之震动。

这时候,肃宗事先专门任命的防范永王李璘的高适、来瑱与韦陟三人在安陆(今湖北安陆)会合,结盟誓军讨伐永王李璘。之前吃了败仗的广陵长史李成式决定与河北招讨判官李铣合兵,一起讨伐永王李璘。李铣率领数千兵马,驻扎在扬子(今江苏扬州西南)一带;李成式派判官裴茂率兵三千人马,布军在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一带。裴茂甚有心计,为了壮大唐官军声势,便制作了许多旗帜,插在长江沿岸。永王李璘登上城楼,看到旗帜遍布江边,唐官军声势浩大,心中开始恐惧。

永王李璘的部将季广琛也起了私心,想为自己留好后路,于是召集诸将说:“我们跟从永王到此,形势已十分危急,当早图出路,不然战败身死,则永为逆臣。”于是季广琛率部逃往广陵,浑惟明逃往江宁,冯季康逃往白沙(今江苏仪征)。

至此,永王李璘身边无兵无将,已经是穷途末路,无计可施。长江北岸的唐官军又故意多点火把,火光照在水中,李璘仓皇中不辩真伪,误以为官军已经过江,连夜带着家属逃跑。一直到天亮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人过江,这才重新入城收兵,乘船而逃。

永王李璘一路逃窜,打算南逃到岭南一带,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派兵穷追不舍追击,终于生擒了永王李璘。至德二年(757年)二月二十日,皇甫侁暗中派人杀死了永王李璘,其家属被送往成都。肃宗听说弟弟被杀,还大发雷霆说:“皇甫侁既然俘获我弟,为何不送来而擅自杀之?”于是罢了皇甫侁的官。

这其中大有可玩味之处,显然,皇甫侁擒获永王李璘是大功一件,但以他的身份,要杀永王李璘,他既没那个份量,也没有那个胆量。除非说,他得到了某人的指示,必须要杀死永王李璘。到底是谁要杀死永王李璘呢?这其中嫌疑最大的自然是肃宗本人,弟弟公然对抗,挑战他的权威,他早已经恼羞成怒,心中应该早就期盼弟弟死在乱军之中,但偏偏是被俘了。以他兄长的身份,到底是杀,还是不杀?这实在是两难的境地。公开杀弟,虽然事出有因,但还是会影响他的形象;不杀,不能杀一儆百,他心有不甘。于是,再没有比暗示手下人动手更好的办法了,只不过皇甫侁当了替罪羊。联想肃宗还是太子时,为了明哲保身,他几次主动与妻子离婚,表示坚决划清界限,如此之为人,暗示皇甫侁杀死永王李璘也就不在话下了。对自己骨肉手足下手狠毒,一贯是李唐王朝的传统。

永王李璘兵败后,李白逃至彭泽时被捕,被关进了浔阳(今江西九江)监狱。幸好早年曾受李白恩惠的郭子仪出面求情,以免去自己的官职作为条件,保李白出狱。李白由此幸免一死,改判为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御史中丞宋若思的鼎力相救,李白才得脱困。此时的李白已经是花甲之年,他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流放途中,行至巫山时,遇到朝廷大赦,李白才重新获得自由。他随即雇船东归,千古名作《早发白帝城》便是在这个时候写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诗笔调明朗轻快,反映了李白遇赦获释的欢快情绪。

上元元年(760年),李白从江夏到豫章(今江西南昌)与夫人重聚。李白在一生的最后几年中,穷愁潦倒,生活十分凄凉。但他对时局的变化还是始终关心的。

上元二年(761年),史朝义叛乱,唐朝廷派李光弼出镇临淮(今安徽泅县),追击史朝义。已经六十一岁高龄的李白,仍不肯放弃这最后的报国机会,打算赶往临淮从军入幕,参加李光弼的军队,有“一割之用”,可是走到半路就病倒了。此时,李白已经是穷困潦倒,无所依靠,无奈之下,只得抱病去投奔时为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令的族叔李阳冰。李阳冰比李白小十一岁,擅长书法,其篆书在当时极有名气。开始李阳冰还不知道李白已经窘迫得无路可走,李白也不好意思明说,直到李阳冰看到李白所作的《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后,才恍然大悟,主动挽留李白。一代诗人沦落至此,实在让人唏嘘感叹。之后,李阳冰一直对李白妥善照顾,为了给李白治病,还变卖了不少字画和家当。李白感激之余,特意作《当涂李宰君画赞》,称赞李阳冰“缙云飞声,当涂政成”。

第二年早春,寓居当涂的李白身体略见好转,而且他的子女此时也来到了当涂,在他身边照顾陪伴(见《游谢氏山亭》)。然而,此时李阳冰卸任,离开了当涂,李白在当涂立即变得无所依靠,处于“天涯失归路”的彷徨孤独之中,心情相当抑郁沉闷。这年重阳节,李白再登龙山,举觞赋诗,怅咏悲凉一生。登高归来,又写《九月十日即事》,借花自惜,自伤自悼。入冬,李白沉疴日亟,自知康复无望,病中长吟《笑歌行》、《悲歌行》,终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撒手西去,临终前还赋有《临路歌》一首,时年六十二岁。后人谣传他是为了水中捞月而死,虽然很符合李白的浪漫作风,但却并非事实。

李白病逝后,先安葬于当涂县南十里处的龙山东麓。儿子李伯禽因此也在当涂定居,一家人生活相当贫困。李伯禽于贞元八年(792年)不禄而卒。儿子离家出走,下落不明。两女为了生计,嫁给当地农民,“一为陈云之室,一为刘劝之妻”。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距李白死后五十四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从父亲的诗文中发现自家与李家有“通家之旧”,便想方设法查访到李白两孙女的下落,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李白墓迁至青山之阳。

范传正找到李白两孙女的时候,见她们“衣服村落,形容朴野”,唯独举止闲雅,“儒风宛然”。他觉得大诗人的孙女嫁给农民有些辱没,于是便劝两女改嫁给士族,但是两女答道:“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在孤穷,即失身于下俚,仗威力乃求援于他门,生纵偷安,死何面目见大父于地下,欲败其类,所不忍闻。”祖父李白骨子里的高贵与骄傲也遗传到了孙女身上,这是真正的贫贱不能移。范传正听了大为感动:“余亦嘉之,不夺其志。”(唐·范传正《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还特意免除了两女的赋税和徭役,算是对她们先人的敬意。

李白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多类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可以说是旷古奇人。他一生的政治抱负极大,却不得志,最后在贫病中死去。李白的实际成就只在文学,他以杰出的诗歌创作,为自己树起了一座丰碑——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其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基调。在波澜壮阔的盛唐诗潮中最引人瞩目、动人心弦的,便是李白的诗作,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的诗歌影响十分深远,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一代诗仙,走完了他生命的全程,但是他那一千多首惊天动地的好诗,却一路追随着不死的诗心翻山跨海,流传后世,让人读后怦然心动,仍然可以感觉到李白当年多感的心绪和天纵的才气。

「三 杜甫愁何在」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睿宗太子李隆基在武德殿登基,是为玄宗,尊睿宗为太上皇。而在文坛上,大文学家宋之问因曾经依附武三思,被睿宗赐死;大文士苏颋袭封许国公;张九龄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开元盛世的一些重要人物在这一年陆续登场,一场雄伟壮丽的历史大戏就此拉开了序幕。

就在这一年的正月,杜甫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杜家为官宦世家。杜甫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名将,被人称为“杜武库”。他不仅善战,而且多才,注释过《左传》,是杜甫最尊敬的家族人物。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膳部员外郎,后来任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又是与宋之问、沈佺期齐名的诗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者。所以杜甫很引为骄傲地说:“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

杜甫有一个叔父叫杜并,是杜审言的次子。十六岁时,因父亲被人诬陷关押,杜并孤身杀了仇家,为父亲报仇雪恨,结果自己被人当场打死。这种极端的复仇行为,在当时为人们所嘉许。杜并因此被称为“孝童”,名士苏颋亲自给杜并作墓志,刘允济作祭文。叔父这一悲壮的义举,一直让杜甫有无尽的遐想。

杜甫的父亲杜闲曾任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母亲崔氏是清河世家大族崔家的女儿,正如杜甫所说的“舅氏多人物”,“吾舅尽知名”。崔氏在杜甫尚未记事时便故去。杜甫字子美,排行第二。哥哥早夭,弟妹都是继母卢氏所生。杜甫幼年时一直寄居在东都洛阳建春门仁风里二姑母家。他少小体弱多病,二姑母为人贤德,对杜甫关爱备至,胜过亲子。有一次,杜甫和表兄弟都染上时疫,二姑母总是先照顾杜甫,然后照顾自己的孩子。结果杜甫的病一天天好起来,而二姑母的儿子却病死了。杜甫长大后从仆人口中听说了这段故事,非常感动,还为这位“先人后己”的姑母写了一篇墓志。

杜甫少年时代长时间居住在洛阳。洛阳为唐代东都,其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并不亚于长安。洛阳的繁荣昌盛、物阜民安令杜甫激动,洛阳的声名文物也熏陶渐染着杜甫,他从小就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9

你可能喜欢的